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出发,提出了新公共管理七种共同基本内容,通过服务性政府概念引出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如何构建服务性政府提出四点意见和建议。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新公共管理运动。这股浪潮己开始影响到我国行政管理领域。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明确提出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設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是各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固有的功能,是适应国家的根本目的而形成的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它分为两大类:政治统治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其中,公共管理职能,是其政治统治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1.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传统的行政模式的缺陷,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2-3]。这场主张运用市场机制和借鉴私人部门管理经验提升政府绩效的改革运动,被理论界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虽然西方公共管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特征和内容作了不同的概括和描述,但从本质上分析,它们存在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内容。
1.1 定位政府角色,政府掌舵,社会划桨。政府角色的定位问题是指政府行为的边界问题,即政府介入社会、市场的程度和范围。
1.2 重塑政府组织。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应该采取授权或分权的管理方式,从等级制转变为参与和协作制。
1.3 建立企业家式的政府,视公众为客户。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官僚制模式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因此,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社会公众则是政府提供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的“顾客”或“客户”。
1.4 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政府公共管理领域。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市场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竟争,从而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1.5 放松规制,用明确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进行控制。新公共管理更加关心产出或者结果,而不是投入或者过程。
1.6 借鉴私营企业的成功的管理模式、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益分析、全而质量管理、项目预算和战略管理等。
1.7 改造公务员制度。新公共管理主张改造旧的官僚制模式下的公务员制度。首先是通过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等新制度,打破传统的“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其次废弃公务员政治中立原则,正视行政过程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
2.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在某些地方实行,而后被中央采纳的一个概念[4]。刘熙瑞在《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是这样定义的: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3. 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3.1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的垄断型,让更多的私营部门或政府外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做法,在加强对公共服务领域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从而形成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为社会提供更好地公共服务,增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政府服务要以“顾客”和服务对象为中心,由“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转变,从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强调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的观点,其精髓就是要摆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即政府不能仅仅把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看做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仅仅看作“民心工程”,当作树立政府形象和声誉的举措。政府应切实把自己的服务对象当作上帝,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强化顾客观念,梳理:领导就是服务,做好人民的公仆的观念,不断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3采用私营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强调管理的高效率
新公共管理服务领域积极采用私营企业的一些成功的管理方法,以此提高管理效率,对当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很有借鉴意义。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的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一次推进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3.4推动公共管理政府实践 虽然公共管理
论在解决我国社会问题方面,经学术界长期研究和发展而日趋成熟,并逐步为大众所了解和熟悉,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也是在不断推动公共管理实践。但受传统政治文化和行政体制惯性的影响,当前在我国政府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传统行政管理范式依然发挥着绝对主导作用,导致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建设推进缓慢,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形成受阻,民生权益、公民参与、社会公平实现困难、政府积极进行公共管理实践范式,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有利于发挥典范作用,推动公共管理范式在我国全社会的实现,故当前我国急需大力推动政府公共管理范式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魏红征.从行政管理迈向公共管理——我国公共事务管理范式的转变[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2).
[2] 刘熙瑞.中国公共管理[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 欧文·E·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 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政治学研究, 2001( 3).
作者简介
周晓琴,女,出生年月(1985.01-),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社会保障审计处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新公共管理运动。这股浪潮己开始影响到我国行政管理领域。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明确提出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設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是各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固有的功能,是适应国家的根本目的而形成的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它分为两大类:政治统治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其中,公共管理职能,是其政治统治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1.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传统的行政模式的缺陷,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2-3]。这场主张运用市场机制和借鉴私人部门管理经验提升政府绩效的改革运动,被理论界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虽然西方公共管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特征和内容作了不同的概括和描述,但从本质上分析,它们存在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内容。
1.1 定位政府角色,政府掌舵,社会划桨。政府角色的定位问题是指政府行为的边界问题,即政府介入社会、市场的程度和范围。
1.2 重塑政府组织。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应该采取授权或分权的管理方式,从等级制转变为参与和协作制。
1.3 建立企业家式的政府,视公众为客户。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官僚制模式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因此,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的、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是负有责任的“企业家”,社会公众则是政府提供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的“顾客”或“客户”。
1.4 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政府公共管理领域。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广泛引进市场机制,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展开竟争,从而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1.5 放松规制,用明确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进行控制。新公共管理更加关心产出或者结果,而不是投入或者过程。
1.6 借鉴私营企业的成功的管理模式、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益分析、全而质量管理、项目预算和战略管理等。
1.7 改造公务员制度。新公共管理主张改造旧的官僚制模式下的公务员制度。首先是通过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等新制度,打破传统的“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其次废弃公务员政治中立原则,正视行政过程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
2.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地方政府和学术界首先提出并在某些地方实行,而后被中央采纳的一个概念[4]。刘熙瑞在《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是这样定义的: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3. 服务型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3.1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管理应引进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的垄断型,让更多的私营部门或政府外的社会性公共管理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我们可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做法,在加强对公共服务领域宏观管制的同时,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和鼓励私营部门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从而形成公共服务的竞争机制,为社会提供更好地公共服务,增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政府服务要以“顾客”和服务对象为中心,由“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转变,从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强调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的观点,其精髓就是要摆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即政府不能仅仅把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看做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仅仅看作“民心工程”,当作树立政府形象和声誉的举措。政府应切实把自己的服务对象当作上帝,急民众之所急,想民众之所想,强化顾客观念,梳理:领导就是服务,做好人民的公仆的观念,不断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3.3采用私营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强调管理的高效率
新公共管理服务领域积极采用私营企业的一些成功的管理方法,以此提高管理效率,对当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很有借鉴意义。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可以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的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一次推进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3.4推动公共管理政府实践 虽然公共管理
论在解决我国社会问题方面,经学术界长期研究和发展而日趋成熟,并逐步为大众所了解和熟悉,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也是在不断推动公共管理实践。但受传统政治文化和行政体制惯性的影响,当前在我国政府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传统行政管理范式依然发挥着绝对主导作用,导致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和效能型政府建设推进缓慢,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和互补机制形成受阻,民生权益、公民参与、社会公平实现困难、政府积极进行公共管理实践范式,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有利于发挥典范作用,推动公共管理范式在我国全社会的实现,故当前我国急需大力推动政府公共管理范式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魏红征.从行政管理迈向公共管理——我国公共事务管理范式的转变[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2).
[2] 刘熙瑞.中国公共管理[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 欧文·E·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 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政治学研究, 2001( 3).
作者简介
周晓琴,女,出生年月(1985.01-),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社会保障审计处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