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评价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好课的标准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语文课 教学评价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理论专家、教材理论专家等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到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口径上,在“综合”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得失掉了“语文味”,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一、一堂好课是教育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教育性。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追求“整体效应”,重多元,重综合,重在“立人”。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二、一堂好课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要姓“语”姓“文”,体现它本身的个性,就必须体现出师生是在进行语言学习,应有语言积累、语言诵读、思维训练。这样语文学科本身的科学性才能体现出来。有人说“教育是人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所以教学方法又要体现人文性,充满着人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学评价上,更要突出这一点。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们要贯彻“及时、客观、丰富、有情”八字原则。
  1.及时——“趁热打铁”,知晓“学情”。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利于学习反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持续学习。
  2.客观——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正误要分明,不能误导学生,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科学的品质。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丰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学情不同,个性也有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不同的策略。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又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宜“激将”就多“激将”,宜表扬就多表扬。评价时的方式也应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本领,可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朗读方面可侧重于语速,可侧重于重音,可侧重于变调;写作方面可侧重于开头,可侧重于结尾,可侧重于表达方式,可侧重于语言表述……
  4.有情——热情鼓励,增加动力。学生毕竟是学生,他是为“学”而来的。对正确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要肯定表扬,对不正确的学习行为的评价要讲究策略,可变直为曲,变灌为导,变批评为启发,变严肃为幽默。一切旨在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三、一堂好课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学手段就要改革,这是必然的。手段要为教学服务,要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不能总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打天下”。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调动一切可用因素为教学服务。所以,语文课从其学科本身角度来看是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四、一堂好课是多样性与充分性的统一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活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所谓活动的多样性是指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目前,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内容的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厌学语文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要求,组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真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的充分性是指我们开展活动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不是表面上的“哗众取宠”,而是让活动达到一定的层次和深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在创设多样性与充分性的活动时,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多与少的关系。并不是说每堂课上学生活动总是越多越好,活动的数量应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与教学形式协调配套。二是动与静的关系。并不是说每堂课上学生总是“动”着就好,因此,外显的“动”是必要的,但这应是课堂的必需;而有时候学生深层次的“静”思,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的表现,也应大力发扬。
  参考文献
  (1)王金凯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陕西教育出版社,2009:29—108。
  (2)董瑞祥 高中语文教学浅析.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105-124。
  (3)范堆银 高中语文教学新模式.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248-278。
其他文献
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课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因此,在语文教育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
期刊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是思维形式的判断与推理的基础,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中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是要教给学生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念教学就是达到这一任务最基本的环节,讲清概念,使学生确切地牢固地掌握概念,对学生数学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问 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具普遍性的现象,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课堂提问。当前,有许多教师对以“问题”为媒介的教学方式的实质理解不清晰,致使课
期刊
摘 要: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又把它具体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我们要从这三个维度来全面构思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活动。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方式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操作技能上,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中学物理
期刊
创造性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人格。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凡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人格的教学,均可以称之为创造性教学。这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有如下类型。  一、激疑引思型。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学生不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便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会经常使用“激疑引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角色,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真谛。  关键词:化学教学 实践与思考 以学论教 以人为本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推进,教师对教材、学生及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新,重视学生的能力、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及至学生人格的培养。教学
期刊
“软式”是具有发散性、动态性、灵活性的特点,有如红光灯一般,分散而不集中,范围比较广大,试图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硬性的思考则注重事物的差异性。软性思考者可能会说:一只猫与一台冰箱必定具有共通特性,然后指出其相似点。诸如:“都有一个放‘鱼’的地方”,“都有尾部”,“都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等等。硬性思考者则认为猫与冰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一、喻思——“好比……”。阅读中遇到费解处,思不明
期刊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顽症,严重阻碍着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已经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呼声,青少年发出了“还我童年,还我青春”的强烈呼唤。那么该怎样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呢?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出路当然是教育改革。然而从当前学校自身角度反思, 确有部分教师因自身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效率低下,又慑
期刊
教师的创新,就应是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的教学理念的中心是制造快乐,“寓教于乐,其乐无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一切方法、手段和设施,尽可能去制造快乐,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快乐地去说,快乐地去想、去看、去做。下面我就初中历史教学制造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教给学生巧记历史的方法,鼓励他们再去摸索、创新。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