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anie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电力系统分析”省级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定的成效,对其他专业课、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邵阳学院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以实现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满花(1975-),女,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黄肇(1971-),男,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湖南 邵阳 42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力系统分析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编号:湘教通[2008]202号)、湖南省教育厅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09]31号)、邵阳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NO.2008JGZ09)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4-0070-01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精品课程是高水平、有特色的优秀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示范效应。[1]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邵阳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本课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课程组成员为骨干,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其他专业课、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首先将教学型本科教育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上。[2]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3]我校已经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教学型师资培养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促使他们早日实现转型和提升。一是推进教师自身素质建设,每年选送一批有培养潜力的教师到国内一流重点大学进修学习,参与项目研发,了解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方式或企业运作方式等。二是推进教师技能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和专业综合实验室,建立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促进教师提高自我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三是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培养教学骨干,实行“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四是推进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参加大量的教学科研活动,如经常组织青年教师互相听课,观看教学录像并进行讨论,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近年来,课程组采用稳定、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保持了队伍的稳定,并向高学历、高职称和年轻化方向发展,形成了高效、活跃、团结的教学团队。
  二、优化课程体系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服务于此,都必须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来考虑。因此,我们设置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个教学模块,就理论教学模块而言,教学内容的构架也不同于学科式的体系,而是从工程应用和后续课程要求出发,构建了“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计算”体系,如图1所示。一是推进理论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推行应用型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扩展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建立电力工程的知识结构平台,为今后进一步加深加宽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4]二是推进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推行模块法教学。该方法将各专业的基礎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进行优化、组合,打破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情况,在强化实践技能衔接的原则下,将各实验项目按功能分为验证性、综合性、创新性三层次模块设计,从而形成系统性、渐进性的实验教学体系,以逐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综合应用能力和系统教学能力的提升。如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验证性实验为单机无穷大稳态运行实验和单机带负荷实验,综合性实验为复杂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实验,创新性项目是关于潮流计算和短路计算内容的课程设计。
  三、整合教学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整合,从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两个模块进行了大力度地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电力系统分析着重阐明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建立电力系统整体概念。课程组教师授课时,力求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讲深讲透。同时遵循“认识、掌握、分析、计算、设计与运行、创新”的规律,这是一个完整过程,为后续学习、创新奠定基础。课程需要重点强调电力系统的工程理论计算,任何一个电力系统的分析结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放在一个具体的电力网中加以分析。然而由于该课程内容多而杂,对教学的组织要求较高,因此,课题组教师授课时应注意与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与配合,着重讲清基本原理,减少繁琐的理论推导;在基本概念的阐述中,采用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说明,力求做到严格、简明、清晰;通过典型例题,介绍电力工程计算的基本方法。
  同时,课题组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在原有“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平台” 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基础上新开设了“综合性”实验项目,增加了课程设计实践内容。加强了经典理论与现代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了计算机电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方法。要求学生结合电力实际工程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建模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学习适合计算机分析的潮流方程构建方法、短路计算以及稳定计算数值求解算法,采用MATLAB、PSASP和PowerWorld 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数值模拟仿真,这些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成效。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数学公式复杂、信息量大,比较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5]我们把课堂中的例题、习题做成CAI课件,课堂上可以节省板书时间,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多年的教学情况反映,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算法、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和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是本课程的重点、难点所在,学生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课题组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动画作用进行形象化教学,以达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及加深理解的目的。比如教学中的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部分涉及众多的电流波形分析和相量图,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既费时又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制作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尝试采用网上教学和网上辅助教学,积极开展多媒体CAI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构建现代化的网络教学环境,以积极推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更新网络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网站,并对网站资源不断进行扩充、更新。课题组骨干成员在课题负责人的精心组织和合理分工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电力系统分析教案、习题及答案、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等资料,专门组织了课程录像,教师集体制作了电力系统分析多媒体课件。电力系统分析多媒体课件已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电力系统分析网络版课件将链接在邵阳学院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网上,供学生自学、复习时使用。本课程的学习网站已初步建成,教学辅助材料已全部上网,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登陆网站,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
  六、结语
  “电力系统分析”省级精品课程经过3年多坚持不懈的建设,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了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大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并带动其他专业课精品课程建设。我校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以实现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工作的通知[Z].
  [2]凌明亮.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0):53-54.
  [3]张谦,李春燕,付志红,肖冬萍.“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26-28.
  [4]王磊,孙鸣.“电力工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26-127.
  [5]黄肇,黄满花,罗庆跃.“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101-103.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继电保护装置综合功能增强,自动化程度更高,继电保护日常运行、检修、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复杂;对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人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此,2008年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以填补区内空白,经过2年努力,在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提高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摘要:“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掌握。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从教学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一些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践;模式;手段  作者简介:王玉菡(1981-),女,河北衡水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讲师
期刊
摘要:传热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在热能动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传热学”的课程特点和内容分布特色讨论了适合现代人才培养体系要求的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利用问题讨论法、工程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来强化教学过程的学生主体,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传热学;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非物理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有其特有的学科地位和意义,作为“年轻”的独立学院,其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考核  作者简介:谭敏(1982-),女,湖南株洲人,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基础教学部,助教;王栋(1982-),男,彝族,云南红河人,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基础教学部,助教。(广西柳州5456
期刊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针对性强、形象生动、良好交互性等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开发完成了“列车牵引计算”CAI教学系统并应用到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质量。  关键词:列车牵引计算;CAI;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吕希奎(1976-),男,辽宁绥中人,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讲师;陈进杰(1963-),男,河北宁晋人,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43)
期刊
摘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经过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师教研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周雪芳(1976-),女,江西丰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讲师;钱胜(1976-),男,安徽合肥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期刊
摘要:“光电子技术”是宁波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方向的专业核心课,课程内容多,范围广泛,前沿内容变化大。结合当前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宁波工程学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改革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赵洪霞(1970-),女,黑龙江青冈人,宁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考试制度、评价体系六个方面分析了当前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教育模式改革的途径和内容。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周亚萍(1960-),女,河北怀来人,石家庄经济学院办公室,政工师。(河北石家庄050031)王志强(1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案例教学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其重点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教学改革必须把研究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  關键词:案例教学;质量;研究生教学;科研素养  作者简介:王根顺(19
期刊
摘要:通过对“交通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院校“交通工程”课程面向工程的教学方法,并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对“交通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交通工程;面向工程;工程能力  作者简介:吕秋霞(1978-),女,湖北荆州人,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刘焕成(1957-),男,河北沧州人,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广东江门529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