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经济发达国家,加拿大经历了80年代课程改革之后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就课程标准而言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文简要介绍了加拿大现行课程标准及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得到的结论.绝大多数研究者对其评价较好,并提出了适应我国现状的课程标准制定建议.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目前,中外数学课程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且主要集中在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主的欧洲国家,作为同样以文化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加拿大,同样也正处在教育改革关键时期,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但由于加拿大境内国土辽阔,地域发展极不平衡,各省都按照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教育哲学制定课程政策.在此,我们仅以加拿大经济、文化教育发达省份安大略省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现就搜集的资料作梳理与评述.
  一、对加拿大安大略省数学课程标准的介绍及评论
  1.加拿大安大略省数学课程标准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拿大国家课程改革热潮掀起,当时出台的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对加拿大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包括①1984年科学理事会发表《每位学生的科学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教育加拿大人》,其以加拿大学校科学教育的首次全国性调查为基础,拉响了加拿大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警笛.②1986年新政府公布了《科学发生在这里》.③2000年,安大略省出版配套1998年颁布的《科学与技术》配套教材供中学11和12年级使用.④2007年安大略省颁布11、12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2.安大略省课程改革背景研究
  有研究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国内的社会因素直接构成了促成课程改革的内在推动力量.具体说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国民人口构成的转变以及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数世纪以来,来自英、法等国的欧洲移民一直是加拿大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20世纪后半期,加拿大优越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条件以及较好的工作机会,吸引了很多来自亚洲的移民.整个国家的民族成分发生重大转变.由此应运而生的多元化教育要求直接催生了教育改革的实施.同时研究者还认为世界经济改革的趋势也拉动了加拿大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 .
  3.加拿大安大略省2007年数学课程标准(1―12年级)研究
  本研究课题为云南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计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加拿大安大略省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的三年研究成果总结.研究主要就我国课程标准与加拿大安大略省课程标准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可借鉴的经验,为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服务.课题组认为加拿大安大略省数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⑴安大略省课程标准的设计注意了课程框架的一致性.大体框架为:①引言部分②数学课程设置③数学过程④学习评价⑤数学课程设计时的一些考虑⑥各年级数学课程内容设置⑦词汇表.⑵注意数学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和整体性.⑶注意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性.⑷注意了质性评价的思想.⑸体现数学教育的公平性、民主性及文化性.⑹数学课程强调实用性.⑺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⑻注意了课程的灵活性.⑼注意了数学学习与社会的联系.并针对以上九点对我国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出若干改进建议.其中包括课程设计要注重整体性,体现数学特点.注重数学过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重视数学文化及数学大众化,体现数学模型化思想等 .
  4.加拿大安大略省1995年数学课程标准(1―9年级)
  论文论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制定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目的以及课程标准的构成.研究者认为现代数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课程目录,二是预期的学习成果,三是各门学科和各级学校教育的评价方法.论文还认为课程标准应具有可评估性、可理解性、可完成性.研究者还就我国课程标准的制定提出了课程标准应是多方合作的产物;课程标准应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限定教师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应兼顾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建议 .
  二、关于现代学校教育中课程标准的确切内涵
  有研究者认为课程是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另有研究者认为关于课程有两点基本认识:第一,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第二,“课程”和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科书”两种称谓,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结合起来.具体说,可以用课程一词概括;同时要分别地对它的总规划、具体规划进行研究,并贯彻试、计、程的意思 .
  三、加拿大(西部)高中数学教材(1998年版)介绍与评述
  1.加拿大(西部)的高中数学(Mathematics)教材共三册,供加拿大西部10、11、12年级的学生使用,出版于1998年.教材共27章,每册9章,每张都有几个固定的版块.
  2.研究者通过对该套教材的内容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该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板块、栏目的设计,二是体现数学与社会、生活和科学的联系,三是运用技术,发展数学学习.同时研究者认为该套教材在数学思想和方法方面重视程度较好,并提供足够的操作体验实例,提出问题恰当而且广泛.同时对推理和证明要求较低,无繁杂运算,对我国课程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
  四、国外研究者观点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以美国为先导的,所以在国外的相关比较研究中,我们能找到的主要是本国与美国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于是,我们主要关注收集了一些加拿大研究者的论著,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研究者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加拿大的课程标准发生了诸多方面的改变,其中包括从原来各省的课程标准到全国性的新生的课程标准;从各省讳莫如深的官僚标准到现今一线教师可以参与其中的开放式课程标准;从仅仅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大纲或者教学内容的一个列表到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指导的新课程标准 .   还有研究者认为: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加拿大基础教育把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大量课堂教学时间都投入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过去曾经用在为了提高效率的反复练习上的时间现在大多用于学生回答教师提前设计好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对学生从活动中理解概念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关于中外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等先进的欧洲国家,对加拿大课程标准的研究还比较少,然而加拿大现今的亚洲移民较以往大大增多,教育的多元化要求日益增高,恰恰与我国教育现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对于加拿大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首先,纵观中加课程标准研究现状不难发现,我们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一些对课程标准的描述和初步理解,更多的是对相关资料的一般性介绍,至于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评价措施)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其次,我们的一些研究者主要是根据自身经验对加拿大课程标准进行主观评价,且建议的原则性较强,缺乏具体的实施策略,并且没有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或者数据带有主观性,在理论的说服力方面就也显得单薄.
  参考文献:
  [1]管洪云.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黄邦杰,孔德宏.加拿大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结题报告[J].中教研究,2010(7~8).
  [3]沈兰.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建议—兼评《加拿大安省数学课程标准(1~9年级)》[J].外国教育资料,2000(5).
  [4]陈侠.课程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
  [5]王策三.教学论稿,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94.
  [6]黄华.加拿大(西部)高中数学教材介绍与评述[J].数学教学,2003(11).
  [7]Thomas o’Shea. The Canadian Mthematics Curriculum from New Math to the NCTM Standards[J].Third draft of chapter 18 of the NCTM’s Mathematics History Volum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in Atlantic Canada.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Canadian School Mathematics Forum Montreal,May, 2003:16-18.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36)]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化学物质的学科.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为进入高中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化学里,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环节.任何一种化学反应或者化学现象都是以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化学来说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探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初中化学打好坚实的基础,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本文从初三化学入手,详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与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效率;提问  爱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不仅仅是对于学科的喜爱,而是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数学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既枯燥又深奥难懂的学科.因此,提高学
摘要:数学和物理在广大的高中生看来都是举足轻重的学科,有了初中阶段对物理和数学知识的初步了解,进入高中后的学生对高中物理和数学知识都有了一定的知识构建和理论模型.高中阶段的学习,严格要求学生将物理和数学做到有效的紧密联系.物理是一门理科性较强的科目,良好掌握数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物理的学习,数学知识也经常运用在物理知识中.  关键词:教学衔接;学习能力;因材施教  一、物理和数学之间重要关系
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的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通过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是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考查的一种常用形式.能较好地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故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题型之一.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对化学题目中的信息还要有敏锐的接受、分析、推理和整合能力.该类题主要以
摘要: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虽然说大部分教师对于这方面的解题方法的讲解都非常的重视,可是始终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不用说能够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进行提高了.学生主要问题是没有对解题技巧进行正确的掌握.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综合题;解题技巧  一、寻找题目隐含信息  高中物理力学题,尤其是综合题,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对题目仔细分析.[BP(]在对题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