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指导下的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595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的原则。并以国标为指导,结合学校专业发展定位,按照“厚基础、通商务、显特色”的建设思路,从“三个阶段、六大模块”重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之路。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175-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发展和全球化的日益加深,社会对既掌握英语技能又精通国际商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为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200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率先在全国设立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012年,商务英语专业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与英语、翻译平行的三大英语类专业之一。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正式设立极大地推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快速发展[1]。截止到2015年,全国已有250多所高校相继开办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2]。
  商务英语是语言学与国际商务学科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这种学科属性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应在注重“英语本色”的基础上体现“商务特色”[3]。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在传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商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类课程。虽然各院校所开课程门类和名称不完全一致,但基本构架大致相同,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由于各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历史长短不一、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以及生源质量上的差异,这种课程设置同质化现象导致大多数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上思路不明、人才培养缺乏特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一、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和商务脱节严重,缺乏综合性。商务英语脱胎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大多也从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演化而来。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板块,大多数地方院校仍然借鉴了英语专业那一套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训练方法[4],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基础阶段,集中开设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分项技能训练课程和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类课程。而在商务知识和技能板块,大多数高校则按照国际贸易的内涵来建设,集中在三四年级开设全英教学的经管类相关专业课程[5]。这种“先语言后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简单地将学习分割为“英语”和“商务”两个独立部分,缺乏过渡性引导课程的前后衔接,导致学生在高年级接触商务类课程时显得突兀,对商务知识的吸收不够充分,不利于学生将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融合贯通,无法体现专业的“学科交叉渗透”[6]。
  2.商务类课程设置零散,缺乏系统性。对照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中课程设置,不难发现语言技能类课程学时开设偏多,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商务类课程的空间。因而在商务知识和技能板块,多以增加几门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模式为主,且课程门类设置庞杂、课程体系较为零乱,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摄入商务知识,制约了学生商务学科思维方式的养成,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3.课程结构失衡,商务实践流于形式。受教学硬件和师资力量制约,大多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大部分课程教学仍以知识传授为主,实践课时整体偏少。而在有限的实践课时中,又尤为偏重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涉及商务实践的课程少之甚少。此外,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为英语语言文学背景,英语功底扎实,但缺乏系统的商务理论知识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实践经历,导致商务实践教学出现偏差,将商务类课程上成了单纯的英汉翻译课或语法课,学生无法将语言能力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商务活动中,实践教学与市场脱节,商务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二、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课程体系的架构要实现英语和商务的交叉和融合。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精通外语和商务的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学科的交叉性和专业的交互性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显著特色。体现在课程体系架构上,并不是简单地在英语课程中增加商务内容,而是“将外语技能训练和商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因而,过渡性引导课程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在基础阶段,纯语言类课程不能完全单纯以语言技能教学为中心,而应以商务体裁为依托,体现语言学习的商务背景。同时,在主抓语言基本训练的阶段,开设一定数量的相关学科知識的入门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商务管理概论等,注重语言技能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
  2.商务课程的设置要体现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商务英语作为一个跨学科专业,主要培养英语语言与国际商务密切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除了涉及英语语言一大模块外,国际商务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习得也不可或缺。商务类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商务基础性课程,如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视听说等课程;第二类是商务知识类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理论、商务管理概论、国际投资等课程;第三类是商务实践类课程,如外贸函电与单证、国际贸易实务、外贸业务实训、商务洽谈、商务翻译等课程。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可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设定这三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商务学科基础理论和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的开设应注重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之间的平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既包括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又涉及商务技能的培养。由于各院校办学水平不一、办学定位不同、生源质量不齐,因而对实践教学的设定也应不尽相同。差异化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既满足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符合各院校发展定位,同时也契合《新国标》对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各院校应正确处理好语言技能训练与商务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生源质量较好的院校,可适当减少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增加商务类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修读。而对那些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确保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合理设定一定数量的商务技能性课程,避免学生陷入语言技能训练和商务技能培养的双重压力的境地。   三、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开办于2008年,一直致力于“面向地方经济与中小企业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为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国标》为指导,结合学院发展实际,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找准专业发展定位,按照“厚基础、通商务、显特色”的指导方针,从“三个阶段、六大模块”重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合理设置各类课程模块比例,积极推进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努力实现满足市场需求和专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1.通识培养阶段。包括文理基础和通识选修两大课程模块,计37个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20%。文理基础课程除了开设教育部统一要求的思想政治、体育、军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课外,还安排有高等数学、现代汉语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修养和基本的职业能力。通识选修课程要求学生修满8个学分,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采用线上网络资源和线下专业资源相结合方式,每年提供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经济与科技、法律与社会、哲学与美学等1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使学生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开拓学生视野[7]。
  2.专业培养阶段。包括语言知识与技能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两大课程模块,计85个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50%。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为此,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成为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并贯穿于大学4年全过程。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厚基础”的思路,适当提高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的比例,在基础阶段的一、二年级,主要开设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英语基础写作、基础笔译等语言技能类课程。这些课程直接派生于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强化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功的训练,以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同时,开设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类课程如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选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课程,确保英语语言知识的系统传授,为学生后续的商务课程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光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还不足让学生应对后续的全英专业课程的学习。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将两者有机结合,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按照“通商务”的思路,将部分语言技能课程融入专业知识课程,在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阶段,开设有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让学生在商务体裁和商务语境的情境下开展语言类和商务类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商务情境中学语言,在语言习得中体验商务。同时,在此阶段,我们开设相关学科知识入门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商务管理概论等),并逐步增加商务类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务管理概论、商务英语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交际等,让学生掌握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经济学、管理学、商务法律、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课程均采用双语或全英文形式授课,确保学生在习得商务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语言技能。
  3.特色培养阶段。包括方向模块和跨学科选修两大类课程,计20个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12%。方向模块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更新。综合考虑目前商务英语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我们在方向模块上开设了商务贸易和商务翻译两大方向模块课程。每个模块开设4—5门课程,学生可任选一个模块进行深入学习(如表2所示)。方向模块要求突出学生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同时,在跨学科选修课程群设置上,充分整合学院资源,架设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个课程群,供学生任意选修,形成一个多元的跨学科选修课程群,在实现语言教学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体现商务英語专业的跨学科属性,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专业性之强、学科跨度之大、涉及行业之广。如何保障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实现社会需求与学校发展双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相融,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亚,王立非.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J].外语界,2013,(4):48-54.
  [2]王立非,张斐瑞.论“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学科理论基础[J].中国外语,2015,(1):13-18.
  [3]陈建平.新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几个问题探讨——强调“英语本色”还是“商务特色”[J].中国大学教学,2010,(6):45-48.
  [4]王立非,葛海玲.我国英语类专业的素质、知识、能力共核及差异:国家标准解读[J].外语界,2015,(5):2-9.
  [5]曹德春.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若干方向的商务内涵建设构想[J].山东外语教学,2014,(3):20-24.
  [6]俞建耀,刘法公.国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论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3):37-40.
  [7]胡紫玲.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7,(6):50-53.
其他文献
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院对150名20~35岁、常使用计算机的人调查后指出,随着电脑日益普及,人们对它过于依赖,脑功能反而减弱了。计算机技术、电子记事本以及自动汽车导航系统的问世和普及,导致人脑使用率越来越低,学习和记忆新东西的能力退化。  一位心理学教授表示:“互联网的普及及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对人的脑部功能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每个人都将电子产品视作身外记忆存储器,那么自己的腦功能就面临退化的危险
[摘 要] 在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新时代下,要想使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应当将“互联网 ”与其有效结合,努力改革和创新实训教学模式,进而促进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通过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互联网 ”对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实训教学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互联网 ”与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就
许多家庭都经常上演这样一幕:男人每天下班,鞋一拖,衣服一脱,沙发一坐,电视按开后拿着手中的遥控器安然自在的投入其中去了。同时还不忘指挥着正在厨房忙碌的妻子帮忙拿点什么东西喝喝,直到吃饭,地方不会动一下。等到饭上了桌,晃晃悠悠走到桌前,心情好的时候动动嘴巴夸句老婆做得好香啊。吃完,嘴一抹,碗一推,接着看电视。任凭老婆喊破喉咙,就当听不见。  妻子们打扫卫生、做饭洗碗、照看孩子,而老公安然地看报纸,一
伦敦奥运会上,刘翔的因伤退赛又一次让无数国人为之扼腕。从八年前悉尼奥运会的意气风发,到四年前北京赛场上的黯然退赛,再到如今的折戟沉沙,时耶?命耶?就在刘翔低头吻别栏架的一刹那,不禁让人感叹: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就在两个月前,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比赛中,刘翔还以12秒87平了世界纪录,可偏偏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在刘翔想一洗前耻的跑道上,伤病却再一次将他击倒,这到底是伤病使
“快四十岁的时候,我才知道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男人和女人一样,其实都是脆弱和需要保护的动物。在他们的心底,一样有着孩子般需要被关注和爱护的渴望!”  ——本文女主人公    十四年幸福的婚姻     和佳明结婚十四年了。佳明是表哥的同学,他身上有种天然的领袖气质,更不乏对浪漫的追求。上大二时,有天表哥突然带他来宿舍看我,看到他,我脸羞得一直红到了脖子。佳明后来告诉我,他还没看见我长什么样子,就因为我
[摘 要] 建设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适应现代本科教育的实践体系。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育体系还处在探索阶段,存在缺乏体系性、立足点不清晰等特点。在实践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建设“一基础、两模块,三层次、五结合”的创新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系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 应用型;酒店管理;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 2016年广西
摘要:植物保护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之一,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塔里木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结合新疆南疆地域特色,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内容;组织保障;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近年来,概念图、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可视化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高中物理知识抽象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将概念图引入高中物理教学非常必要。文章以高中物理“曲线运动”一章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对基于概念图的可视化教学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  关键词:概念图;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曲线运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以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为例,通过评价医学人文课程SPOC教学与课堂教学效果,探讨SPOC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替代教学方式,对提高临床专硕生医学人文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人文课程;SPOC;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2-0169-02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南京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研究重点集中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于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所做的探索比较有限,积累的经验较少。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近三年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例,从学术知识类、文体生活类和文化传播类的角度分析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进程,总结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困境。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国际化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