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通过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及侧面描写,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位充满爱心、和蔼可亲的老教授形象。这位老教授以一个美丽的谎言——耳“聋”,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手。教学结束后,感受颇多。纵观整节课,我想从得与失这两方面反思一下: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静心默读,整体感知。初读时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把握故事内容,让学生沉下心在默读中感悟“我”的心理变化,感受老教授的真诚帮助。文章开头直接指明父亲和妹妹对“我”练琴的态度:“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这些文字如实描写了家人对“我”练琴所持的态度。也为下文老教授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家人对“我”的打击和老教授对“我”的鼓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中对“我”后来练琴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我”喜欢音乐,喜欢练琴,以及发现树林子这样好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但是“我”糟糕的琴技打破了林子的宁静,也打扰了老教授享受宁静的时光。就在“我”沮丧、难堪、并准备溜走之时。老教授平静地望着“我”,说:“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爱需要支点,正是老教授的真诚表扬,给了“我”坚持练习小提琴演奏的支点,帮“我”鼓起了勇气和信心。于是,“我”不但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而且每天坚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二)品读文本,感知爱心。情感朗读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展示学生内心的深刻感受。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无论是人物的动作描写,还是语言描写,都犹如一首首清新的小诗打动人心。这些富有灵性的句子段落冲击着“我”的心灵,也震撼读者的内心。老教授对“我”不着痕迹的鼓励。“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融于字里行间。课文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促使学生由衷地用心一遍遍品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在读中感悟“我”对小提琴的热爱,在读中体验老教授对“我”浓浓的爱。学生在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同作者一起感受那份自信,那份欣喜,那份神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品读描写老教授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使学生在默读中感动于老教授给“我”的自信,在齐读中体验老教授给“我”的爱的支点,在自由朗读中感受“我”在爱的鼓励下练琴的輕松心情,在配乐朗读中感受“我”对小提琴无法割舍的喜爱,以及老教授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在品读中老教授的光辉形象似乎就浮现在我们眼前,在品读中“我”的琴技似乎在逐渐提高。在品读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面对成百上千观众拉琴时“我”的如痴如醉。
(三)升华情感,体验支点。有位哲人说过:“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要学会正确面对挫折,面对打击和批评,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学会用心体验爱的支点,既要学会接受“润物细无声般”的温柔之爱,也要学会承受“暴风雨式”的严厉之爱。无论何时,都要像作者一样点亮一颗心灯,让爱在自信和坚持的护送下起航。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像老教授一样肯传递、勤播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经意间就会蓦然发现自己身边长出了绿色的奇迹。
二、课堂永远充满遗憾
我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一)整节课师生对话太多,应放手让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评价,必要时我再点拨。要想实现这样的自主学习课堂。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朗读情感不足。学生们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我”对老教授心存感激,但是对表现人物的句子情感朗读把握还不够到位,朗读时放不开,缺乏感情朗读。
(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公开课上学生面多众多老师,不敢大胆发言,不敢放声朗读,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
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也是自由奔放的,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给孩子一个爱的支点,帮他们撑起理想,让孩子们在风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编辑 薛小琴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静心默读,整体感知。初读时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把握故事内容,让学生沉下心在默读中感悟“我”的心理变化,感受老教授的真诚帮助。文章开头直接指明父亲和妹妹对“我”练琴的态度:“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这些文字如实描写了家人对“我”练琴所持的态度。也为下文老教授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家人对“我”的打击和老教授对“我”的鼓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中对“我”后来练琴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我”喜欢音乐,喜欢练琴,以及发现树林子这样好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但是“我”糟糕的琴技打破了林子的宁静,也打扰了老教授享受宁静的时光。就在“我”沮丧、难堪、并准备溜走之时。老教授平静地望着“我”,说:“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爱需要支点,正是老教授的真诚表扬,给了“我”坚持练习小提琴演奏的支点,帮“我”鼓起了勇气和信心。于是,“我”不但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而且每天坚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二)品读文本,感知爱心。情感朗读不仅可以体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展示学生内心的深刻感受。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无论是人物的动作描写,还是语言描写,都犹如一首首清新的小诗打动人心。这些富有灵性的句子段落冲击着“我”的心灵,也震撼读者的内心。老教授对“我”不着痕迹的鼓励。“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融于字里行间。课文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促使学生由衷地用心一遍遍品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在读中感悟“我”对小提琴的热爱,在读中体验老教授对“我”浓浓的爱。学生在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同作者一起感受那份自信,那份欣喜,那份神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品读描写老教授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使学生在默读中感动于老教授给“我”的自信,在齐读中体验老教授给“我”的爱的支点,在自由朗读中感受“我”在爱的鼓励下练琴的輕松心情,在配乐朗读中感受“我”对小提琴无法割舍的喜爱,以及老教授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在品读中老教授的光辉形象似乎就浮现在我们眼前,在品读中“我”的琴技似乎在逐渐提高。在品读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面对成百上千观众拉琴时“我”的如痴如醉。
(三)升华情感,体验支点。有位哲人说过:“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要学会正确面对挫折,面对打击和批评,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学会用心体验爱的支点,既要学会接受“润物细无声般”的温柔之爱,也要学会承受“暴风雨式”的严厉之爱。无论何时,都要像作者一样点亮一颗心灯,让爱在自信和坚持的护送下起航。作为老师,我们也要像老教授一样肯传递、勤播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经意间就会蓦然发现自己身边长出了绿色的奇迹。
二、课堂永远充满遗憾
我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一)整节课师生对话太多,应放手让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评价,必要时我再点拨。要想实现这样的自主学习课堂。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朗读情感不足。学生们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我”对老教授心存感激,但是对表现人物的句子情感朗读把握还不够到位,朗读时放不开,缺乏感情朗读。
(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公开课上学生面多众多老师,不敢大胆发言,不敢放声朗读,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
生命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也是自由奔放的,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给孩子一个爱的支点,帮他们撑起理想,让孩子们在风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