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制作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例上颌骨原发肿瘤或累及上颌骨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外科设计手术导板及赝复体,术中在手术导板引导下及手术导航验证下完成手术,并戴入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对术前与术后2周CBCT数据行计算机图像融合并作偏差分析,评价手术精度。术后1个月行三维
【机 构】
:
210008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10008 南京,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外科技术制作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5例上颌骨原发肿瘤或累及上颌骨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外科设计手术导板及赝复体,术中在手术导板引导下及手术导航验证下完成手术,并戴入赝复体即刻修复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对术前与术后2周CBCT数据行计算机图像融合并作偏差分析,评价手术精度。术后1个月行三维立体摄影,比较患者戴与不戴赝复体时口角宽度、双侧唇部高度差、双侧最大空间距离差值、鼻唇角、口角偏斜角度及差值体积和差值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数据应用SPSS 21.0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5例患者术中均在20 min内戴入赝复体,咬合关系良好。术后2周拆除缝线,伤口愈合良好,均无感染。随访期间(5~13个月)5例患者肿瘤均未复发。实际手术与虚拟手术最大偏差为(3.75±0.87) mm,最小偏差0 mm,平均偏差为(0.35±0.08) mm。戴入赝复体前、后双侧唇部高度差分别为(2.66±1.52) mm和(0.46±0.49)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口角偏斜角度分别为(3.43±1.70)°和(1.98±1.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双侧最大空间距离差值分别为(5.75±3.66) mm和(2.19±1.14)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鼻唇角、口角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1,0.251)。戴入赝复体前、后面部软组织的差值体积为(5.54±2.50) cm3,差值表面积为(66.42±21.18) cm2。
结论通过数字化外科技术可以实现Brown Ⅱ类上颌骨缺损的即刻赝复体修复,恢复了面容及牙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前胸是面颈部各类创面的理想供区,早在1988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即开始研究前胸部皮瓣,并首次开发命名了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该皮瓣主要以锁骨上动脉的胸支为供血动脉,血供范围与胸三角皮瓣类似,用于修复各类面颈部创面。锁骨上皮瓣与之类似,也起自颈横动脉的分支锁骨上动脉,然而后者主要以锁骨上动脉的肩峰支为蒂,供血范围为锁骨上区。两者存在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且有一定争议,为进一步提高两皮瓣的认识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耳廓再造一直是我们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1997年曹谊林教授等报道了将人耳形组织工程软骨移植于裸鼠皮下的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在支架材料的制备和种子细胞的选择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们根据大量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的临床经验分析移植到受区后耳支架的营养环境及受力特征,并提出残耳软骨做种子细胞的可能性,与曹谊林基础研究团队合作,制备以残耳来源的种子细胞和PCL-PGA-PLA复合材料为支
目的评估肋软骨切取术后半年内通过坚持佩戴弹性胸带限制呼吸幅度,是否能够降低肋软骨切取术后胸廓畸形的发生率。方法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对肋软骨切取术后1年左右来院接受耳再造第三期手术的患者胸廓形态进行评估。统计并比较术后半年内是否坚持佩戴胸带,分别统计患者胸廓畸形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两者差异的显著性。结果共38例患者符合条件进入研究。按要求坚持佩戴胸带半年的患者术后胸廓畸形的发
试图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追求外表美的动机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审美标准的影响。首先从社会认知、进化心理、择偶行为等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体追求外表美的动机,提出晕轮效应影响人们的美感认知,进而使人们对认知对象产生美好的期望效应,这种期望效应又形成自我实现预言,从而达成人们对美的追求意愿;然后通过对外表吸引力、合成照片、跨文化面孔等系列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外表美的几种标准,提出曝光效应、熟悉感等社会心理因素往
目的探讨应用第2趾侧方皮瓣转移修复FDA2趾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FDA2趾创面大小于第2趾胫侧设计皮瓣,皮瓣的轴心血管为胫侧趾底固有动脉,旋转点位于趾蹼间。临床修复13例FDA2趾创面,足部供区采用小腿全厚皮片植皮。结果13例术后皮瓣均成活,足部供区植皮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接近周围组织,外形不臃肿。结论第2趾侧方皮瓣操作
目的探讨应用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足跟后部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采用足背外侧动脉链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足跟后部创面11例,其中7例以外踝前动脉降支为蒂、3例以外踝后动脉跟外侧支为蒂、1例以第4跖背动脉为蒂。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6.0 cm×13.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 cm×3 cm~7 cm×15 cm。皮瓣供区均取腹部全
目的探讨下睑缘下置术的方法,以增加睑裂纵向高度及改善内倾型眼形,使面部更加美观。方法根据下睑牵引系统原理,通过对下睑板与下睑缩肌进行折叠行下睑缘下置术79例。在下睑外侧1/3处沿睫毛根部设计切口,逐层切开皮肤至睑板前眼轮匝肌,在眶隔脂肪后找到睑板缩肌复合体,在睑板下缘将睑板缩肌折叠缝合,去除部分多余皮肤约2~3 mm,观察下睑下移程度,调整至满意后缝合切口。结果本组共79例,有效随访70例,随访时
目的探讨外耳再造术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其家属心理行为状况的变化,以及外耳再造术在改善患儿及家属心理状况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07年3月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共72例,于术前及第二期手术6~12个月后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患儿的心理及行为状况进行测评,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肋软骨CT等比例二维重建打印在耳廓支架构建中的辅助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5~7岁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73例。术前应用肋软骨CT等比例二维重建打印,直观分析患者肋软骨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肋软骨耳廓支架制作方案。结果本组73例中,15例经术前评估,肋软骨发育未达手术需要,推迟手术;58例行耳廓再造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未出现耳廓支架变形、感染及胸廓畸形,52例再造
目的探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矫正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对先天性耳廓畸形进行非手术治疗。按佩戴起始年龄(<1月龄,1~3月龄,3~6月龄)分为3组,治疗后定期随访,根据耳廓形态改善情况分为正常(e),接近正常(g),有改善但不正常(f)及无改善(p)4级,并根据e和g的比例计算有效率。结果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外置耳廓畸形矫正器治疗并参加随访的6月龄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