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几点做法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eeett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现在教育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在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史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生命教育;化学
  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青春期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网络等多元文化给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自律能力下降,所以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美国学者杰·唐纳·怀特于1906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一种全人教育,就是让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并积极创造和提升生命的价值。这样学生不管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都能享受自己生命的乐趣,不会一碰到挫折,就轻易浪费、甚至于残害生命。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也应重视生命教育,意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珍惜和尊重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培养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结合初中教材,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
  一.利用新闻、事件引入新课,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生命。
  化学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所以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可以多举一些身边的事例,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比如在导入燃料一课时,可以利用我国最近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新闻录像,大部分矿难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瓦斯爆炸。那么所谓的“瓦斯爆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这些资料照片的观看再配以适当的讲解,既激发了学生想要知道真相的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到生命是可贵的,培养了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尊重与珍爱他人生命的情操。
  二.挖掘教材,树立民族自豪感,建立爱国主义人生观。
  化学教学中经常涉及一些化学史和化学家的典故。对此我因势利导,列举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例如: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人类文明得以记载和传播;我国在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我国的景德镇瓷器名扬海内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的国家……还有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如: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以及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到纯碱时介绍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民族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行为选择,正是因为他们心中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通过一系列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柱。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只为自己或少数人活着是不可能有终极关怀的,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他人、社会、人类命运联系起来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生命价值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为改善人类的命运而努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丰满与心灵的充实。
  三.营造氛围,培养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能吃苦耐劳能经受挫折?我给他们讲化学家诺贝尔的故事: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整整四年,他废寝忘食,做了几百次试验。做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盯着燃起的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正是为一种崇高的目标所鼓舞,那些杰出的人物才产生了惊人的毅力与忘我奋斗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和毅力,才使他们勤奋工作,终于攀登上光辉的成才之巅。学习本身也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但比起居里夫妇在发现钋和镭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这一点艰苦又算什么?人毕竟不同于快乐的猪,饱食终日便能无忧无虑。只要人活着,他就要去探求活着的意义,从而不断超越自我,直到达于至善或无限的境界而后已。作为一种特殊生命的存在,人并不会满足于现实世界的追求,而是在不停地寻求着对于自我的无限超越,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从而赋予单调的生命活动以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为明天更美好而奋斗。
  四.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珍惜和尊重生命。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学生实验中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实验是对理论的检验和证明,学生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增强学习兴趣。但是,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安全问题。安全实验的关键是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安全。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错误操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违规操作。比如在制取氢气气时,未进行验纯就直接点燃,这样可能导致爆炸的发生。(2)药品用量问题。比如在做酸碱反应的时候,酸碱过量,可能使实验现在不明显。(3)用错药品或药品混入杂质。比如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4)实验室的通风问题。比如在制取氢气,作硫磺和氧气的反应时,如果实验室不通风有毒、易燃气体在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能会造成师生中毒或者其他事故。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时,一定要和同学们把实验要求以及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讲解清楚,让他们意识到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但是,不能因为有这些危险的存在,就畏首畏尾,甚至不做实验,只要操作正确,就可以安全的进行实验。要认真的完成实验,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因此,化学教师应该把实施生命教育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增强学科责任感,使学生在学教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生命观念,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喜悦。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有效教学设计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有效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有效教学设计开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教学目标明确化;知识呈现情境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解题训练建模化;教学评价情感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1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
期刊
【摘 要】教师如果做到了德才兼备,定能用崇高的道德风范、良好的道德形象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和教育一代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现代社会所期望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关键词】语文;素质;培养  探讨新课改下,语文课程总目标要求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学习好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很容易成为课堂的主体,但对于后进生来说,由于自卑感重,自信心不足,常表现出某种游离的情绪。老师对他们的知识水平,乃至个性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备课时应设计一些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的问题,让他们同样有机会表达自己,表示出老师对他们有同样的期待和信心。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英语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英语教学观念的升华。英语教师应该抛弃旧的教
期刊
【摘 要】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培养小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关键词】氛围;交际;评价  一、创造轻松、愉悦的口语表达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口语活动中不想说,或者想说却又找不到适当的语言,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学生会说、
期刊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礼仪之邦。我国人民一直都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但是在近几十年里,中国人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失礼”的报道不绝于耳,在中学生群体当中,言语粗鲁,顶撞父母,不尊敬师长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行为,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探讨的问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德
期刊
数学是学生很关键的一门学科,因为它紧贴实际生活,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以下几点: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佳的营养剂,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起来就感到很容易,
期刊
《装满昆虫的口袋》是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的第三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基于对我校研究课题《小学语文体验教学中认知与情感的整合》的理解,我谨抓住这一课题中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师;素质  探讨新课改下,语文课程总目标要求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法很难兼顾到每名学生。因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十分必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会了合作,并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减少“学困生”。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师资有限、学生人数过多、生源复杂、学生个体差异等种种原因,师生、教学等矛盾日益凸显。由于教学资源等的局限,课堂上教师只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然而特色各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