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w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利用在建筑学大背景下已经越来越独立成为一门涵盖面广泛的学科,历史建筑作为过去与今天的纽带,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文章从对历史建筑的定义开始,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历史的溯源以及当下对其进行保护利用的意义的探讨,用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模式,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出对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几点浅层次的看法。
  关键词:历史建筑 现实意义 几点思考
  
  历史建筑的定义
   历史建筑可概括为:相对于某个具体的“当前”或“现在”而言,在某种特定的场所环境中,早在过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前即己出现、且持续存在至“今”、“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1]。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保护手法上,历史建筑完全区别于更高一级的文物类建筑,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强调其在当下的可持续利用性,即现在场景的“可发生性”,允许通过当下适宜的科技手段对建筑本身进行可操作范围内的改造;而纯粹的文物类建筑则要受到更高一级的重点保护,其保护的方法和理论也不尽相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对历史的完整再现与保留”。“允许改造和利用”这一点也是本文向下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现实意义
  2.1 研究层面—承载历史岁月的真实资料
   一座历史建筑存在并能够继续留存下去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建筑本身拥有的历史价值,或者说是其“原真性”。一座历史建筑,特别是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其诞生大多数都得因于特定历史环境中的某个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物,记录下了某一具有价值的历史片段。即便是建造者和建造目的已不得而知,人们也可因其独特的技术工艺与时代烙印而将其划入到值得保留的名单之中。通过历史建筑本身所带有的这些历史符号,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建筑建造之初最真实的那段历史,其史学价值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历史建筑存留至今也是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岁月通过“减法”使建筑由完型走向残缺,而又通过“加法”使建筑拥有了新建筑无法比拟的岁月价值。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把这种岁月印记称之为“痕迹”。这种“痕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得我们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建筑本身,不再将历史建筑仅仅看作是建造之初历史的代表,而是将其看作是整个存在时间内的岁月的见证,而且使得我们能够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以一种适当加入当下元素的理念来将当下的“记忆”传递下去,保护历史建筑本身也就是在保护我们历史文脉的传承。
  2.2 人文层面—寄托人们情感的物质场所
   实际上,个体在城市空间中对某一场所缺乏认同感,意味着个体在空间意义上的无家可归;而一座城市在人们集体记忆中缺乏识别性和认同感,则从本质上意味着整个城市在历史层面上的“无家可归“[2]。凯文·林奇在其著名的《城市意象》一书中写到: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即其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着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着提供使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3]。历史建筑就是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可被”意象“的元素。
   当人们长期生活居住于城市中的某个区域,那么周围的老房子,也就同时印记着他的童年,他的学生时代,潜移默化中这些熟悉的环境已经深深地被寄予了人们深厚的情感价值[4]。
  2.3 艺术层面—体现建筑美感的凝固音乐
   相对于绘画、雕塑、摄影等以创造者纯粹感性抒情为基础的艺术门类来说,建筑无疑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创作,这要归因于大多数建筑的服务人群的多样性及其功能要求的复杂性,也正是建筑的这一个特点,使得建筑拥有了感性美与理性美的结合。
   做为历史建筑来讲,这种建筑美感不言而喻,而更加难得的是,历史建筑的存在使得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的实体在今天我们的眼前多样性地存在着,使得我们能够脱离对于生硬的文字描述的简单想象而见到真实的艺术作品。历史上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曾在历史的某一时期引起建筑的风格走势,成为风靡一时的艺术标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对建筑的创造产生冲击与影响。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影响整个欧美国家的立体主义运动。“荷兰风格派”,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运动”,以及在德国的世界最早的现代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追求[5]。
  2.4 社会层面—促进城市多元化和谐发展的构成要素
   除了以上较为感性层面上的分析,历史建筑的保护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性上的意义。首先,在经济层面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减少了城市盲目推平重建的巨大金钱花费;其次,在城市自身的和谐发展层面上,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更是起到了“平衡发展”的重要作用。法国国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阿兰·马里诺斯在其题为“当今的记忆”一文中指出:城市发展的“加速作用”往往由一个地区的经济、技术和当地的活力等因素促成,城市發展的“减速作用’则常常由城市已有的环境脉络关系决定,其中已建成的历史建筑在城市环境脉络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最后,在城市布局与多元化层面上,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特别是对于历史建筑群的保护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历史建筑不再单单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更多的与整个城市发生关系,为城市所用。正如上文提到的凯文·林奇的关于城市环境意象的“可识别”、“独立个性”、“空间形态关联”、“情感意蕴”的几个特点,历史建筑可谓是完美符合的意象典范,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对于形成一个合理的、多元的城市空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对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
   自从进入20世纪以来至今,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经历了从纯粹单一的历史建筑的模拟修复到运用现代技术材料进行适度改造利用的理念变化;从只着眼于具有较高保护级别的经典历史建筑的保护到越来越大众化的态度变化;从只注重建筑本体的保护利用到开始关注建筑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范围变化等三个飞跃。
  3.1 多样性再现建筑历史价值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项目中,对于建筑本体的改造利用可谓是重中之重,但不应忽略与建筑相关的其他“软性”要素的布置,如对历史建筑文献资料、建筑内部历史陈列、建筑内外的历史活动及场景、修复改造大事记等通过陈列、展示、甚至是再现的方法使人们能够从更多的渠道、更多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建筑,这对于普及历史建筑知识,提高人们保护意识都大有裨益。
  3.2 注重建筑周边环境及公共空间的营造
   建筑本身与其周边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进行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作为建筑载体的公共空间的营造,它不但能够使得历史建筑的真实信息得到更加充分、全面的表现,同时也为人们阅读、欣赏建筑提供了缓冲的空间。换句话说,历史建筑,不管是单体还是建筑群对其周边环境的控制与改变是不容人们忽视的。应该通过怎样的手法来设计建筑与环境,以此来带给人们怎样的一种精神感受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
  3.3 无处不在的历史建筑改造活动
   如果说对于一些较为经典的或者大型的历史建筑的改建利用只能是少数一部分建筑师的工作的话,那么对于一些小型的、对于社会和环境没有太大影响的历史建筑来说,其改造利用的意义则更多的就成了一种公众意识的培养和普及。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说到底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是一种资源节约的意识,不仅仅只能应用于主流的建筑,这种保护意识应当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为我们从细微之处服务。
  结语
   时至今日,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与改造已经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历程,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与改造已经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科,涵盖了很多不同的相关领域,而相关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研究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但不管时代再怎样进步,科技再怎么发达,历史建筑的延续始终也不会离开尊重历史这一本源的基础,也只有建造者和普通大众都有了这种保护意识,更多的历史建筑才会更好的被我们保护下来。
   站在今天的角度,历史建筑的数量也许是可以以某个时间跨度计算出来的,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的新建筑也会成为若干年后的历史建筑,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只有处理好这种新旧之间微妙的变化过程,才能使得在更大成面上的城市建设能够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Alois Riegl. The modern Cult of Monuments: Its character Its Origin. Oppositions Reader,621
  [2] 周卫. 历史建筑再利用之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2
  [3] [美]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方益萍,何晓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6
  [4] 胡兴安. 旧建筑再利用设计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19
  [5] 同[4]:18
  [6] par Alain Marinos. Memory in the Present. Technique and Architecture.465:50一5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公路交通需要的不断增加,公路施工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此带来了公路施工企业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各个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开始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公路施工项目的科学性。因此,现代项目管理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我国的公路施工管理中,也为我国的公路施工管理开启了新局面。本文根据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内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在我国
期刊
摘要:新的都市生活--通过打造三个城市公园:创造公园、知识公园、文化公园,塑造新的城市理想、丰富城市生活内涵、创造诗意化的生活场所、引导浪漫的休闲方式。从中信蜀都到成都主城区交通四通八达,呈现出“三横六纵一圈”格局。另外,“中信蜀都”还与规划中的未来地铁2号线和轻轨近在咫尺。所谓“五纵”,就是要在新城内修建贯穿区域南北的5条主要交通干道,自东向西包括书院街延长线、高专路等;“四横”则为新建联系区域
期刊
【摘要】关于加入WTO之后的新环境,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怎样积极的投入市场竞争,根据科学的理论以及方法实行工程投标, 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研究课题。依照建筑施工企业的投标进程为主线, 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投标策略实施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投标;策略    1 引言  招标投标这一项目发展历史长久, 在国际市场已发展200多年。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起始点, 经济发展在资本主义早期的国家位于领先地位
期刊
摘要: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应注意的事项,结合笔者从事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管理观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管理方法  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热火朝天的繁荣阶段,除了关注房价的增长方面,其次就是建筑的工程质量,在经济目标和质量目标之间,在满足顾客质量需要和完成利润任务之间。要分清孰轻孰重。然而,要加强工程的质量,关键还是抓好质量管理方面,面对市
期刊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进行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又
期刊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应运而生。目前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很多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呈现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类型与功能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是越来越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已成为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的难点与重点。本文就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问题和业界作一探讨。  一、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
期刊
摘要:随着长沙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品质的提升,周边郊区城镇化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高塘岭镇在未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将逐渐实现与长沙市的融合,成为长沙市大都市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高塘岭镇面临着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结合高塘岭镇的实际情况,以及长沙市建设大都市的城市发展背景,通过研究国内外郊区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出高塘岭镇的城镇发展模式,为高塘岭镇未来的城镇发展建设提供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施工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而水利工程冬天混凝土施工一直都是水利工程中的难题。文章分析了水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新型设备、新的施工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不断出现和更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涉
期刊
1、工程设计是基本建设的龙头,设计文件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显示,由设计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事故占40.1%;工程施工原因引起的占29.3%;其它原因(如设备材料质量问题等)引起的占30.6%。可见对工程质量实施三控的关键在于设计质量控制。电气工程也不例外。 2、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建筑电气设计问题 合格的建筑设计应满足七个质量特性规定的要求,
期刊
摘 要:针对某化工厂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气浮、SBR工艺及膜过滤进行治理,使出水达到工业循环补充水用水标准后回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关键词:化工厂废水;气浮;SBR工艺;膜处理;废水处理  某化工厂生产废水品种繁多,水质复杂,排放水主要包含各装置排水、冷却循环水排水;离子交换树脂反洗、再生、置换和清洁生产的废水等。存在废水有机污染物(CODcr、BOD5、PO43+)浓度较低、氨氮浓度高、微生物营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