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费到底应由个人还是国家承担?两千年来争论未休。我们将如何破解学费轮回怪圈?
两千年“束”之变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在鲁都杏坛招徒三千,大兴私学。当时孔子有一句名言:“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即十条干牛肉)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送给他十条干牛肉,孔子就没有理由不收这个学生。
这是中国最早的学费记载。后人把“束”当作学费的别称沿用下来。
在近代社会之前,学费只存在于类似孔子办的私学中,如私塾或书院,但收取的大多为米、衣物等,属于实物交换。而在官办的学校里,几乎觅不到“学费”的踪影。
汉代确立的“养士”制度对中国学费制度影响深远。在最高学府太学,太学生们由国家养着,不缴学费,还免除徭役。
唐代学生入学仅交给“导师”丝帛之物聊表敬意;宋代有学田养士,贫困生还能领些津贴;明代学生待遇优厚:明太祖的马皇后专门在国子监旁建了个粮仓,监生不仅膳食、衣服、被褥由国家全包,妻子孩子也由国家养着,未婚者还能领钱娶个媳妇;清末的新式学堂为了招徕学生,给每人每月发放3至15两银子的薪水,称做“膏火”。这样,学费全免甚至有公费津贴的制度延续了千年。
但是,甲午战争一声炮响,给这一制度间接划上了句号。一方面,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救亡图强,兴办新式教育体系又迫在眉睫。可是钱从哪来呢?
在此背景下,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正式授予学校向学生征收学费的权利。至此,近代教育收费制度正式形成。
究其原因,浙江大学商丽浩教授指出,随着近代社会变革的深入,教育收费的逻辑在发生变化,障碍已节节打通。最终,高等教育由传统的公费津贴向有限教育收费转化,普通教育由传统的完全收费教育向有限收费教育发展已是顺理成章。
进入民国之后,学费如脱疆的野马,急速上扬。民国中期开始,对学费过高和教育体制不公的讨论浪潮兴起。1931年,国际联盟考察团也向中国政府建议小学之学费应立即免除。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开始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学校教育收费的管理,对高收费现象进行弹压。主要措施为限定教育收费最高额,划定教育收费项目。教育收费发展进入调整改造时期。
至此,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收费模式在民国时期开始建立起来。从孔子到民国,中国两千年的“束”制度随着社会变换跌宕起伏,经历了一回免费——收费——失控——调整的过程。而1949年开始,“束”的命运又上演了一个轮回。
建国后的历史轮回
1949年建国后,年轻的共和国急需人才,教育又成了纯公益性产品。
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蔡克勇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陈云曾经询问,“我们国家总共有多少在读的大学生?”在得知数量很少之后,主管财政的陈云说,“那就国家全包下来吧。”
于是,民国的传统完全被打断,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制度确立下来。
今年60多岁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1959年进入大学的秦征对学费还记得十分清楚:“当时我们上大学免学费,每学期学杂费加书本费35元。住着8人一间的宿舍,每月吃饭只花10块钱,除了回家的交通费,基本没有其余开销。这样算下来,一学期花100块就能应付过去。贫困的同学还可以申请补助金,每月十多块的补助金用于日常开销也绰绰有余了。”反观汉代建立的养士制度,建国初确立的免费政策与其真有几分神似。
1978年中国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同样是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出现了自费生,即出现了“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大学生。
进入到80年代后,收费的步子开始加快。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高校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的培养模式。1989年,国家教委、物价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宣布对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除师范生外)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当年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始收取每年100元到300元的学费。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交费。”
秦征的儿子秦辉在1996年教育制度并轨之前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他每年交1000元学杂费,每月还能领到60元的补助,再加上平时到麦当劳打工的薪水,出去和朋友郊游的钱也不用发愁。
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统一实行招生并轨,全部实行了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
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扩招第二年,秦征远在福建的孙女小心翼翼地揣着1万元现金来到北京上大学。报到那天,当她把妈妈缝在贴身衣袋里的一万块钱拿出来时,这钱瞬间就少了一大半。学费一年4200元,住宿费1250元,被褥用具400元,置办饭卡洗澡卡和其他生活用品花去500元。然后她把剩下一小沓钱收好,用作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90年代确立教育收费制度以来,学费频频上扬。有人甚至用一句话总结了学费上涨的现象: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老问题又摆在我们在前,我们将如何破解这个轮回?
两千年“束”之变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在鲁都杏坛招徒三千,大兴私学。当时孔子有一句名言:“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即十条干牛肉)就是说不管是什么人,只要送给他十条干牛肉,孔子就没有理由不收这个学生。
这是中国最早的学费记载。后人把“束”当作学费的别称沿用下来。
在近代社会之前,学费只存在于类似孔子办的私学中,如私塾或书院,但收取的大多为米、衣物等,属于实物交换。而在官办的学校里,几乎觅不到“学费”的踪影。
汉代确立的“养士”制度对中国学费制度影响深远。在最高学府太学,太学生们由国家养着,不缴学费,还免除徭役。
唐代学生入学仅交给“导师”丝帛之物聊表敬意;宋代有学田养士,贫困生还能领些津贴;明代学生待遇优厚:明太祖的马皇后专门在国子监旁建了个粮仓,监生不仅膳食、衣服、被褥由国家全包,妻子孩子也由国家养着,未婚者还能领钱娶个媳妇;清末的新式学堂为了招徕学生,给每人每月发放3至15两银子的薪水,称做“膏火”。这样,学费全免甚至有公费津贴的制度延续了千年。
但是,甲午战争一声炮响,给这一制度间接划上了句号。一方面,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救亡图强,兴办新式教育体系又迫在眉睫。可是钱从哪来呢?
在此背景下,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正式授予学校向学生征收学费的权利。至此,近代教育收费制度正式形成。
究其原因,浙江大学商丽浩教授指出,随着近代社会变革的深入,教育收费的逻辑在发生变化,障碍已节节打通。最终,高等教育由传统的公费津贴向有限教育收费转化,普通教育由传统的完全收费教育向有限收费教育发展已是顺理成章。
进入民国之后,学费如脱疆的野马,急速上扬。民国中期开始,对学费过高和教育体制不公的讨论浪潮兴起。1931年,国际联盟考察团也向中国政府建议小学之学费应立即免除。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开始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学校教育收费的管理,对高收费现象进行弹压。主要措施为限定教育收费最高额,划定教育收费项目。教育收费发展进入调整改造时期。
至此,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收费模式在民国时期开始建立起来。从孔子到民国,中国两千年的“束”制度随着社会变换跌宕起伏,经历了一回免费——收费——失控——调整的过程。而1949年开始,“束”的命运又上演了一个轮回。
建国后的历史轮回
1949年建国后,年轻的共和国急需人才,教育又成了纯公益性产品。
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蔡克勇回忆道,上世纪50年代,陈云曾经询问,“我们国家总共有多少在读的大学生?”在得知数量很少之后,主管财政的陈云说,“那就国家全包下来吧。”
于是,民国的传统完全被打断,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制度确立下来。
今年60多岁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1959年进入大学的秦征对学费还记得十分清楚:“当时我们上大学免学费,每学期学杂费加书本费35元。住着8人一间的宿舍,每月吃饭只花10块钱,除了回家的交通费,基本没有其余开销。这样算下来,一学期花100块就能应付过去。贫困的同学还可以申请补助金,每月十多块的补助金用于日常开销也绰绰有余了。”反观汉代建立的养士制度,建国初确立的免费政策与其真有几分神似。
1978年中国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同样是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出现了自费生,即出现了“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大学生。
进入到80年代后,收费的步子开始加快。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高校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的培养模式。1989年,国家教委、物价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的规定》,宣布对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除师范生外)收取学杂费和住宿费。当年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始收取每年100元到300元的学费。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交费。”
秦征的儿子秦辉在1996年教育制度并轨之前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他每年交1000元学杂费,每月还能领到60元的补助,再加上平时到麦当劳打工的薪水,出去和朋友郊游的钱也不用发愁。
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统一实行招生并轨,全部实行了高等教育的收费制度。
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扩招第二年,秦征远在福建的孙女小心翼翼地揣着1万元现金来到北京上大学。报到那天,当她把妈妈缝在贴身衣袋里的一万块钱拿出来时,这钱瞬间就少了一大半。学费一年4200元,住宿费1250元,被褥用具400元,置办饭卡洗澡卡和其他生活用品花去500元。然后她把剩下一小沓钱收好,用作一个学期的生活费。
90年代确立教育收费制度以来,学费频频上扬。有人甚至用一句话总结了学费上涨的现象: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老问题又摆在我们在前,我们将如何破解这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