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朗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595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标对朗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要“追求朗读教学的诗意美”。这是因为,“朗读”不仅仅是出声的读,大声的念书,也不只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它是强调学生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因此,语文教学应在情感朗读训练方面有所尝试,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朗读教学 有效性 朗读训练
  在创新的朗读训练中,“朗读”不再只是念书,它成为一种训练活动,一种阅读活动,一种文学活动,一种情感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如何让朗读变得更有效,更富有内涵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小步轻迈,层次细腻
  所谓“小布轻迈”,就是将原来比较笼统的“大家有感情地读起来”之类的朗读要求,细化为几个详细的有步骤的朗读训练活动。即经过多个小步骤的训练,完成一次课堂朗读教学目标。例如我在指导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长城和运河》的朗读训练时,就采用层层推进、扎实训练的方法。
  第一,朗读诗,就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这第一要素是把节奏读好。课堂上我先给孩子们示范朗读。然后指出:诗句中按音节或意义有规律地短暂停顿叫做节奏。接着让他们自己试着读读,体会节奏。
  第二,节奏读好后,就要让他们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例如本课中“我驾驶着飞机”、“一个奇异的景象”、“东起”、“西到”、“是谁”,这些词语后面需要较大的停顿。我依旧要给他们示范朗读,然后指出: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叫做停顿。接着他们自己朗读,体会。
  第三,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想朗读得抑扬顿挫,就必须要把重音读出来。本课想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所以在“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这些词音上要读得重些,表达情感。这种重音读法,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生也基本能朗读出来。
  第四,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什么是押韵,三年级的学生还不理解,所以需要教师讲解一下: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做押韵。例如在这首诗每行的末尾“天”、“前”、“蜒”、“关”、“篇”、“先”都押“an”韵。我把这几个字的拼音标注一下,学生就能大致了解,之后他们在朗读练习的时候就也就能感受到。
  就是这样的课堂朗读训练步骤,我认为是比较层次分明的,内容扎实的,同时也体现了渐次推进的过程。而且教学之后学生的反响也较好。他们感受到了朗读的魅力,开始有点喜欢朗读。我想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兴趣更为宝贵。
  二、角度精细,过程生动
  角度精细,指的是从课文教学的角度来组织好对课文的朗读。在新课标创新设计的要求下,这样的朗读也完全摒弃了原来笼统的要求,而是变化为每次的朗读都有具体的细腻的角度要求。曾听一位特级教师上《口技》“朗读课”,她的教学流程设计是这样的:
  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大家读得沸沸扬扬,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了课文。
  第二次读:要求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先为大家示范朗读,然后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要求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要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老师先示范朗读,同学们体味文中情境,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要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自认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着火后又灭火入睡的情景,读出段中的层次。
  这位教师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角度明确,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所以多角度的朗读,学生自然就體会到文章层次,内容情感。当然这是初中课文的教学设计,有些深度。对于小学教学设计我们则需要加以斟酌,使其更简洁明了。
  三、听读结合,形式活泼
  在课堂上既有朗读训练的要求,又有听读方面的要求,读中有听,听中有读,读读听听,听听读读。这样的设计才能优化教学节奏,丰富学习内容。例如在设计苏教版三年级散文《荷花》的教学时,我就采用听读结合的方法。
  第一,美美地听。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听的时候要联系你生活中见到的荷花的景象,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请同学们听录音读课文。这次听的时候要注意感受文中描写人物的“真情”,同时要轻声地跟读。在那样安静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不由地随着教师的语言而飞驰,一张张小脸蛋上浮现出一丝丝微笑。我想这就达到了结合自身经验,感悟语言文字的良好效果。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该在课堂上读起来,对于那些富于情韵、寓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第二,美美地读。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即放声朗读。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句子的节奏、停顿、快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的抒情性,全班在音乐声中朗读。
  这样的教学过程表现出听中有读、读中有听、听听读读、熏陶感染的特点,学生活动非常充分,教学过程非常细腻。尤其是在配乐朗读时,学生那认真、投入的表情,让我的内心充满教育的喜悦。
  由上述的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朗读不是那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起来”的平面的简单的教学要求。朗读教学是品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成功的朗读教学,对于孩子们的诗意成长是有很大有好处的。
  其实朗读教学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如:我们可以将朗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可将朗读作为一种教学线索来设计,可将朗读作为一种欣赏过程来设计,等等。语文课堂,因为朗读而精彩。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语文的课程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达成这些目标的基础是学生有广泛的课外阅读。  在寄宿高中,学生每天的生活就局限在学校这一狭
目的: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被动吸烟所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胎鼠脑c-fos、P基因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被动吸烟法造成宫内反复缺血缺氧,建立IUGR胎鼠脑损伤
攻克高电压直驱动力技术,实现无人机大载荷、长航时高空灭火,力图解决城市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的国际性技术难题,这是湖南省长沙市云智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代兵从零起步,用两年的时间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  2018年,张代兵以实际行动支持军队改革,主动提出自主择业。怀着科技报国实业兴国的抱负和决心,他果断拒绝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高薪邀清,脱下皮鞋穿上草鞋,投入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潮中,拿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并识记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可是,教学改革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而对于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一直讳莫如深,始终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管是自读课文还是教读课文,不管是浅显的还是晦涩的,一律以课堂上的讲解为主,课后以学生的整理为主。偶尔有些公开课不这样操作,课余时间必定极力补救。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感受是:听——记——背。课堂教学繁琐微效,教师与学生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