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世界女性形象走廊中,安娜和繁漪以独特的艺术形象,散发着熠熠光辉。她们对爱情的执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疯狂的举动,悲惨的结局,无不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灵。生存的社会环境、人物关系以及思想观念的相似,使她们存在着难以区分的类似。正是对妇女解放的伟大历程的关注和反思,探寻她们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女性;相似;爱情;悲剧
法国比较文学家凡•提格亨说得好:“一个心智的产物不是孤立的,无论作者有意无意,象一幅画,一座雕塑,一个奏鸣曲一样,一部书也是归入一个系列之中的”,文学形象也是如此,“他会有前驱者,也会有后继者。”(1)安娜和繁漪正是有“前驱”和“后继”的纽带关系而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安娜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繁漪是中国话剧史上的泰斗曹禺《雷雨》中的女主角。“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她们身处不同的环境,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不幸的婚姻葬送了她们的青春和爱情。安娜和繁漪,这两个可爱又可悲的异国姐妹,她们的物质生活是“富有的”,“幸福的”。然而,在精神生活上,她们却都是“不幸”的,不幸的婚姻摧残了她们洋溢着激情的身心,不幸的爱情又泯灭了她们对生活的最后渴望。十七岁,正是青春浪漫的年华,她们在“没有爱情,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情况下,安娜就在她姑母的一手撮合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繁漪也恰好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被比她大二十岁的封建资本家周朴园骗到了家中,从而被束缚在封建包办婚姻巨大的罗网中。这不幸的婚姻,便埋下了她们终身不幸的种子。
卡列宁和周朴园都是“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体面人物’”。(1)卡列宁虚伪、冷酷、是一架枯燥僵化的“官僚机器”。周朴园则伪善 、专横、“是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2)卡列宁只关心官场的勾心斗角,而把有血有肉的妻子仅仅当做是一个家室的标志。周朴园热衷的是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为此目的,他只强迫繁漪做一个点缀这个家庭的“百依百顺”的旧式花瓶。(3)安娜与卡列宁、繁漪与周朴园之间毫无爱情,然而,他们的夫妻关系却要受到宗教道义、法律条文、道德规范和传统观念的保护,神圣不可侵犯。她们,一个成了“机器”的附件,一个成了“阎王”的奴隶,尽管“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样的高。”
其次,她们是大胆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叛逆女性。在西方资产阶级平等、自由、个性解放时代的春风下,安娜和繁漪的女性自我意识复苏了。所以,当沃伦斯基和周萍分别出现在她们的眼前并闯进她们各自的生活的时候,沃伦斯基“维特式的不顾一切的热情”,周萍狂热的“冲动”,向她们发出爱情的呼唤的时候,女人这个概念便在她们的心中苏醒了。她们举起了造次的火炬,开始了死里逃生的奋斗。安娜勇敢的喊出:“无论怎样,我都要冲破他想用来把我擒住的那面虚伪的蜘蛛网。”繁漪在经历了十八年痛苦的磨难后,也大声疾呼:“我的心并没有死,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我是人,一个要真正活着的女人!”
第三、她们都是爱情“围城”中的俘虏。黑格尔认为: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如果在爱情方面遭到不幸,她就会像一道光线被一阵狂风吹熄掉。如果说不幸的婚姻,使安娜和繁漪受尽了欺侮和折磨的话,那么不幸的爱情,则彻底断了她们生的渴望、活的希求。
渥伦斯基,这个俄国贵族社会的宠儿。金于其外,败絮其中。他感兴趣的只是安娜迷人的外表,而从没窥见过安娜丰富的精神世界。这就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不会长久, 也不可能长久。当他觉得安娜成为他重返上流社会的累赘的时候,就指责安娜不愿离婚,对他不忠城,从而把一切罪过都扣在安娜的身上。渥伦斯基后来对安娜的冷落,导致了安娜的精神全面崩溃,最后惨死在车轮上,熄灭了安娜生命的火花。
这个“爱的使者”,周萍。他是一个懦弱自私的资产阶级少爷,一个感情和理智矛盾的奴隶,一颗弱不禁风的小草。他叩开了繁漪的心灵之门又赶紧把它关上,他点燃了繁漪的爱情之花又亲手扑灭了它。周萍的始乱终弃,把这个不幸的女人又一次抛向了地狱的最底层。
渥伦斯基拒绝不了上流社会的诱惑,踏上了“归程”。同样,周萍顶不住封建伦理的精神压力,宣布“我还是我父亲的儿子”,准备一走了之。对安娜和繁漪来说,这不仅仅是情人的丧失,爱情的丧失,而是赖以生存下去的生活希望、生活欲望的破灭。她们被逼疯了,精神全面崩溃。安娜认识了“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的社会,挺身卧轨,以死表现对黑暗社会的反抗;繁漪更清楚周家罪恶的历史和现实以及他们凶残伪善的本质,作困兽之斗。
总之,安娜和繁漪这对不同时代的异国姐妹虽身处不同的环境,却有着相同的经历遭遇。呐喊——追求——幻灭,是安娜和繁漪爱情悲剧的三部曲,也是这两位不屈的女性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妇女在争取人格独立和爱情幸福方面的艰辛,向她们所生活的黑暗王国投去一线光明 ,也记载了妇女解放的痛苦历程。
参考文献
1 凡•提格亨《比较文学•导言》,引自《厦门大学学报》,83年第一期34页
2 (3)《曹禺研究专集》,上册,海峡文艺出版社
3 曹禺《雷雨•序》
【关键词】 女性;相似;爱情;悲剧
法国比较文学家凡•提格亨说得好:“一个心智的产物不是孤立的,无论作者有意无意,象一幅画,一座雕塑,一个奏鸣曲一样,一部书也是归入一个系列之中的”,文学形象也是如此,“他会有前驱者,也会有后继者。”(1)安娜和繁漪正是有“前驱”和“后继”的纽带关系而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安娜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繁漪是中国话剧史上的泰斗曹禺《雷雨》中的女主角。“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然她们身处不同的环境,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不幸的婚姻葬送了她们的青春和爱情。安娜和繁漪,这两个可爱又可悲的异国姐妹,她们的物质生活是“富有的”,“幸福的”。然而,在精神生活上,她们却都是“不幸”的,不幸的婚姻摧残了她们洋溢着激情的身心,不幸的爱情又泯灭了她们对生活的最后渴望。十七岁,正是青春浪漫的年华,她们在“没有爱情,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的情况下,安娜就在她姑母的一手撮合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繁漪也恰好是在她十七岁的时候,被比她大二十岁的封建资本家周朴园骗到了家中,从而被束缚在封建包办婚姻巨大的罗网中。这不幸的婚姻,便埋下了她们终身不幸的种子。
卡列宁和周朴园都是“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体面人物’”。(1)卡列宁虚伪、冷酷、是一架枯燥僵化的“官僚机器”。周朴园则伪善 、专横、“是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2)卡列宁只关心官场的勾心斗角,而把有血有肉的妻子仅仅当做是一个家室的标志。周朴园热衷的是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为此目的,他只强迫繁漪做一个点缀这个家庭的“百依百顺”的旧式花瓶。(3)安娜与卡列宁、繁漪与周朴园之间毫无爱情,然而,他们的夫妻关系却要受到宗教道义、法律条文、道德规范和传统观念的保护,神圣不可侵犯。她们,一个成了“机器”的附件,一个成了“阎王”的奴隶,尽管“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样的高。”
其次,她们是大胆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叛逆女性。在西方资产阶级平等、自由、个性解放时代的春风下,安娜和繁漪的女性自我意识复苏了。所以,当沃伦斯基和周萍分别出现在她们的眼前并闯进她们各自的生活的时候,沃伦斯基“维特式的不顾一切的热情”,周萍狂热的“冲动”,向她们发出爱情的呼唤的时候,女人这个概念便在她们的心中苏醒了。她们举起了造次的火炬,开始了死里逃生的奋斗。安娜勇敢的喊出:“无论怎样,我都要冲破他想用来把我擒住的那面虚伪的蜘蛛网。”繁漪在经历了十八年痛苦的磨难后,也大声疾呼:“我的心并没有死,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我是人,一个要真正活着的女人!”
第三、她们都是爱情“围城”中的俘虏。黑格尔认为: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如果在爱情方面遭到不幸,她就会像一道光线被一阵狂风吹熄掉。如果说不幸的婚姻,使安娜和繁漪受尽了欺侮和折磨的话,那么不幸的爱情,则彻底断了她们生的渴望、活的希求。
渥伦斯基,这个俄国贵族社会的宠儿。金于其外,败絮其中。他感兴趣的只是安娜迷人的外表,而从没窥见过安娜丰富的精神世界。这就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不会长久, 也不可能长久。当他觉得安娜成为他重返上流社会的累赘的时候,就指责安娜不愿离婚,对他不忠城,从而把一切罪过都扣在安娜的身上。渥伦斯基后来对安娜的冷落,导致了安娜的精神全面崩溃,最后惨死在车轮上,熄灭了安娜生命的火花。
这个“爱的使者”,周萍。他是一个懦弱自私的资产阶级少爷,一个感情和理智矛盾的奴隶,一颗弱不禁风的小草。他叩开了繁漪的心灵之门又赶紧把它关上,他点燃了繁漪的爱情之花又亲手扑灭了它。周萍的始乱终弃,把这个不幸的女人又一次抛向了地狱的最底层。
渥伦斯基拒绝不了上流社会的诱惑,踏上了“归程”。同样,周萍顶不住封建伦理的精神压力,宣布“我还是我父亲的儿子”,准备一走了之。对安娜和繁漪来说,这不仅仅是情人的丧失,爱情的丧失,而是赖以生存下去的生活希望、生活欲望的破灭。她们被逼疯了,精神全面崩溃。安娜认识了“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的社会,挺身卧轨,以死表现对黑暗社会的反抗;繁漪更清楚周家罪恶的历史和现实以及他们凶残伪善的本质,作困兽之斗。
总之,安娜和繁漪这对不同时代的异国姐妹虽身处不同的环境,却有着相同的经历遭遇。呐喊——追求——幻灭,是安娜和繁漪爱情悲剧的三部曲,也是这两位不屈的女性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妇女在争取人格独立和爱情幸福方面的艰辛,向她们所生活的黑暗王国投去一线光明 ,也记载了妇女解放的痛苦历程。
参考文献
1 凡•提格亨《比较文学•导言》,引自《厦门大学学报》,83年第一期34页
2 (3)《曹禺研究专集》,上册,海峡文艺出版社
3 曹禺《雷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