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知识、经验、文化等等过一代又一代人传了下来,一代一代地传递着,多年的转场经历,转场路上遭遇的险情,让所有走在转场道路上的生命都十分清楚,转场途中没有所谓的人与动物的区别。
10月中下旬,正是北疆牧民一年一度的从秋牧场转入冬窝子的迁徙季节。我来到额敏县萨尔也木勒牧场哈拉苏村见到牧工哈力比亚提时,这个家庭的畜群从塔尔巴哈台山夏牧场,回到山前区的秋季牧场已经十几天了。
冬窝子
哈力比亚提今年36岁,他的妻子古丽旦是村小学的汉语教师。他们的两个孩子正在上中学。这几天,哈力比亚提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们定居了。再也不用像他的父辈们那样,跟随着牲畜进入加依尔山冬窝子了,他的牲畜也不必全部转入冬窝子了。我的到来让哈力比亚提似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他讲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里有关转场的故事。
冬牧场,人们习惯上称为冬窝子。逐水草而居,将畜群视为生命的游牧民,在选择冬窝子时非常谨慎,冬天积雪大,会掩埋草场,气温太低同样会增加天然放牧的困难。北疆地区的每一个冬窝子都是牧民在多少年的实践中筛选出来的。
加依尔山冬窝子,隶属塔城地区托里县,地处托里县境内。每年冬天,这里游牧着额敏县、塔城市等4个县市80余万头牲畜。
正常年份,加依尔山区降雪适中。草原上的积雪既不影响天然放牧,雪水又能维持到三月末的转场季节。然而,这里的天气却并不尽如人意。
冬窝子遭遇干旱
冬窝子几乎隔一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干旱。2004年春天发生的干旱,以及随后转场途中遭遇的暴风雪天气,让哈力比亚提至今难以忘记。
牧民的转场路线和途中临时放牧点基本都是固定的。千百年来,同样的一条路线,走过牧民的祖先,走着牧民的现在,也将继续走着牧民的后代。
加依尔山区的积雪完全融化了,外面的世界依然白雪皑皑。哈力比亚提心里很清楚,远在200多公里外的自家的春牧场,至少还得等一个月才能放牧。干渴的畜群却已经无法等待了,惟一的办法就是赶着牲畜到30公里外的沙孜去饮水。哈力比亚提要赶着畜群去远处饮水,妻子提前给哈力比亚提准备了三天的食物。哈力比亚提将畜群做了简单分类,能走的全带上,体质太差的留下来。第二天一早,哈力比亚提将家里能装水的塑料壶分别捆在两峰骆驼上,赶着畜群出发了。
三天后,疲惫不堪的人畜回来了,驼背上还多了3张羊皮。2只是涨死的,另外1只是在前往水源地的途中渴死的。每次饮水,往返近70公里的路程,畜群还没有回到家,一天前饮下的水就变成过去的事,而骆驼驮回来的水第二天就会被畜群喝光。
经过一个冬季的消耗,早春季节,天然放牧的畜群早已变得瘦弱不堪,适应能力极强的骆驼也变成一副看起来有些吓人的骨头架子。如果饮水跟不上,畜群很快就会彻底垮下来,即将到来的春季转场肯定会变成一场灾难。但外面依然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哈力比亚提能做的就是每天日上中天后,放出畜群,午后就把畜群圈到圈里,尽量避开早晚料峭的春寒,以节省牲畜体力,减少畜群长途饮水造成的体力消耗。
时断时续的降雪,让加依尔山冬窝子重新盖上了一层单薄的能够看到黄褐色土地的积雪。尽管这点积雪,太阳一露面就会融化殆尽,但是,对于哈力比亚提的畜群来说,降雷至少使它们在未来的几天,不必消耗大量体力赶往三十公里外饮水了。
一场东风过后,草原上的牧草又干透了,畜群显得躁动不安起来。哈力比亚提一刻不离地盯紧了牛羊。有经验的牧民知道,这个季节不仅牧民渴望尽快离开冬窝子,充满灵性的牛羊马匹也复活了心中天堂一般的春夏牧场。
二月末的一个下午,哈力比亚提的十几匹马丢了。半夜他听到院子里有响动,他知道饮过水的马群回来了。天亮后,哈力比亚提赶着畜群又去饮水了。其他牧民家的情况也很糟糕。有些牧民开始赶着畜群饮用那眼含氟的泉水。再等待下去加依尔冬窝子的牲畜将面临灭顶之灾。哈力比亚提等不及了,其他牧民也等不及了。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转场。
牧民艰难迁徙历程
在秋季200多公里的转场路程并不算遥远。肥壮的畜群一个星期就能赶到冬窝子。春天则不同了,乍暖还寒的天气,瘦弱的畜群,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待产母畜,沿途几乎无法补充草料的现实等等情况,全都压在了刚刚挺过冬季死亡线的牛羊身上。因此,春季转场队伍每天行程只能在20公里上下。对于哈力比亚提家而言,200多公里路程将是风餐露宿的12个日夜。而这个季节正是新疆天气冷暖无常,寒潮频繁的时期。
春季转场头几天的行程采取的是递减的方式。膘情好点的畜群行程快些,反之则慢一些。随后的行进速度,如果不发生意外,则采取匀速前进的方法,每天行程15公里左右。一旦遭遇天气变化,就地放牧躲避严寒,或日夜兼程赶路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
哈力比亚提家的畜群第一天行程的终点是30余公里外的水源地——沙孜。
正午的阳光,暖融融地倾泄在枯草遍野,泛着暖色调的草原上。绵延数十公里,长蛇似的转场队伍似乎震慑蓝天,它注视着这支在牧道上行进了成百上千年的游牧大军,躲在高远的天际,以一种北方草原初春季节特有的寂静,放纵着自己的感觉。空旷的加依尔草原则透着一种大气磅礴的荒凉,神情淡漠地沉睡着。
如果一切顺利,离开加依尔山冬窝子的转场队伍,将在四天以后抵达80公里外的公路,随后,畜群将沿着公路折向西行,穿过长30余公里的庙尔沟山谷进入人口相对稠密的塔城盆地。此时,部分牧民将折向西南进入巴尔鲁克山山前春牧场,大多数牧民则穿越闻名世界的老风口,向西北方继续跋涉,直到抵达塔尔巴哈台山前春牧场。哈力比亚提走的是后一条路线,他家的春牧场此时正躺在塔尔巴哈台前山厚厚的积雪下面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由游牧变为定居
萨尔也木勒牧场党支部副书记邓志茂是一个精通哈萨克语的汉子,他接过哈力比亚提的话说,实际上,哈萨克族牧民一生都是在迁徒中度过的。2005年,牧场开始实施大规模定居,对于方方面面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牧场领导在思考,牧民们也在思考。
哈力比亚提的妻子古丽旦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她的思维方式很开放。古丽旦给我讲了下面一些她的想法: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的大体力劳动是出于无奈。新的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我们却逃避着社会,我们以为传统是不能更改的。传统是什么呢?传统就是已经形成的集体意识对个体的扼杀。其实,传统也是一个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传统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也有糟粕。传统在我们生活当中是以文化的面孔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文化并不是仅仅指我们的阿肯弹唱会,赛马,文学,文化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人很容易在传统中形成惰性。遵循传统,在传统的框架里生活,人们就可以理解接受。违反了传统,这个无形传统就会以有形的面孔站出来。
定居下来,松散的人口聚合在了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自然就多了。通过这样的交流新的信息知识就会很快进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就能够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活跃起来。
邓志茂补充说:“这种思考的结果,就使萨尔也木勒牧场绝大部分牧民定居了下来。”
10月中下旬,正是北疆牧民一年一度的从秋牧场转入冬窝子的迁徙季节。我来到额敏县萨尔也木勒牧场哈拉苏村见到牧工哈力比亚提时,这个家庭的畜群从塔尔巴哈台山夏牧场,回到山前区的秋季牧场已经十几天了。
冬窝子
哈力比亚提今年36岁,他的妻子古丽旦是村小学的汉语教师。他们的两个孩子正在上中学。这几天,哈力比亚提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们定居了。再也不用像他的父辈们那样,跟随着牲畜进入加依尔山冬窝子了,他的牲畜也不必全部转入冬窝子了。我的到来让哈力比亚提似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他讲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里有关转场的故事。
冬牧场,人们习惯上称为冬窝子。逐水草而居,将畜群视为生命的游牧民,在选择冬窝子时非常谨慎,冬天积雪大,会掩埋草场,气温太低同样会增加天然放牧的困难。北疆地区的每一个冬窝子都是牧民在多少年的实践中筛选出来的。
加依尔山冬窝子,隶属塔城地区托里县,地处托里县境内。每年冬天,这里游牧着额敏县、塔城市等4个县市80余万头牲畜。
正常年份,加依尔山区降雪适中。草原上的积雪既不影响天然放牧,雪水又能维持到三月末的转场季节。然而,这里的天气却并不尽如人意。
冬窝子遭遇干旱
冬窝子几乎隔一两年就会发生一次干旱。2004年春天发生的干旱,以及随后转场途中遭遇的暴风雪天气,让哈力比亚提至今难以忘记。
牧民的转场路线和途中临时放牧点基本都是固定的。千百年来,同样的一条路线,走过牧民的祖先,走着牧民的现在,也将继续走着牧民的后代。
加依尔山区的积雪完全融化了,外面的世界依然白雪皑皑。哈力比亚提心里很清楚,远在200多公里外的自家的春牧场,至少还得等一个月才能放牧。干渴的畜群却已经无法等待了,惟一的办法就是赶着牲畜到30公里外的沙孜去饮水。哈力比亚提要赶着畜群去远处饮水,妻子提前给哈力比亚提准备了三天的食物。哈力比亚提将畜群做了简单分类,能走的全带上,体质太差的留下来。第二天一早,哈力比亚提将家里能装水的塑料壶分别捆在两峰骆驼上,赶着畜群出发了。
三天后,疲惫不堪的人畜回来了,驼背上还多了3张羊皮。2只是涨死的,另外1只是在前往水源地的途中渴死的。每次饮水,往返近70公里的路程,畜群还没有回到家,一天前饮下的水就变成过去的事,而骆驼驮回来的水第二天就会被畜群喝光。
经过一个冬季的消耗,早春季节,天然放牧的畜群早已变得瘦弱不堪,适应能力极强的骆驼也变成一副看起来有些吓人的骨头架子。如果饮水跟不上,畜群很快就会彻底垮下来,即将到来的春季转场肯定会变成一场灾难。但外面依然是冰天雪地的世界。哈力比亚提能做的就是每天日上中天后,放出畜群,午后就把畜群圈到圈里,尽量避开早晚料峭的春寒,以节省牲畜体力,减少畜群长途饮水造成的体力消耗。
时断时续的降雪,让加依尔山冬窝子重新盖上了一层单薄的能够看到黄褐色土地的积雪。尽管这点积雪,太阳一露面就会融化殆尽,但是,对于哈力比亚提的畜群来说,降雷至少使它们在未来的几天,不必消耗大量体力赶往三十公里外饮水了。
一场东风过后,草原上的牧草又干透了,畜群显得躁动不安起来。哈力比亚提一刻不离地盯紧了牛羊。有经验的牧民知道,这个季节不仅牧民渴望尽快离开冬窝子,充满灵性的牛羊马匹也复活了心中天堂一般的春夏牧场。
二月末的一个下午,哈力比亚提的十几匹马丢了。半夜他听到院子里有响动,他知道饮过水的马群回来了。天亮后,哈力比亚提赶着畜群又去饮水了。其他牧民家的情况也很糟糕。有些牧民开始赶着畜群饮用那眼含氟的泉水。再等待下去加依尔冬窝子的牲畜将面临灭顶之灾。哈力比亚提等不及了,其他牧民也等不及了。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转场。
牧民艰难迁徙历程
在秋季200多公里的转场路程并不算遥远。肥壮的畜群一个星期就能赶到冬窝子。春天则不同了,乍暖还寒的天气,瘦弱的畜群,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待产母畜,沿途几乎无法补充草料的现实等等情况,全都压在了刚刚挺过冬季死亡线的牛羊身上。因此,春季转场队伍每天行程只能在20公里上下。对于哈力比亚提家而言,200多公里路程将是风餐露宿的12个日夜。而这个季节正是新疆天气冷暖无常,寒潮频繁的时期。
春季转场头几天的行程采取的是递减的方式。膘情好点的畜群行程快些,反之则慢一些。随后的行进速度,如果不发生意外,则采取匀速前进的方法,每天行程15公里左右。一旦遭遇天气变化,就地放牧躲避严寒,或日夜兼程赶路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
哈力比亚提家的畜群第一天行程的终点是30余公里外的水源地——沙孜。
正午的阳光,暖融融地倾泄在枯草遍野,泛着暖色调的草原上。绵延数十公里,长蛇似的转场队伍似乎震慑蓝天,它注视着这支在牧道上行进了成百上千年的游牧大军,躲在高远的天际,以一种北方草原初春季节特有的寂静,放纵着自己的感觉。空旷的加依尔草原则透着一种大气磅礴的荒凉,神情淡漠地沉睡着。
如果一切顺利,离开加依尔山冬窝子的转场队伍,将在四天以后抵达80公里外的公路,随后,畜群将沿着公路折向西行,穿过长30余公里的庙尔沟山谷进入人口相对稠密的塔城盆地。此时,部分牧民将折向西南进入巴尔鲁克山山前春牧场,大多数牧民则穿越闻名世界的老风口,向西北方继续跋涉,直到抵达塔尔巴哈台山前春牧场。哈力比亚提走的是后一条路线,他家的春牧场此时正躺在塔尔巴哈台前山厚厚的积雪下面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由游牧变为定居
萨尔也木勒牧场党支部副书记邓志茂是一个精通哈萨克语的汉子,他接过哈力比亚提的话说,实际上,哈萨克族牧民一生都是在迁徒中度过的。2005年,牧场开始实施大规模定居,对于方方面面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和挑战。牧场领导在思考,牧民们也在思考。
哈力比亚提的妻子古丽旦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她的思维方式很开放。古丽旦给我讲了下面一些她的想法: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人的大体力劳动是出于无奈。新的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我们却逃避着社会,我们以为传统是不能更改的。传统是什么呢?传统就是已经形成的集体意识对个体的扼杀。其实,传统也是一个知识,经验的积累过程。传统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也有糟粕。传统在我们生活当中是以文化的面孔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文化并不是仅仅指我们的阿肯弹唱会,赛马,文学,文化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人很容易在传统中形成惰性。遵循传统,在传统的框架里生活,人们就可以理解接受。违反了传统,这个无形传统就会以有形的面孔站出来。
定居下来,松散的人口聚合在了一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自然就多了。通过这样的交流新的信息知识就会很快进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就能够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活跃起来。
邓志茂补充说:“这种思考的结果,就使萨尔也木勒牧场绝大部分牧民定居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