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教育:点亮儿童的核心素养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求原教育,是回归儿童本原的教育,是回归知识本原的教育,是回归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在打造求原教育文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回归教育本原,培养求原人格”的办学理念,做求原教师,育求原学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德育文化、评价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求原教育;学校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27-05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舞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纵观世界名校,无不显现出浓郁而充满生命力的学校文化气息。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孩子走上自我发展之路。三井实验小学的求原教育试图正本清源,追寻真正的教育。
  一、求原教育文化的构建溯源
  我校始建于1933年,原为一所农村小学,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学校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声誉与日俱增。随着常州北部新城的开发,学校异地新建于市政府旁,地处常州新城区核心地带,这给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作为一所知名学校,我们在思考:到底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学生?经过反复的推敲、论证,我们提出了“回归教育本原,培养求原人格”的办学理念,“学如穿井,追本求原,向往高远”的校训,崇尚“求原致远”的教育精神,培育“至清、至能、至远”的学生,成就“至情、至深、至远”的教师,积极构建求原教育文化。
  地域文化——传承对“井”的情感寄托。我校所在地“三井”,源于一个历史典故:朱元璋巡视路过此地,在此挖掘三口井,由此而得名。井水甘甜可口,滋养众生;井水纯净清凉,源源不绝……这些品质正是“井文化”的丰富内涵。而我们的“求原”理念就来源于我校校名,是我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求,索也,寻找、追求的意思;原,同“源”,根本、根源的意思;求原,乃探寻事物的本源、根源,把握事物发展之根本的意思。从学校教育来说,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而学生的成长,就是我校教育之“源”。从教学来说,知识的起点,学生的基础,认知的规律,代表了教学之“源”。“求原”,它蕴含了“学如穿井,追本求源,向往高远”之意。
  现实剖析——求原致远的价值引领。我校是有八十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近几年生源急剧扩张,现有3700多名学生,82个班级,家长群体学历高,对教育的期望值高。作为新北区乃至常州市窗口学校,我们自身也迫切地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超越。我们认为,教育不能过度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学校教育绝不是给孩子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这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三井实验小学的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未来愿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追求。所谓素养,指的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习惯、情感与能力。求原教育追求的正是奠定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内涵知识、能力、素养的基础性元素,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
  二、求原教育文化内涵解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孩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真正的教育应尊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和可能性。人是万物之灵,一切都是为人而存在的,我们的求原教育就应基于对人性的尊重、理解和关怀。那究竟什么是求原教育呢?它有哪些特质?
  求原教育,回归儿童本原的教育。以儿童的立场,尊重儿童的潜能,让儿童获得快乐发展。马克思·范梅南说:“看待儿童其实是看待可能性,看待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可以这么说:童心是儿童发展的密码,是教育的密码。而教育是以最有价值的内容、以道德的方式展开的活动和过程。这种道德的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尊严地生活在教室和校园里。因此我们的求原教育,就应该回归儿童本原,确立正确的儿童观,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引领他们。
  求原教育,回归知识本原的教育。回归教育本真,回归儿童本真。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探究事物的本源,寻找事物的规律,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做事,成就自己的未来。
  求原教育,回归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儿童是未完成的人,在他们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向上的姿态。成长是一种需要,课程应该尊重和呵护儿童的这种愿望和需要,并促进儿童的主动发现和主动发展。
  综上所述,求原,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是思维方式,更是行为方式。
  三、求原教育文化的实践追求
  (一)环境文化——学校是一本打开的立体书
  环境文化对人的教育意义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才会说“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的至理名言。创设健康、积极、和谐、富有文化的育人环境可以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甚至启迪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我校秉承“求原理念”,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也做出了自我努力。我们依据文化溯源的思想设计了装饰图案,力求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发展历程。如一楼天井建成了“励志园”,在模拟的“旱河”岸边,配置了“铁杵磨成针”的雕塑;三楼的信息场所,整面墙上装饰了电脑的分解元部件,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四楼的科学场所,设计了生物起源长廊;教学楼与艺术楼之间的空间,凸显了学校书法特色,利用老民居拆迁的砖头建成了可观、可玩、可歇的“翰墨园”,学生课余时间都可以在那儿“金砖练笔”(挥毫泼墨),此景在常州市首届校园一景评比中荣获特等奖;2016年暑假,以“求原”文化为魂,以省级重点课题“儿童全息阅读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在学校大厅、长廊、楼梯,学校又整体设计全息阅读课程基地的阅读空间,从文字之源、文化之源、自然之源、历史之源、生命之源开辟了阅读园,让学校处处溢满书香。
其他文献
摘要: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教师的发展状况一定存在着差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通过对“江苏省初中教师队伍现状”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试图找到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和策略:一是因校制宜,关注不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差异性,消解因办学质量水平的高低而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因素;二是因地制宜,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对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着力突破区域初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瓶颈;三是科学谋
姜树华 学习,要有意思  侯正永 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课堂教学特色的形  成研究  成尚荣 朴实:侯正永校长“元品质”的坚守与  行动演绎  娄小明 从不懂处教学  昌 明 试论基于发现学习的高中数学导学内容  设计原则  吕 岩 例谈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的开发与运用  龚雷雨 高品质学校建设的诠释与践行  谢依桐 小议幼儿园自然体验教育活动的内涵与  策略  孙筱坤 杨小琴  梅堰实小特色文化建设的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中,有关人体作品的赏析是最让教者犯难的教学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外国美术的鉴赏部分。从原始社会至现、当代的艺术作品中,包含了众多的人体绘画、雕塑作品。如若不讲,教学目标无法达成;反之,一旦组织不好,学生又不配合,男生们起哄,女生们羞答答地低着头,有时个别学生还会插上一些低俗语言,就会使课堂显得极不严肃。在教学互动时,被指名发言的同学满脸涨得通红,什么也回答不出来……诸如此类的困惑
摘要:职业院校专业教学的“学场”与“职场”有效融合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施“双场合一”教学应以教改为抓手,深刻把握学场与职场融合的内涵;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加大学场与职场融合软硬件建设;以学生终身发展能力为目标,突显学场、职场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学场”与“职场”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3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教师即研究者”这一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目前,教育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基本模式。进入“十二五”,随着各级各类教育实践对课题研究的需求日趋广泛,中小学幼儿园科研课题与教师个人研究课题数量增加迅速,课题研究“数量扩张”一时难以避免。在当下教育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中小学幼儿园课题研究如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实现“质
摘要:原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将探究事物之根本的原道思想注入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之中,以“原道”为校训,使“原道”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原道”对学校而言,是要原办学育人之道;对学生而言,是要原求学做人之道;对教师而言,是要原治学为师之道。  关键词:原道;原道文化;校训;无锡市市北高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
摘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唤醒:学生自主成长的实证研究”立足学校实际,努力通过研究改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形象。以唤醒学生自主成长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改造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唤醒能力;广泛开展课堂教学实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强化跨文化教育背景,唤醒学生人生规划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形象;唤醒;学生自主成长
废旧材料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很多都成为大家熟视无睹的东西。许多时候它们被遗弃到垃圾桶里,极少部分被再利用。而艺术来源于生活,不仅仅是题材,也可以是材料,我们可以利用那些被人们当作是垃圾的废品,进行再次的创作,所生成的作品也可以是一件件完美而有新意的艺术品。这是一个有趣的创作过程,而且对于环境意识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也无疑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做法。  引导学生了解废材之美,合理创新地利用好废材进行再
摘要:对全省12所开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校的60名专任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与专题调研可知,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了解情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情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情况、专业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等均有不同结果。分析数据表明,各校实施方案应立足校本,实现培训全覆盖;重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发适合“2.5 0.5”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等。  关键词:中职;“2.5 0.
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利奥波德曾提出生态伦理学的三原则:和谐、稳定、美丽。多年来,江苏省泗洪中学秉承“自主自觉、共享共生”的办学理念,追求“面向全体,以人为本,培养人格健全、体魄强健、自主有为、合作创新,能包容世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目标,坚持“关爱生态,呵护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主题,积极创建生态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学校样本。  一、和谐  1.人的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