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由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创意、组织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和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联合演出的南音新作《凤求凰》在泉州梨园剧场首演。新作坚守南音的传统文化品质和传统美学精神,在表演形式上大胆创新,掌声和鲜花很多,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笔者认为,这一新作是立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再创造”的本质特性所进行的传承保护探索性实践,应予以积极肯定。
一、时代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在飞速转型的当代社会,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猛烈冲击,大量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被外来文化和急功近利的消费文化行为裹挟,日渐式微,甚至完全失去依托而走向衰亡、消失。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政府就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此正式成为政府行为,对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就此全面展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内涵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非遗法》同时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通过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等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且从政府、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文化机构等方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传播、宣传和弘扬等,都是保护工作的内容。其中,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与基础,一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只有被自信地“视为自己的文化遗产”,才能在其即有的文化生态中按其自身规律良好地传承下来,才能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认知,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同时,广泛地宣传、弘扬,又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尊重,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氛围。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广泛的传播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民众世代相传的活态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再创造”这个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下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渗透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之中。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需要人的语言和行为来展现,更需要人的活动来传承,活态流变性是非遗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正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世代相传的过程中,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地再创造”。正是这种“再创造”,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能够满足民众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在世代相传中闪烁着人类文化的创造力和活态的灵光。
诚如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所言:“传统是在不断阐释中存在的。经过阐释的传统才是有生命力的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对其进行保存和整理,更要在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去重新探索、阐释、再创造,寻求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和路径,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因此,要“传承发展、合理利用”,一方面,正确、有效地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文化生产力,让传统真正“活”起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继承传統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促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
二、个案实践:南音新作《凤求凰》的创演与南音文化推介
(一)千年古乐面临的现实忧虑
南音古称弦管,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当代活态遗存。两汉至晋而唐而两宋,中原移民不断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在历代延续中与当地民间音乐、外来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时间的冲击、历史的洗礼,古老的宫廷燕乐最终流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存续于百姓日常的音乐形式,成为了具有民间性和自娱性的南音,支撑着广大南音弦友的日常文化生活。
传统南音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并依乐器组合不同有上、下四管等分别;其主要乐器有南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拍板等,曲词采用泉州古方言演唱;馆阁是其传承展示的重要场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南音已经融入闽南文化圈民众的生活当中,成为闽南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宗教活动,随处可见南音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闽南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包括南音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在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中的认同感在逐渐衰减。这样的现实,越发凸显出南音文化复兴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如果年轻人不再走近、走进南音,这穿越千年的华雅乐章也会弦断音绝。正是出于对南音传承保护的现实忧虑和文化担当,才有了对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履约的作为,促使了南音新作《凤求凰》的诞生。 (二)《凤求凰》的“承”与“变”
综观南音发展史,“承”与“变”都是其传统,而“传承弦管音乐传统,传播南音文化精神”则是南音新作创意、编创、展演团队的基本共识,因此“承”是关键、“变(创新)”是动力。“承”是南音《凤求凰》编创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但要创新就不能是“原态”的南音,故求变而成“新作”。鉴于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我们设定的目标受众则是年轻人:通过高校巡回展演传播南音文化。正因为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实现社会传播的切入点,因此,在内容选择和展示方式上有明确的追求——情爱的故事、灵性的省思、唯美的意境、时尚的演绎……正如《凤求凰》导演安凤英多次强调:“新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年轻人借由喜欢这部作品进而喜欢南音。”要实现这样的期待,无疑需要大胆而谨慎的创新。一方面,突破“传统的形態”需要勇气;另一方面,在创新中怎样把握“度”,于承担自身文化责任的前提下实现艺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赢,则是更为复杂的问题。
南音新作《凤求凰》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功。在创作队伍、演出团队的不断探索与磨合之下,《凤求凰》在南音的“承”与“变”之间,找到了宝贵的平衡,在把握南音文化品质、美学精神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当代民众审美需求的满足。
1.“承”—《凤求凰》对传统南音的继承
既然称为南音新作,南音音乐无疑是《凤求凰》编创的前提和基础。无论其表现形式怎样创新,南音首先还要是南音。“无处不南音”是该作主创人员的共识。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南音口音和灵魂,该作主创人员全部从熟悉南音与闽南文化的局内人中选出:剧作者是对闽南文化极为熟悉的厦门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先生,《凤求凰》唱词遵循了传统南音的美学追求,既保留了闽南古方言的文学色彩,又保留了传统南音唱词泉腔方言本色中的白描特点;曲作者是国家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洞箫演奏家吴世安先生,他的创作目标同样很明确:音乐一定是南音的,一定要用南音中最美的素材;出演女主角卓文君的,是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优秀演员庄丽芬,她在传统南音演唱方面无疑是极为出色的;女扮男装的陈恩慧,是泉州南音学院的青年教师,她突破种种局限,成功地完成了司马相如的角色塑造。
而在表演形式上,《凤求凰》也力求对南音的音乐样式进行全面的展示。传统南音有上、下四管之分,上四管指洞箫、琵琶、二弦、三弦,演唱者手执拍板,执节而歌;下四管则是在上四管的基础上加上四宝、小叫、木鱼、酒盏等打击乐器,在传统馆阁的南音演唱中,多用于拜馆等场面。
为了全面展示南音的音乐魅力,南音新作《凤求凰》不仅展示了上四管的演奏形式,还在表演中大量运用了下四管的乐器。“卓文君”与泉州师院南音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扮演的侍女、公子哥们手执四宝、酒盏,以灵巧的手指变化演奏出一串串渐弱或者渐强的韵律,精湛的技艺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下四管乐器化入“当垆卖酒”,传递凤与凰的寥落和无奈;而清脆的竹声(四宝)不仅反映了卓文君跌宕起伏的内心情感和人生抉择的坚定明晰,也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睛和耳朵,成为新作最能“揪心”的一个点。而虽不在今天的南音乐队组合之中,却活跃于闽南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的压脚鼓的善巧运用,也为舞台气氛的营造、剧情的推动增彩不少。
正是在这些带有浓重南音口音的局内人的精雕细琢之下,《凤求凰》的音乐、唱腔都给人“无处不南音”的感觉,最大限度地继承了传统南音的音乐韵味和文化特质。
2.“变”—《凤求凰》对传统南音的创新
既然称为南音新作,必然要与传统南音有所区别,《凤求凰》的“新”,突出体现在作品的舞台呈现方式上。将传统与现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当代的南音表演艺术作品,是新作主创人员的追求。与传统南音民间性、自娱性的呈现方式不同,《凤求凰》将馆阁里自娱的南音搬上了剧场的舞台,将其由单纯的听觉艺术转化成了视听结合的舞台综合艺术。
传统南音的表现形式固然古朴高雅,在不了解南音的现代、圈外受众听来却未免枯燥沉闷。因此,在作品的编排上,新作改变了传统南音正襟危坐的演奏形式,为单纯的南音演唱增添了故事情节。《凤求凰》的故事情节取材于西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通过“和鸣”“私奔”“诀别”三个段落串联起形式多样的南音演唱和演奏,在尽可能保留南音雅乐特质的前提下,丰富其舞台呈现的形式和内容。
既然加入了故事情节,如何用以抒情为主、节奏舒缓的南音来讲故事,又成了新的问题。为了增强作品的舞台表现力,创作者在舞台上加入了一男一女两个舞者,作为凤与凰的内心活动的形象外化;同时在舞台空间的设置上另辟蹊径,他们将舞台设计成一个三面画壁的殿堂式空间,既脱胎于南音传统演奏空间——厅堂,使人进入剧场,就仿佛置身于闽南古厝之中,又在浮雕式的凤凰壁画与炫丽灯光中建构出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虚幻世界,将观众带入另一个时空之中,在南音的悠扬旋律中体味千年前的凄美爱情。
对传统南音呈现方式的大胆突破,赋予南音新作《凤求凰》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与生命力,优美的音乐、新颖的表演、耐人寻味的故事加上炫丽的舞美灯光,即便在对南音毫无了解的局外人看来,也足够精彩。有了对“承”与“变”的巧妙把握,也难怪无论是懂不懂南音的观众,在看完新作后,都发出了“南音原来这么好呀”的感叹。
三、南音新作《凤求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从南音新作《凤求凰》推出到目前的成绩来看,该作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创新作品和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成功案例。2015年10月,《凤求凰》在泉州梨园剧场首演,获得闽南文化圈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11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亚洲国际艺术节暨第十三届国际泉州南音大会唱”开场节目,获得海内外圈内弦友的认同;12月,在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优秀剧(节)目展演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16年10月,作为参展项目参加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凤求凰》演职团队走进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巡演,并举办讲座。优美动听的音乐,才子佳人的故事,生动有趣的互动,激发了高校师生对南音这一古老乐种的兴趣;12月3日,应邀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演出,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让年轻人走近南音、喜欢南音”这个最初的愿望得以实现。
随着该作品的不断推广,南音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崭新的面貌被推介给社会大众、乃至国际都市的观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商,为进一步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凤求凰》主创们怀着传承传播南音文化的期许,进行了这一探索。每一次新的探索都伴随着批评与议论,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无可争议的是,投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怀抱着对南音的热爱与责任,这种热爱与责任凝结成了宝贵的果实: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层面看,《凤求凰》的创作传承了南音与南音文化。作为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的作品,其编创是南音学校教育的现实成果,是南音传承的优秀实践,其推广提升了泉州南音的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促进了南音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对泉州南音的传承和保护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与艺术探索、艺术创新的内涵具有本质区别。“被不断再创造”是该文化表现形式的持有者、习得者为主导进行的,是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生产生活需求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变迁过程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结果,是已经融入该文化表现形式的整体的、崭新的时代内容。作为这些文化表现形式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内容已经为该文化持有者、习得者、享有者所广泛认同或具有相当的认知度、认同度。目前而言,《凤求凰》还只是南音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一次探索,要真正实现南音的“再创造”过程,还需要经过局内人长时间的认同,使其成为该文化表现形式整体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南音新作《凤求凰》不仅在艺术创新、探索上有了一定的成就,也为南音文化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完全有资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参考。
一、时代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在飞速转型的当代社会,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猛烈冲击,大量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被外来文化和急功近利的消费文化行为裹挟,日渐式微,甚至完全失去依托而走向衰亡、消失。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政府就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此正式成为政府行为,对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就此全面展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内涵
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非遗法》同时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通过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等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且从政府、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文化机构等方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传播、宣传和弘扬等,都是保护工作的内容。其中,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与基础,一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只有被自信地“视为自己的文化遗产”,才能在其即有的文化生态中按其自身规律良好地传承下来,才能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和认知,进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同时,广泛地宣传、弘扬,又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与尊重,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氛围。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广泛的传播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民众世代相传的活态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再创造”这个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下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渗透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之中。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需要人的语言和行为来展现,更需要人的活动来传承,活态流变性是非遗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正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世代相传的过程中,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被不断地再创造”。正是这种“再创造”,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使其能够满足民众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在世代相传中闪烁着人类文化的创造力和活态的灵光。
诚如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所言:“传统是在不断阐释中存在的。经过阐释的传统才是有生命力的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对其进行保存和整理,更要在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去重新探索、阐释、再创造,寻求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和路径,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因此,要“传承发展、合理利用”,一方面,正确、有效地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文化生产力,让传统真正“活”起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继承传統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促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
二、个案实践:南音新作《凤求凰》的创演与南音文化推介
(一)千年古乐面临的现实忧虑
南音古称弦管,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当代活态遗存。两汉至晋而唐而两宋,中原移民不断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在历代延续中与当地民间音乐、外来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时间的冲击、历史的洗礼,古老的宫廷燕乐最终流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存续于百姓日常的音乐形式,成为了具有民间性和自娱性的南音,支撑着广大南音弦友的日常文化生活。
传统南音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并依乐器组合不同有上、下四管等分别;其主要乐器有南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拍板等,曲词采用泉州古方言演唱;馆阁是其传承展示的重要场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南音已经融入闽南文化圈民众的生活当中,成为闽南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宗教活动,随处可见南音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闽南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包括南音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在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中的认同感在逐渐衰减。这样的现实,越发凸显出南音文化复兴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如果年轻人不再走近、走进南音,这穿越千年的华雅乐章也会弦断音绝。正是出于对南音传承保护的现实忧虑和文化担当,才有了对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履约的作为,促使了南音新作《凤求凰》的诞生。 (二)《凤求凰》的“承”与“变”
综观南音发展史,“承”与“变”都是其传统,而“传承弦管音乐传统,传播南音文化精神”则是南音新作创意、编创、展演团队的基本共识,因此“承”是关键、“变(创新)”是动力。“承”是南音《凤求凰》编创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但要创新就不能是“原态”的南音,故求变而成“新作”。鉴于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我们设定的目标受众则是年轻人:通过高校巡回展演传播南音文化。正因为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实现社会传播的切入点,因此,在内容选择和展示方式上有明确的追求——情爱的故事、灵性的省思、唯美的意境、时尚的演绎……正如《凤求凰》导演安凤英多次强调:“新作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年轻人借由喜欢这部作品进而喜欢南音。”要实现这样的期待,无疑需要大胆而谨慎的创新。一方面,突破“传统的形態”需要勇气;另一方面,在创新中怎样把握“度”,于承担自身文化责任的前提下实现艺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赢,则是更为复杂的问题。
南音新作《凤求凰》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功。在创作队伍、演出团队的不断探索与磨合之下,《凤求凰》在南音的“承”与“变”之间,找到了宝贵的平衡,在把握南音文化品质、美学精神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当代民众审美需求的满足。
1.“承”—《凤求凰》对传统南音的继承
既然称为南音新作,南音音乐无疑是《凤求凰》编创的前提和基础。无论其表现形式怎样创新,南音首先还要是南音。“无处不南音”是该作主创人员的共识。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南音口音和灵魂,该作主创人员全部从熟悉南音与闽南文化的局内人中选出:剧作者是对闽南文化极为熟悉的厦门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先生,《凤求凰》唱词遵循了传统南音的美学追求,既保留了闽南古方言的文学色彩,又保留了传统南音唱词泉腔方言本色中的白描特点;曲作者是国家级南音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洞箫演奏家吴世安先生,他的创作目标同样很明确:音乐一定是南音的,一定要用南音中最美的素材;出演女主角卓文君的,是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优秀演员庄丽芬,她在传统南音演唱方面无疑是极为出色的;女扮男装的陈恩慧,是泉州南音学院的青年教师,她突破种种局限,成功地完成了司马相如的角色塑造。
而在表演形式上,《凤求凰》也力求对南音的音乐样式进行全面的展示。传统南音有上、下四管之分,上四管指洞箫、琵琶、二弦、三弦,演唱者手执拍板,执节而歌;下四管则是在上四管的基础上加上四宝、小叫、木鱼、酒盏等打击乐器,在传统馆阁的南音演唱中,多用于拜馆等场面。
为了全面展示南音的音乐魅力,南音新作《凤求凰》不仅展示了上四管的演奏形式,还在表演中大量运用了下四管的乐器。“卓文君”与泉州师院南音音乐学院的学生们扮演的侍女、公子哥们手执四宝、酒盏,以灵巧的手指变化演奏出一串串渐弱或者渐强的韵律,精湛的技艺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下四管乐器化入“当垆卖酒”,传递凤与凰的寥落和无奈;而清脆的竹声(四宝)不仅反映了卓文君跌宕起伏的内心情感和人生抉择的坚定明晰,也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睛和耳朵,成为新作最能“揪心”的一个点。而虽不在今天的南音乐队组合之中,却活跃于闽南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中的压脚鼓的善巧运用,也为舞台气氛的营造、剧情的推动增彩不少。
正是在这些带有浓重南音口音的局内人的精雕细琢之下,《凤求凰》的音乐、唱腔都给人“无处不南音”的感觉,最大限度地继承了传统南音的音乐韵味和文化特质。
2.“变”—《凤求凰》对传统南音的创新
既然称为南音新作,必然要与传统南音有所区别,《凤求凰》的“新”,突出体现在作品的舞台呈现方式上。将传统与现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当代的南音表演艺术作品,是新作主创人员的追求。与传统南音民间性、自娱性的呈现方式不同,《凤求凰》将馆阁里自娱的南音搬上了剧场的舞台,将其由单纯的听觉艺术转化成了视听结合的舞台综合艺术。
传统南音的表现形式固然古朴高雅,在不了解南音的现代、圈外受众听来却未免枯燥沉闷。因此,在作品的编排上,新作改变了传统南音正襟危坐的演奏形式,为单纯的南音演唱增添了故事情节。《凤求凰》的故事情节取材于西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通过“和鸣”“私奔”“诀别”三个段落串联起形式多样的南音演唱和演奏,在尽可能保留南音雅乐特质的前提下,丰富其舞台呈现的形式和内容。
既然加入了故事情节,如何用以抒情为主、节奏舒缓的南音来讲故事,又成了新的问题。为了增强作品的舞台表现力,创作者在舞台上加入了一男一女两个舞者,作为凤与凰的内心活动的形象外化;同时在舞台空间的设置上另辟蹊径,他们将舞台设计成一个三面画壁的殿堂式空间,既脱胎于南音传统演奏空间——厅堂,使人进入剧场,就仿佛置身于闽南古厝之中,又在浮雕式的凤凰壁画与炫丽灯光中建构出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虚幻世界,将观众带入另一个时空之中,在南音的悠扬旋律中体味千年前的凄美爱情。
对传统南音呈现方式的大胆突破,赋予南音新作《凤求凰》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与生命力,优美的音乐、新颖的表演、耐人寻味的故事加上炫丽的舞美灯光,即便在对南音毫无了解的局外人看来,也足够精彩。有了对“承”与“变”的巧妙把握,也难怪无论是懂不懂南音的观众,在看完新作后,都发出了“南音原来这么好呀”的感叹。
三、南音新作《凤求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从南音新作《凤求凰》推出到目前的成绩来看,该作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创新作品和文化遗产再创造的成功案例。2015年10月,《凤求凰》在泉州梨园剧场首演,获得闽南文化圈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11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亚洲国际艺术节暨第十三届国际泉州南音大会唱”开场节目,获得海内外圈内弦友的认同;12月,在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优秀剧(节)目展演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16年10月,作为参展项目参加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凤求凰》演职团队走进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巡演,并举办讲座。优美动听的音乐,才子佳人的故事,生动有趣的互动,激发了高校师生对南音这一古老乐种的兴趣;12月3日,应邀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演出,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让年轻人走近南音、喜欢南音”这个最初的愿望得以实现。
随着该作品的不断推广,南音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崭新的面貌被推介给社会大众、乃至国际都市的观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出商,为进一步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凤求凰》主创们怀着传承传播南音文化的期许,进行了这一探索。每一次新的探索都伴随着批评与议论,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无可争议的是,投身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怀抱着对南音的热爱与责任,这种热爱与责任凝结成了宝贵的果实: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层面看,《凤求凰》的创作传承了南音与南音文化。作为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的作品,其编创是南音学校教育的现实成果,是南音传承的优秀实践,其推广提升了泉州南音的知名度和社会认知度,促进了南音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对泉州南音的传承和保护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与艺术探索、艺术创新的内涵具有本质区别。“被不断再创造”是该文化表现形式的持有者、习得者为主导进行的,是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生产生活需求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变迁过程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结果,是已经融入该文化表现形式的整体的、崭新的时代内容。作为这些文化表现形式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内容已经为该文化持有者、习得者、享有者所广泛认同或具有相当的认知度、认同度。目前而言,《凤求凰》还只是南音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一次探索,要真正实现南音的“再创造”过程,还需要经过局内人长时间的认同,使其成为该文化表现形式整体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南音新作《凤求凰》不仅在艺术创新、探索上有了一定的成就,也为南音文化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完全有资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