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教师即研究者”这一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目前,教育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基本模式。进入“十二五”,随着各级各类教育实践对课题研究的需求日趋广泛,中小学幼儿园科研课题与教师个人研究课题数量增加迅速,课题研究“数量扩张”一时难以避免。在当下教育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中小学幼儿园课题研究如何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实现“质量提升”,是提高基层学校教育研究水平的关键。
近几年来,笔者从事区域教科研课题管理实践,结合区域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就中小幼教师课题研究如何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谈一点思考与看法。
一、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检视
从区域各级各类“十一五”课题结题情况看,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承担的课题,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课题极少,许多课题研究成果因价值不大而缺乏推广意义;也有一些课题因缺乏研究成果而结不了题,课题研究最终不了了之。在2012-2013学年本区域开展的课题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课题选择不当。教师在课题选题时考虑不够慎重和周密。选题不切自身实际,课题研究范围太大或太窄,研究力量不足,研究难度较大;或研究起点太低,重复别人走过的路,难以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或把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或经验当作研究内容,缺乏研究的价值。选题不当实属课题研究的“胎里毛病”,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质量,甚至课题的生命。
二是实施过程缺失。一些课题承担者由于缺乏科研意识,在课题立项后因忙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而淡忘课题研究,或没有按照研究设计方案所规定的内容、时间、方法和程序展开研究;没有(或不会)正确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开展好各种研究活动,没有对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行为措施,也没有观察、测定、记录研究对象的反应,缺少有价值的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这样的课题即使能通过结题,其课题研究也属于假研究。
三是缺少专业引领。许多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喜欢孤军奋战,很少做文献研究,不重视理论学习,缺乏与教研、科研部门的专家沟通,在开题论证、研究实施、整理结果等研究环节,没有取得专家指导;只埋头实践,不善于反思,缺乏应有的专题研讨与学习交流;或闭门造车,不会总结经验与诊断分析,最终陷入迷茫,致使课题做不下去。
四是研究成果单一。目前,课题研究成果单一化、功利化倾向依然存在,教师课题研究往往会陷入从文本到文本,脱离自身实践的泥淖。不少课题结题时只呈现文本形式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缺乏相关实践形态研究成果的支撑与佐证。一些课题研究成果(结论),并非建立在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基础上,也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论证,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夸夸其谈,或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引申扩大,拼凑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这样的课题即使结了题,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可言。
毋庸讳言,目前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确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片面强调课题研究的学术性与理论性,以及把课题研究作为职称评定与业务晋升的阶梯,当作学校的“门面”与“招牌”等“功利”思想,导致课题研究目的不明,目标定位不当。应该说,课题研究让许多普通教师遭遇了困难与尴尬。
二、“三真”:提升课题研究品质的应然追求
有效解决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必须将“改进实践”作为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争取“真”成果,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师生成长。
(一)要研究的是“真”问题
课题即问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研究具有研究价值的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研究者必须认真重视开题论证活动,修正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启动准备工作。
1.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促进师生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亟待解决的问题里,在教育教学的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或背离中,从教育教学理论文献中发现的空白与矛盾点,从教育教学内部及其与外部(家长、社会、行政等)的矛盾处,精心选择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通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真”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研究水平,找准一个突破口或切入点,确立一项适合自己的好课题。
2.切实加强文献研究。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占有广泛而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因此,研究者必须进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文献研究。在课题立项前后,研究者必须加深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该课题或类似项目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以帮助研究者正确认识“自己研究的是不是‘真’问题”,以避免研究起点过低,进行重复无效劳动,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
3.虚心接受专家论证。有专家参与的课题开题论证十分重要,能帮助课题承担者认清自己研究的问题到底有多“真”。开题论证重点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论证研究目标,确认课题研究范围的广度与研究者研究水平的程度,使研究者能知彼知己;二是论证研究内容,关注研究内容是否紧扣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是否整体完备,表述清楚,各子课题是否相对独立、难易均衡。三是论证实施步骤,使课题组成员统一思想,全面了解、认识课题,明确各自任务和具体做法。接受专家论证指导,能使课题组成员学会与专家沟通、对话,提升课题研究层次与境界。
(二)要展开的是“真”研究
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必须进行真研究、真实践。教师开展真研究,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立足教育教学现场,遵循课题研究的程序与方法。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对提升课题研究品质至关重要。
近几年来,笔者从事区域教科研课题管理实践,结合区域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就中小幼教师课题研究如何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谈一点思考与看法。
一、教师课题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检视
从区域各级各类“十一五”课题结题情况看,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承担的课题,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课题极少,许多课题研究成果因价值不大而缺乏推广意义;也有一些课题因缺乏研究成果而结不了题,课题研究最终不了了之。在2012-2013学年本区域开展的课题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小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课题选择不当。教师在课题选题时考虑不够慎重和周密。选题不切自身实际,课题研究范围太大或太窄,研究力量不足,研究难度较大;或研究起点太低,重复别人走过的路,难以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或把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或经验当作研究内容,缺乏研究的价值。选题不当实属课题研究的“胎里毛病”,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质量,甚至课题的生命。
二是实施过程缺失。一些课题承担者由于缺乏科研意识,在课题立项后因忙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而淡忘课题研究,或没有按照研究设计方案所规定的内容、时间、方法和程序展开研究;没有(或不会)正确使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开展好各种研究活动,没有对研究对象采用相应的行为措施,也没有观察、测定、记录研究对象的反应,缺少有价值的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这样的课题即使能通过结题,其课题研究也属于假研究。
三是缺少专业引领。许多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喜欢孤军奋战,很少做文献研究,不重视理论学习,缺乏与教研、科研部门的专家沟通,在开题论证、研究实施、整理结果等研究环节,没有取得专家指导;只埋头实践,不善于反思,缺乏应有的专题研讨与学习交流;或闭门造车,不会总结经验与诊断分析,最终陷入迷茫,致使课题做不下去。
四是研究成果单一。目前,课题研究成果单一化、功利化倾向依然存在,教师课题研究往往会陷入从文本到文本,脱离自身实践的泥淖。不少课题结题时只呈现文本形式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缺乏相关实践形态研究成果的支撑与佐证。一些课题研究成果(结论),并非建立在对研究所收集的事实材料的客观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基础上,也没有经过严谨、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论证,而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夸夸其谈,或参考他人研究成果,引申扩大,拼凑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这样的课题即使结了题,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可言。
毋庸讳言,目前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确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片面强调课题研究的学术性与理论性,以及把课题研究作为职称评定与业务晋升的阶梯,当作学校的“门面”与“招牌”等“功利”思想,导致课题研究目的不明,目标定位不当。应该说,课题研究让许多普通教师遭遇了困难与尴尬。
二、“三真”:提升课题研究品质的应然追求
有效解决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必须将“改进实践”作为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研究,争取“真”成果,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师生成长。
(一)要研究的是“真”问题
课题即问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研究具有研究价值的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在课题研究正式实施之前,研究者必须认真重视开题论证活动,修正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启动准备工作。
1.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改进,促进师生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善于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亟待解决的问题里,在教育教学的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或背离中,从教育教学理论文献中发现的空白与矛盾点,从教育教学内部及其与外部(家长、社会、行政等)的矛盾处,精心选择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通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真”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与研究水平,找准一个突破口或切入点,确立一项适合自己的好课题。
2.切实加强文献研究。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需要占有广泛而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因此,研究者必须进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文献研究。在课题立项前后,研究者必须加深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该课题或类似项目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该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以帮助研究者正确认识“自己研究的是不是‘真’问题”,以避免研究起点过低,进行重复无效劳动,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
3.虚心接受专家论证。有专家参与的课题开题论证十分重要,能帮助课题承担者认清自己研究的问题到底有多“真”。开题论证重点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论证研究目标,确认课题研究范围的广度与研究者研究水平的程度,使研究者能知彼知己;二是论证研究内容,关注研究内容是否紧扣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是否整体完备,表述清楚,各子课题是否相对独立、难易均衡。三是论证实施步骤,使课题组成员统一思想,全面了解、认识课题,明确各自任务和具体做法。接受专家论证指导,能使课题组成员学会与专家沟通、对话,提升课题研究层次与境界。
(二)要展开的是“真”研究
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必须进行真研究、真实践。教师开展真研究,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立足教育教学现场,遵循课题研究的程序与方法。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对提升课题研究品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