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文内容的缺失——顾此失彼
笔者研究发现: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对寓言选文做了一定程度的删减和修改,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把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也删去就让人疑惑不解了,例如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对话,鲜活的人物形象等等,这些不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吗?寓言教学的最终目标不还是要落实到语用上来吗?苏教版《狼和小羊》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
而人教版老教材的版本却是这样: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人教版的对话更符合故事中小羊的性格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
笔者还发现北师大版教材中对于中国传统寓言故事所选比重较大,原文和译文同时出现,照顾到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对于外国优秀的寓言故事急需增加,兼收并蓄,取其精华,让孩子们汲取更多的营养。
二、寓言教学方法的缺失——墨守成规
一些教师在教学寓言时,喜欢采用“读课文——讲故事——背寓意”这样的固定模式,自觉信手拈来,殊不知无形中伤害了多少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教学中过分强调寓言的寓意,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造成学生只会机械地识记背诵,更有甚者,非要让学生生搬硬套,联系生活实际,结果往往是学生说的例子让人哭笑不得。有些明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为什么非要要求学生说出个子丑寅卯呢?
三、寓言教学完整性的缺失——支离破碎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越是经典的文章,越是要分析透彻,逐句逐段讲;掰开了,揉碎了讲。有人把这招也用在了寓言教学上,我们先不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好是坏,但是用在寓言教学上,我觉得是万万行不通的。例如一位老師在执教《狐狸和乌鸦》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狐狸看到一只乌鸦嘴里叼了一块肉,馋得直流口水。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段?
师:“馋得直流口水”这句你读得很好,让我们感觉到狐狸嘴馋的样子。
师:接着狐狸是怎么做的?
生:他眼珠一转,想出来办法。
师:谁能把狐狸的狡猾读出来?
师:狐狸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肉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后面几段。谁来读一读。
师:最后乌鸦上当了,被狡猾的狐狸把肉骗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别人的阿谀奉承,花言巧语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动。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
师:好,今天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或者乌鸦说点什么呢?
像这样分层分段的教学显然破坏了寓言故事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寓言故事本身就很简短,情节之间联系得也较为紧密,互为照应。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所以教学时,不能让课文支离破碎,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自己感悟寓言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四、寓言背景资料的缺失——照本宣科
其实稍一留心,就会发现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寓言很多都选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以及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这些背景资料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作为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寓言,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我推荐学生阅读《狐狸和乌鸦》《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等相关寓言故事,让学生自主探究《伊索寓言》中狐狸的形象,第二天同学们的汇报让我大吃一惊:有的同学说《伊索寓言》里的狐狸都很狡猾,马上就有人反驳,《鹰和狐狸》里的狐狸就很有智慧很聪明,很明显他们课下都做了精心地准备,这是兴趣所致,我们常说要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不就是很好的尝试吗?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学(238000)
笔者研究发现: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对寓言选文做了一定程度的删减和修改,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把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也删去就让人疑惑不解了,例如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对话,鲜活的人物形象等等,这些不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吗?寓言教学的最终目标不还是要落实到语用上来吗?苏教版《狼和小羊》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
而人教版老教材的版本却是这样:
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站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到我这儿来的,不是从我这儿流到您那儿去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人教版的对话更符合故事中小羊的性格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
笔者还发现北师大版教材中对于中国传统寓言故事所选比重较大,原文和译文同时出现,照顾到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对于外国优秀的寓言故事急需增加,兼收并蓄,取其精华,让孩子们汲取更多的营养。
二、寓言教学方法的缺失——墨守成规
一些教师在教学寓言时,喜欢采用“读课文——讲故事——背寓意”这样的固定模式,自觉信手拈来,殊不知无形中伤害了多少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教学中过分强调寓言的寓意,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造成学生只会机械地识记背诵,更有甚者,非要让学生生搬硬套,联系生活实际,结果往往是学生说的例子让人哭笑不得。有些明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为什么非要要求学生说出个子丑寅卯呢?
三、寓言教学完整性的缺失——支离破碎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越是经典的文章,越是要分析透彻,逐句逐段讲;掰开了,揉碎了讲。有人把这招也用在了寓言教学上,我们先不讨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好是坏,但是用在寓言教学上,我觉得是万万行不通的。例如一位老師在执教《狐狸和乌鸦》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狐狸看到一只乌鸦嘴里叼了一块肉,馋得直流口水。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段?
师:“馋得直流口水”这句你读得很好,让我们感觉到狐狸嘴馋的样子。
师:接着狐狸是怎么做的?
生:他眼珠一转,想出来办法。
师:谁能把狐狸的狡猾读出来?
师:狐狸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肉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后面几段。谁来读一读。
师:最后乌鸦上当了,被狡猾的狐狸把肉骗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别人的阿谀奉承,花言巧语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动。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讲一遍这个故事。
师:好,今天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或者乌鸦说点什么呢?
像这样分层分段的教学显然破坏了寓言故事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寓言故事本身就很简短,情节之间联系得也较为紧密,互为照应。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所以教学时,不能让课文支离破碎,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自己感悟寓言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四、寓言背景资料的缺失——照本宣科
其实稍一留心,就会发现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寓言很多都选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以及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这些背景资料就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作为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寓言,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我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我推荐学生阅读《狐狸和乌鸦》《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等相关寓言故事,让学生自主探究《伊索寓言》中狐狸的形象,第二天同学们的汇报让我大吃一惊:有的同学说《伊索寓言》里的狐狸都很狡猾,马上就有人反驳,《鹰和狐狸》里的狐狸就很有智慧很聪明,很明显他们课下都做了精心地准备,这是兴趣所致,我们常说要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不就是很好的尝试吗?
作者单位:安徽省巢湖市人民路小学(2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