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赏能产生奇迹
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赢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就是她的父亲。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的这篇文章,给她留字条:“深为感动,深为有你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三毛看到以后,“眼泪夺眶而出”,挥笔写道:“等你这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里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欣赏,不管他是乞丐还是大亨,是农民还是哲学家,是学生还是教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把别人的美好行为或成绩视为理所当然,认为放在心里就行了,而不善于把赞美给予别人。那么,为什么不当时就让对方知道你对他的赞美?
欣赏是引发潜能的最佳方法
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开始,校长对三位教师说:“根据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学校特地挑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孩子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父母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三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了。一年后,这些学生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分数远远高出其他学生一大截。
欣赏他人也是完善自己的过程
著名作家刘墉在《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中写了一件事。一天,女儿小帆翻看星座书,书上说,她和双子座还有天秤座的人最为相合。小帆十分不解,因为她的一个叫珍妮的同学就是双子座,小帆并不喜欢她,还有一个同学叫玛丽,是天秤座,小帆同样也不喜欢她。于是,刘墉开始了和女儿小帆的讨论——
“双子座的人有什么优点?”
“他们聪明,善于变化。”
“天秤座的人有什么优点?”
“没有!他们很懒。”
“可是懒就完全不好吗?他们稳重,不容易冲动。所以,我们身边的朋友,不见得非要和我们完全一样,他们甚至可以和我们完全相反,这样相互之间才可以互补促进。”
孩子有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不能就此放任他们形成排斥某一部分人的习惯。欣赏他人是与自身的修养分不开的。有了爱才之心、容人之量,才能透过一个人的表象看到他内在的美和善。在生活中,只要客观地观察别人和自己,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你接触到的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优点。欣赏他人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能以人为镜,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
告别嫉妒
嫉妒害人又害己
古今中外,嫉妒置人于死地的事情,不胜枚举。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可悲的现象: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人,很容易成为嫉妒心强的人的攻击目标,孩子们的生活也不例外。
有一位叫李茜的同学写了她的苦恼——
早晨上学,妈妈给我穿了一件黑衣服。正好,体育课上有拔萝卜的游戏,老师让我在游戏中当“黑萝卜”。于是就有同学说我是为了想在游戏中当“黑萝卜”才穿黑衣服。在他们眼里,我是没有资格当“黑萝卜”的。回到教室,班里的同学竟说:“何方神仙?哪来的怪物!”接着在场的同学都笑了。有几个同学说:“李茜你穿这身衣服一点也不好看,太怯了。”我听了他们说的话,脸一下子红了,心里非常难受,大声说:“我穿什么衣服,关你们什么事呀!”
李茜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按说她没有妨碍别人,可是为什么引来了同学们的嘲笑呢?可能是她穿的黑衣服同学们看不惯,或者老师让她当“黑萝卜”使有些人心理不平衡。
一般而言,嫉妒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成为竞争对手的人身上。有强烈嫉妒心的人,他们不是想着自己怎样干得更出色,却总是想着怎样让对方倒霉,变得不如自己,于是说坏话、传谣言,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同时,嫉妒别人的人自己在精神上也备受折磨,正如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言:“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嫉妒心既害人又害己。告别嫉妒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会欣赏他人,为别人喝彩。为别人喝彩是人性中的公正和善良,这种美与善存在于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教育者的责任是要唤醒潜藏于孩子心灵深处的美与善。
克服嫉妒的三种方法
1.常向妒火浇冷水
科学实验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较小的人群,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偏低,只有前者的1/3至1/2。此外,如头痛、胃病、高血压等,也易发生于嫉妒心强的人身上,并且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较差。当孩子被嫉妒困扰时,多给孩子讲一讲嫉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就如向妒火上浇一瓢冷水。
2.自我激励,不和人比
把人比下去,是孩子常有的心理表现。但是,“和人比”,被激发的不是上进,而是和人较劲。上进是纵向的,是线上的比较,每有一点长进,都可以让人对自己满意;和人较劲是横向的比较,是像俗话所说的“人比人,气死人”。这种比较之下,人永远都不会快乐。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跟谁谁表现都差不多,凭什么表扬他不表扬我?抑郁、不满乃至嫉恨等种种负面情绪均植根于此。
3.承认差异,坦然接受
如果孩子和比自己优秀的同伴在一起就感到不安全或有威胁,总想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那么他心中所隐藏的“炸弹”爆炸只是时间问题了。这时就要引导孩子面对现实,引导孩子认识到人和人存在差别是正常的,自己要努力做好,也应赞同别人做好。启发孩子自我约束,不做伤害对方的事情,并且让孩子在心里对自己说“他确实比我强”或“他没有做错什么”,以驱除嫉妒心。
孩子会赞美他人吗?
在交往中,应该怎样赞美他人呢?
赞美要真诚
赞美是对对方发自内心的承认,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历史上,戴维和法拉第的合作是一个典范。法拉第是19世纪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但他总忘不了戴维,说:“是他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开始,法拉第只是戴维实验室的一名助理实验员。虽然有一段时间,法拉第的突出成就引起戴维的嫉妒,但二人的友谊仍被世人所称道。这份情缘的取得少不了法拉第对戴维的真诚赞美。可以说,赞美是友谊的源泉,它不但会把老相识、老朋友团结得更加紧密,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
真诚的赞美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犹如沙漠中的甘泉,让人的心灵受到滋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赞美要恰如其分
一不要夸张。如果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对一位成绩并不理想的孩子说:“你是班里最优秀的孩子!”对方可能会认为老师的话好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二不要过分。赞扬话要适度,有的话赞扬一次两次、一句两句就足以使对方快乐,而如果一句赞扬话说过多次或者对某个人堆上许多溢美之辞,赞美就没有新鲜感了。比如一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如果老师总是赞美他成绩好,孩子就会无动于衷。
赞美要具体
日常交往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赞美:“你真好!”但是,究竟好在哪些方面,好到什么程度,好的原因又何在,却不得而知。这种赞美显得很空洞,别人会以为你不过是在敷衍他。赞美得越广泛越庞杂,它的力量就越弱。因此,赞扬别人时,要针对具体的某一件事情。例如,“你的衣服和裙子搭配得很和谐”要比“你今天穿得很好看”更让人爱听。
赞美对事不对人
一般来说,赞美事情本身比赞美本人更容易避免对人的吹捧,也可以避免使人不知所云。赞美人容易造成孩子狂妄自大;而赞美行为,则会使好的行为不断发扬光大。因此,父母、老师在赞美孩子或引导孩子学会赞美时,要注重赞美他们的行为和成绩,而尽量不要赞美他本人,也就是说要赞美他所拥有的,而不是赞美他本身。因为这种赞美会增强他的自尊心,使他远离傲慢自大。
另外,赞美要适时,时过境迁的赞美不如及时的赞美更有效;赞美要公开,不要把好话留着偷偷说,要当众说出你的赞美。日常生活中,赞美的方法很多,只要你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欣赏他人,留心观察,一定能找到适宜的表达方法。
学会欣赏的环境
别盯着孩子的错误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但这离不开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不断肯定与赞扬。父母和老师可能要说,孩子犯了错误也要欣赏他们吗?要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要求孩子完美无缺,必定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让我们来看一位发明家的母亲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
美国有位医药发明家,小时候,有一次他打开冰箱去拿大罐的牛奶,结果没拿稳,手一松,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
他害怕地缩在墙角,担心会挨骂。妈妈听到异响走过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生气,而是温和地说:“你愿不愿意跟妈妈一起把这里打扫干净?”母子俩于是挽起衣袖,将厨房打扫得很干净。接着,妈妈又把儿子先前打翻的塑料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教他怎么拿才不会打翻。
这位母亲以不慌不乱、心平气和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错误,使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也许,正是母亲对孩子错误的宽容,才使他具有了十足的信心和勇气,最终成为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成功的发明家。
错误有助于孩子成长
一位朋友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
一天,她去老师家做客,无意中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男孩拿着一把钥匙,在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男孩试了几次,怎么也插不好打不开。于是,她主动过去想帮一下,却被老师阻止。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样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把门打开了。
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正是不断改正错误、积累经验的过程。假如不给予他们这一类的机会,轻易地帮他们把事情做好,非但剥夺了孩子寻求正确“开门”方法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于依赖别人。
欣赏别人是尊重人的重要方面,也是人的美德之一。欣赏自己容易,欣赏别人难,引导孩子学会欣赏他人,这是成功人生的开始!
(责 编 若 洋)
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赢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就是她的父亲。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的这篇文章,给她留字条:“深为感动,深为有你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三毛看到以后,“眼泪夺眶而出”,挥笔写道:“等你这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里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欣赏,不管他是乞丐还是大亨,是农民还是哲学家,是学生还是教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把别人的美好行为或成绩视为理所当然,认为放在心里就行了,而不善于把赞美给予别人。那么,为什么不当时就让对方知道你对他的赞美?
欣赏是引发潜能的最佳方法
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开始,校长对三位教师说:“根据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学校特地挑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孩子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父母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三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了。一年后,这些学生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分数远远高出其他学生一大截。
欣赏他人也是完善自己的过程
著名作家刘墉在《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中写了一件事。一天,女儿小帆翻看星座书,书上说,她和双子座还有天秤座的人最为相合。小帆十分不解,因为她的一个叫珍妮的同学就是双子座,小帆并不喜欢她,还有一个同学叫玛丽,是天秤座,小帆同样也不喜欢她。于是,刘墉开始了和女儿小帆的讨论——
“双子座的人有什么优点?”
“他们聪明,善于变化。”
“天秤座的人有什么优点?”
“没有!他们很懒。”
“可是懒就完全不好吗?他们稳重,不容易冲动。所以,我们身边的朋友,不见得非要和我们完全一样,他们甚至可以和我们完全相反,这样相互之间才可以互补促进。”
孩子有自己不喜欢的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不能就此放任他们形成排斥某一部分人的习惯。欣赏他人是与自身的修养分不开的。有了爱才之心、容人之量,才能透过一个人的表象看到他内在的美和善。在生活中,只要客观地观察别人和自己,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你接触到的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优点。欣赏他人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他人的时候,也能以人为镜,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
告别嫉妒
嫉妒害人又害己
古今中外,嫉妒置人于死地的事情,不胜枚举。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这样可悲的现象: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人,很容易成为嫉妒心强的人的攻击目标,孩子们的生活也不例外。
有一位叫李茜的同学写了她的苦恼——
早晨上学,妈妈给我穿了一件黑衣服。正好,体育课上有拔萝卜的游戏,老师让我在游戏中当“黑萝卜”。于是就有同学说我是为了想在游戏中当“黑萝卜”才穿黑衣服。在他们眼里,我是没有资格当“黑萝卜”的。回到教室,班里的同学竟说:“何方神仙?哪来的怪物!”接着在场的同学都笑了。有几个同学说:“李茜你穿这身衣服一点也不好看,太怯了。”我听了他们说的话,脸一下子红了,心里非常难受,大声说:“我穿什么衣服,关你们什么事呀!”
李茜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按说她没有妨碍别人,可是为什么引来了同学们的嘲笑呢?可能是她穿的黑衣服同学们看不惯,或者老师让她当“黑萝卜”使有些人心理不平衡。
一般而言,嫉妒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成为竞争对手的人身上。有强烈嫉妒心的人,他们不是想着自己怎样干得更出色,却总是想着怎样让对方倒霉,变得不如自己,于是说坏话、传谣言,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同时,嫉妒别人的人自己在精神上也备受折磨,正如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言:“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嫉妒心既害人又害己。告别嫉妒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会欣赏他人,为别人喝彩。为别人喝彩是人性中的公正和善良,这种美与善存在于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教育者的责任是要唤醒潜藏于孩子心灵深处的美与善。
克服嫉妒的三种方法
1.常向妒火浇冷水
科学实验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且死亡率也高;而嫉妒心较小的人群,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偏低,只有前者的1/3至1/2。此外,如头痛、胃病、高血压等,也易发生于嫉妒心强的人身上,并且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较差。当孩子被嫉妒困扰时,多给孩子讲一讲嫉妒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就如向妒火上浇一瓢冷水。
2.自我激励,不和人比
把人比下去,是孩子常有的心理表现。但是,“和人比”,被激发的不是上进,而是和人较劲。上进是纵向的,是线上的比较,每有一点长进,都可以让人对自己满意;和人较劲是横向的比较,是像俗话所说的“人比人,气死人”。这种比较之下,人永远都不会快乐。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跟谁谁表现都差不多,凭什么表扬他不表扬我?抑郁、不满乃至嫉恨等种种负面情绪均植根于此。
3.承认差异,坦然接受
如果孩子和比自己优秀的同伴在一起就感到不安全或有威胁,总想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那么他心中所隐藏的“炸弹”爆炸只是时间问题了。这时就要引导孩子面对现实,引导孩子认识到人和人存在差别是正常的,自己要努力做好,也应赞同别人做好。启发孩子自我约束,不做伤害对方的事情,并且让孩子在心里对自己说“他确实比我强”或“他没有做错什么”,以驱除嫉妒心。
孩子会赞美他人吗?
在交往中,应该怎样赞美他人呢?
赞美要真诚
赞美是对对方发自内心的承认,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历史上,戴维和法拉第的合作是一个典范。法拉第是19世纪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但他总忘不了戴维,说:“是他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开始,法拉第只是戴维实验室的一名助理实验员。虽然有一段时间,法拉第的突出成就引起戴维的嫉妒,但二人的友谊仍被世人所称道。这份情缘的取得少不了法拉第对戴维的真诚赞美。可以说,赞美是友谊的源泉,它不但会把老相识、老朋友团结得更加紧密,而且可以把互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
真诚的赞美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犹如沙漠中的甘泉,让人的心灵受到滋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赞美要恰如其分
一不要夸张。如果老师为了鼓励孩子,对一位成绩并不理想的孩子说:“你是班里最优秀的孩子!”对方可能会认为老师的话好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二不要过分。赞扬话要适度,有的话赞扬一次两次、一句两句就足以使对方快乐,而如果一句赞扬话说过多次或者对某个人堆上许多溢美之辞,赞美就没有新鲜感了。比如一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如果老师总是赞美他成绩好,孩子就会无动于衷。
赞美要具体
日常交往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赞美:“你真好!”但是,究竟好在哪些方面,好到什么程度,好的原因又何在,却不得而知。这种赞美显得很空洞,别人会以为你不过是在敷衍他。赞美得越广泛越庞杂,它的力量就越弱。因此,赞扬别人时,要针对具体的某一件事情。例如,“你的衣服和裙子搭配得很和谐”要比“你今天穿得很好看”更让人爱听。
赞美对事不对人
一般来说,赞美事情本身比赞美本人更容易避免对人的吹捧,也可以避免使人不知所云。赞美人容易造成孩子狂妄自大;而赞美行为,则会使好的行为不断发扬光大。因此,父母、老师在赞美孩子或引导孩子学会赞美时,要注重赞美他们的行为和成绩,而尽量不要赞美他本人,也就是说要赞美他所拥有的,而不是赞美他本身。因为这种赞美会增强他的自尊心,使他远离傲慢自大。
另外,赞美要适时,时过境迁的赞美不如及时的赞美更有效;赞美要公开,不要把好话留着偷偷说,要当众说出你的赞美。日常生活中,赞美的方法很多,只要你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欣赏他人,留心观察,一定能找到适宜的表达方法。
学会欣赏的环境
别盯着孩子的错误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但这离不开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不断肯定与赞扬。父母和老师可能要说,孩子犯了错误也要欣赏他们吗?要知道: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要求孩子完美无缺,必定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让我们来看一位发明家的母亲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
美国有位医药发明家,小时候,有一次他打开冰箱去拿大罐的牛奶,结果没拿稳,手一松,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
他害怕地缩在墙角,担心会挨骂。妈妈听到异响走过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生气,而是温和地说:“你愿不愿意跟妈妈一起把这里打扫干净?”母子俩于是挽起衣袖,将厨房打扫得很干净。接着,妈妈又把儿子先前打翻的塑料牛奶罐装满了水,放进冰箱,然后教他怎么拿才不会打翻。
这位母亲以不慌不乱、心平气和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错误,使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也许,正是母亲对孩子错误的宽容,才使他具有了十足的信心和勇气,最终成为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成功的发明家。
错误有助于孩子成长
一位朋友讲了这么一则小故事:
一天,她去老师家做客,无意中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男孩拿着一把钥匙,在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男孩试了几次,怎么也插不好打不开。于是,她主动过去想帮一下,却被老师阻止。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门是怎样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把门打开了。
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正是不断改正错误、积累经验的过程。假如不给予他们这一类的机会,轻易地帮他们把事情做好,非但剥夺了孩子寻求正确“开门”方法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习惯于依赖别人。
欣赏别人是尊重人的重要方面,也是人的美德之一。欣赏自己容易,欣赏别人难,引导孩子学会欣赏他人,这是成功人生的开始!
(责 编 若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