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光爆锚喷与普通爆破法及传统的砌碹支护、支架支护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经济、安全、劳动强度低、适应条件广等优点。锚喷支护技术在煤矿井巷工程中应用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发展,锚喷支护已被广泛采用并在理论和施工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锚喷支护做为一种支护形式,在采矿、水利、隧道等地下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有些矿井锚喷支护的巷道占巷道总量的80%~90%,称为锚喷化矿井。
二、合理选择光面爆破参数
合理选择爆破参数,使爆破后的井巷断面轮廓符合设计尺寸要求,在周边轮廓线上尽可能留下炮眼痕迹,保持围岩的自身强度,是光爆锚喷的基本要求。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提高光爆效果,主要是靠合理选择光爆参数。
光面爆破时,涉及的参数很多,最主要的参数有炸药及装药结构,不偶合系数,炮孔间距,最小抵抗线,炮孔深度等等。这些参数可直接影响光爆质量,它們是光面爆破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合理正确的选择和确定这些参数至关重要。
1、炸药及装药结构
光爆所要求的炸药应是爆速低、猛度低、密度低、爆炸稳定性高的低级或低中级炸药。目前我国光爆施工中,主要使用硝铵类炸药、胶质类炸药以及专门的光爆专用炸药等,这些炸药都符合上述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的要求。装药结构,常采用不偶合装药,改变装药结构。采用细长管装药、小管装药、空气间隔装药以及普通药卷常规装药,来实现光面爆破。孔口常用炮泥堵塞或不堵塞而反向装药。
2、不偶合系数
构成不偶合装药的途径:一是不改变现有普通硝铵类炸药药卷直径而加大炮孔直径。二是改变现有的药卷直径为小直径药卷或采用光爆专用炸药。实践证明,在一般光爆施工中,不偶合系数选用1.5—2.0光爆效果最好。
3、炮孔间距E、最小抵抗线W
实践证明:一般软弱岩体、中等坚硬的岩体和比较坚硬的岩体,孔距要小于或等于抵抗线厚度,这样,使相邻两眼孔产生的应力波相遇之后,才能在达到抵抗线边缘之前,贯通孔距。
通常在施工中,孔距E值可选在300—650 mm左右。当岩石较软弱、节理裂隙较发育或巷道跨度较小时,E值可适当减少为300-400mm;中硬或中硬以上的岩石,E值可选在400-500㎜,岩石坚硬完整时,可选在450—650mm。另外有人建议,把孔距E确定为炮孔直径的8-15倍。
抵抗线厚度W值的选择通常300-700mm,当岩石较松软时,W值可选在400-700mm;中等硬度时,W值可选在350—600㎜;坚硬完整时W可选在300—500mm。孔距E和抵抗线W的比值称为密集系数,用符号M表示,一般取M值在0.6-1.2之间。坚硬完整和比较坚硬的岩体,密集系数值取0.8-1.2;岩石特别坚硬时,M值最大可取到l.5;中硬及中硬以下的岩体中,密集系数取0.6—1.0。在施工中,根据岩石的变化,巷道断面的大小,及时的将E和W调整到最有利于光爆的程度,或者说调整到最有利于提高光爆质量的程度。
4、炮孔深度
一般情况下不提倡眼孔深度少于1.2m。当炮孔深度不足1.8m时为浅孔爆破;当炮孔深度在1.8—2.5m时为中深孔爆破,孔深超过2.5m时为深孔爆破。
三、锚喷支护技术
1、岩巷中的锚喷支护方法
在岩层节理发育、松软破碎的岩巷中,主要采用锚网喷支护。因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较为明显,刚性的混凝土喷层不适应变形大的要求,用钢筋网给以加固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使混凝土应力均匀分布,增加喷层的抗拉、抗剪强度.防止喷层开裂;金属网钢筋直径一般选用Φ6.5mm,设计网格一般为100×100㎜或150×150㎜,节点全部焊接。金属网片的规格,为设计锚杆排间距的2倍加网片搭接长度,以保证按锚杆的间排距设计位置正好把网边及网固定牢。进行支护的方法是放炮后立即除掉顶板浮石,在巷道顶部喷一层30~50㎜厚的混凝土,接着打锚杆眼,铺设金属网,安装锚杆。金属网的接茬处必须打一排锚杆,以保证网的铺设质量。锚杆的托板要压紧网片,并压紧至岩面,挂网后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厚度。
2、保征喷层质量及降低粉尘回弹的措施
为保证喷层质量.我们对喷射混凝土的水泥标号、水质,砂子、石子等喷浆材料都有严格规定,并要求砂子、石子用水冲洗干净,严格控制喷浆材料的配合比、水灰比及添加剂掺量,初喷及复喷前都要吹洗岩面粉尘,并保证喷层厚度,喷后派人对喷面进行定时洒水养护。
3、锚喷支护质量的检测
锚喷支护质量主要检测项目为:锚杆数量、角度、锚固深度、间排距、锚固力、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与强度等。检查的方法是:锚杆锚固力是在未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前,采用锚杆拉力计进行检测;锚杆间、排距的检测是在未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前,在工作面用量尺直接量测;锚杆角度采用量尺检测锚杆与围岩表向的垂直度;喷层厚度采用打深度孔量尺直接量测;混凝土的强度采用点荷载法检测,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
四、几点误区
1、喷射混凝土层过厚
巷道施工时,在围岩稳定性较差的条件下,加大喷层厚度是正确的,但这个厚度的增加是有限的。有不少矿井在巷道穿过破碎地带时把喷层厚度过于加大,甚至超过250㎜。“喷射混凝土层越厚,其支护作用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2、在施工中以一次喷全厚代替两次喷射
喷射混凝土厚度在50~100㎜以上时应该分两次喷射,即在围岩开挖后初喷20~50㎜,以后在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喷射达到设计厚度。不少矿井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掘进速度,把分两次喷射的混凝土并成一次完成。“既然喷层厚度一样,支护效果就差不多”。这种观点或做法也是错误的。一次喷射和分两次喷射在支护作用原理与效果上有很大差别。
(1)喷层对围岩的支护作用不同。混凝土喷层的柔性随其厚度增大而减小。初喷较薄的混凝土既能及早封闭围岩,防止进一步风化,又具有较大柔性,能随围岩一起变形、位移,使围岩内部的应力得以充分释放,大大降低二次支护的负荷。把两次喷射并成一次完成,过早地喷上较厚的混凝土,限制了围岩内部能量的释放,增大了支护负荷,降低了相同支护参数下的支护效果。
(2)喷层与围岩的致密紧贴程度不同。混凝土在高速喷射过程中,水泥颗粒受到连续碰撞冲击,与围岩能致密紧贴,但其致密紧贴的程度是受末固结喷层厚度的影响的。喷层厚度增大,自重增大,尤其会降低巷道顶部的喷层致密程度;喷层厚度增大,已喷混凝土尚未固结、塑性较大,也降低了后续喷层的致密性;如果能分两次喷射,第一层喷层已经固结后再喷,这一不利因素即会消除。
由上可知,喷层总厚度相同,分两次喷还是并成一次完成,在喷层的致密程度、喷层强度以及对围岩的支持作用上有很大差别,支护效果有很大差别。
3、选用不合理的支护型式与锚喷支护配合
除了锚喷支护以外,可缩性U型钢拱型支架也是我国煤矿常用的支护形式。在围岩破碎、地压较大时,不少矿井把这两种常用支护型式联合起来,并称之为“加强支护”。粗一看,这种联合支护应该是很好的,因为在一般条件下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支护都有较好的效果,两者又都允许围岩有一定的位移。因此,想当然地认为在条件较差的地段把两者联合起来是不成问题的。但再细分析一下,这种预期的支护效果是达不到的,究其原因是锚喷支护与可缩性U型钢支架不能互相配合造成的。
4、支护参数不合理
在许多矿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参数变化不大,甚至没有变化,其原因是缺乏可靠的依据来调整支护参数,以至于造成大量浪费或支护不够安全,埋下了施工隐患。
巷道支护参数的确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围岩的强度与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矿山压力的大小与方向、受采掘影响的程度和时间以及巷道施工的工艺过程等等,至今仍无较为精确的确定方法,目前常用的还是工程类比法;工程类比法确定支护参数简单易行,但不够准确。在施工设计时,为了不担风险,设计者往往偏于过分保守,从而造成大量浪费。
五、几点体会
1、锚喷支护突破了传统的支护概念,优越于传统的支架、砌碹支护方式,通过对围岩的及时锚固和喷射混凝土,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提高了围岩强度,防止围岩的松动和风化,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支承自稳能力。把围岩由荷载变为承载结构,使围岩与支护材料共同作用,达到支护巷道的目的。在工艺上便于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支护方式和支护费用上也明显优于其他支护。
2、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结构多变,在应用锚喷支护技术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研究合理的锚喷支护结构。
3、锚喷支护必须与光面爆破相结合。光面爆破是搞好锚喷支护的关键之一。施工时要根据不同的岩性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巷道掘进时光爆成型好。
4、锚喷支护的质量与锚喷支护材料、各道工序的质量有关。锚喷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规定,各道施工工序必须按质量标准严格把关,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以保证施工质量。
光爆锚喷与普通爆破法及传统的砌碹支护、支架支护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经济、安全、劳动强度低、适应条件广等优点。锚喷支护技术在煤矿井巷工程中应用已有近5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发展,锚喷支护已被广泛采用并在理论和施工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锚喷支护做为一种支护形式,在采矿、水利、隧道等地下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有些矿井锚喷支护的巷道占巷道总量的80%~90%,称为锚喷化矿井。
二、合理选择光面爆破参数
合理选择爆破参数,使爆破后的井巷断面轮廓符合设计尺寸要求,在周边轮廓线上尽可能留下炮眼痕迹,保持围岩的自身强度,是光爆锚喷的基本要求。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提高光爆效果,主要是靠合理选择光爆参数。
光面爆破时,涉及的参数很多,最主要的参数有炸药及装药结构,不偶合系数,炮孔间距,最小抵抗线,炮孔深度等等。这些参数可直接影响光爆质量,它們是光面爆破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合理正确的选择和确定这些参数至关重要。
1、炸药及装药结构
光爆所要求的炸药应是爆速低、猛度低、密度低、爆炸稳定性高的低级或低中级炸药。目前我国光爆施工中,主要使用硝铵类炸药、胶质类炸药以及专门的光爆专用炸药等,这些炸药都符合上述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的要求。装药结构,常采用不偶合装药,改变装药结构。采用细长管装药、小管装药、空气间隔装药以及普通药卷常规装药,来实现光面爆破。孔口常用炮泥堵塞或不堵塞而反向装药。
2、不偶合系数
构成不偶合装药的途径:一是不改变现有普通硝铵类炸药药卷直径而加大炮孔直径。二是改变现有的药卷直径为小直径药卷或采用光爆专用炸药。实践证明,在一般光爆施工中,不偶合系数选用1.5—2.0光爆效果最好。
3、炮孔间距E、最小抵抗线W
实践证明:一般软弱岩体、中等坚硬的岩体和比较坚硬的岩体,孔距要小于或等于抵抗线厚度,这样,使相邻两眼孔产生的应力波相遇之后,才能在达到抵抗线边缘之前,贯通孔距。
通常在施工中,孔距E值可选在300—650 mm左右。当岩石较软弱、节理裂隙较发育或巷道跨度较小时,E值可适当减少为300-400mm;中硬或中硬以上的岩石,E值可选在400-500㎜,岩石坚硬完整时,可选在450—650mm。另外有人建议,把孔距E确定为炮孔直径的8-15倍。
抵抗线厚度W值的选择通常300-700mm,当岩石较松软时,W值可选在400-700mm;中等硬度时,W值可选在350—600㎜;坚硬完整时W可选在300—500mm。孔距E和抵抗线W的比值称为密集系数,用符号M表示,一般取M值在0.6-1.2之间。坚硬完整和比较坚硬的岩体,密集系数值取0.8-1.2;岩石特别坚硬时,M值最大可取到l.5;中硬及中硬以下的岩体中,密集系数取0.6—1.0。在施工中,根据岩石的变化,巷道断面的大小,及时的将E和W调整到最有利于光爆的程度,或者说调整到最有利于提高光爆质量的程度。
4、炮孔深度
一般情况下不提倡眼孔深度少于1.2m。当炮孔深度不足1.8m时为浅孔爆破;当炮孔深度在1.8—2.5m时为中深孔爆破,孔深超过2.5m时为深孔爆破。
三、锚喷支护技术
1、岩巷中的锚喷支护方法
在岩层节理发育、松软破碎的岩巷中,主要采用锚网喷支护。因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较为明显,刚性的混凝土喷层不适应变形大的要求,用钢筋网给以加固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使混凝土应力均匀分布,增加喷层的抗拉、抗剪强度.防止喷层开裂;金属网钢筋直径一般选用Φ6.5mm,设计网格一般为100×100㎜或150×150㎜,节点全部焊接。金属网片的规格,为设计锚杆排间距的2倍加网片搭接长度,以保证按锚杆的间排距设计位置正好把网边及网固定牢。进行支护的方法是放炮后立即除掉顶板浮石,在巷道顶部喷一层30~50㎜厚的混凝土,接着打锚杆眼,铺设金属网,安装锚杆。金属网的接茬处必须打一排锚杆,以保证网的铺设质量。锚杆的托板要压紧网片,并压紧至岩面,挂网后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厚度。
2、保征喷层质量及降低粉尘回弹的措施
为保证喷层质量.我们对喷射混凝土的水泥标号、水质,砂子、石子等喷浆材料都有严格规定,并要求砂子、石子用水冲洗干净,严格控制喷浆材料的配合比、水灰比及添加剂掺量,初喷及复喷前都要吹洗岩面粉尘,并保证喷层厚度,喷后派人对喷面进行定时洒水养护。
3、锚喷支护质量的检测
锚喷支护质量主要检测项目为:锚杆数量、角度、锚固深度、间排距、锚固力、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与强度等。检查的方法是:锚杆锚固力是在未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前,采用锚杆拉力计进行检测;锚杆间、排距的检测是在未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前,在工作面用量尺直接量测;锚杆角度采用量尺检测锚杆与围岩表向的垂直度;喷层厚度采用打深度孔量尺直接量测;混凝土的强度采用点荷载法检测,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
四、几点误区
1、喷射混凝土层过厚
巷道施工时,在围岩稳定性较差的条件下,加大喷层厚度是正确的,但这个厚度的增加是有限的。有不少矿井在巷道穿过破碎地带时把喷层厚度过于加大,甚至超过250㎜。“喷射混凝土层越厚,其支护作用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2、在施工中以一次喷全厚代替两次喷射
喷射混凝土厚度在50~100㎜以上时应该分两次喷射,即在围岩开挖后初喷20~50㎜,以后在围岩基本稳定后进行二次喷射达到设计厚度。不少矿井为了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掘进速度,把分两次喷射的混凝土并成一次完成。“既然喷层厚度一样,支护效果就差不多”。这种观点或做法也是错误的。一次喷射和分两次喷射在支护作用原理与效果上有很大差别。
(1)喷层对围岩的支护作用不同。混凝土喷层的柔性随其厚度增大而减小。初喷较薄的混凝土既能及早封闭围岩,防止进一步风化,又具有较大柔性,能随围岩一起变形、位移,使围岩内部的应力得以充分释放,大大降低二次支护的负荷。把两次喷射并成一次完成,过早地喷上较厚的混凝土,限制了围岩内部能量的释放,增大了支护负荷,降低了相同支护参数下的支护效果。
(2)喷层与围岩的致密紧贴程度不同。混凝土在高速喷射过程中,水泥颗粒受到连续碰撞冲击,与围岩能致密紧贴,但其致密紧贴的程度是受末固结喷层厚度的影响的。喷层厚度增大,自重增大,尤其会降低巷道顶部的喷层致密程度;喷层厚度增大,已喷混凝土尚未固结、塑性较大,也降低了后续喷层的致密性;如果能分两次喷射,第一层喷层已经固结后再喷,这一不利因素即会消除。
由上可知,喷层总厚度相同,分两次喷还是并成一次完成,在喷层的致密程度、喷层强度以及对围岩的支持作用上有很大差别,支护效果有很大差别。
3、选用不合理的支护型式与锚喷支护配合
除了锚喷支护以外,可缩性U型钢拱型支架也是我国煤矿常用的支护形式。在围岩破碎、地压较大时,不少矿井把这两种常用支护型式联合起来,并称之为“加强支护”。粗一看,这种联合支护应该是很好的,因为在一般条件下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支护都有较好的效果,两者又都允许围岩有一定的位移。因此,想当然地认为在条件较差的地段把两者联合起来是不成问题的。但再细分析一下,这种预期的支护效果是达不到的,究其原因是锚喷支护与可缩性U型钢支架不能互相配合造成的。
4、支护参数不合理
在许多矿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巷道支护参数变化不大,甚至没有变化,其原因是缺乏可靠的依据来调整支护参数,以至于造成大量浪费或支护不够安全,埋下了施工隐患。
巷道支护参数的确定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围岩的强度与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矿山压力的大小与方向、受采掘影响的程度和时间以及巷道施工的工艺过程等等,至今仍无较为精确的确定方法,目前常用的还是工程类比法;工程类比法确定支护参数简单易行,但不够准确。在施工设计时,为了不担风险,设计者往往偏于过分保守,从而造成大量浪费。
五、几点体会
1、锚喷支护突破了传统的支护概念,优越于传统的支架、砌碹支护方式,通过对围岩的及时锚固和喷射混凝土,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提高了围岩强度,防止围岩的松动和风化,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支承自稳能力。把围岩由荷载变为承载结构,使围岩与支护材料共同作用,达到支护巷道的目的。在工艺上便于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支护方式和支护费用上也明显优于其他支护。
2、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结构多变,在应用锚喷支护技术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研究合理的锚喷支护结构。
3、锚喷支护必须与光面爆破相结合。光面爆破是搞好锚喷支护的关键之一。施工时要根据不同的岩性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巷道掘进时光爆成型好。
4、锚喷支护的质量与锚喷支护材料、各道工序的质量有关。锚喷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规定,各道施工工序必须按质量标准严格把关,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以保证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