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技巧初探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aixi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小学生从小接触藏文,藏文属于字母文字,而汉字属于方块文字。所以,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如何巧妙地过好小学语文的识字关呢?我结合在民族地区小学教学的经验,总结为下面三点: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掌握常见偏旁部首变化规律;区分容易混淆的汉字。
  关键词:民族小学;识字;教学;技巧;初探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九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所以重视小学的识字教学十分重要。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识字的几点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和掌握“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这几种笔画的写法规律是:“点”要顿,“横”要平,“竖”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除此之外,写这些笔画时,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也不同等。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
  二、掌握常见偏旁部首变化规律
  汉字的偏旁部首多数是由独体字构成,如禾、木、火、米、又、失、王、牛、几、竹、羊等。这些偏旁部首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之中的规律,就会由复杂变得简单。具体如下:
  (1)部分独体字做偏旁时,最后一笔要由“捺”变“点”,如“禾、木、火、米、又、失”等。
  (2)有的独体字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要发生变化,“王、牛、车、土、子、正、马、工、里”等。其中“牛、车”做偏旁时,不但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而且第三笔还变成了最后一笔。
  (3)“几、月”在汉字中处于不同位置时,笔画有变化,如果“几”在汉字的上半部时,第二笔是“横折弯”,如“沿、没”。如果它在汉字的下半部,那原来的笔画就不变,如“亮、抗、坑”。“月”字在汉字中处于左右结构时其笔画没有变化,如“朋、肚、肝”。而处于汉字的下半部时,它的第一笔由“撇”变成“竖”。如“有、青、育”。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区分容易混淆的汉字
  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以致于在书写时,老是把“既然”写成“即然”,把‘即使”写成“既使”;把“拔苗”写成“拨苗”,把“挑拨”写成“挑拔”;把“休息”写成“体息”。怎样才能让学生巧妙区分这几个字?通过长期教学探索,本人终于找到了医治这“疑难病症”的“妙方”:“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恰巧这个字的声调第二声。我把这个规律欣然告诉学生后,大家如获至宝。一个经常写错字而被称之为“错笔字大王”的学生明白这一特点后激动地说:“以后我再也不用为写错这俩字犯愁了,真是太好了!”又如,学生老是把“休息”写成“体息”,于是课堂上我启发学生:“‘体’是由‘人’和‘本’以组成的,人本来就要‘身体’好才有力气。‘身体’差了,就该‘休息’”。全班同学听了,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场,创新潜能得以彻底释放,教学活动中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一些规律,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以上仅仅是本人教学实践中于此方面总结到的几点经验,现不揣冒昧提出,就教于各位同仁。
  当然,我们不尽要传授学生的学习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只要能够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创造环境,感染兴趣;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形式多样,诱发兴趣。
  总之,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轻松过好识字关了。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条件可以转化为改造人类社会的能力。因此,高中生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学习,而智能的发展有赖于先天的素质,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在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应根据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在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强化能力培养。  关键词:观察能
期刊
摘 要:阐述了绿色化学的基本知识及高校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必要性,提出了要减少化学实验产生的污染,首先必须确立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指导思想,其次通过删除毒性大的实验、选择符合环保的分析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模拟化学仿真实验等多种途径达到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目标。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实验;绿色化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技术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资源, 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文所具有的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社会效益。教师要结合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为实现上述目标选择教法、组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应用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用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工具性特点,充分认识并尽快纠正上述偏向,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燃气锅炉燃烧控制、水汽位控制、分散集中控制等系统的主要特点和控制流程。该系统经168运行之后不但能满足锅炉系统基本工艺要求,而且运行稳定、可靠。  关键词:燃烧双交叉控制;锅炉在线控制;分散集中控制系统  1锅炉在线控制系统简析  1.1 燃烧控制系统  在锅炉系统中,燃烧控制作为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包括锅炉送风自动控制、炉膛负压自动控制、双交叉燃烧控制。锅炉燃烧控制主要对
期刊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更高、未知程度更深,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
期刊
“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毛泽东主席早在一九六三年为雷锋同志的题词。从此,举国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地学习雷锋的活动,至今已经50年了。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放光芒。几十年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活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就要立志当好“活雷锋”,而不是从口头上高喊着学雷锋;我们不用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比如,你可以借给同学一支笔;你可以弯腰为他人捡起一本书
期刊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期以来,应用题用的教学时间不少,教师、学生费力很大,但是成绩总不够理想。怎样改变这个现状呢?  一、教会学生审题  (1)读。“读”指的是认真读题。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指导学生读题,主要用默读的方式,因为默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思考,齐读就很难顾上思考。一开始默读有困难,可先用低声读,然后过渡到默读,读题时,不要匆忙,要让学生反复地仔细地默读几遍。在
期刊
摘 要: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足见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值得我们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新知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 创设故事性情
期刊
摘 要:《1986年国防部改组法》确立了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在整个军官职业军事教育中的地位。但是随着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的发展,各军种间的矛盾和利益分歧却越加突出,这要求对整个美军军官职业军事教育重新审视和设计。《斯凯尔顿报告》就是对联合职业军事教育和整个军官职业军事教育重新审查的结果。本文就《斯凯尔顿报告》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对整个军官职业军事教育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斯凯尔顿报告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素养事关学生的成长,事关教育的崛起。一个教师想要在三尺讲台上演绎更多精彩,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外,高尚的师德便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高尚师德陪伴下的三尺讲台将会收获教育的芳香。  回忆教育生涯,身边一幕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