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朝“寻常”诗人绝句里的送别诗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别诗,在唐朝诗国里自成一方华艳的天地。这其中有我们熟知的王维的《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它们可谓家喻户晓,路人皆知。另有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等,也脍炙人口,传诵不衰。今天,我想在送别诗的“玉树琼林间,缘蹊径作幽行”,想从大家送别诗光环外的诗人的别情抒发中,领略一番大唐诗国送别绝句诗中那永远挡不住的迷人风采。
  我们先看雍陶的《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雍陶,是晚唐出身寒门的著名诗人。和王建、贾岛等交往甚密。《全唐诗》和《全唐文》均有诗文收录。
  诗歌前两句写了剑门关以南正值腊月前的早春景色,翩翩起舞的山鸟正伴着温煦可人的江风在迷离醉人的春雨里轻舞飞翔,这是一幅剑南早春风光图。清和优美的早春风光,正是宜人,也为后面的抒情蓄足了势。接下来,作者抒发了和友人间的深挚情谊。作者对友人的一路伴行,可谓是山山水水,一程复一程,情深深,意浓浓,原因何在?最后一句以“自缘身是忆归人”道出了原委,原来是因为作者自己也是宦游天涯,思乡心切,对出门在外两地相思的苦况身有同感,因此,惺惺相惜,便有了对身边友人的一路长伴相送。该诗妙就妙在后边的回答上,既出乎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
  我们再看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是晚唐诗人。善工怀古和田园题材的诗歌,常以水、雨之景入诗。有人拟之与杜甫比肩,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他。
  这是作者写于安徽宣城的一首送别诗。谢亭,是时人饯行送别的首选地点。李白于此也有一首名满天下的饯别怀古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劳歌,是送别之歌。曲终歌罢,解缆放舟,谢亭送别开场。秋天,是一个触发情感的敏感期,思乡、念归、怀人、遥忆等等,诸多情绪郁结。第一句,作者是站在送行者角度拉开抒情序幕:歌罢起航。第二句,则是站在远行者的角度展开视野:两岸青山,丹枫似火,燃遍山野,正是思念时节。“水急流”,说明江水奔腾,行舟渐行渐远。这是一幅传神生动的秋日送别图。本来秋色如画,正是好友并行同赏共流连的季节,却面临着一个不得不分手的场景,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与江淹《别赋》里“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句,饯别酒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和友人已经山遥水隔,一份对朋友的牵挂油然而生。“人已远”,看似平淡之语,其实里边含有无尽的蕴含。最后一句的“西楼”就是指谢亭。“满天风雨”,指天色陡变,风雨来袭,秋风秋雨愁煞人,强化了离别相思的氛围。风雨渐急,无奈下楼,看似是对伤离之情的躲避,实际上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时此刻,作者内心是无法平复的,这最后一联,带给人无限丰富的联想,是该七绝最让人称赏的所在。
  下边是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严维,是中唐诗人。《唐才子传》称其“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诗以送别赠酬居多,我们熟知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便出自他手。
  所选诗歌是他的一首送别诗名作。这首诗写了作者为韦参军送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和好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抒发了对好友离别后的一腔思念。
  前两句写送行。“丹阳郭里送行舟”,“丹阳郭”,交待了送行的地点:丹阳外城。“行舟”,代指朋友。言指好友是从水路远别。“两地秋”,是交待分别的时间,同时又因秋日是一个撩人愁绪的时节,暗示两人彼此间已心生无尽的思念与牵挂,有一语双关的效果。
  诗的后两句写了分别之后的绵绵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此一句语言平实,但画面感强。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在薄暮里于江边徘徊遥望的场景。暮色苍茫中,一个人影孤独地徘徊踟蹰,不言对友人的思念而思念自生。“寒鸦飞尽水悠悠”,寒鸦消失于视野,暗示好友已经行远。“水悠悠”,流水绵绵,思念不断。两个意象形象细腻地写活了两人间深挚的友情。遥思远念的诗句唐诗里屡见不鲜,如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孟浩然的“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便是与前边一联相仿的诗句。
  这类送别诗,还有崔橹的《三月晦日送客》,唐末诗人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等等,这类绝句虽然淹没在大家大手笔的送别诗光环之下,但细细咀嚼,仍然深味隽永。
  大唐诗国,华章璀璨,奇珍异葩与凡花草卉同园竞辉,它们相得益彰共同把大唐的文化天宇打扮得繁星闪烁、流光溢彩。
  大唐诗国送别诗里的凡花草卉一样流光也晶莹。
其他文献
在职高生的音乐教学中,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应注重调动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心理体验,倾听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还应适当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
近年来,由于个别校园欺凌事件在网络上热传,影响了相关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给受害者、学校及社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引起了相关司法机关的重视,曾有审判职能部门就校园欺凌现象对学生进行过专项调查研究。本文便与大家共同探讨高中校园欺凌现状及预防策略。  早在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就曾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为响应、配合教育部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很
期刊
音乐有一种奇妙的美,它能陶冶人的情操,能触动、感染人的心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在艺术中得到熏陶,开发其潜在的动力,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要想上好音乐课,必须吃透音乐教材。  小学音乐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注重与学生的生活联系  学习内容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他们就会自主探究学习。小学音乐教材在内容选取上
期刊
幼儿具有饱满丰富的积极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幼儿积极的情绪通常表现为喜悦,满意、热忱、快乐等。积极的情绪能促使幼儿以积极的态度、盎然的兴致投身于将要进
期刊
小学班级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因此必须讲究教育的艺术,因为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们一生的生活道
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进步,并在现实生活当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前综合性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未来的人才,必须具备信息时代的素养,创新性、拓展性的思维,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在当前的中学教育教学当中,如果进行有效地导入CAI教学,较好地体现出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活构建起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现实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达到既定的教
期刊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水平往往标志着思维的水平。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期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期,抓紧这个时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智力,发展表达能力,理解知识能力的
期刊
贵阳市开阳县高寨苗族、布依族乡是贵州省100个一类扶贫重点乡,是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同志的扶贫联系点。2004年初,省党建扶贫开阳工作队入驻高寨乡,在党建扶贫工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在反复思考碰撞的过程中才能有所发现。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往质疑--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在过程中互相合作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