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学改革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都在认真探讨的问题,下面是我就“角的分类”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兴趣
角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比直线概念、多边形概念都难一些,因此教师就应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重点、难点及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切实把握好教学要求。我钻研了教材后认为:①角的分类是一节多概念的课,它有五种角的意义和特征。②从教学要求看,这节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③从知识基础和结构看,角的分类是在教角的意义、量角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因此要多层次、多方位去理解教材,才有利于掌握知识的突破口,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
二、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五种角的概念,必须创设情境,为学生铺好认识阶梯。
1. 重视新课前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思想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授课前先组织学生复习与新课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张开剪刀形成的角,进而引导学生把思维纳入各种角的本质属性这条主线上,使之印象深刻,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2. 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创设思维情境。数学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小学几何概念,更要借助教具操作演示来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逐步上升到理情认识,形成概念。我利用圆规教具反复演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特征,其中平角和周角这两种角的边在哪里不容易看出来,比较抽象,学生初次接触,又是教学中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更应注意调动学生眼、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形成和内化。
在教周角过程中,我第一次用活动角演示,随着活动角一边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边和角发生变化,让学生充分得到感知。再演示一遍,与学生观察到随着活动角一端从“0”刻度上开始旋转至于180°时,又继续旋转到两边重合时,问学生这是不是角?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以上所设问题,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思维阶梯。学生在老师引导提问下,感知到角的大小在变,形状在变,但角的本质属性不变,因此,当角的两边重合时仍然是一个角。通过这些知识的迁移,学生了解到了周角的重要特征后,我就揭示出这样的角叫“周角”这一概念。尔后又继续演示,当旋转到180°时,提问学生是几度?然后继续旋转到两边重合,又问这时角是几度?这次演示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周角360°有更完整的认识。这样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精心设计,科学安排课堂练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知识通向能力的桥梁,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指导实践的转化,因此对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程序,形式多样才能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节课我设计一组判断题:
(1)小于90°的角是锐角。( )
(2)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
(3)平角的1/2是直角,直角的4倍是周角。( )
(4)因为平角的两条边恰好成一条直线,所以直线也是平角。( )
(5)周角只有一条射线。( )
同时又让学生用两个三角板拼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度数,又让同桌2人用4个三角板拼出周角度数。这样通过这组判断题和操作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有关角的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的概念,为今后几何图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角的分类”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
1. 小学《几何》是实践几何,因此,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直观作用,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处于兴趣盎然,全心投入于整个教学之中。
2. 教学时,注意力不仅要放在几何概念的揭示上,还应重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然后进行概括,达到理性的认识。
3. 当学生掌握概念后,要及时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实践验证一系列练习,使学生更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总之,通过对“角的分类”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好一节课,必须先钻研好教材内容,然后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课堂练习,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的。
一、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兴趣
角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比直线概念、多边形概念都难一些,因此教师就应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重点、难点及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切实把握好教学要求。我钻研了教材后认为:①角的分类是一节多概念的课,它有五种角的意义和特征。②从教学要求看,这节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③从知识基础和结构看,角的分类是在教角的意义、量角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因此要多层次、多方位去理解教材,才有利于掌握知识的突破口,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
二、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五种角的概念,必须创设情境,为学生铺好认识阶梯。
1. 重视新课前的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思想准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授课前先组织学生复习与新课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张开剪刀形成的角,进而引导学生把思维纳入各种角的本质属性这条主线上,使之印象深刻,创设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2. 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创设思维情境。数学概念的形成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小学几何概念,更要借助教具操作演示来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分析,逐步上升到理情认识,形成概念。我利用圆规教具反复演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特征,其中平角和周角这两种角的边在哪里不容易看出来,比较抽象,学生初次接触,又是教学中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更应注意调动学生眼、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形成和内化。
在教周角过程中,我第一次用活动角演示,随着活动角一边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边和角发生变化,让学生充分得到感知。再演示一遍,与学生观察到随着活动角一端从“0”刻度上开始旋转至于180°时,又继续旋转到两边重合时,问学生这是不是角?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以上所设问题,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思维阶梯。学生在老师引导提问下,感知到角的大小在变,形状在变,但角的本质属性不变,因此,当角的两边重合时仍然是一个角。通过这些知识的迁移,学生了解到了周角的重要特征后,我就揭示出这样的角叫“周角”这一概念。尔后又继续演示,当旋转到180°时,提问学生是几度?然后继续旋转到两边重合,又问这时角是几度?这次演示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周角360°有更完整的认识。这样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精心设计,科学安排课堂练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知识通向能力的桥梁,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指导实践的转化,因此对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程序,形式多样才能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节课我设计一组判断题:
(1)小于90°的角是锐角。( )
(2)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
(3)平角的1/2是直角,直角的4倍是周角。( )
(4)因为平角的两条边恰好成一条直线,所以直线也是平角。( )
(5)周角只有一条射线。( )
同时又让学生用两个三角板拼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度数,又让同桌2人用4个三角板拼出周角度数。这样通过这组判断题和操作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学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有关角的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的概念,为今后几何图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角的分类”这节课的教学,使我体会到:
1. 小学《几何》是实践几何,因此,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直观作用,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处于兴趣盎然,全心投入于整个教学之中。
2. 教学时,注意力不仅要放在几何概念的揭示上,还应重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然后进行概括,达到理性的认识。
3. 当学生掌握概念后,要及时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实践验证一系列练习,使学生更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总之,通过对“角的分类”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好一节课,必须先钻研好教材内容,然后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课堂练习,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