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兴涛先生曾以“晚清英文语法概念和知识的最早传播”为题,对英语在华传播史上最早出现的几本鲜为人知但却极具重要意义的英语文法书进行了系统考订(详见《文史知识》2006年第3、第4、第5期),指出《英国文语凡例传》是我国“第一部中英文对照的英语文法书”,《文学书官话》是“以中文‘讲明’英语文法学的最早著作”,而《文法初阶》则是“中国人独立汉译的首部完整的英语文法书”,从而纠正了学界长期流行的以汪凤藻之《英文举隅》作为第一本中文编译的英语文法书之错误说法。黄先生所论,自系前沿新见,笔者甚为钦佩。不过据我所知,有关英文语法在晚清中国传播的问题研究者甚少,莫说1879年之前,就是1879年以后的有关情形也多有未知者。故不佞拟追随黄先生,对此后同文馆毕业生编译的两本影响较大的英语文法书—《英文举隅》与《英文汉规》,也做一类似考察和介绍。
《英文举隅》:冀举一隅而反三隅
《英文举隅》是晚清时期由京师同文馆毕业生汪凤藻编译的英语文法书。今天国家图书馆文津阁中藏有1879年同文馆集珍版以及1899年京都官书局石印版两个版本。两者内容并无二致,只不过同文馆集珍版纸页泛黄,京都官书局石印版纸页发白而已,故后者应是前者的翻印版。
《英文举隅》全书包括《序》、《凡例》、《总论》以及正文22节,共59页,为京师同文馆学生汪凤藻根据美国喀而氏文法(Simon Kerl, A Common- School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第21次刊本编译而成。汪凤藻(1851~1918年),字云章,号芝房,江苏元和县(今苏州市)人。1868年,他因成绩优异,被上海广方言馆英文馆选送至京师同文馆继续深造。《英文举隅》的《序》为曾纪泽所作,写于光绪四年(1878年)秋。从曾《序》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文举隅》的成书与曾纪泽有着莫大关系。曾纪泽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长子,受时局影响,从中年起,他开始以自学的方式苦学英文,深感“数十年来,中外多闻强识之士,为合璧字典数十百种。或以点画多少为经,或以音韵为目,或以西洋字母为序,亦既详且博矣。然而说字义者多,谈文法者少……”因此,他曾酝酿自己编译一本英语文法书,但由于公务缠身以及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始终未能如愿。光绪三年(1877年),曾纪泽承袭侯爵进京,结识了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并与英文馆的左秉隆和汪凤藻相交甚厚。他特别赏识左、汪二人出色的英语能力,称二人“年富而劬学,兼营而并骛”,并将编译英语文法书的工作托付给欲“以词章博科第”的汪。而汪亦不付重托,“阅月而成册”(曾纪泽:《英文举隅》序,1879年同文馆集珍版),后经丁韪良鉴定,于1879年由同文馆正式出版,比1878年问世的郭赞生之《文法初阶》仅相差一年。
《英文举隅》书名乃取“举一隅而反三隅”之意,故以举隅即举例的方式讲解英文语法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在具体讲述过程中,该书一般先论述语法,继而逐条举例,依次讲解。在中国人学习英文语法的最初阶段,这样一种醒豁易懂的方式,便于读者掌握学习英文语法必要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是非常可取的。
和1879年前问世的早期英语文法书相比,《英文举隅》在语法概念的翻译和语法知识的介绍方面,已经表现出些许的成熟和进步,尤其重视概念和术语的中英文对应,往往是讲到一处语法概念或术语时,即附之以英文原文,这无疑对英语语法概念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汪凤藻在编译《英语举隅》过程中,将Grammar明确译为“文法”,并在《总论》中开篇对其意义进行了专门说明:“人有意想,乃有语言,有语言,乃有文字,或以口宣,或以笔达,其用则明。文法一书,所以示语言文字之准,而此则为从事英文者示之准焉。”与此同时,曾纪泽的《序》中也出现“文法”这一概念。可见,至迟在19世纪70年代,用“文法”对译Grammar,已经成为比较流行和普遍的用法,曹骧的《英字入门》(1874年)、梁述之的《华英字汇》(1875年)以及郭赞生的《文法初阶》(1878年)等均为例证。
《总论》还简单介绍了26个英文字母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这里,汪凤藻已经将alphabet、consonant明确翻译为“字母”和“辅音”,而vowel却以“正音”或“音目”对译之。同时将词汇分成九大类,介绍说:“因言制字,奚啻万千,综其类可析为九,谓之字类Parts of speech,九类惟何?曰静字Noun,曰代静字Pronoun,曰区指字Article,曰系静字Adjective,曰动字Verb,曰系动字Adverb,曰绾合字Preposition,曰承转字Conjunction,曰发语字Interjection。”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九大词汇: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这里,他将名词译作“静字”,其用法在当时可谓别具匠心,探其意是将名词与动词相对比而用,“静字者,事物之名,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之类,皆是也”;“动字者,所以记事之迹,与静字相表里者也”。译者从名词、动词这两大词汇的基本特性出发,用“静”、“动”二字加以对译,这种译法也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掌握。
和先前的英语文法书相比,《英文举隅》在介绍英文语法知识的全面、准确性方面又向前有所推进。全书的第1至第9节,分别对总论提到的九类词汇逐一进行讲解。它将名词分为“专用”和“泛用”两大类,即今天所称的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并指出专有名词中“有所谓包举静字者”,就是今天所讲的集合名词。而代词则分为三类:“称谓”、“指顾”和“问讯”,今天翻译为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和疑问代词。名词、代词的“性”(Gender)、“人称”(Person)、“数”(Number)和“格”(Case)四大问题,是该书介绍语法知识的一大重点。它将名词、代词的“性”译为“类”,即所谓“阴阳之别”,分为阳性、阴性、可阴可阳和非阴非阳四类,并介绍了三种区分方法,分别是通过“异字”、“字尾笔画”和“字首偏旁”来区分,例如,像以Ess、 Ix、 Ine、 a这些字母结尾的名词,通常都是阴性。又介绍说名词、代词的“位”是用以区别“人己之殊”,所以有“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之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名词的数因有多寡之分,所以要特别注意区分其“单数”和“多数”(即复数),尤其是单数变复数的一般规则、特殊规则以及单复数相同、恒为复数等知识点都极为重要。而“主施(地)”、“主有(地)”和“主受(地)”,则是名词的“格”,该书译为“地”,依次为今天所说的主格、所有格和宾格。在讲解形容词时,该书将其原级译为“平等”,比较级译为“加等”,最高级译为“极等”,同时介绍了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的一般、特殊变化形式。
动词是《英文举隅》讲解语法知识的另一重点。它根据“凡一举一动,其力径及于物”与“不径及于物”的特点将动词分为“贯动字”和“不贯动字”两类,相当于依据动词后是否带有宾语而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同时指出动词有五“辨”:“势”(即语态)、“状”(即语气)、“时”(即时态)、“位”(即人称)和“数”,其中以动词的语态、语气和时态问题尤为重要。语态分“主作(势)”和“主受(势)”两种,即所谓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语气分为五种,分别是“敷陈(状)”、“悬拟(状)”、“权度(状)”、“提命(状)”和“无限(状)”,相当于英文中的陈述语气、虚拟语气、可能语气、祈使语气和不定语气,而时态则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将来完成时六种,分别译为“当时”、“曩时”、“异时”、“今成”、“昔成”和“将成”。同时,它还介绍了分词、动名词的概念和用法,将分词译作“系静动字”,包括“当时(系静动字)”、“已成(系静动字)”和“双叠(系静动字)”三类,相当于英文的现在分词、完成分词和复合分词,而将动名词则直译为“动静字”。可以看出,这些语法概念的翻译,均吸收、接受了前人的成果,但又具有自己的创新,而语法知识的介绍,则明显更为全面与合理,这些与译者汪凤藻长期接受专门的英语训练,又先后经林乐知、丁韪良等人的耳提面命,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能力密不可分。
在第10和第11两节,汪凤藻专门介绍了英语的用字之法和造句之法,讲解上述各类词的具体使用、相互转化方式以及构成句子的具体方法,而第12至第14节,则通过“辨伪”即改错的形式,列举了一些语法方面经常混淆、误用的错误例句,对上述各种语法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判别和解析,从而强化、丰富了前面的语法知识点,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后几节主要介绍了句法结构、特殊字用法、句读标点等语法知识,甚至还提到了前后缀构词法、省略法、倒装之类的语法内容,但却极为简略,可能是译者自己也认为这些内容太过复杂和繁琐,因此仅是一笔带过,没有充分展开。
《英文举隅》作为同文馆编译出版的第一本关于英文语法的专业书籍,其译者汪凤藻、鉴定者丁韪良都具有较高的英语专业素养,汪凤藻在总结、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翻译,使得该书在语法概念的翻译和知识的介绍方面,比早期的英语文法书有了很大进步,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曾纪泽在《序》中赞之曰:“急就之奇觚,启蒙之要帙也。”同时也应看到,和前辈们相比,汪凤藻编译的《英文举隅》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体系过于庞大,致使薄薄一册的内容难以面面俱到,很多语法知识都讲解得过于粗浅,不够充分。但是译者这种力图全面、系统介绍英文语法知识的努力和尝试,仍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当时白话文尚未出现和流行,因此在翻译英文句子时,汪凤藻主要采取了文言风格,这就决定该书保留了当时浓郁的时代特色,将his、her、its等译为“其”就是很明显的例证。比如:
John has learned his lesson.
仲某已习其课业。
The maple on the hill-side has lost its bright green and its leaves have the hue of gold.
岭边枫树,已失其青,而霜叶且成金色矣。
尤其在对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性别区分问题上,汪凤藻未能将郭赞生创造性地区分He(他)、She(伊)的用法予以继承。虽然他曾明确将He译作“彼(指男子用此)”,She译作“彼(指女子用此)”,而在实际使用中,也将“彼”(甚至多处用到“他”字)完全赋予专门的男性使用意义,表现出一定的进步,但在翻译She时,仍采用“彼”后加一女字的方式以示区别。例如:
She sings well.
彼女善歌。
She is both handsome and intelligent.
彼妇既美且慧也。
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英文举隅》成书后,主要作为同文馆英文语法教材而供学生学习,最初并没有在社会上流传,所以,《申报》馆在代售此书的新版时,称此前版本是“总理衙藏版,民间罕得而见之”,而此新版则是署名“莳香居士”翻印的石印版本,这时已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所以《英文举隅》逐渐风行海内,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最早也当是这之后的事情了。
《英文话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895年,同是京师同文馆英文馆科班出身的张德彝写就另外一部英语文法书—《英文话规》。国家图书馆文津阁现藏有该书清稿本一册,包括《序》2页在内,全书共65页,没有特别标明出版年月和地点,但书中序言是作者张德彝自己所做,落款时间是光绪乙未年(1895)仲冬,故此书当成于此时左右;封面上书“英文话规”四字,系由皖江王崇厚题于光绪戊戌年(1898年)仲春,即此稿本出版当于此后。
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创之初,仅设英文一馆,在馆内的十余名八旗子弟中,张德彝就是其中之一。张德彝(1847~1919年),字在初,清汉军镶黄旗人。从同文馆毕业后,他多次以翻译、参赞的身份陪同高官出访欧美等国,得以广泛接触西方社会和文化;与此同时,他还曾充任过光绪皇帝的英文教师。从其经历可以看出他具有相当高的英文学养和能力。
在与西方文化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张德彝对于英语尤其是英文语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语法对于英语来说,就像行为、做事的习惯、标准和准则,只有掌握好语法,灵活把握词汇的构造、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才能真正准确地掌握英语,其所谓“天下百工,不以规矩,工不能成,是循规蹈矩,其成工必精也;即西国之文字语言,亦尔字句皆有成规,措置稍乖,义必相反”,即是此意。因此,他将Grammar译为“话规”,就是取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之义。
在序言中,张德彝特别强调在编译英语文法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汪凤藻之《英文举隅》的影响,但他认为此书“规模奥窔,文理艰深,尚不宜于初学”,因此,在此基础上“就简删繁,译成篇帙”是他的主要目的,也是他的主要成就。
将张氏《英文话规》和汪氏《英文举隅》作一比较,我们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张德彝受前人编译成果,尤其是汪凤藻《英文举隅》的影响和启发所在。如他将名词所包括之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分别译作“专用的”和“泛用的”;二类冠词分别译为“有定的”和“无定的”;将名词、代词的性(Gender)译作“类”、人称(Person)译作“位”、格(Case)译作“地”,以及将动词的语态(Voice)译作“势”、语气(Mood)译作“状”、“时态”(Tense)译作“时”及各自的分类等,都继承和接受了汪凤藻在《英文举隅》中的译法。
在吸收和呈现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张德彝在编译《英文话规》过程中,也注意彰显自身特色。首先在对九类词汇的翻译上,他将冠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依次译为:“分指字”、“实字”、“指实字”、“替实字”、“动字”、“指动字”、“接连字”、“承接字”和“发语字”。其译冠词为“分指字”,是因为它们“用在实字的前头,以指明实字是定或不定的”;译形容词为“指实字”,是鉴于它们修饰名词,即所谓“指明事体物件之形色界画的话,就是说这事物是什么样儿”;译代词为“替实字”,则是由于它们“用在一句话的后头,代替前头的实字,以免多说重复”;而译副词为“指动字”,乃是因为它们用来“指明所作动的如何”等。这些语法概念的翻译和解释,明显体现了译者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其次,在全书构架上,相对于汪凤藻之《英文举隅》,张德彝将《英文话规》分为九章,删去了句法结构等更精深广博的语法内容,紧紧围绕所分九类词汇逐章集中进行详解。在针对九类词汇基础语法知识点进行介绍的深度和详细度方面,《英文话规》所表现出的全面、具体、完整性等特点,都远远超过了《英文举隅》,虽然尚未赶超马礼逊的《英国文语凡例传》,但在当时中国人编译的英语文法书中,堪称首屈一指。
此外,用白话翻译英文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译者张德彝独树一帜的创新意识。译文中不仅“儿”话音随处可见,例如“一个核儿”、“一个影儿”、“一个小店儿”等等,就是在介绍语法概念和知识时,也多次使用“儿”话音等词汇,如“凡事体与天生万物的名儿,都为实字”等。这样一种白话翻译的形式(译者自称为“写以俚语”,见该书《序》),使得整本语法书读起来更接近口语化,缩短了学者掌握英语文法知识的距离感,更便于达到译者所追求的“使学者豁然贯通,了如指掌”(见该书《序》)的初衷。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张德彝在对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上,只是简单地将he译作他指男,she译作他指女,it译作他指物,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不加区分地加以对待,一律将she译作“他”或后加“指女”特别标明。如:
She is an idle girl.
他是一个懒惰妞。
She goes。
他指女去呢。
这种译法,又回到了英语文法在华传播最初阶段面对翻译英文第三人称阴性词时的处理方式,同样未能将郭赞生在《文法初阶》中区分“he”和“she”的创新之举予以继承和发扬。
总体来说,《英文举隅》和《英文话规》作为由同文馆毕业生编译的较早的英语文法书,不仅代表了同文馆卓著的英语教学水平,同时,它们对戊戌维新以后英语语法知识和概念传播的成熟化、深入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晚清中国的英语传播史上,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细节。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英文举隅》:冀举一隅而反三隅
《英文举隅》是晚清时期由京师同文馆毕业生汪凤藻编译的英语文法书。今天国家图书馆文津阁中藏有1879年同文馆集珍版以及1899年京都官书局石印版两个版本。两者内容并无二致,只不过同文馆集珍版纸页泛黄,京都官书局石印版纸页发白而已,故后者应是前者的翻印版。
《英文举隅》全书包括《序》、《凡例》、《总论》以及正文22节,共59页,为京师同文馆学生汪凤藻根据美国喀而氏文法(Simon Kerl, A Common- School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第21次刊本编译而成。汪凤藻(1851~1918年),字云章,号芝房,江苏元和县(今苏州市)人。1868年,他因成绩优异,被上海广方言馆英文馆选送至京师同文馆继续深造。《英文举隅》的《序》为曾纪泽所作,写于光绪四年(1878年)秋。从曾《序》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文举隅》的成书与曾纪泽有着莫大关系。曾纪泽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长子,受时局影响,从中年起,他开始以自学的方式苦学英文,深感“数十年来,中外多闻强识之士,为合璧字典数十百种。或以点画多少为经,或以音韵为目,或以西洋字母为序,亦既详且博矣。然而说字义者多,谈文法者少……”因此,他曾酝酿自己编译一本英语文法书,但由于公务缠身以及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始终未能如愿。光绪三年(1877年),曾纪泽承袭侯爵进京,结识了京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并与英文馆的左秉隆和汪凤藻相交甚厚。他特别赏识左、汪二人出色的英语能力,称二人“年富而劬学,兼营而并骛”,并将编译英语文法书的工作托付给欲“以词章博科第”的汪。而汪亦不付重托,“阅月而成册”(曾纪泽:《英文举隅》序,1879年同文馆集珍版),后经丁韪良鉴定,于1879年由同文馆正式出版,比1878年问世的郭赞生之《文法初阶》仅相差一年。
《英文举隅》书名乃取“举一隅而反三隅”之意,故以举隅即举例的方式讲解英文语法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在具体讲述过程中,该书一般先论述语法,继而逐条举例,依次讲解。在中国人学习英文语法的最初阶段,这样一种醒豁易懂的方式,便于读者掌握学习英文语法必要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是非常可取的。
和1879年前问世的早期英语文法书相比,《英文举隅》在语法概念的翻译和语法知识的介绍方面,已经表现出些许的成熟和进步,尤其重视概念和术语的中英文对应,往往是讲到一处语法概念或术语时,即附之以英文原文,这无疑对英语语法概念化进程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汪凤藻在编译《英语举隅》过程中,将Grammar明确译为“文法”,并在《总论》中开篇对其意义进行了专门说明:“人有意想,乃有语言,有语言,乃有文字,或以口宣,或以笔达,其用则明。文法一书,所以示语言文字之准,而此则为从事英文者示之准焉。”与此同时,曾纪泽的《序》中也出现“文法”这一概念。可见,至迟在19世纪70年代,用“文法”对译Grammar,已经成为比较流行和普遍的用法,曹骧的《英字入门》(1874年)、梁述之的《华英字汇》(1875年)以及郭赞生的《文法初阶》(1878年)等均为例证。
《总论》还简单介绍了26个英文字母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这里,汪凤藻已经将alphabet、consonant明确翻译为“字母”和“辅音”,而vowel却以“正音”或“音目”对译之。同时将词汇分成九大类,介绍说:“因言制字,奚啻万千,综其类可析为九,谓之字类Parts of speech,九类惟何?曰静字Noun,曰代静字Pronoun,曰区指字Article,曰系静字Adjective,曰动字Verb,曰系动字Adverb,曰绾合字Preposition,曰承转字Conjunction,曰发语字Interjection。”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九大词汇: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这里,他将名词译作“静字”,其用法在当时可谓别具匠心,探其意是将名词与动词相对比而用,“静字者,事物之名,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之类,皆是也”;“动字者,所以记事之迹,与静字相表里者也”。译者从名词、动词这两大词汇的基本特性出发,用“静”、“动”二字加以对译,这种译法也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掌握。
和先前的英语文法书相比,《英文举隅》在介绍英文语法知识的全面、准确性方面又向前有所推进。全书的第1至第9节,分别对总论提到的九类词汇逐一进行讲解。它将名词分为“专用”和“泛用”两大类,即今天所称的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并指出专有名词中“有所谓包举静字者”,就是今天所讲的集合名词。而代词则分为三类:“称谓”、“指顾”和“问讯”,今天翻译为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和疑问代词。名词、代词的“性”(Gender)、“人称”(Person)、“数”(Number)和“格”(Case)四大问题,是该书介绍语法知识的一大重点。它将名词、代词的“性”译为“类”,即所谓“阴阳之别”,分为阳性、阴性、可阴可阳和非阴非阳四类,并介绍了三种区分方法,分别是通过“异字”、“字尾笔画”和“字首偏旁”来区分,例如,像以Ess、 Ix、 Ine、 a这些字母结尾的名词,通常都是阴性。又介绍说名词、代词的“位”是用以区别“人己之殊”,所以有“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之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名词的数因有多寡之分,所以要特别注意区分其“单数”和“多数”(即复数),尤其是单数变复数的一般规则、特殊规则以及单复数相同、恒为复数等知识点都极为重要。而“主施(地)”、“主有(地)”和“主受(地)”,则是名词的“格”,该书译为“地”,依次为今天所说的主格、所有格和宾格。在讲解形容词时,该书将其原级译为“平等”,比较级译为“加等”,最高级译为“极等”,同时介绍了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的一般、特殊变化形式。
动词是《英文举隅》讲解语法知识的另一重点。它根据“凡一举一动,其力径及于物”与“不径及于物”的特点将动词分为“贯动字”和“不贯动字”两类,相当于依据动词后是否带有宾语而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同时指出动词有五“辨”:“势”(即语态)、“状”(即语气)、“时”(即时态)、“位”(即人称)和“数”,其中以动词的语态、语气和时态问题尤为重要。语态分“主作(势)”和“主受(势)”两种,即所谓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语气分为五种,分别是“敷陈(状)”、“悬拟(状)”、“权度(状)”、“提命(状)”和“无限(状)”,相当于英文中的陈述语气、虚拟语气、可能语气、祈使语气和不定语气,而时态则包括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将来完成时六种,分别译为“当时”、“曩时”、“异时”、“今成”、“昔成”和“将成”。同时,它还介绍了分词、动名词的概念和用法,将分词译作“系静动字”,包括“当时(系静动字)”、“已成(系静动字)”和“双叠(系静动字)”三类,相当于英文的现在分词、完成分词和复合分词,而将动名词则直译为“动静字”。可以看出,这些语法概念的翻译,均吸收、接受了前人的成果,但又具有自己的创新,而语法知识的介绍,则明显更为全面与合理,这些与译者汪凤藻长期接受专门的英语训练,又先后经林乐知、丁韪良等人的耳提面命,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能力密不可分。
在第10和第11两节,汪凤藻专门介绍了英语的用字之法和造句之法,讲解上述各类词的具体使用、相互转化方式以及构成句子的具体方法,而第12至第14节,则通过“辨伪”即改错的形式,列举了一些语法方面经常混淆、误用的错误例句,对上述各种语法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判别和解析,从而强化、丰富了前面的语法知识点,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后几节主要介绍了句法结构、特殊字用法、句读标点等语法知识,甚至还提到了前后缀构词法、省略法、倒装之类的语法内容,但却极为简略,可能是译者自己也认为这些内容太过复杂和繁琐,因此仅是一笔带过,没有充分展开。
《英文举隅》作为同文馆编译出版的第一本关于英文语法的专业书籍,其译者汪凤藻、鉴定者丁韪良都具有较高的英语专业素养,汪凤藻在总结、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翻译,使得该书在语法概念的翻译和知识的介绍方面,比早期的英语文法书有了很大进步,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曾纪泽在《序》中赞之曰:“急就之奇觚,启蒙之要帙也。”同时也应看到,和前辈们相比,汪凤藻编译的《英文举隅》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体系过于庞大,致使薄薄一册的内容难以面面俱到,很多语法知识都讲解得过于粗浅,不够充分。但是译者这种力图全面、系统介绍英文语法知识的努力和尝试,仍是值得肯定的。另外,当时白话文尚未出现和流行,因此在翻译英文句子时,汪凤藻主要采取了文言风格,这就决定该书保留了当时浓郁的时代特色,将his、her、its等译为“其”就是很明显的例证。比如:
John has learned his lesson.
仲某已习其课业。
The maple on the hill-side has lost its bright green and its leaves have the hue of gold.
岭边枫树,已失其青,而霜叶且成金色矣。
尤其在对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性别区分问题上,汪凤藻未能将郭赞生创造性地区分He(他)、She(伊)的用法予以继承。虽然他曾明确将He译作“彼(指男子用此)”,She译作“彼(指女子用此)”,而在实际使用中,也将“彼”(甚至多处用到“他”字)完全赋予专门的男性使用意义,表现出一定的进步,但在翻译She时,仍采用“彼”后加一女字的方式以示区别。例如:
She sings well.
彼女善歌。
She is both handsome and intelligent.
彼妇既美且慧也。
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英文举隅》成书后,主要作为同文馆英文语法教材而供学生学习,最初并没有在社会上流传,所以,《申报》馆在代售此书的新版时,称此前版本是“总理衙藏版,民间罕得而见之”,而此新版则是署名“莳香居士”翻印的石印版本,这时已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所以《英文举隅》逐渐风行海内,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最早也当是这之后的事情了。
《英文话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895年,同是京师同文馆英文馆科班出身的张德彝写就另外一部英语文法书—《英文话规》。国家图书馆文津阁现藏有该书清稿本一册,包括《序》2页在内,全书共65页,没有特别标明出版年月和地点,但书中序言是作者张德彝自己所做,落款时间是光绪乙未年(1895)仲冬,故此书当成于此时左右;封面上书“英文话规”四字,系由皖江王崇厚题于光绪戊戌年(1898年)仲春,即此稿本出版当于此后。
同治元年(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创之初,仅设英文一馆,在馆内的十余名八旗子弟中,张德彝就是其中之一。张德彝(1847~1919年),字在初,清汉军镶黄旗人。从同文馆毕业后,他多次以翻译、参赞的身份陪同高官出访欧美等国,得以广泛接触西方社会和文化;与此同时,他还曾充任过光绪皇帝的英文教师。从其经历可以看出他具有相当高的英文学养和能力。
在与西方文化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张德彝对于英语尤其是英文语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语法对于英语来说,就像行为、做事的习惯、标准和准则,只有掌握好语法,灵活把握词汇的构造、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才能真正准确地掌握英语,其所谓“天下百工,不以规矩,工不能成,是循规蹈矩,其成工必精也;即西国之文字语言,亦尔字句皆有成规,措置稍乖,义必相反”,即是此意。因此,他将Grammar译为“话规”,就是取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之义。
在序言中,张德彝特别强调在编译英语文法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汪凤藻之《英文举隅》的影响,但他认为此书“规模奥窔,文理艰深,尚不宜于初学”,因此,在此基础上“就简删繁,译成篇帙”是他的主要目的,也是他的主要成就。
将张氏《英文话规》和汪氏《英文举隅》作一比较,我们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张德彝受前人编译成果,尤其是汪凤藻《英文举隅》的影响和启发所在。如他将名词所包括之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分别译作“专用的”和“泛用的”;二类冠词分别译为“有定的”和“无定的”;将名词、代词的性(Gender)译作“类”、人称(Person)译作“位”、格(Case)译作“地”,以及将动词的语态(Voice)译作“势”、语气(Mood)译作“状”、“时态”(Tense)译作“时”及各自的分类等,都继承和接受了汪凤藻在《英文举隅》中的译法。
在吸收和呈现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张德彝在编译《英文话规》过程中,也注意彰显自身特色。首先在对九类词汇的翻译上,他将冠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依次译为:“分指字”、“实字”、“指实字”、“替实字”、“动字”、“指动字”、“接连字”、“承接字”和“发语字”。其译冠词为“分指字”,是因为它们“用在实字的前头,以指明实字是定或不定的”;译形容词为“指实字”,是鉴于它们修饰名词,即所谓“指明事体物件之形色界画的话,就是说这事物是什么样儿”;译代词为“替实字”,则是由于它们“用在一句话的后头,代替前头的实字,以免多说重复”;而译副词为“指动字”,乃是因为它们用来“指明所作动的如何”等。这些语法概念的翻译和解释,明显体现了译者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其次,在全书构架上,相对于汪凤藻之《英文举隅》,张德彝将《英文话规》分为九章,删去了句法结构等更精深广博的语法内容,紧紧围绕所分九类词汇逐章集中进行详解。在针对九类词汇基础语法知识点进行介绍的深度和详细度方面,《英文话规》所表现出的全面、具体、完整性等特点,都远远超过了《英文举隅》,虽然尚未赶超马礼逊的《英国文语凡例传》,但在当时中国人编译的英语文法书中,堪称首屈一指。
此外,用白话翻译英文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译者张德彝独树一帜的创新意识。译文中不仅“儿”话音随处可见,例如“一个核儿”、“一个影儿”、“一个小店儿”等等,就是在介绍语法概念和知识时,也多次使用“儿”话音等词汇,如“凡事体与天生万物的名儿,都为实字”等。这样一种白话翻译的形式(译者自称为“写以俚语”,见该书《序》),使得整本语法书读起来更接近口语化,缩短了学者掌握英语文法知识的距离感,更便于达到译者所追求的“使学者豁然贯通,了如指掌”(见该书《序》)的初衷。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张德彝在对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上,只是简单地将he译作他指男,she译作他指女,it译作他指物,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不加区分地加以对待,一律将she译作“他”或后加“指女”特别标明。如:
She is an idle girl.
他是一个懒惰妞。
She goes。
他指女去呢。
这种译法,又回到了英语文法在华传播最初阶段面对翻译英文第三人称阴性词时的处理方式,同样未能将郭赞生在《文法初阶》中区分“he”和“she”的创新之举予以继承和发扬。
总体来说,《英文举隅》和《英文话规》作为由同文馆毕业生编译的较早的英语文法书,不仅代表了同文馆卓著的英语教学水平,同时,它们对戊戌维新以后英语语法知识和概念传播的成熟化、深入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晚清中国的英语传播史上,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细节。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