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老师对学生应该象母亲对待孩子,充满爱心,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会取得育人的主动权。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作为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在做班主任时,首先全面深入地熟悉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脉博。同时还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用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少指责、多引导,真正意义上关心每一位学生。
一、爱是洒向学生心田的阳光
教师的爱应该洒向班里的每个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后进生更应该关怀备致。这些学生往往由于自卑或者自尊心受到伤害,对老师抱有怀疑心理和对立情绪,甚至还处处设防、恶言相向。古言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老师敞开。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溫暖、更多的关怀。
班里有个学生彭×,当我刚接班的时候,学生反映她不但学习不好,品德也不好。通过和学生的交谈,我了解到她原本是个弃儿,是现在的妈妈把她从垃圾箱边捡回来的,爸爸妈妈对她很好,但她却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被学生称为“小偷”。听到“小偷”这个词,我心一震:对于一个花蕾一般的女孩,这个称呼该是多么残酷!它意味着羞辱、罪恶,被人鄙视和唾骂。我当即制止学生,不允许再这样称呼她,更不能再提从前的事。学生说:“老师,她是惯偷,根本不在乎了。”对这样的一个女孩子,该怎么办呢?于是,我更加留心观察她,她总是独来独往,课间从不参加游戏活动,一天到晚总是板着脸,而且个人卫生不好。我已了解到,她妈妈在外地打工,她是自己照顾自己。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同她聊天:“你妈妈在外地工作,那么谁给你做饭、照顾你呀?”她说爸爸忙,都是她自己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学习也是自己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我由衷地赞叹她的自理能力真是大家的榜样。我顺便邀请她周末到我家去玩,我说:“你头发这么长,自己怎么洗呀,我来帮你,好吗?”她很坚决地拒绝了,但是周一回到学校,我发现她洗过澡了,衣着整洁多了。我一阵欣慰:这是个多么要强的孩子啊!
冬天到了,学生们都穿起了各色美丽的棉衣,但我注意到彭×依然穿着单薄的校服。一次放学她路过我身边,我拍着她的肩膀说:“你穿的太薄了,小心生病啊!”第二天降温,她依然没有加厚衣服,我回家找出一件大衣、两件毛衣,悄悄带给她,用我的发夹给她别好头发,她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几天以后,她找到我,对我说:“老师,我想单独和您谈谈。”她一口气讲了她以前的所作所为:迟到、不交作业,上课玩耍……同学们笑话她,她本来就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对不起老师和爸爸妈妈,所以更自卑了。有时候,看到同学们带的漂亮的水彩笔,就忍不住拿着看看,喜欢的舍不得放下。大家就说她是小偷。她就和同学们打架,爸爸知道了,虽然也给她买了喜欢的文具,可是总是警告她……久而久之,她沉默了,和谁也不说话,也不相信任何人。她在我面前哭了,抽抽噎噎地说:“老师,我现在改了,您相信我吗?”“当然,在我眼里,你是好孩子。”我搂着她,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安慰着她。后来,她变了,活泼了,总是找我聊天,和我分享她的小秘密。课间和同学一起跳绳,课上回答问题积极主动,课后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在大家的眼里,她就是一个上进的快乐的女孩。
孩子的心就像一块正在开垦的土地,我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需要爱的阳光去照耀,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当老师的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祖国的土地上,会出现一片片茁壮的栋梁之材。
二、理解和宽容是爱的金钥匙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那些纪律差、卫生差,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学生常常会让老师头疼。怎样才能对后进生产生爱的情感呢?我的感受就是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通常情况下,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连续几次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往往愤怒于其“屡教不改”而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可是学生并不一定心悦诚服,却往往为自己受到的待遇而难过甚至愤怒。理解和宽容并非纵容学生,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知道老师爱他,因而期望他改正缺点和错误。
班里有一学生孙×,经常打架骂人,属于屡教不改型。我把他当作重点教育对象,每天教育、谈心不辍。一天放学后值日,因他家较远,且又调皮捣蛋,组长照顾他先回家。可是几分钟后,组长却拉着他来告状,原来他坚决要留下来值日,可是洗拖布的时候又到处甩水,在和同学的争夺中,踩断了拖布柄。他也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也不再分辩,只是低着头。望着这个我倾注了无数爱心的学生,我真不知说什么好。虽然心里也生气,可我还是称赞他爱劳动,能承担做值日生的责任,是个男子汉。天晚了,我让他先回家,第二天再说。第二天早上一进教室,我就发现讲桌上放着一把崭新的拖布,红红的拖布柄那么显眼。同学们都争着告诉我:“老师,孙×买拖布了。”而孙×则在座位上对我笑。班会上,他主动站起来汇报:“是我不对,不好好值日,还踩坏了拖布,损坏公物要赔偿,所以我用零花钱买了这把拖布,希望老师和同学原谅我。”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心中感慨万千:如果昨天劈头盖脸地训斥他一番,该会让他多么伤心啊。对孩子,要永远有一颗宽容理解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时刻都不应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如果不这样,就永远不可能理解学生。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是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当老师批评自己时,自己是什么心情?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这样想来,就会理解学生,就会采取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样做,就会使学生能很好地接受教育。理解和宽容的确是解决学生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在道德发展这个领域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教育可以在这里实现最大的价值,它可以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作为一个老师,我的爱,想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说……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作为老师不仅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在做班主任时,首先全面深入地熟悉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其思想脉博。同时还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用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少指责、多引导,真正意义上关心每一位学生。
一、爱是洒向学生心田的阳光
教师的爱应该洒向班里的每个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后进生更应该关怀备致。这些学生往往由于自卑或者自尊心受到伤害,对老师抱有怀疑心理和对立情绪,甚至还处处设防、恶言相向。古言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学生那紧闭的心扉才可能向老师敞开。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溫暖、更多的关怀。
班里有个学生彭×,当我刚接班的时候,学生反映她不但学习不好,品德也不好。通过和学生的交谈,我了解到她原本是个弃儿,是现在的妈妈把她从垃圾箱边捡回来的,爸爸妈妈对她很好,但她却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被学生称为“小偷”。听到“小偷”这个词,我心一震:对于一个花蕾一般的女孩,这个称呼该是多么残酷!它意味着羞辱、罪恶,被人鄙视和唾骂。我当即制止学生,不允许再这样称呼她,更不能再提从前的事。学生说:“老师,她是惯偷,根本不在乎了。”对这样的一个女孩子,该怎么办呢?于是,我更加留心观察她,她总是独来独往,课间从不参加游戏活动,一天到晚总是板着脸,而且个人卫生不好。我已了解到,她妈妈在外地打工,她是自己照顾自己。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同她聊天:“你妈妈在外地工作,那么谁给你做饭、照顾你呀?”她说爸爸忙,都是她自己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学习也是自己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我由衷地赞叹她的自理能力真是大家的榜样。我顺便邀请她周末到我家去玩,我说:“你头发这么长,自己怎么洗呀,我来帮你,好吗?”她很坚决地拒绝了,但是周一回到学校,我发现她洗过澡了,衣着整洁多了。我一阵欣慰:这是个多么要强的孩子啊!
冬天到了,学生们都穿起了各色美丽的棉衣,但我注意到彭×依然穿着单薄的校服。一次放学她路过我身边,我拍着她的肩膀说:“你穿的太薄了,小心生病啊!”第二天降温,她依然没有加厚衣服,我回家找出一件大衣、两件毛衣,悄悄带给她,用我的发夹给她别好头发,她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几天以后,她找到我,对我说:“老师,我想单独和您谈谈。”她一口气讲了她以前的所作所为:迟到、不交作业,上课玩耍……同学们笑话她,她本来就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对不起老师和爸爸妈妈,所以更自卑了。有时候,看到同学们带的漂亮的水彩笔,就忍不住拿着看看,喜欢的舍不得放下。大家就说她是小偷。她就和同学们打架,爸爸知道了,虽然也给她买了喜欢的文具,可是总是警告她……久而久之,她沉默了,和谁也不说话,也不相信任何人。她在我面前哭了,抽抽噎噎地说:“老师,我现在改了,您相信我吗?”“当然,在我眼里,你是好孩子。”我搂着她,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安慰着她。后来,她变了,活泼了,总是找我聊天,和我分享她的小秘密。课间和同学一起跳绳,课上回答问题积极主动,课后经常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在大家的眼里,她就是一个上进的快乐的女孩。
孩子的心就像一块正在开垦的土地,我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也需要爱的阳光去照耀,需要爱的雨露去滋润,当老师的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祖国的土地上,会出现一片片茁壮的栋梁之材。
二、理解和宽容是爱的金钥匙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那些纪律差、卫生差,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学生常常会让老师头疼。怎样才能对后进生产生爱的情感呢?我的感受就是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通常情况下,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连续几次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往往愤怒于其“屡教不改”而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可是学生并不一定心悦诚服,却往往为自己受到的待遇而难过甚至愤怒。理解和宽容并非纵容学生,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知道老师爱他,因而期望他改正缺点和错误。
班里有一学生孙×,经常打架骂人,属于屡教不改型。我把他当作重点教育对象,每天教育、谈心不辍。一天放学后值日,因他家较远,且又调皮捣蛋,组长照顾他先回家。可是几分钟后,组长却拉着他来告状,原来他坚决要留下来值日,可是洗拖布的时候又到处甩水,在和同学的争夺中,踩断了拖布柄。他也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也不再分辩,只是低着头。望着这个我倾注了无数爱心的学生,我真不知说什么好。虽然心里也生气,可我还是称赞他爱劳动,能承担做值日生的责任,是个男子汉。天晚了,我让他先回家,第二天再说。第二天早上一进教室,我就发现讲桌上放着一把崭新的拖布,红红的拖布柄那么显眼。同学们都争着告诉我:“老师,孙×买拖布了。”而孙×则在座位上对我笑。班会上,他主动站起来汇报:“是我不对,不好好值日,还踩坏了拖布,损坏公物要赔偿,所以我用零花钱买了这把拖布,希望老师和同学原谅我。”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心中感慨万千:如果昨天劈头盖脸地训斥他一番,该会让他多么伤心啊。对孩子,要永远有一颗宽容理解的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时刻都不应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如果不这样,就永远不可能理解学生。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是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当老师批评自己时,自己是什么心情?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这样想来,就会理解学生,就会采取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待他们。这样做,就会使学生能很好地接受教育。理解和宽容的确是解决学生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在道德发展这个领域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教育可以在这里实现最大的价值,它可以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作为一个老师,我的爱,想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