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网络调查说,中国78%的孩子都怕写作文。为什么?“无话可写”。老师有为同学们“解惑”的责任。怎样才能让同学们有话可写呢?
恰好,日前拜读了于永正老师撰写的《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一文,我受益颇丰。“我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能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
阅读之,理解之,实践之,收获之。
一、“问”出心声
师:请问同学们今天怎么还没交上作文,这都几天了?
生:(同学们一脸悲苦,面面相觑。)
教室里一会又归于静寂,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师:请班长带头来阐述理由,你为什么还没交上作文?
生:老师,我感觉无东西可写,有时绞尽脑汁挤出一点,好像有了谱,但没有头绪,头昏脑胀,干脆不写了,所以没有按时交上。
师:真没想到作文会带给你这么多苦恼!
真是一语击起千层浪,同学们如获刑释,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甚至有的同学开始慷慨陈词……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受都一样,真是深受作文之害呀!那么请你们把它带给大家的苦水都倾泄出来吧!这样吧,现在你們都拿起手中的笔像鲁迅直刺国民党反动派一样来讨伐作文吧!
同学们顿时响应,下笔千言挥洒自如。
最后,他们竟然写出了上乘之作。下面采撷两段学生习作,以飨读者。
啊!作文?天呀!又要写作文,还要400字?呜呜呜———看见作文我头就晕,活像一个大脸哥!这作文好似一个恶魔想征服我。无奈,我只好拿起手中的笔向它挑战,可平时龙飞凤舞的笔,此时竟有千斤重。最后,我想到一个办法——“抄”!可我没有作文书,“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连续问了几个好友,竟也不肯借。他们也忙着呢。哎,这可怎么办呀?
二、“说”出文章来
“言为心声”。简洁流利与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是写好作文的前奏。口语交际不分场合,不受时间、地点、人数限制,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讲个故事,说个笑话,报道一则新闻;可以介绍游戏,描述人物外貌,口述自然景色;可以说说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也可以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主张或建议……
如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册习作3要求写一篇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习作。教学时我就打破了传统的听说训练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美味畅所欲言,激发兴趣。待到他们说到垂诞欲滴时就思如泉涌、水到渠成了,好文章自然就呈现在面前了。一个从东北转来的学生写了《东北“三狠面团汤”》就写得有滋有味。下面就摘一段供大家欣赏。
成品的三狠汤不仅香味四溢,看相也很不错。乳白色的小面团均匀地分布在火红色的汤上,星星点点的虾皮和绿油油的辣椒装点着汤,像一朵朵花开放在汤上。你看了准流口水!
三、“玩”出佳作
玩也可以让同学们有话可写,关键在于要会玩。玩的时候,要做好三件事:用心去“看”,大胆去“说”,积极去“想”。
在每次节假日来临时,我都要不失时机布置这类作文。因为在这期间,同学们如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回了大自然。平时看惯了学校里的一草一木,此刻对大自然中的风景肯定有不同的感受。把这种体验积极地写出来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今年暑假我在布置作业时布置了《XX游记》这样一道作文题,结果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本习作1竟然就是让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因为有了假期中的练笔,开学后第一篇作文同学们都没有什么困难,来了一个开门红,其中写游记的最多,如《长岛游记》《泰山游记》等。有个同学写的是《日照万平口游记》也写出了真情实感。现摘一段,大家共赏。
到了万平口,一片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沙滩上有晒太阳的,有捡贝壳的,还有在海里游泳的……我看到别人在海里游泳,心里十分痒痒,就迫不及待地和老爸换好衣服,拿上泳圈,满怀信心地向海里走去。
所以,作文课上让同学们有话可写并不难。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办法。就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思索、总结交流吧!
恰好,日前拜读了于永正老师撰写的《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一文,我受益颇丰。“我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能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
阅读之,理解之,实践之,收获之。
一、“问”出心声
师:请问同学们今天怎么还没交上作文,这都几天了?
生:(同学们一脸悲苦,面面相觑。)
教室里一会又归于静寂,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师:请班长带头来阐述理由,你为什么还没交上作文?
生:老师,我感觉无东西可写,有时绞尽脑汁挤出一点,好像有了谱,但没有头绪,头昏脑胀,干脆不写了,所以没有按时交上。
师:真没想到作文会带给你这么多苦恼!
真是一语击起千层浪,同学们如获刑释,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甚至有的同学开始慷慨陈词……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受都一样,真是深受作文之害呀!那么请你们把它带给大家的苦水都倾泄出来吧!这样吧,现在你們都拿起手中的笔像鲁迅直刺国民党反动派一样来讨伐作文吧!
同学们顿时响应,下笔千言挥洒自如。
最后,他们竟然写出了上乘之作。下面采撷两段学生习作,以飨读者。
啊!作文?天呀!又要写作文,还要400字?呜呜呜———看见作文我头就晕,活像一个大脸哥!这作文好似一个恶魔想征服我。无奈,我只好拿起手中的笔向它挑战,可平时龙飞凤舞的笔,此时竟有千斤重。最后,我想到一个办法——“抄”!可我没有作文书,“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连续问了几个好友,竟也不肯借。他们也忙着呢。哎,这可怎么办呀?
二、“说”出文章来
“言为心声”。简洁流利与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是写好作文的前奏。口语交际不分场合,不受时间、地点、人数限制,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讲个故事,说个笑话,报道一则新闻;可以介绍游戏,描述人物外貌,口述自然景色;可以说说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也可以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主张或建议……
如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本上册习作3要求写一篇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习作。教学时我就打破了传统的听说训练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美味畅所欲言,激发兴趣。待到他们说到垂诞欲滴时就思如泉涌、水到渠成了,好文章自然就呈现在面前了。一个从东北转来的学生写了《东北“三狠面团汤”》就写得有滋有味。下面就摘一段供大家欣赏。
成品的三狠汤不仅香味四溢,看相也很不错。乳白色的小面团均匀地分布在火红色的汤上,星星点点的虾皮和绿油油的辣椒装点着汤,像一朵朵花开放在汤上。你看了准流口水!
三、“玩”出佳作
玩也可以让同学们有话可写,关键在于要会玩。玩的时候,要做好三件事:用心去“看”,大胆去“说”,积极去“想”。
在每次节假日来临时,我都要不失时机布置这类作文。因为在这期间,同学们如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回了大自然。平时看惯了学校里的一草一木,此刻对大自然中的风景肯定有不同的感受。把这种体验积极地写出来也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今年暑假我在布置作业时布置了《XX游记》这样一道作文题,结果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本习作1竟然就是让写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因为有了假期中的练笔,开学后第一篇作文同学们都没有什么困难,来了一个开门红,其中写游记的最多,如《长岛游记》《泰山游记》等。有个同学写的是《日照万平口游记》也写出了真情实感。现摘一段,大家共赏。
到了万平口,一片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沙滩上有晒太阳的,有捡贝壳的,还有在海里游泳的……我看到别人在海里游泳,心里十分痒痒,就迫不及待地和老爸换好衣服,拿上泳圈,满怀信心地向海里走去。
所以,作文课上让同学们有话可写并不难。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办法。就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思索、总结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