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作出的“质”的规定。规定充分说明,加强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事实上,情感体验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一种手段。我们应当依托文本,恰当、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把知与情有机统一起来。
一、认知形象,激发情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大多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借助许多形象,如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各种典型的人物等,向儿童揭示世界的奥秘,培养儿童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并在其中逐渐掌握语言文字。因此,阅读这些作品时,教师应运用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规律和方法,变空洞的显性的说教为隐性的渗透和熏陶,用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去感染、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船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讲的是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遇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撤离,自己却随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动人故事。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人为本,注重情感的引发和积淀,注重阅读主体的不同感受,层层推进,推波助澜,把人物形象烘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形象。一是初读感知,引发情感。由题目入手启发学生质疑,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感知人物形象:船长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课文写了他一件什么事情?二是精读体验,积淀情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句段自主阅读,品词析句,反复吟诵,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三是赏析形象,释放情感。结合船长随客轮一起沉入大海这一段的描写,引导学生从深层去体察人物的精神世界:
师:(投影课文段落,教师朗读)第20分钟即将到了,船上的所有游客和船员已经安全撤离。“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时,乘客会怎样深情地呼唤呢?船长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一写,说一说。
写完之后,再次朗读课文句子,学生结合投影进行交流。
生1:船长,您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难道您不想走吗?难道您不知道生命是宝贵的吗?难道您不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无价的吗?
(教师重复朗读前面的一段话)
生2:朋友,不是我不想家。我说过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你们安全地回家,是我最大的欣慰!
(教师重复朗读前面的一段话)
生3:船长,您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难道您不想家吗?难道您不想您的亲人和朋友吗?我们说好到了目的地要好好欢聚的呀!
(教师重复朗读前面的一段话)
生4:朋友,不是我不想家。我是一名船长,我要尽到船长的职责,我的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教学中,引导学生融入情感,用情体验,心中的情感不断积累升华,最后进行对比渲染,释放情感,把船长忠于职守、英勇无畏的的英雄本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令师生肃然动容。
阅读教学中的“情”并非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及生活之中。如果教学缺乏形象,缺少情感纽带的联结,不仅影响儿童学习的情绪,而且影响儿童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当然,形象认知不仅仅限于人的形象。虽然文章各异,但形象认知中情感的引发有其共性,只不过方法、过程、角度不同而已。
二、领略情境,感受情调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因此作品往往负载着深沉的情感,都具有特定的文章基调和氛围。而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读者的“入情”。文学作品是心灵的产物,鉴赏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去感受作品的这种基调和意境。如果忽略了文章的这种意境,把课文单纯地当作语言材料来肢解,只做枯燥无味的一问一答式读讲,就必然使饱含感情、充满活力的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所以,阅读时要善于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或严密的教学环节,把学生引入文本所创设的特有情境中去,“沿波讨源”,与作者心灵相通,同悲同喜,同怒同欢,同爱同恨……
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课文比比皆是,像《桂花雨》、《船长》、《西湖》、《珍珠鸟》等,或恬淡,或悲壮,或明朗,或朦胧,都以其回肠荡气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即使如《黄河上的主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这样的叙事性散文,也可紧紧抓住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与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的对比描写中来领略一种令人心惊胆寒的意境;可紧紧抓住“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等的具体描述来感受艄公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品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一咏三叹中展开想象,体验艄公面对艰难险阻却从容镇定的情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显得充分而深入。
三、体会词句,悟出情味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心中的某种情境,而文中那些关键的词、句、段又往往深刻地凝聚着作者某种情愫,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表达文章情境的语言文字,可以从整体上、从内在的相互联系上去理解作品语言,深受作品感染。
“励志”一词在《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不但可以紧扣“励志”组织成贯穿全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而且可以将它作为读懂全文、学会学习的一个重点。这点线结合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句,领会其中的情味是十分有利的。开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励志”一词的意思,继而扩展到全文加以探究: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他励志学画的结果怎么样?这样,抓住重点词语阅读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品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文本主旨,层层推进,逐步渗透,加深体会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目的是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为国争光。最后,拓展启发: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如此引导,既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更使“励志”一词注入浓浓的情味,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情动于衷,情发于言,情感熏陶和语言训练珠联璧合。
文章并非无情物,启迪心智细无痕。以情为中介,阅读教学的过程必然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更是学生心灵得到启示、精神得到洗礼的过程。
一、认知形象,激发情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大多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往往借助许多形象,如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各种典型的人物等,向儿童揭示世界的奥秘,培养儿童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并在其中逐渐掌握语言文字。因此,阅读这些作品时,教师应运用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规律和方法,变空洞的显性的说教为隐性的渗透和熏陶,用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去感染、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船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讲的是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遇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撤离,自己却随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动人故事。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人为本,注重情感的引发和积淀,注重阅读主体的不同感受,层层推进,推波助澜,把人物形象烘托得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形象。一是初读感知,引发情感。由题目入手启发学生质疑,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感知人物形象:船长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课文写了他一件什么事情?二是精读体验,积淀情感。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句段自主阅读,品词析句,反复吟诵,进一步感悟人物形象。三是赏析形象,释放情感。结合船长随客轮一起沉入大海这一段的描写,引导学生从深层去体察人物的精神世界:
师:(投影课文段落,教师朗读)第20分钟即将到了,船上的所有游客和船员已经安全撤离。“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时,乘客会怎样深情地呼唤呢?船长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一写,说一说。
写完之后,再次朗读课文句子,学生结合投影进行交流。
生1:船长,您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难道您不想走吗?难道您不知道生命是宝贵的吗?难道您不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无价的吗?
(教师重复朗读前面的一段话)
生2:朋友,不是我不想家。我说过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你们安全地回家,是我最大的欣慰!
(教师重复朗读前面的一段话)
生3:船长,您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回家?难道您不想家吗?难道您不想您的亲人和朋友吗?我们说好到了目的地要好好欢聚的呀!
(教师重复朗读前面的一段话)
生4:朋友,不是我不想家。我是一名船长,我要尽到船长的职责,我的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教学中,引导学生融入情感,用情体验,心中的情感不断积累升华,最后进行对比渲染,释放情感,把船长忠于职守、英勇无畏的的英雄本色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令师生肃然动容。
阅读教学中的“情”并非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及生活之中。如果教学缺乏形象,缺少情感纽带的联结,不仅影响儿童学习的情绪,而且影响儿童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当然,形象认知不仅仅限于人的形象。虽然文章各异,但形象认知中情感的引发有其共性,只不过方法、过程、角度不同而已。
二、领略情境,感受情调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因此作品往往负载着深沉的情感,都具有特定的文章基调和氛围。而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读者的“入情”。文学作品是心灵的产物,鉴赏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去感受作品的这种基调和意境。如果忽略了文章的这种意境,把课文单纯地当作语言材料来肢解,只做枯燥无味的一问一答式读讲,就必然使饱含感情、充满活力的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所以,阅读时要善于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或严密的教学环节,把学生引入文本所创设的特有情境中去,“沿波讨源”,与作者心灵相通,同悲同喜,同怒同欢,同爱同恨……
教材中具有典型意境的课文比比皆是,像《桂花雨》、《船长》、《西湖》、《珍珠鸟》等,或恬淡,或悲壮,或明朗,或朦胧,都以其回肠荡气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即使如《黄河上的主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这样的叙事性散文,也可紧紧抓住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与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的对比描写中来领略一种令人心惊胆寒的意境;可紧紧抓住“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等的具体描述来感受艄公的机智勇敢、沉着冷静的品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一咏三叹中展开想象,体验艄公面对艰难险阻却从容镇定的情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显得充分而深入。
三、体会词句,悟出情味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心中的某种情境,而文中那些关键的词、句、段又往往深刻地凝聚着作者某种情愫,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表达文章情境的语言文字,可以从整体上、从内在的相互联系上去理解作品语言,深受作品感染。
“励志”一词在《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时,不但可以紧扣“励志”组织成贯穿全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而且可以将它作为读懂全文、学会学习的一个重点。这点线结合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句,领会其中的情味是十分有利的。开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励志”一词的意思,继而扩展到全文加以探究:徐悲鸿为什么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他励志学画的结果怎么样?这样,抓住重点词语阅读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品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文本主旨,层层推进,逐步渗透,加深体会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目的是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为国争光。最后,拓展启发: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如此引导,既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更使“励志”一词注入浓浓的情味,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情动于衷,情发于言,情感熏陶和语言训练珠联璧合。
文章并非无情物,启迪心智细无痕。以情为中介,阅读教学的过程必然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更是学生心灵得到启示、精神得到洗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