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育引起了空前的重视。
未来的小学科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科学概念,更要具备能够运用科学知识确认问题,能够理解和做出关于自然界的决定,能够应对人类活动中的挑战,要得出基于证据原则的结论,需要理解科学的特征,作为人类的知识形式需要不断探索,需要明白科学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物质、智力和文化环境,以及在参与科学相关的争论时展示出恰当的伦理与态度。这一系列新要求的达成给我们每个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一、读懂新课标,推进与其他学科的链接
17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下,新增了技术与工程内容(STEM)它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知识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成为了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STEM的增设为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与其他学科链接密切、相辅相成,它带给学生们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读懂孩子,把知识内容镶嵌在生活中
1、良好的情境创设,激发探究的欲望
小学科学内涵丰富而深邃:小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大到日月星辰、天体宇宙,甚至是声光电磁、风霜雪雨……对于这一切,孩子们充满着好奇。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来展示情景,把学习内容镶嵌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中,拉近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那些奇特的景观或现象不再是那么遥远且神秘莫测,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观察法,即用实物或教具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教学《种子发芽实验》、《土壤中有什么》时,教师可通过观察实物材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了解自然事实,进行“观察—探究活动”;二是展示法,即用图片或图画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三是故事法,即用讲故事或猜谜语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四是问题法,要使学生产生问题,通过谈话交流等方法外,创设情境。教学《做一个生态瓶》一课时,每组准备了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里面养了三条金鱼,学生在欣赏游来游去的金鱼时,教师问:“你们这节课打算研究鱼的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提出问题:①鱼在水里吃什么?②增加鱼的数量时鱼会有什么反应?③不增加鱼的数量,增加瓶里的植物,鱼会有什么反应?……孩子们提完后,我便引导他们分析——探究,肯定了这些问题的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五是实验法,即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我利用“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演示了岩石风化的过程,把学生带入到了探究的情境之中,加深了学生对自然力量改变地形的认识。多元灵活的课堂组织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增强探究的意义和趣味性。
2、营造自探共研环境
教师要善于“搭台”,营造自探共研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一是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科学原理,得出结论。如学生在探索“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在探索空气的存在中,不同的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组把水倒入土壤中,发现土壤的体积缩小了,同时有气泡冒出水面;有的组把土倒入水中,发现水面高了,同时冒出气泡;有的组怀疑冒出的是气泡是二氧化碳,经火柴检验,不能使火熄灭,证明它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空气;有的组通过把土壤捏实,来证实土壤松散时里面有空气;有的借放大镜发现土壤颗粒间有空隙存在,证明里面有空气。二是猜想——验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答案或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可以使思维得到散发。如在探索《蚯蚓与环境》问题时,“蚯蚓喜欢生活在阳光下吗?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猜想是:蚯蚓不喜欢生活在阳光下。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设计实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使这种思考有序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形成了关于“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阳光下”的假设的实验设计和验证点的方案,然后让学生讨论好完成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进行恰当的选择,继而完成实验。三是观察——归纳,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再通过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要積极组织 “小组互相协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得到 “资源互补”,得到相互启发。使他们拥有 “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合计”的机会,从而使各自“零散”的想法能相互“凑合”、相互“碰撞”,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可行……同时,这种“面对面”、“手牵手”的合作方式还让他们学会了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与自我调整,学会了同伴间的真诚相处,他们体会到的不是应试状态下的那种孤独无援与你上我下的激烈竞争,而是同一目标下齐心协力与相互支持(团队精神)……这种方式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主动”的探究氛围,它带给学生们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用评价方式培养自主探究信心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宽容实际上给了学生信心与动力。科学探究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接受和处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所谓“错误”,使师生之间始终是零距离的伙伴方式。当学生的探究获得某种成功时,哪怕是一丁点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成功体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总之,小学科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多维思想意识、学会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要有创业者思维,如何运用科技创造更好的生活。小学科学带给学生们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未来的小学科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科学概念,更要具备能够运用科学知识确认问题,能够理解和做出关于自然界的决定,能够应对人类活动中的挑战,要得出基于证据原则的结论,需要理解科学的特征,作为人类的知识形式需要不断探索,需要明白科学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物质、智力和文化环境,以及在参与科学相关的争论时展示出恰当的伦理与态度。这一系列新要求的达成给我们每个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一、读懂新课标,推进与其他学科的链接
17版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下,新增了技术与工程内容(STEM)它涵盖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知识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成为了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STEM的增设为小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与其他学科链接密切、相辅相成,它带给学生们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读懂孩子,把知识内容镶嵌在生活中
1、良好的情境创设,激发探究的欲望
小学科学内涵丰富而深邃:小到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大到日月星辰、天体宇宙,甚至是声光电磁、风霜雪雨……对于这一切,孩子们充满着好奇。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等来展示情景,把学习内容镶嵌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中,拉近与孩子们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那些奇特的景观或现象不再是那么遥远且神秘莫测,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观察法,即用实物或教具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教学《种子发芽实验》、《土壤中有什么》时,教师可通过观察实物材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了解自然事实,进行“观察—探究活动”;二是展示法,即用图片或图画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三是故事法,即用讲故事或猜谜语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四是问题法,要使学生产生问题,通过谈话交流等方法外,创设情境。教学《做一个生态瓶》一课时,每组准备了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里面养了三条金鱼,学生在欣赏游来游去的金鱼时,教师问:“你们这节课打算研究鱼的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提出问题:①鱼在水里吃什么?②增加鱼的数量时鱼会有什么反应?③不增加鱼的数量,增加瓶里的植物,鱼会有什么反应?……孩子们提完后,我便引导他们分析——探究,肯定了这些问题的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五是实验法,即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我利用“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演示了岩石风化的过程,把学生带入到了探究的情境之中,加深了学生对自然力量改变地形的认识。多元灵活的课堂组织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望、增强探究的意义和趣味性。
2、营造自探共研环境
教师要善于“搭台”,营造自探共研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一是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科学原理,得出结论。如学生在探索“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在探索空气的存在中,不同的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组把水倒入土壤中,发现土壤的体积缩小了,同时有气泡冒出水面;有的组把土倒入水中,发现水面高了,同时冒出气泡;有的组怀疑冒出的是气泡是二氧化碳,经火柴检验,不能使火熄灭,证明它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空气;有的组通过把土壤捏实,来证实土壤松散时里面有空气;有的借放大镜发现土壤颗粒间有空隙存在,证明里面有空气。二是猜想——验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答案或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可以使思维得到散发。如在探索《蚯蚓与环境》问题时,“蚯蚓喜欢生活在阳光下吗?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猜想是:蚯蚓不喜欢生活在阳光下。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学生设计实验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使这种思考有序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形成了关于“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阳光下”的假设的实验设计和验证点的方案,然后让学生讨论好完成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进行恰当的选择,继而完成实验。三是观察——归纳,学生首先要认真观察周围常见事物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思考,再通过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要積极组织 “小组互相协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得到 “资源互补”,得到相互启发。使他们拥有 “你一言,我一语”的相互“合计”的机会,从而使各自“零散”的想法能相互“凑合”、相互“碰撞”,使之趋于完整、合理、可行……同时,这种“面对面”、“手牵手”的合作方式还让他们学会了互相交流、相互评价与自我调整,学会了同伴间的真诚相处,他们体会到的不是应试状态下的那种孤独无援与你上我下的激烈竞争,而是同一目标下齐心协力与相互支持(团队精神)……这种方式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主动”的探究氛围,它带给学生们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用评价方式培养自主探究信心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宽容实际上给了学生信心与动力。科学探究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接受和处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所谓“错误”,使师生之间始终是零距离的伙伴方式。当学生的探究获得某种成功时,哪怕是一丁点儿,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成功体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
总之,小学科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多维思想意识、学会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要有创业者思维,如何运用科技创造更好的生活。小学科学带给学生们的不只是科学知识,更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