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地学校正在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如果没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也自然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反观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
1 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分数被绝对化、偶像化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结果重分不重人。分数主义、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
2 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校章校制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于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保障作用。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受规章制度的制约。但是学校管理不能因此重章不重人。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学校变本加厉地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使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
3 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学校管理不能不要权力,不要权力学校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行政权力至上,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也与当代社会民主化、人本化进程相背离。目前在学校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崇尚领导权威、教科书权威、教参权威的现象,泯灭了教师劳动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校需要权力,但这种权力只能服从于学校培养人、造就人的使命。管理学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力,而且还需要思想和精神。
为克服以上弊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在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1 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教学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需,特别是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教师角色期待要由“教书匠”转换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研究、创新,成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探索过程,任何一所学校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有所作为,努力办出特色。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学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这需要进行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2 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干部实行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3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订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列为考评的重要项目。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1 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分数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工具,也是考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分数被绝对化、偶像化了。分数从“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异化为“控制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极可怕的魔杖”。教师和学生在分数面前顶礼膜拜,成为分数的奴隶。学校管理和评价盛行分数主义,结果重分不重人。分数主义、分数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价值取向。
2 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校章校制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于稳定学校秩序、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保障作用。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受规章制度的制约。但是学校管理不能因此重章不重人。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学校变本加厉地在规章制度上做文章,使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
3 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学校管理不能不要权力,不要权力学校就会陷入混乱状态,但是行政权力至上,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也与当代社会民主化、人本化进程相背离。目前在学校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崇尚领导权威、教科书权威、教参权威的现象,泯灭了教师劳动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校需要权力,但这种权力只能服从于学校培养人、造就人的使命。管理学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力,而且还需要思想和精神。
为克服以上弊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在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1 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谁看不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谁就是在根本上不理解教师的劳动;同样,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也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真正出色的教师。教学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所必需,特别是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教师角色期待要由“教书匠”转换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研究、创新,成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探索过程,任何一所学校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有所作为,努力办出特色。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学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这需要进行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2 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为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干部实行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3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订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列为考评的重要项目。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结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