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闻栏目竞争的加剧,电视新闻直播已经成为常态。需要大批能出镜的记者,做大量的现场报道,以新闻亲历者的身份带领观众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出镜记者从传播本质上说是介于新闻事件和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三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拉近新闻事件与受众的距离。好的出镜记者可以在电视镜头前挥洒自如,把电视传媒声画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新闻报道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说,出镜记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新闻报道的成败。
现在虽然许多电视台都意识到了记者出镜的重要性,也开始着力培养自己的出镜记者,但是记者出镜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电视的优势就在于能提供给观众动态的信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很多出镜记者却喜欢站在新闻事件现场的一个角落,以新闻事件现场为背景出个镜,简单说几句,然后这个记者就在新闻现场消失了,以后我们看到的就只能是解说配画面,新闻节目中有对当事人的采访,也往往只能听到当事人在说,记者是怎么问的观众完全不知道。
那么,如何做一个好的出镜记者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采访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采访一个新闻之前,首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包括对要采访新闻的相关知识储备,对要采访的人物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要提前设计好自己想要提问的问题。出镜记者尤其要想好自己出镜要说的话,怎么通过记者的出镜把整个节目贯穿起来。这样,在现场采访才能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有条不紊,从容的把现场的情况告诉观众。特别是在做批评性报道时,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往往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或答非所问、或东拉西扯,记者若没有思想准备,很可能会不知所措。
(二)要善于提问。提问的问题要具体,不要空泛,模糊,比如,如果记者老是问一些“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谈谈体会”之类的笼统问题,大多数时候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采访中,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用这句话去理解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提问的作用,真是入木三分。在采访中,要能做到“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足见提问技巧的重要,尤其是现场采访,提问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采访的效果。
刘翔在2007年大阪田径世锦赛上以12秒95成就110米栏大满贯时,央视记者冬日那对刘翔的全球独家直播采访就遭到了很多观众和网友的不满。比如,她问刘翔“你比赛服的号码是441,4+4+1等于9,今天你又在第9道,是不是这次9是你的幸运数字?” (点评:太牵强了,哪跟哪啊?) ,“你的教练是不是给了你很大的帮助?” (点评:没帮助要教练干嘛?)。看了直播后,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采访学教师张征说: “电视记者也在镜头中,她本身也是大家的一个观赏对象,所以提问一定不能拙劣。”
再看一个因为提问不当导致节目失败的例子。北京电视台播出的《非常网络》一档访谈节目中,易中天狂砸两位主持人,以问题愚蠢为由拒绝回答问题。看完整个访谈,我认为双方沟通不畅有一半的原因是由主持人提问不当引起的。举个例子,访谈开始时,易中天曾自谦自己的状态有点像峨眉山的猴子,到一个地方,有人喂食,然后拍照。
易中天:能给口水喝吗?峨眉山猴子也要给口水喝吧。
主持人:那您会喜欢别人把您称作峨眉山猴子吗?
易中天:你去问问峨眉山猴子。怎么还没明白我的意思,着急。我没有权利喜欢或者不喜欢,明白了吗小兄弟?
“那您会喜欢别人把您称作峨眉山猴子吗?”这个问题问得很没有水准。试问,有谁会喜欢被人称作“峨眉山的猴子”?何况是易中天这样一个已年过六十、执教几十年的大学教授。主持人问出这样的问题,碰到易中天这样有个性的性情中人,访谈现场气氛尴尬、僵持也就不足为怪了。
“问”什么、如何“问”,是一种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做采访,尤其是现场采访,记者问的问题一定要具体,要善于发现细节。比如,一个好的出镜记者在采访运动员时,不会问“你们训练是不是很苦啊?”这样的虚问题。他会换个角度,问:“你们平时训练,家人都不敢看吧?不能带家人来看吧?”这样一问,运动员会觉得记者特别了解她们,很容易就打开了话匣子。
(三)要有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镜头感、良好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外,还要具备非凡的洞察力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适合记者出镜的新闻很多都带有突发性,如车祸、火灾、爆炸、泄漏,或者街头打架斗殴等。在这些新闻现场,事故责任方往往不会配合采访,记者想了解的东西,可能正是他们最忌讳说的。这时,出镜记者需要迅速改变采访策略,或者从侧面入手、旁敲侧击的问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改变采访对象,千万不能被让对方掌握主动权,顺着对方的思路做采访。
出镜记者还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记者很容易受现场气氛的影响,看到被采访者遭遇不幸就会心生怜悯,不自觉的就变成了被采访者的同盟军。看到不公平的事就悲愤不已,自己先失了理性、客观。其实这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做到的,记者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报道。在做批评性报道时,出镜记者尤其要切记自己的立场是中立的,应该倾听冲突双方的意见和理由,切忌代表一方去质问另一方。
(四)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新闻采访,当坚持“有所抢,有所不抢”的原则。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在重大的灾害性事件现场,记者的采访要以不影响现场营救工作为前提。这时候,出镜记者尤其需要细致的观察能力,要对现场情况是否适合采访作出及时判断,切记越位式采访。
在汶川大地震的采访中,记者不合时宜进行采访的例子屡见不鲜。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后的陈坚,身体已经严重虚弱。四川电视台一名记者却不停地和他说话。为了配合直播,还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陈坚说话。记者的现场煽情,使陈坚的情绪一直处于非常亢奋的状态。陈坚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当他被救出时,已经离我们而去。
最终,虽然记者和陈坚的对话被当作宝贵的视频资料广为传播,这位记者却招来了网友们的一致批评,大家纷纷指责这位记者为挖掘新闻,耗费了身体极度虚弱的陈坚有限的精力。这位记者的越位采访,显然是地震采访中的败笔。
中央电视台记者许波在直播时进入手术室,采访已消毒完毕即将进行手术的医生,将医生的手术衣污染,医生很生气,喊道:“你把我搞脏了!”许波依然不走,继续问医生已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好的病人的伤情如何……站在记者的立场,许波的采访无疑非常敬业。然而这种采访的进行,耽误了医生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这样的采访活动,已然越位太多,记者即使采访到了想要的东西,也不能视为成功。
(五)要学会讲故事。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富兰克林认为,一个记者如果在采访中找不出“故事”,他就写不出新闻来。而要讲故事,首先要把人作为电视新闻报道关注的焦点。这时,出镜记者只需要选对要采访的当事人,就能使自己的节目贴近受众,为受众所接受。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闻《全国首张居民健康卡在郑州发放》就充分运用了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手法。这条新闻没有像一般记者处理的那样,直接介绍全国居民健康卡的发放仪式和发放情况。而是从吴风仙,一个56岁的郑州村民一不小心成了媒体的焦点说起,一个普通的村民为何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持有居民健康卡的公民?有了居民健康卡她去医院看病有哪些便利?以吴风仙这个人本身的故事为引子,从而对全国居民健康卡的发放情况再加以介绍,这样就把干巴巴的新闻进行了“软化”,受众看到的不仅是有用的硬新闻,还有和他们一样的人的真实生活的写照,电视新闻和普通受众的心理距离就会一下子拉近。
出镜记者从传播本质上说是介于新闻事件和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三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拉近新闻事件与受众的距离。好的出镜记者可以在电视镜头前挥洒自如,把电视传媒声画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新闻报道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说,出镜记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新闻报道的成败。
现在虽然许多电视台都意识到了记者出镜的重要性,也开始着力培养自己的出镜记者,但是记者出镜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电视的优势就在于能提供给观众动态的信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很多出镜记者却喜欢站在新闻事件现场的一个角落,以新闻事件现场为背景出个镜,简单说几句,然后这个记者就在新闻现场消失了,以后我们看到的就只能是解说配画面,新闻节目中有对当事人的采访,也往往只能听到当事人在说,记者是怎么问的观众完全不知道。
那么,如何做一个好的出镜记者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采访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采访一个新闻之前,首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包括对要采访新闻的相关知识储备,对要采访的人物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要提前设计好自己想要提问的问题。出镜记者尤其要想好自己出镜要说的话,怎么通过记者的出镜把整个节目贯穿起来。这样,在现场采访才能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有条不紊,从容的把现场的情况告诉观众。特别是在做批评性报道时,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往往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或答非所问、或东拉西扯,记者若没有思想准备,很可能会不知所措。
(二)要善于提问。提问的问题要具体,不要空泛,模糊,比如,如果记者老是问一些“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谈谈体会”之类的笼统问题,大多数时候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采访中,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用这句话去理解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提问的作用,真是入木三分。在采访中,要能做到“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足见提问技巧的重要,尤其是现场采访,提问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采访的效果。
刘翔在2007年大阪田径世锦赛上以12秒95成就110米栏大满贯时,央视记者冬日那对刘翔的全球独家直播采访就遭到了很多观众和网友的不满。比如,她问刘翔“你比赛服的号码是441,4+4+1等于9,今天你又在第9道,是不是这次9是你的幸运数字?” (点评:太牵强了,哪跟哪啊?) ,“你的教练是不是给了你很大的帮助?” (点评:没帮助要教练干嘛?)。看了直播后,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采访学教师张征说: “电视记者也在镜头中,她本身也是大家的一个观赏对象,所以提问一定不能拙劣。”
再看一个因为提问不当导致节目失败的例子。北京电视台播出的《非常网络》一档访谈节目中,易中天狂砸两位主持人,以问题愚蠢为由拒绝回答问题。看完整个访谈,我认为双方沟通不畅有一半的原因是由主持人提问不当引起的。举个例子,访谈开始时,易中天曾自谦自己的状态有点像峨眉山的猴子,到一个地方,有人喂食,然后拍照。
易中天:能给口水喝吗?峨眉山猴子也要给口水喝吧。
主持人:那您会喜欢别人把您称作峨眉山猴子吗?
易中天:你去问问峨眉山猴子。怎么还没明白我的意思,着急。我没有权利喜欢或者不喜欢,明白了吗小兄弟?
“那您会喜欢别人把您称作峨眉山猴子吗?”这个问题问得很没有水准。试问,有谁会喜欢被人称作“峨眉山的猴子”?何况是易中天这样一个已年过六十、执教几十年的大学教授。主持人问出这样的问题,碰到易中天这样有个性的性情中人,访谈现场气氛尴尬、僵持也就不足为怪了。
“问”什么、如何“问”,是一种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做采访,尤其是现场采访,记者问的问题一定要具体,要善于发现细节。比如,一个好的出镜记者在采访运动员时,不会问“你们训练是不是很苦啊?”这样的虚问题。他会换个角度,问:“你们平时训练,家人都不敢看吧?不能带家人来看吧?”这样一问,运动员会觉得记者特别了解她们,很容易就打开了话匣子。
(三)要有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镜头感、良好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外,还要具备非凡的洞察力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适合记者出镜的新闻很多都带有突发性,如车祸、火灾、爆炸、泄漏,或者街头打架斗殴等。在这些新闻现场,事故责任方往往不会配合采访,记者想了解的东西,可能正是他们最忌讳说的。这时,出镜记者需要迅速改变采访策略,或者从侧面入手、旁敲侧击的问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改变采访对象,千万不能被让对方掌握主动权,顺着对方的思路做采访。
出镜记者还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记者很容易受现场气氛的影响,看到被采访者遭遇不幸就会心生怜悯,不自觉的就变成了被采访者的同盟军。看到不公平的事就悲愤不已,自己先失了理性、客观。其实这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做到的,记者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报道。在做批评性报道时,出镜记者尤其要切记自己的立场是中立的,应该倾听冲突双方的意见和理由,切忌代表一方去质问另一方。
(四)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新闻采访,当坚持“有所抢,有所不抢”的原则。出镜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在重大的灾害性事件现场,记者的采访要以不影响现场营救工作为前提。这时候,出镜记者尤其需要细致的观察能力,要对现场情况是否适合采访作出及时判断,切记越位式采访。
在汶川大地震的采访中,记者不合时宜进行采访的例子屡见不鲜。在水泥板下埋了72小时后的陈坚,身体已经严重虚弱。四川电视台一名记者却不停地和他说话。为了配合直播,还拨通直播间的电话连线让陈坚说话。记者的现场煽情,使陈坚的情绪一直处于非常亢奋的状态。陈坚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当他被救出时,已经离我们而去。
最终,虽然记者和陈坚的对话被当作宝贵的视频资料广为传播,这位记者却招来了网友们的一致批评,大家纷纷指责这位记者为挖掘新闻,耗费了身体极度虚弱的陈坚有限的精力。这位记者的越位采访,显然是地震采访中的败笔。
中央电视台记者许波在直播时进入手术室,采访已消毒完毕即将进行手术的医生,将医生的手术衣污染,医生很生气,喊道:“你把我搞脏了!”许波依然不走,继续问医生已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好的病人的伤情如何……站在记者的立场,许波的采访无疑非常敬业。然而这种采访的进行,耽误了医生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这样的采访活动,已然越位太多,记者即使采访到了想要的东西,也不能视为成功。
(五)要学会讲故事。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富兰克林认为,一个记者如果在采访中找不出“故事”,他就写不出新闻来。而要讲故事,首先要把人作为电视新闻报道关注的焦点。这时,出镜记者只需要选对要采访的当事人,就能使自己的节目贴近受众,为受众所接受。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闻《全国首张居民健康卡在郑州发放》就充分运用了新闻故事化的写作手法。这条新闻没有像一般记者处理的那样,直接介绍全国居民健康卡的发放仪式和发放情况。而是从吴风仙,一个56岁的郑州村民一不小心成了媒体的焦点说起,一个普通的村民为何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持有居民健康卡的公民?有了居民健康卡她去医院看病有哪些便利?以吴风仙这个人本身的故事为引子,从而对全国居民健康卡的发放情况再加以介绍,这样就把干巴巴的新闻进行了“软化”,受众看到的不仅是有用的硬新闻,还有和他们一样的人的真实生活的写照,电视新闻和普通受众的心理距离就会一下子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