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i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诵读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诵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期望对提高学生诵读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感知;分析;欣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诵读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诵读技巧,精心组织感知式诵读、分析式诵读、欣赏式诵读和积累式诵读等教学活动,保证诵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感知式诵读,掌握诵读技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感知式诵读是指学生通过诵读对文本题材、韵律、节奏、情感基调形成初步感知,達到意会的程度。这是诵读的初级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握文本语言特点,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少字,不误字错字,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自己范读、录音范读等方式,为学生诵读做出示范,使学生掌握诵读的基本技巧。
  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教师先播放配乐进行范读,让学生认真听范读,并在文中标注出节奏、韵脚,让学生自主探究七言绝句的节奏划分技巧。在教师范读之后,教师对这首诗的节奏进行讲解,即划分为“二二二一”的节奏,明确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均为韵脚,表达了作者的愁思情绪,指导学生在诵读时应当对韵脚拉长声线、放缓语速。随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教师传授的诵读方法进行自由练习,读出诗文的韵律和情感基调。在掌握诵读韵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摸索诗文的平仄规律,让学生熟记“平长仄短”,运用缓慢延长的语气读出平声字,运用简短急促的语气读出仄声字。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本首诗的平仄规律,让学生根据平仄规律提示进行自由练习,感受诗歌的平仄之美。
  感知式诵读是深度诵读的基础,教师要在感知式诵读教学中进行准确范读和细心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诵读技巧,初步感知文本的形式美、语言美、韵律美。在感知式诵读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诵读情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情境中读准、读透文本字词句。
  二、分析式诵读,理解文本意象
  在初中语文诵读教学中,分析式诵读是指将诵读与理解分析相结合,重视分析文本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以及这些意象的象征,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感知上升到对文本的理性分析,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而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沉浸式体验文本的意境,更好的享受诵读。
  以《渔家傲·秋思》为例,教师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词,谈谈自己对这首词的直观感受,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首词蕴含的萧条寂寥、荒凉肃杀之感。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分析这种感受的由来,完成对诗词的边析边读、以读促写。具体教学过程为:环节一,补充材料。教师针对“衡阳雁”意象补充相关材料,材料包括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让学生明确“衡阳雁”的来源。环节二,点拨。教师让学生通过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长烟落日孤城闭”,对两句诗词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让学生反复诵读“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让学生思考下是否可以用“幽幽”替换“悠悠”,用“霜遍地”替换“霜满地”,如果不可以替换,请说明不可以替换的原因。环节三,归纳总结。教师要对诗词中的“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浊酒”“悠悠”等关键词进行细化分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个用词都表现出了作者的悲凉、孤寂、萧条、忧愁、思乡之感。环节四,品读全诗。教师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诗词意象的基础上,再次品读全词,诵读全词,深化对诗词的情感体验。
  分析式诵读是深度开展诵读活动的有效方法,在分析式诵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意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有效提高学生思维广泛参与程度,使学生通过分析式诵读理解作者情感,进而驱动学生在诵读文本时投入更加浓厚的情感。
  三、欣赏式诵读,丰富审美体验
  欣赏式诵读是指诵读过程以文本整体为导向,对文本进行整体性品味和体验,不再拘泥于字词字面上的解析,而是要从审美角度去感知文本的情感美、音乐美和意境美。教师要通过采用欣赏式诵读方法,让学生读出文本的弦外之音,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感受文本的语言艺术魅力,领悟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
  以《观沧海》为例,这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凯旋的途中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的所见情景,刻画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壮丽景象,整首诗气势磅礴、朗朗上口。但是,部分学生在诵读这首诗时将其作为单纯的写景诗,只能感受到诗文表面描绘的壮阔景象,而难以走入作者的内心深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之前,向学生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曹操在北征乌桓取得的胜利为巩固后方、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曹操通过描写雄壮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壮志雄心,能够折射出曹操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物形象。教师要让学生在了解诗文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从更加广阔的视角去审美全诗,进而在诵读全诗时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读出诗文的悲怆苍凉、波澜壮阔。
  在欣赏式诵读中,教师要详细介绍文本创作的背景资料,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诗文意境中。同时,欣赏式诵读强调从文本的语言美体验上升到对思想价值观、情感态度的感悟,从而能够使学生将诵读作为走进作者和文本的桥梁。
  四、积累式诵读,提高背诵效率
  积累式诵读是以整合式积累为主线,通过多次反复熟读,让学生不断积淀语感,最终达到背诵的目的。在初中语文积累式诵读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大量言语信息的刺激下形成语感图式,将优秀的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文思,从而在语言交流和文笔写作中达到文思泉涌的效果。
  以《木兰诗》为例,这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增加了学生熟读成诵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当堂课的背诵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故事情节、情感脉络和写作思路进行梳理,让学生自主找出能够贯穿整个情节的关键线索,包括决定代父从军、出征奔赴战场、十年征战、还朝辞官、亲人团聚等五个分解情节,教师让学生根据情节脉络进行诵读,降低学生背诵记忆的难度。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以月亮为中心词,拓展月亮相关的诵读资料,让学生明确月亮的象征意义,积累更多与月亮相关的名人名作名句,形成自己对诗词语言的感悟,熟练背诵出更多与月亮相关的诗句。
  积累式诵读并非要求学生机械背诵,而是要让学生找寻到最简单、最深刻的记忆方法,通过理解全文、体验诗文韵律美,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文本背诵中,形成自己的语感,进而提高背诵效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积累式诵读中可以组织背诵比赛等多种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熟读成诵的积极性,扩大学生背诵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情设置梯度化的诵读目标,指导学生诵读方法,使学生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本语言美,深入分析文本意象美,静心欣赏文本情境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从文本中获得的语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诵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新建中学]
其他文献
运用三维数值计算程序对一种大流量低转速离心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流动的深入,大流量低转速离心压气机叶轮流道内的高速气流区逐渐向压力面和轮盘方向移动;在流道进口处叶轮流动损失主要集中在叶片的壁面附近,但随着流动的深入,流动损失有逐渐沿壁面向流道中部及轮盘部位扩展的趋势。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大流量低转速离心压气机叶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大劳动群众迎难而上,拼搏奉献,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通常做法是以作者呈现出的“应该这么写”作为逻辑起点。而本文旨在以小说《孔乙己》为例,尝试以分析“不应该那么写”的原因作为逻辑起点,从而探寻一条小说阅读教学的别样路径,即“逆向探寻法”。
最后一个月里,学生调整好身体状态、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学生应结合学校安排,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注重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学生,我有7条具体的建议。建议一:思想纯粹。最后一个月要剔除一切不必要的外源信息,远离电子产品和消遣式娱乐方式,减少外界的干扰,思想更纯粹,目标更单一,作息更规律,休息更科学。
在以“核心素养”生成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任务群教学依托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热热闹闹的任务群中,我们有必要冷静理性地寻找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本文以任务群为依托,以循证教学为指导,在一步步循证过程中,搜集“最佳证据”,构建任务群教学循证路径。
摘 要 随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将群文阅读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在初中语言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是围绕议题整合多个文本进行阅读思考的一种教学模式,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从试题形式、试题选材及能力考查点三方面出发,对成都市名著阅读试题命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其命题正向着试题形式常规化、选材丰富化、能力考查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成都市命题的深入分析,并结合全国各省市名著阅读试题的命题情况,本文提出了丰富试题考查形式、拓展试题开发空间、合理设置分值、注重深度阅读考查四方面的命题启示。
摘 要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能够为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在群文阅读中,学生能更好地阅读同类型的文本,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群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可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基于此,教师需要抓住每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实现真我阅读。笔者以章回体小说中“重复”的特点,巧妙切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探索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思维能力的实践方法。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小学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变与创新。当前在语用观的指导下,教师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语言文字训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语用意识,促使着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对此,本文首先对语用观指导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语用观下小学阶段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展开了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