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生态+”德育工程是基于新生态观的中学“立德树人”工作之探索和创新,它坚持学校作为一个由全体师生组成的生命共同体之理念,遵循生命的特性和成长规律,关怀学生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完善。“新生态+”德育工程主要包括“新生态+教师”建设、 “新生态+课程”建设、 “新生态+文化”建设等基本模块。形成“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提供“拓展融合”的德育课程,构建“诗意远方”的学校文化,是落实“新生态+”德育工程构想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学德育;新生态+;德育工程
作者简介:严锦石,上海市崇明区堡镇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管理与德育研究。
一、引言
生态观,首先涉及的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过去的农业文明中,人类把自然作为榜样,持一种顺从自然的“生态观”。现代工业文明时期,自然成了人的宰制对象,在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由此,人类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正努力向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迈进,并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生态”观。“对自然的认识导致人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决定性的根本变化……我们关于自然的知识及对自然的理解,对我们的行为具有决定意义。”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这就是说,人类当代“新生态”观的产生,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且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各方面的变化,特别是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具体到中学,为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新生态”观要求把学校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即由全体师生组成的生命共同体,其中每一个生命都应该焕发出自己特有的精彩。在坚持新时代学校德育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海阔鱼跃”的竞争挑战、“求同存异”的合作共赢以及“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实现全体师生,特别是所有学生的发展、平衡与和谐。
为实现这一目标,面对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和挑战,特别是当前教育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包括德育在内的整个学校教育,在正面引导、发扬传统、广纳新知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本真,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尊重学生的内心诉求,最终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建设“新生态+”德育工程的构想。所谓“新生态+”德育工程,是指一种以上述“新生态”观为背景的中学德育工作模式,“+”号表示其模板会随着工作的展开而丰富扩展。就其实质而言,“新生态+”德育工程即“新生态” 观在学校德育领域里的植根与生长,是从生命理念特别是学校作为由全体师生组成的生命共同体之理念出发的一种探索。它对德育的深度定义和实践,更加遵循生命的特性和成长规律,更加关怀生命的尊严、完善和价值实现。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育人模式,“新生态+”德育工程在实践探索中,已建构起“新生态+教师”建设、“新生态+课程”建设、“新生态+文化”建设等基本模块,它们既独成体系,又凝结成“立德树人”之强劲合力。以下,笔者拟重点从“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拓展融合”的德育课程、“诗意远方”的校园文化三个方面,对本校“新生态+”德育工程的探索做初步总结和思考。
三、建设“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史中,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重视“德能双馨”的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理念。例如,孔子的“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中“德行”处于首位,要求学生“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版,第158页。在“文,行,忠,信”四教中,“孔子总是把德放在重要地位”。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版,第155页。此外,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德能双馨”的教育家:“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版,第323页。 并倡导“和而不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同样,对于教育的本质,特别是对于教育中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也发表过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正像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样。因此,社会的健康状况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人的独立性,也同样取决于个人之间的密切的社会结合。”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第三卷第52页。
孔子和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启示人们,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一定是基于教师的率先发展,进而带动学生的发展,最终实现师生“双主体”的共同发展,以形成真实的师生生命共同体。特别是学校德育,更应如此。
正是基于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启示和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我们深切地认识到,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以此为基础,学校德育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首抓师德建设,凸显教师“以德服人”的示范作用。这就是说,在学校德育中,教师不能囿于教导者、管理者的角色,而应首先把自己视作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者和实践者。为此,我们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始终把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要求每位教职员工确立“全员德育”的思想,树立“育人为本,德高为范”的教育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价值观。学校还经常举办师德论坛、组织师德报告会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师德宣传教育;强化师德考评,评出年度“师德风范奖”,在绩效考核中专设“全员德育奖”;在各项奖励和评比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等。通过这些举措,切实增强教师的品德修行和榜样示范作用。 进一步说,德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在提高师德自觉的同时,还必须提升专业素养,注重从“以能育人”向“德能双馨”迈进。当前,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因此,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锤炼自身高尚品德,显现人格魅力,更需要具备高超的育人本领,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常出现“重外在说教,轻内心体验”“重知识技能传授,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重量化、单一、终结性评价,轻质性、综合、过程性评价”等弊病,再加上师资队伍出现专业化弱、结构欠合理等不良倾向,大大削减了德育的信度和效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转型,新时代的德育工作,更加要求教育者尊重德育规律,坚持“四个自信”,积极探索科学的、适切的、高效的德育新路径,注重学生的情感体悟、辩证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三观”的建立,真正做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三、提供“拓展融合”的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在努力培育“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激活德育人力资源的同时,我们还努力建构科学、全面、丰沛、有效的德育大课程,作为满足新时代德育需求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在“新生态+”德育工程方面坚持以“拓展融合”为课程构筑的基本原则,以“加减法则”为基本标准,侧重在“品质、体验、形式、内容”上做加法,逐步实现跨界德育新生态,创造多样德育新体验。在“德育标准化和统一性”上,采取辩证态度,即遵循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在积极引导的基础上,给学生健康生长的空间和自由,成就学生精彩、多样、美好的生命品质。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新生态+平台+课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水平结构特点,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新生态+健美+实践”则基于学校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帮助学生完成本学段的学习任务,更应放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引导他们过上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生态+平台+课程”指在“新生态+”德育工程中,充分利用“星级班集体建设”这一平台,分层次推进德育课程的有序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学科教学系列课程。思政课是德育课程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积极建构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语文、外语、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类课程中强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教育;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积极挖掘科学精神和人文内涵。(2)主题班会系列课程。高一年级以“适应”为关键词,为学生初升高过程中“转弯”“爬坡”产生的心理不适做疏导。课程涵盖“如何迈好高中第一步”“我的青春我的梦”“学习的魅力”“融入集体”“竞争与合作”等。高二年级以“人格”为关键词,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较强的自律性、责任心和使命感。课程涵盖“健全人格”“走进社会大课堂”“做守法公民”“审美与人格陶冶”“环境保护”等。高三年级以“成年”为关键词,帮助学生思考严肃的人生课题,鼓励他们追求真理、积极向上、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课程涵盖“步入成年”“做具有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人生考场的预演”“理想植根现实”等。(3)主题活动系列课程。学校依据德育节点,按月确定校园活动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学雷锋”“低碳生活”“开学、成人、毕业典礼”“生命教育”等。通过系列活动课程,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新生态+健美+实践”作为德育课程的拓展,我们基于“学校只是学生生命发展中的一个驿站,学校教育要体现对学生始终负责”的认识,着重做了三方面的工作:(1)以心理健康为重点,塑造学生阳光心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多元和网络生活的融入,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师生心灵沟通是疏导和矫正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把“校长学生助理”作为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借助“心理咨询室”这一平台,坚持开展团体或个别心理辅导。(2)以审美素养为底蕴,构筑学生美好生活。审美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努力引导他们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美的意识及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崇尚真正的英雄,尊重真正的模范。(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高度达成学做统一。学以致用,我们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小型课题研究、拓展型课程学习、校外实践活动以及绿色网络空间打造,使学生不断丰富经历,拓宽视野,激发兴趣,磨练意志,增强信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强化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四、形成“诗意远方”的学校文化
“文化的本质不是物质成就,而是个人思考人的完善的理想,個人思考民族和人类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改善的理想,个人信念始终和有效地为这种理想所决定。”
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7页。这是“敬畏生命”伦理学创立者施韦泽关于文化本质的理解,由于对“人的完善的理想”的强调和追求,其对于我们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深化“新生态+”德育工程有启发性。在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作为全校师生的智慧支撑和精神家园,对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就学校作为师生生命共同体而言,它也是优质教育资源凝聚之处和学校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所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丰厚土壤。因此,让优秀的人文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得以传承,厚积学校文化沃土是夯实“新生态+”德育工程之基的长久之策。在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
首先,打造新生态德育文化链:“尊重+关爱+培养+发展”。德育应当始终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起点和归宿,关怀生命成长,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体验,观照生存状态,适切师生特质。德育,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才能促进学生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挖掘学生的核心潜能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旨,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自由成长,乐学向上。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生最温馨的家园。培育学校德育文化应从班级文化建设着手。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进一步开发,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影响到教育的成果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将优秀的班级文化容纳、提炼为学校文化,建设优良校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有利于学生修德立身的良好氛围。
其次,完善新生态学生发展链:“现实+自我+未来+幸福”。德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既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又为实现生命价值供养能量。中学阶段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时期,学生对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利于全局、全程、全面了解自己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做一个有目标、有理想、有方向的人,真正懂得如何走自己的路。为此,学校要通过生涯教育和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有明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谁”,要成为“谁”,知道自己在哪里,未来要去哪里,以利于激发潜能,自觉实现自我定位、自我奋斗和自我管理。此外,学生的生涯规划具有阶段性、循序性和上升性。
“新生态+”德育工程作为基于“新生态”观的中学德育创新,它坚持学校作为一个由全体师生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更加遵循学生生命的特性和成长规律,更加关怀学生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完善,即通过更注重学校德育的生命性,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践中,基于“新生态+教育”建设的整体框架,除了“新生态+校园”“新生态+学校影响力”建设等模块之外,我们主要基于“新生态+教师”“新生态+课程”“新生态+文化”建设等基本模块展开“新生态+”德育工程,努力形成“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提供“拓展融合”的德育课程,构建“诗意远方”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学德育;新生态+;德育工程
作者简介:严锦石,上海市崇明区堡镇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管理与德育研究。
一、引言
生态观,首先涉及的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过去的农业文明中,人类把自然作为榜样,持一种顺从自然的“生态观”。现代工业文明时期,自然成了人的宰制对象,在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严重危机。由此,人类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同时,正努力向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迈进,并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生态”观。“对自然的认识导致人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决定性的根本变化……我们关于自然的知识及对自然的理解,对我们的行为具有决定意义。”
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这就是说,人类当代“新生态”观的产生,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且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各方面的变化,特别是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具体到中学,为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要求,“新生态”观要求把学校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即由全体师生组成的生命共同体,其中每一个生命都应该焕发出自己特有的精彩。在坚持新时代学校德育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海阔鱼跃”的竞争挑战、“求同存异”的合作共赢以及“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实现全体师生,特别是所有学生的发展、平衡与和谐。
为实现这一目标,面对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和挑战,特别是当前教育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包括德育在内的整个学校教育,在正面引导、发扬传统、广纳新知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本真,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尊重学生的内心诉求,最终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建设“新生态+”德育工程的构想。所谓“新生态+”德育工程,是指一种以上述“新生态”观为背景的中学德育工作模式,“+”号表示其模板会随着工作的展开而丰富扩展。就其实质而言,“新生态+”德育工程即“新生态” 观在学校德育领域里的植根与生长,是从生命理念特别是学校作为由全体师生组成的生命共同体之理念出发的一种探索。它对德育的深度定义和实践,更加遵循生命的特性和成长规律,更加关怀生命的尊严、完善和价值实现。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育人模式,“新生态+”德育工程在实践探索中,已建构起“新生态+教师”建设、“新生态+课程”建设、“新生态+文化”建设等基本模块,它们既独成体系,又凝结成“立德树人”之强劲合力。以下,笔者拟重点从“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拓展融合”的德育课程、“诗意远方”的校园文化三个方面,对本校“新生态+”德育工程的探索做初步总结和思考。
三、建设“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史中,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重视“德能双馨”的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思想理念。例如,孔子的“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中“德行”处于首位,要求学生“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版,第158页。在“文,行,忠,信”四教中,“孔子总是把德放在重要地位”。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版,第155页。此外,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德能双馨”的教育家:“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钱穆:《论语新解(新校本)》,九州出版社2011版,第323页。 并倡导“和而不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同样,对于教育的本质,特别是对于教育中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爱因斯坦也发表过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正像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样。因此,社会的健康状况取决于组成它的个人的独立性,也同样取决于个人之间的密切的社会结合。”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第三卷第52页。
孔子和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启示人们,教育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一定是基于教师的率先发展,进而带动学生的发展,最终实现师生“双主体”的共同发展,以形成真实的师生生命共同体。特别是学校德育,更应如此。
正是基于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启示和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我们深切地认识到,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以此为基础,学校德育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首抓师德建设,凸显教师“以德服人”的示范作用。这就是说,在学校德育中,教师不能囿于教导者、管理者的角色,而应首先把自己视作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者和实践者。为此,我们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始终把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要求每位教职员工确立“全员德育”的思想,树立“育人为本,德高为范”的教育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价值观。学校还经常举办师德论坛、组织师德报告会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师德宣传教育;强化师德考评,评出年度“师德风范奖”,在绩效考核中专设“全员德育奖”;在各项奖励和评比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等。通过这些举措,切实增强教师的品德修行和榜样示范作用。 进一步说,德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在提高师德自觉的同时,还必须提升专业素养,注重从“以能育人”向“德能双馨”迈进。当前,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因此,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锤炼自身高尚品德,显现人格魅力,更需要具备高超的育人本领,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常出现“重外在说教,轻内心体验”“重知识技能传授,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重量化、单一、终结性评价,轻质性、综合、过程性评价”等弊病,再加上师资队伍出现专业化弱、结构欠合理等不良倾向,大大削减了德育的信度和效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转型,新时代的德育工作,更加要求教育者尊重德育规律,坚持“四个自信”,积极探索科学的、适切的、高效的德育新路径,注重学生的情感体悟、辩证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正确“三观”的建立,真正做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三、提供“拓展融合”的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在努力培育“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激活德育人力资源的同时,我们还努力建构科学、全面、丰沛、有效的德育大课程,作为满足新时代德育需求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在“新生态+”德育工程方面坚持以“拓展融合”为课程构筑的基本原则,以“加减法则”为基本标准,侧重在“品质、体验、形式、内容”上做加法,逐步实现跨界德育新生态,创造多样德育新体验。在“德育标准化和统一性”上,采取辩证态度,即遵循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规律,在积极引导的基础上,给学生健康生长的空间和自由,成就学生精彩、多样、美好的生命品质。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新生态+平台+课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水平结构特点,强化对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新生态+健美+实践”则基于学校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帮助学生完成本学段的学习任务,更应放眼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引导他们过上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
“新生态+平台+课程”指在“新生态+”德育工程中,充分利用“星级班集体建设”这一平台,分层次推进德育课程的有序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学科教学系列课程。思政课是德育课程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积极建构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语文、外语、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类课程中强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教育;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积极挖掘科学精神和人文内涵。(2)主题班会系列课程。高一年级以“适应”为关键词,为学生初升高过程中“转弯”“爬坡”产生的心理不适做疏导。课程涵盖“如何迈好高中第一步”“我的青春我的梦”“学习的魅力”“融入集体”“竞争与合作”等。高二年级以“人格”为关键词,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较强的自律性、责任心和使命感。课程涵盖“健全人格”“走进社会大课堂”“做守法公民”“审美与人格陶冶”“环境保护”等。高三年级以“成年”为关键词,帮助学生思考严肃的人生课题,鼓励他们追求真理、积极向上、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课程涵盖“步入成年”“做具有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人生考场的预演”“理想植根现实”等。(3)主题活动系列课程。学校依据德育节点,按月确定校园活动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法治安全教育”“学雷锋”“低碳生活”“开学、成人、毕业典礼”“生命教育”等。通过系列活动课程,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新生态+健美+实践”作为德育课程的拓展,我们基于“学校只是学生生命发展中的一个驿站,学校教育要体现对学生始终负责”的认识,着重做了三方面的工作:(1)以心理健康为重点,塑造学生阳光心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多元和网络生活的融入,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师生心灵沟通是疏导和矫正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把“校长学生助理”作为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借助“心理咨询室”这一平台,坚持开展团体或个别心理辅导。(2)以审美素养为底蕴,构筑学生美好生活。审美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努力引导他们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美的意识及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崇尚真正的英雄,尊重真正的模范。(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高度达成学做统一。学以致用,我们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小型课题研究、拓展型课程学习、校外实践活动以及绿色网络空间打造,使学生不断丰富经历,拓宽视野,激发兴趣,磨练意志,增强信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强化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四、形成“诗意远方”的学校文化
“文化的本质不是物质成就,而是个人思考人的完善的理想,個人思考民族和人类的社会和政治状况改善的理想,个人信念始终和有效地为这种理想所决定。”
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7页。这是“敬畏生命”伦理学创立者施韦泽关于文化本质的理解,由于对“人的完善的理想”的强调和追求,其对于我们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深化“新生态+”德育工程有启发性。在这一意义上,笔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作为全校师生的智慧支撑和精神家园,对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就学校作为师生生命共同体而言,它也是优质教育资源凝聚之处和学校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所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丰厚土壤。因此,让优秀的人文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得以传承,厚积学校文化沃土是夯实“新生态+”德育工程之基的长久之策。在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探索。
首先,打造新生态德育文化链:“尊重+关爱+培养+发展”。德育应当始终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起点和归宿,关怀生命成长,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体验,观照生存状态,适切师生特质。德育,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世界,才能促进学生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挖掘学生的核心潜能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主旨,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自由成长,乐学向上。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也是学生最温馨的家园。培育学校德育文化应从班级文化建设着手。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进一步开发,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影响到教育的成果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将优秀的班级文化容纳、提炼为学校文化,建设优良校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有利于学生修德立身的良好氛围。
其次,完善新生态学生发展链:“现实+自我+未来+幸福”。德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既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又为实现生命价值供养能量。中学阶段是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时期,学生对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利于全局、全程、全面了解自己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做一个有目标、有理想、有方向的人,真正懂得如何走自己的路。为此,学校要通过生涯教育和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有明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是“谁”,要成为“谁”,知道自己在哪里,未来要去哪里,以利于激发潜能,自觉实现自我定位、自我奋斗和自我管理。此外,学生的生涯规划具有阶段性、循序性和上升性。
“新生态+”德育工程作为基于“新生态”观的中学德育创新,它坚持学校作为一个由全体师生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更加遵循学生生命的特性和成长规律,更加关怀学生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完善,即通过更注重学校德育的生命性,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践中,基于“新生态+教育”建设的整体框架,除了“新生态+校园”“新生态+学校影响力”建设等模块之外,我们主要基于“新生态+教师”“新生态+课程”“新生态+文化”建设等基本模块展开“新生态+”德育工程,努力形成“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提供“拓展融合”的德育课程,构建“诗意远方”的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