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对学生的阅读体验要做到心中有“尺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准确机智地把握“尺度”;创造性地处理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彰显智慧,使教学充满灵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体验;“尺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6-0051-03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由于教学的开放和学生的差异,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对学生的阅读体验要做到心中有“尺度”,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标准。我们知道,文本的价值取向,编者的意图,文本的表达方式,学生学习的心理历程,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准确机智地把握“尺度”,创造性地处理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彰显智慧,使教学充满灵性,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一、课前预约:“尺度”把握的前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材,全面而智慧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学生独特体验的催发者。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驾轻就熟,巧妙地采取策略,进行恰如其分的应对。
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肯定要关注课题,“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话题,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读文,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感受艄公的伟大形象,同时领悟文章的写法。这一点,如果教师把握住了,在课堂上直奔主题,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把握住艄公的形象。请看学生的认识:
生1:艄公很勇敢,在惊涛骇浪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这两个词语鲜明地表现出艄公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2:艄公面对艰险,大胆而小心。
生3:艄公是个智慧的人,在困难面前知道如何掌舵。
生4:艄公镇静沉稳,在波峰浪谷间得心应手。
生5:环境造就人,因为艄公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练就了高超的技术。
这些感受是真切的,是鲜活的,直接来自于学生的心灵。在学生获得对艄公的印象之后,教师再追问:“课文中直接描写艄公的句子并不多,你的感受来自哪些语言文字?课文是怎样写的呢?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读书。学生的发现是令人惊喜的:课文的环境描写烘托了艄公工作的困难;用乘客的悠闲自得反衬艄公的凝神工作;文中写坐羊皮筏子需要小心和大胆,衬托了艄公的工作更需小心大胆……
就这样,学生不仅感受了艄公的形象,还深入探究了课文的写法。这无疑应归功于老师钻研了教材,设计出这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精辟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自读课文,从读书中收获真切体验。所以说,课堂上学生独特的体验,需要教师知教材、知学生,做一个会“掘井”的人。教师钻研教材越深入,越能调控课堂,点亮学生的思维,也越能机智把握学生的感受,指导学生领悟到文本的真实内涵。
二、智对生成:“尺度”把握的关键
越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越是开放的课堂,越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进行筛选点化。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其阅读理解和感受难免肤浅、偏颇乃至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灵活地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渐趋深刻、完整、准确。
1.点“石”成“金”
对于学生富有创意、有思考价值但陈述不清的感受体验,教师应牢牢抓住,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准确领会文章的宗旨。
在执教《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围绕“伯诺德母子三人,谁在这次的保护半截蜡烛的斗争中功劳最大”,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生普遍认可伯诺德夫人和小女儿杰奎琳功不可没,而对大儿子杰克的功劳提出异议,有学生说“因为杰克的行为对实际保护蜡烛没有起到作用”。我认为这是个有价值、有个性的提法,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来感受杰克的形象,便向全班学生发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学生在仔细读课文后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有的说:“在这个危险的时刻,杰克临危不乱,想出用取柴火拿走蜡烛保护情报的好办法,真是机智。”有的说:“德军不同意杰克拿走蜡烛的情况下,杰克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没有让敌军引起任何的怀疑,说明杰克是一个勇敢、机敏的人,怎么没有功劳呢?”
由此可见,抓住学生不够完整不够全面的认识,通过设疑激励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2.拨“乱”反“正”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绝不是信马由缰,随波逐流,也不是信口开河,随便乱说。“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求教师对学生偏离方向或者存在错误的感受,通过组织学生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再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发展思维,从偏狭、肤浅走向对课文全面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我曾经听一位青年教师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他的教学观念比较新,没有按课文串讲,而是在上课伊始,出示两个填空题:“()的林冲()的洪教头”,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找到答案,发表观点。交流中,学生说:“洪教头比武竟然脱衣服,太不文明。”老师点头赞同。学生说:“洪教头想得到那锭大银,使出浑身的功夫,是贪财小人。”老师也没有否定。实际上,这并不是作者所要塑造的洪教头形象。由于时代不同,学生的认识产生偏差。此时需要教师及时纠正,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文本真正的价值取向上,而不能听之任之。
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的最后,问学生:“你读了课文,最想说什么?”学生回答:“老虎虽然凶猛,却被狐狸骗得团团转,真是愚蠢。”“狐狸能想计策骗过大老虎,真是聪明。”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重新认识,那么学生对《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认识就完全错了。
从这两个教学片断,我深深感到:教师对学生理解的尊重是应该有标准的,有限度的,不能丢弃文本,一味地让学生“脚踩西瓜皮”。只有巧妙地指出学生理解的错误,拨正理解的航向,学生的独特体验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真正让课堂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三、尊重文本:“尺度”把握的核心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这就提示我们:文本是课堂对话的依托,学生的独特体验来自一篇篇课文。而每一个文本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作者通过文本表达什么,编者把文本编入教材的意图是什么,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课堂上,师生围绕文本,以文本为依据,进行有效对话,体现教材的价值。
听一位老师教学《月光启蒙》,学生感受到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童话故事、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她用“智慧和才华”启迪“我”想象的翅膀,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应该说,“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已经树立在大家的眼前,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在字里行间洋溢。这时,老师出示了原文中的一段话,介绍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顷刻间,教室里弥漫着哀伤的情调,学生们哽咽了,有的还流下泪水。课文中母亲美好的形象受到破坏,原文中静谧、祥和的气氛荡然无存。最后,老师还祝愿大家健康长寿。我认为这样的拓展与课文的基调、精神相异,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审美体验,值得商榷。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体验;“尺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6-0051-03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由于教学的开放和学生的差异,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对学生的阅读体验要做到心中有“尺度”,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标准。我们知道,文本的价值取向,编者的意图,文本的表达方式,学生学习的心理历程,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准确机智地把握“尺度”,创造性地处理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彰显智慧,使教学充满灵性,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场所。
一、课前预约:“尺度”把握的前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师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材,全面而智慧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学生独特体验的催发者。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驾轻就熟,巧妙地采取策略,进行恰如其分的应对。
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教师肯定要关注课题,“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话题,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读文,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感受艄公的伟大形象,同时领悟文章的写法。这一点,如果教师把握住了,在课堂上直奔主题,学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把握住艄公的形象。请看学生的认识:
生1:艄公很勇敢,在惊涛骇浪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惊涛骇浪”和“如履平地”这两个词语鲜明地表现出艄公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2:艄公面对艰险,大胆而小心。
生3:艄公是个智慧的人,在困难面前知道如何掌舵。
生4:艄公镇静沉稳,在波峰浪谷间得心应手。
生5:环境造就人,因为艄公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练就了高超的技术。
这些感受是真切的,是鲜活的,直接来自于学生的心灵。在学生获得对艄公的印象之后,教师再追问:“课文中直接描写艄公的句子并不多,你的感受来自哪些语言文字?课文是怎样写的呢?以此引导学生深入读书。学生的发现是令人惊喜的:课文的环境描写烘托了艄公工作的困难;用乘客的悠闲自得反衬艄公的凝神工作;文中写坐羊皮筏子需要小心和大胆,衬托了艄公的工作更需小心大胆……
就这样,学生不仅感受了艄公的形象,还深入探究了课文的写法。这无疑应归功于老师钻研了教材,设计出这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精辟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自读课文,从读书中收获真切体验。所以说,课堂上学生独特的体验,需要教师知教材、知学生,做一个会“掘井”的人。教师钻研教材越深入,越能调控课堂,点亮学生的思维,也越能机智把握学生的感受,指导学生领悟到文本的真实内涵。
二、智对生成:“尺度”把握的关键
越是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越是开放的课堂,越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进行筛选点化。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其阅读理解和感受难免肤浅、偏颇乃至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灵活地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渐趋深刻、完整、准确。
1.点“石”成“金”
对于学生富有创意、有思考价值但陈述不清的感受体验,教师应牢牢抓住,采用简要概括、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准确领会文章的宗旨。
在执教《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围绕“伯诺德母子三人,谁在这次的保护半截蜡烛的斗争中功劳最大”,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学生普遍认可伯诺德夫人和小女儿杰奎琳功不可没,而对大儿子杰克的功劳提出异议,有学生说“因为杰克的行为对实际保护蜡烛没有起到作用”。我认为这是个有价值、有个性的提法,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来感受杰克的形象,便向全班学生发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学生在仔细读课文后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有的说:“在这个危险的时刻,杰克临危不乱,想出用取柴火拿走蜡烛保护情报的好办法,真是机智。”有的说:“德军不同意杰克拿走蜡烛的情况下,杰克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没有让敌军引起任何的怀疑,说明杰克是一个勇敢、机敏的人,怎么没有功劳呢?”
由此可见,抓住学生不够完整不够全面的认识,通过设疑激励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思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2.拨“乱”反“正”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绝不是信马由缰,随波逐流,也不是信口开河,随便乱说。“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求教师对学生偏离方向或者存在错误的感受,通过组织学生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再读文本,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发展思维,从偏狭、肤浅走向对课文全面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我曾经听一位青年教师上《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他的教学观念比较新,没有按课文串讲,而是在上课伊始,出示两个填空题:“()的林冲()的洪教头”,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找到答案,发表观点。交流中,学生说:“洪教头比武竟然脱衣服,太不文明。”老师点头赞同。学生说:“洪教头想得到那锭大银,使出浑身的功夫,是贪财小人。”老师也没有否定。实际上,这并不是作者所要塑造的洪教头形象。由于时代不同,学生的认识产生偏差。此时需要教师及时纠正,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文本真正的价值取向上,而不能听之任之。
还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的最后,问学生:“你读了课文,最想说什么?”学生回答:“老虎虽然凶猛,却被狐狸骗得团团转,真是愚蠢。”“狐狸能想计策骗过大老虎,真是聪明。”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重新认识,那么学生对《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认识就完全错了。
从这两个教学片断,我深深感到:教师对学生理解的尊重是应该有标准的,有限度的,不能丢弃文本,一味地让学生“脚踩西瓜皮”。只有巧妙地指出学生理解的错误,拨正理解的航向,学生的独特体验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真正让课堂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三、尊重文本:“尺度”把握的核心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这就提示我们:文本是课堂对话的依托,学生的独特体验来自一篇篇课文。而每一个文本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作者通过文本表达什么,编者把文本编入教材的意图是什么,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课堂上,师生围绕文本,以文本为依据,进行有效对话,体现教材的价值。
听一位老师教学《月光启蒙》,学生感受到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童话故事、猜谜语,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她用“智慧和才华”启迪“我”想象的翅膀,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应该说,“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已经树立在大家的眼前,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也在字里行间洋溢。这时,老师出示了原文中的一段话,介绍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顷刻间,教室里弥漫着哀伤的情调,学生们哽咽了,有的还流下泪水。课文中母亲美好的形象受到破坏,原文中静谧、祥和的气氛荡然无存。最后,老师还祝愿大家健康长寿。我认为这样的拓展与课文的基调、精神相异,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审美体验,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