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画不独丹青美 又必知其绘画人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去年在《中国书画报》读到署名刘云鹤《老僧不作留人意——吴茀之隶书扇面》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并见到了随文附刊的扇面书法书影(图1)。刘文在赏析扇面书法和评价作者(吴茀之)书艺中略称:
  纵观吴茀之这件作品,依笔者拙见,他也只能位列“画家中的书家”这个层次。尽管吴茀之在现代画坛上的名气较大。然只局限在画界,好像没有多少人提及他的书法,也就是说他的书法还没有像他的画那样得到认可。往好处说,其“擅书”是假画之名,是沾了画名的光儿。这件扇面书写时间不详,纸本,凡15行,计60字,纵18厘米,横52.5厘米。如果按书家的标准和要求来看,吴茀之的隶书确实无法过关,其原因关键在于吴没有临习过多少隶书碑帖。如果有临习的话,也只是临了一些皮毛,绝未深入汉碑的精髓。此作笔法之混乱、乖张,充分暴露了他昧于隶书这种书体的理解。
  对上引刘文中的称述,以笔者看来也许由于刘文刊载在“书法”版上,故文中对书法的评判标准首先着重在“法”(法度、技法),遂有“此作笔法之混乱、乖张”之语。但这仅是刘文评述中的一部分,随后又称:“不过笔者在品味这件作品时,似乎又发现有一种稚拙、荒率、随意的美,这假了此诗的意境和一时的心境。此作虽然‘乖张’,但背后仿佛存有天性的流露。”这段话才是刘文的“真赏”。
  时隔不久,笔者在同刊同版又见到署名陈峰松的《也说茀之先生的书法》一文(以下简称“陈文”)。陈文认为刘文所附刊款署“仙华山逸”扇面上的书法应不属吴茀之先生之作,原因有三(详见下文引述)。陈文还附刊了两件吴茀之隶书题画款字书影(图2)。又由于编者在刊发陈文时还特地随刊了一则编者按:“本文作者系吴茀之纪念馆馆长,附图为吴茀之纪念馆提供的吴茀之隶书题画款两款”。因此发生了“仙华山逸”款书扇是否系吴茀之手迹的异议。也因而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求真赏,明是非。遂根据所见刘、陈两文,结合两文附刊的书影,就有关“仙华山逸”款书扇的书法特点,及作者究属何人作了些考辨。考辨不妨就陈文中列述的三点“原因”(理由)依次展开。
  陈文称:“其一,该书法之款识署名为‘仙华山逸’,印章为‘口口道人’(笔者按:借助放大镜可辨识该印文为‘逸道人’三字),而无吴茀之先生本名。经考证,吴先生生前从未用过‘仙华山逸’和‘某某道人’字号,所见有关吴茀之书籍或研究资料上也不曾记录。倒是浦江籍另一画家郑祖纬号仙华山民、仙华山人或仙华山逸。作为同辈画家,吴先生岂能混同?”
  
  对以上称述,笔者认为:在书画作品上不署本名,仅署别号、钤别号印章的例子并不鲜见。例如:在《吴昌硕作品集(绘画)》、《吴昌硕扇面画选》中就收有不少仅署“老缶”、“苦铁”,钤“聋”、“缶”印章的作品。再说不能仅凭“所见有关吴茀之书籍或研究资料上也不曾记录”,而断言“吴先生生前从未用过‘仙华山逸’和‘某某道人’字号”。因为“所见”,也许尚有未见的;“不曾记录”,并不能完全否定客观的存在。例如:只需查检《中国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5月版),在“吴茀之”辞条中就有记载:“(吴茀之)号谿子,别号广明畸士,逸道人”。“仙华山民”中“仙华”一词的出处,按明代文学家浙江浦江乡贤宋濂《浦阳人物记》略云:“浦江壤地虽不越百里,仙华山拔地而起,奇形壮观,如旌旗,如宝莲花……”,从中便可知晓“仙华”(宝莲花)乃山名,位于浙江浦江境内,因其“奇形壮观”,才使历代浦江籍的文人墨客将它引为别号、室名。如:浦江明人宋濂,别号仙华生、仙华道士;浦江现代画家郑祖纬别号仙华山民;浦江当代画家张世简有室名仙华居等等。再说从上述中已知浦江吴茀之别号“逸道人”,那么别署“仙华山逸”的别号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并不存在与同乡同辈画家郑祖纬的“仙华山民”相混同。当然,有关款署“仙华山逸”,钤“逸道人”印的书扇的作者究属何人?其求证的主要依据还可从书扇上的书法本身来获得。
  
  又陈文在“其二、其三”中称:“其二,吴茀之除了在绘画上享有盛名之外,于书法、诗文上均造诣较深,绘画与诗、书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被人誉为‘诗、书、画’三绝。他的学生,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卢坤峰、朱颖人以及浙江省书协副主席金鉴才等对此也多有论述。吴茀之隶书深得《石门颂》笔意,点画有致,绝无混乱、乖张之气。其三,吴先生作书作画重气机,求高格,很讲究‘气韵生动’。而此作章法劣下,气脉不畅,临近粗野,与吴先生一贯风格大相径庭。”
  上引所述,显然是陈峰松先生针对刘文赏析、评价有关吴茀之书法而提出的异议。然而,以笔者之见,刘文在批评吴茀之于隶书这一书体对“法”的掌握上,评语确实很苛刻。这于“以法论法”而言,本无可厚非。但以此对一位在艺术上一贯主张“打破常规”,“宁作我”(吴茀之常用印语)的吴茀之来说,尤其是在鉴赏他的书法作品时,如果仅竞竞于法度、技法的话,那么也就难免会失诸偏颇了。因为一位真正的书法家,不应竞竞于前人制定的技巧法则,一撇一捺都讲究出处,一点一画都依傍古则。从事书法创作,技法本身不是目的,学习技法是为了突破技法,从而更好地抒发性情。为此,不妨摘录一段吴茀之先生自述的相关文字,以便我们了解、认识有关吴茀之于书法的艺术旨意。
  吴茀之自述:“我写字,取法多,功夫少。博鉴各家书体,集其妙处,为我所用。题款时,看画的风貌,确定书体,旨在要有情趣。因此,我写字犹如画家,或长或扁,或大或小,或肥或瘦,或夹杂篆隶,或改变字的结构,不必究其出处。”(《吴茀之论画理与画法》,张岳健整理,刊于《朵云》总第34期)。
  以上这段吴茀之先生的自述,以笔者看来不仅能为赏析吴茀之隶书扇面和评价其书法艺术提供帮助,又堪为刘文中所称“此作笔法混乱、乖张”,“似乎又发现有一种稚拙、荒率、随意的美”找到了注脚。至此尚有必要把“图1”与“图2”中的书迹作以比较,从比较中不难发现两者在总体上不仅均反映出“旨在要有情趣”、“不必究其出处”的一些特色,并且都有着“一种稚拙、荒率、随意的美。”由此可见,“仙华山逸”款书扇的作者应该是吴茀之无疑。
  通过以上考辨,需要指出的是:从事艺术批评、书画鉴赏,均不能缺乏对作者(书画家)的生平与学术的了解,否则就难以作出客观、公允的评判。古人所谓:“观画不独丹青美,又必知其绘画人”即系此理。至于从事书画鉴别(辨真伪、明是非),同样需要对作者有多方面的了解,作为某一专业的人员来说尤其必要。同时在具备了“目鉴”(比较)功夫之外,还须掌握和运用一些“考订”(依靠文献来认识和求证)的方法。惟此才能使鉴别的结论符合客观事实。
  (责编:唐陌楚)
其他文献
广东保利2007夏季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开槌    东保利2007夏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7月29日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举行,7月27门至28日进行预展。此次拍卖会由“中国油画”、“中国书画”、“岭南名家书画”、“翡翠珠宝”四个专场组成。  “中国油画”专场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陈逸飞先生1996年所作的《镜影》,此作品曾于2006年4月-5月在香港抱趣堂当代艺术馆“灵性的呼唤一抱趣堂当代艺术馆首届油画/雕
期刊
紫砂壶是一种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紫砂泥是单矿原成泥,是大自然为人类配制的直接可用于制壶的神奇之土。紫砂壶因其材质的特殊性,使之具有炻器、瓷器、金属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不施铅华、天然浑成的紫砂壶似乎在提醒人们,返璞归真是生命之旅的升华,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级形式,是生活的情趣与人生的真谛之所在。  高级工艺美术师、紫砂艺术家沈杏大就是基于上述理解而献身陶艺品,他制作的紫砂壶工艺品以简
期刊
笔者收藏一件浮雕虎形青铜鎏金带钩,通长24厘米,重350克。前端呈虎头形,后端也呈虎头形,即一虎身两头。带钩头为蛇头钩形,器身呈S形。正面全部鎏金,背面黑绿锈。由于时间长久,部分鎏金脱落,还有几处鎏金生成的紫锈斑。整个器形抽象生动,华贵美观,它的主人可能是身躯高大的武将。此带钩于2004年11月在安康市一砖厂挖土时出土。  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人是一联合部族,其中包括“濮、苴、共、奴、、夷
期刊
笔者藏有一枚折二型花钱。正面隶书上“二”、下“南”,背面篆书横列“宝泉”二字。钱径27.5毫米,穿径5.5毫米,厚1.8毫米,重6.2克。  查几家花钱谱录,未见此钱。后来在“开元泉社·盛世收藏”网上发现,署名尚友者解释“二南雅化”曰:“南是诗经国风中的一支,国风有15国风。本作邦风,因避汉高祖讳,改字作国风。南风分周、召,即周南、召南。周召为中原姬姓封地。南以文字学立场,可知是乐器之象形,象钟,
期刊
王生才多少年前就喜欢上了青花,他收罗了一大筐明清小瓷片,为的就是找瓷片上那一笔一笔的感觉。一壶小酒,一枚瓷片儿能把玩半天,直到醺醺,方才罢手。而日后如果在他的笔下、画里,能见到近似的“生生不息”,就不足为怪了。  生才是个讷言的人,话极少。自从在江西画了两个月青花,人就变了。逢人便说江西,逢人便说瓷,逢人便说青花。友人说,你这是得了“青花恋”了。生才也不急不恼,只是回敬呵呵。  从江西回来以后,生
期刊
编者按:每个行业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口头语,也就是自己的行话。收藏业中行话的命名,是针对器物的真假、整残、价格等等来定名的,当然地区的不同,对同样的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称谓。由于这些行话同时也作为衡量是否是行家的标准之一,因此,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熟悉一些行话,亦有益处。因行话涉及范围很广,本文只对瓷器中的一些行话作一介绍。    1. 口磕:器物口上的胎釉,受到了撞击后,出现的大小不等的各种缺磕伤痕
期刊
天津福信2007秋拍亮点    天津福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将于9月28日在天津市福信大厦五层拍卖大厅举行。本次拍卖会囊括了中国书画、玉器、瓷器、佛道造像等珍品。  名家精品力作陈年绘画的《秋华晚艳》成扇,设色纸本,所绘花卉尽显其吸收明、清各家花卉画法而独树一帜的特点,风格娴静,技法精熟,隽秀天成,扇背为章棍草书。字一山,光绪三十年进士,工诗能文,所书草书翰墨清华,体势秀
期刊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巴次大陆,面积为295万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早在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葡萄牙人在1498年进入印度。随后,丹麦、法国和英国也登陆印度。1757年,发生了印度与英国在普拉西的一场大战,印度战败后,印度的孟买、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及部分内地城市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了1849年,英国赶走了其他国家的殖民
期刊
陶瓷质地的佛像其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墓葬出土的钱树陶座与青瓷魂瓶,然而其上贴塑的坐佛尚属与黄老神仙信仰杂糅并处的中土佛像雏形,历史价值远胜其艺术魅力。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北齐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为代表的少数早期陶瓷佛像,但真正意义上陶瓷造像艺术实非宋辽元明四代莫数。宋代广东潮州窑、陕西耀州窑制作的神采奕奕的瓷塑佛像,河北易县八佛洼白玉、百花二山秘藏的16尊神容逼真的辽三彩等身罗
期刊
民国元年辛亥革命后,前清陕西秦丰官钱局歇业,并改组为“陕西秦丰银行”。嗣因现钱缺乏,又设立陕西富秦钱局,发行制钱票和铜元票。至民国十年五月,秦丰银行被裁撤,并将富秦钱局改为富秦银行,发行银元票。至民国二十年,由杨虎城接任陕西省主席时筹资设立的陕西省银行正式开业。另陕北地方实业银行于民国十九年十二月成立于陕北,发行银元票和铜元票,后因发行额大大超过其资金总额,无力回收,于民国三十三年歇业。  陕西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