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那些更有利于促进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点已经为教育界和学术界广泛认可并且成为地理新课标的明确要求。同时,地理是又一门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知识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是新时期下教学工作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与初中地理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华民族所生活的中国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传统文化;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较具保守性和封闭性的传统文化。地理科学蕴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且挖掘其中蘊含的地理核心素养将其渗透于中学地理课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蕴含地理核心素养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中,有些内容在地理教材中显而易见。诸如,夏历中十九年七闰月法比古希腊天文学家默冬发现这个周期早160多年;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我国古代有关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述等。教授这些内容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其中,有些内容地理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关于地壳运动“沧海桑田”之变,以前常常由珠穆朗玛峰上有海洋生物化石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可进一步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引入:沈括于公元1074年到河北西路(约在今河北省西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边防去察访时路过太行山麓,发现“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便实现了渗透之功效。利用古代地理知识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要注意精选相关内容。例如,关于教材中的地图知识,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教学时要有选择地介入。关于经纬度制图,清朝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最早采用经纬度制图法测绘的地图。道光年间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采用经纬度制图法编绘的世界地图集,该图集在地图投影的选择上,与现代地图中根据区域位置和轮廓选择投影基本吻合,地图符号的设计与现代地图也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比例尺,堪称为中国制图学史上一部关于世界地图集方面的开创性著作。
二、创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情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首先要遵循魅力与生机的原则。情境要形象鲜活,能够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和参与的积极性,还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重视创设的实际性、启发性、引导性以及多向互动性与探索性。要尽量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兴趣爱好相一致,使他们感到心平气和、轻松愉快、耳目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可以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再现情境、演示情境、表演情境、描述情境、思辨情境、合作情境、探索情境、模拟情境、戏剧情境、音乐情境、历史情境、诗文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自然情境、规定情境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各种体验情境的特点入手,首先要顺利地把学习体验者导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激起其广远的联想,并使之心驰神往,产生兴奋感、亲切感、探究感,不断提高其感知的效应,情感的共鸣,思悟的效率,互动的质量,心灵的愉悦,人格的完善,最终实现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文化传承素材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且具有广阔的外延,呈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大,电影、戏剧、小说、歌曲、电视、诵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呈现使千古流传的传统文化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因此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教师可充分挖掘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呈现地方文化或非物质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方式使其完美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承。一方面,地理教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地理价值的部分加以吸收和利用,可通过专题性实践研究或者自主探究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实现民族精神教育。另一方面,地理教师要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眼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 本文系2018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市课题《渗透中华文化传统,凝炼地理核心素养》(课题批准号:ZPKTY18042)阶段性研究成果,字样。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华民族所生活的中国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传统文化;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较具保守性和封闭性的传统文化。地理科学蕴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且挖掘其中蘊含的地理核心素养将其渗透于中学地理课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挖掘地理教材中的蕴含地理核心素养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上的伟大成就中,有些内容在地理教材中显而易见。诸如,夏历中十九年七闰月法比古希腊天文学家默冬发现这个周期早160多年;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我国古代有关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述等。教授这些内容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的。其中,有些内容地理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关于地壳运动“沧海桑田”之变,以前常常由珠穆朗玛峰上有海洋生物化石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可进一步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引入:沈括于公元1074年到河北西路(约在今河北省西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边防去察访时路过太行山麓,发现“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便实现了渗透之功效。利用古代地理知识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要注意精选相关内容。例如,关于教材中的地图知识,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教学时要有选择地介入。关于经纬度制图,清朝康熙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最早采用经纬度制图法测绘的地图。道光年间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采用经纬度制图法编绘的世界地图集,该图集在地图投影的选择上,与现代地图中根据区域位置和轮廓选择投影基本吻合,地图符号的设计与现代地图也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比例尺,堪称为中国制图学史上一部关于世界地图集方面的开创性著作。
二、创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情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式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首先要遵循魅力与生机的原则。情境要形象鲜活,能够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和参与的积极性,还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重视创设的实际性、启发性、引导性以及多向互动性与探索性。要尽量与学生的经验背景、兴趣爱好相一致,使他们感到心平气和、轻松愉快、耳目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可以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再现情境、演示情境、表演情境、描述情境、思辨情境、合作情境、探索情境、模拟情境、戏剧情境、音乐情境、历史情境、诗文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自然情境、规定情境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各种体验情境的特点入手,首先要顺利地把学习体验者导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激起其广远的联想,并使之心驰神往,产生兴奋感、亲切感、探究感,不断提高其感知的效应,情感的共鸣,思悟的效率,互动的质量,心灵的愉悦,人格的完善,最终实现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文化传承素材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丰富且具有广阔的外延,呈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大,电影、戏剧、小说、歌曲、电视、诵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呈现使千古流传的传统文化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因此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教师可充分挖掘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呈现地方文化或非物质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方式使其完美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承。一方面,地理教师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地理价值的部分加以吸收和利用,可通过专题性实践研究或者自主探究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实现民族精神教育。另一方面,地理教师要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眼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 本文系2018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市课题《渗透中华文化传统,凝炼地理核心素养》(课题批准号:ZPKTY18042)阶段性研究成果,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