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说,在文学的海洋里,给我们留下了激越飞扬、五光十色的浪花。由于独具魅力,在叙事形式、叙事结构与话语、审美意蕴等方面都有自身的典型特色,这朵浪花已经在中学课本中占有一席之地。《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的一篇小小说。这篇文章入选教材,颇受争议。众多教师诟病于它那些有悖于事实的艺术化细节;文章对恶毒后母的刻画,在离婚率逐年上升的今天,更是失去了现实意义,在离异家庭的学生脆弱敏感的心田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那么,教什么?怎么教?笔者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一、走进故事,感知文本
《甜甜的泥土》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离异家庭的小亮得到了亲生母亲送来的一包奶糖,他将奶糖与同学老师分享后,由于害怕后母的挑唆、父亲的责罚,将舍不得吃的奶糖藏入了雪堆中;第二天,地温回升,奶糖融化,渗进了泥土之中,孩子在伤心之余品尝泥土,感到泥土是甜丝丝的。在情境导入后,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放声诵读课文。琅琅读书声,营造了课堂浓浓的语文味。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小说清晰的叙事线索,用几个动词,厘清了文脉。
二、感受真情,细读文本
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句里,指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母亲。学生品读缺乏情感,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揣摩人物的心境。“这句平缓中略带深沉,压低声音。”“这句加快语速,带着哭腔,拖长尾音。”……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们的读书声越来越有语文味。“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这位母亲的呼唤让我们听到了她的心在滴血的声音。”“她的情绪经历了如此的波澜,她神情恍惚,答非所问,而一切波澜由谁而起?”……或评价,或追问,用诗意的语言为课堂增添了浓浓的语文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掏”这一动词,我精心准备了道具,学生当场表演,体会出“掏”与“拿”的区别,理解了母亲深沉而无助的爱,感受深刻。
三、品味滋味,探究文本
“小亮为什么要把奶糖埋入泥土?”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品味到主人公生活中的苦涩。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我并未多加引导,大肆渲染。對这一处弱化处理,点到为止,这是基于我对文本现实意义的理解。语文课堂教学是雕琢人的灵魂、塑造人的品格,时时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因而对于让学生品味主人公精神世界中的“甜”,我不吝引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去理解“传达室大爷”“同学”“老师”给予主人公的关爱。文章结尾是一个有悖于事实的艺术化细节,但它又是这篇小小说的一大特色,它符合“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我引经据典,“坤为地,为母”“万物生于地,人生于母亲”“厚德载物”……引导学生领会泥土与母亲和博爱的关联,明白人间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主题的探究中,语文味更加浓厚。
四、畅想未来,挖掘文本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这一问题:“设想一下,将来小亮长大了,会如何对待父母(父亲和现在的母亲)。”此时,课堂对主题的挖掘还在继续。有的学生说“他会善待父母,以德报怨,因为他的善良”,有的学生说“他会尽赡养义务,但无法避免感情的淡漠”,有的学生说“他不会善待父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人的关爱不能弥补在家庭中缺失的温暖”……见仁见智,精彩纷呈。对于学生各种言之成理的观点,我一一给予了肯定。我告诉孩子们:“谁也不能预知未来,将来的小亮还是不是当初的模样,无法断言。但我们都满怀希望,希望他初心不改,直面生活的苦涩;我们还希望永远有爱他的人、他爱的人,让他在苦涩的生活里,兜住心底的甜。”至此,文章主题的挖掘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儿童的成长。最后我出示一句寄语:“大爱无疆,感念于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至此,课堂已近尾声。急促的下课铃声在耳畔回响,而本堂课的语文味让我和学生久久回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那么,教什么?怎么教?笔者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一、走进故事,感知文本
《甜甜的泥土》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离异家庭的小亮得到了亲生母亲送来的一包奶糖,他将奶糖与同学老师分享后,由于害怕后母的挑唆、父亲的责罚,将舍不得吃的奶糖藏入了雪堆中;第二天,地温回升,奶糖融化,渗进了泥土之中,孩子在伤心之余品尝泥土,感到泥土是甜丝丝的。在情境导入后,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放声诵读课文。琅琅读书声,营造了课堂浓浓的语文味。通过指导学生抓住小说清晰的叙事线索,用几个动词,厘清了文脉。
二、感受真情,细读文本
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句里,指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母亲。学生品读缺乏情感,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揣摩人物的心境。“这句平缓中略带深沉,压低声音。”“这句加快语速,带着哭腔,拖长尾音。”……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们的读书声越来越有语文味。“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这位母亲的呼唤让我们听到了她的心在滴血的声音。”“她的情绪经历了如此的波澜,她神情恍惚,答非所问,而一切波澜由谁而起?”……或评价,或追问,用诗意的语言为课堂增添了浓浓的语文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掏”这一动词,我精心准备了道具,学生当场表演,体会出“掏”与“拿”的区别,理解了母亲深沉而无助的爱,感受深刻。
三、品味滋味,探究文本
“小亮为什么要把奶糖埋入泥土?”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品味到主人公生活中的苦涩。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我并未多加引导,大肆渲染。對这一处弱化处理,点到为止,这是基于我对文本现实意义的理解。语文课堂教学是雕琢人的灵魂、塑造人的品格,时时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因而对于让学生品味主人公精神世界中的“甜”,我不吝引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去理解“传达室大爷”“同学”“老师”给予主人公的关爱。文章结尾是一个有悖于事实的艺术化细节,但它又是这篇小小说的一大特色,它符合“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我引经据典,“坤为地,为母”“万物生于地,人生于母亲”“厚德载物”……引导学生领会泥土与母亲和博爱的关联,明白人间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主题的探究中,语文味更加浓厚。
四、畅想未来,挖掘文本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这一问题:“设想一下,将来小亮长大了,会如何对待父母(父亲和现在的母亲)。”此时,课堂对主题的挖掘还在继续。有的学生说“他会善待父母,以德报怨,因为他的善良”,有的学生说“他会尽赡养义务,但无法避免感情的淡漠”,有的学生说“他不会善待父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人的关爱不能弥补在家庭中缺失的温暖”……见仁见智,精彩纷呈。对于学生各种言之成理的观点,我一一给予了肯定。我告诉孩子们:“谁也不能预知未来,将来的小亮还是不是当初的模样,无法断言。但我们都满怀希望,希望他初心不改,直面生活的苦涩;我们还希望永远有爱他的人、他爱的人,让他在苦涩的生活里,兜住心底的甜。”至此,文章主题的挖掘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注儿童的成长。最后我出示一句寄语:“大爱无疆,感念于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至此,课堂已近尾声。急促的下课铃声在耳畔回响,而本堂课的语文味让我和学生久久回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