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路面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受到行车负载的作用,也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阳光等。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行车的速度、行车安全。在道路路面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围绕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
中图分类号:TM3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457-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社会对道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道路路面施工技术和道路路面施工工艺有进一步的提高。
一、对施工道路路面的要求
道路路面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路面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出现磨损、沉陷、裂缝等损害路面质量的现象出现。道路路面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主要指温度、水、时间的稳定性。道路路面要有抗滑性,即要求道路路面有足够的粗糙程度,保证车轮与道路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道路路面要有足够的平整度,不平的路面常常有积水,加速了道路的损坏。
二、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路面使用材料的不同,路面的类型主要有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下面分别对这两种路面进行分析。
(一)、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耐磨、噪音低、行车舒适、施工工期短等特点,且易于修整维护。然而沥青路面也有自身的缺点,即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沥青容易受雨水的腐蚀,因此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配比—即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使雨水对沥青的影响降到最小。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压实等过程。
首先,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于使用材料的质量检验、对机械的检查、修建试验路段等。在正式开工前。需要根据计划和设计的混凝土的配比铺设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拌合温度。
其次,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配合比,且拌合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以及材料的级配。控制油石比是利用电子称量器,分别对各种材料进行称量。材料级配的控制方法是采用两级控制,首先从冷料库的出料门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经过混合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入振动筛,振动筛重新筛分。若拌合的过程中出现混合料油比不准确,温度不合适等情况,造成混合料不合格时,是不可以使用的,只能作废料处理。
再次,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提前将下承层的表面打扫干净,并检查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在摊铺的过程中,摊铺机的两侧要有人打扫,保证摊铺机的平稳行走。同时,还有保持混合料的温度,若混合料冷却,则应该将其废弃。沥青混合料摊铺的过程中,尽量采用整幅摊铺,纵向接缝,并留10—20cm宽暂时不碾压,作为后续摊铺的基准面,要求有10cm左右的摊铺重叠。在摊铺施工过程中,摊铺机械安装自动找平基准装置,以保证施工路面的厚度可以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
最后,沥青路面的压实。压实技术包括初压、复压、终压。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路机压过去,返回时开振动。复压一般先用轮胎压路机压两遍,然后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终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或双钢轮压路机压三遍左右。压路机在压路的过程中,应由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且要保持稳速前进。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刚性、稳定的性能、很强的抗疲劳性能、可适应山区公路建设等特点,这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能好、经济实惠、易于养护的特点,且减少夜间行车的交通事故。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接缝,对水的需求量要求高,施工不方便。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为安装模板、水泥混凝土的拌合、水泥混凝土的摊铺以及表面的修整和接缝的处理。
首先,安装模板。安装模板的模板应使用钢模板,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无论哪种类型的模板,都要求模板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底面、顶面、内侧应光滑、平整,局部变形不超过3mm,模板安装高度要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若有误差,误差不超过2mm。
其次,水泥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拌合时要严格按照技术指标和设计配比来拌合,若拌合过程中由于外部原因导致拌合比例出现错误,则应将混凝土丢弃,否则会影响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
再次,水泥混凝土的摊铺。将水泥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的摊铺在模板上,此摊铺过程多以人工摊铺为主。采用振捣机或者内部振动式振捣机对混凝土进行捣实,从而保证路面的质量。
最后,表面修整并处理接缝。振实后的水泥混凝土应该进行收光、压纹、养生的处理。收光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美观。压纹是用纹理制作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压槽,使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增加路面的摩擦力,压纹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养生可采用薄膜覆盖、湿草覆盖或洒水的方法,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接缝处理过程是在控制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的前提下,进行切缝,切缝的深度为模板厚度的1/3—1/4。在水泥混凝土养生期间要及时填缝,填缝材料为橡胶沥青或聚氯乙烯胶泥,灌注深度为3—4cm。
三、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道路路面施工技术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道路路面不平整。道路路面不平整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道路年久失修,路基沉降造成路面不平,同時,施工过程中填料和压实工作做的不到位也会造成路面的不平整。
四、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改善
在道路路面工程施工建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对于沥青路面,通常采用层铺法,通过初压、复压、终压的压实技术进行压实,确保路面的平整。对于水泥路面,由于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的施工基本相同,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另外,可以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这两种施工方法可以增强路面对行车的负载能力。对于底基层是钢渣石灰的路面施工,可以采用已经存放一年质地重、强度大、抗压能力强的钢渣平炉。
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合格检测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及时的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管理战略,保证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正确实施,也可以改善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最终保证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大型化和超载现象严重,使得道路路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道路早期的破坏比较严重。为了有效提高道路路面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提高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控制混凝土的摊铺,做好压实工作并做好道路的养生。同时还要完善监督的工作,避免不合格的道路出现。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工序,才能保证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交通业。
参考文献:
[1] 田少华.探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面层施工技术[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2] 袁敏,马蕾. 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2)
[3] 张起.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工艺[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2)
[4] 林才亮. 浅谈改性沥青及SMA路面施工技术[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1)
[5] 张明石,沈宝敏. 浅谈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合理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3)
关键词:道路;路面;施工技术;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
中图分类号:TM3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457-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车辆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社会对道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道路路面施工技术和道路路面施工工艺有进一步的提高。
一、对施工道路路面的要求
道路路面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路面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出现磨损、沉陷、裂缝等损害路面质量的现象出现。道路路面要有足够的稳定性,主要指温度、水、时间的稳定性。道路路面要有抗滑性,即要求道路路面有足够的粗糙程度,保证车轮与道路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道路路面要有足够的平整度,不平的路面常常有积水,加速了道路的损坏。
二、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路面使用材料的不同,路面的类型主要有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下面分别对这两种路面进行分析。
(一)、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耐磨、噪音低、行车舒适、施工工期短等特点,且易于修整维护。然而沥青路面也有自身的缺点,即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沥青容易受雨水的腐蚀,因此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配比—即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使雨水对沥青的影响降到最小。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压实等过程。
首先,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于使用材料的质量检验、对机械的检查、修建试验路段等。在正式开工前。需要根据计划和设计的混凝土的配比铺设试验路段,确定合适的拌合温度。
其次,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配合比,且拌合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以及材料的级配。控制油石比是利用电子称量器,分别对各种材料进行称量。材料级配的控制方法是采用两级控制,首先从冷料库的出料门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经过混合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入振动筛,振动筛重新筛分。若拌合的过程中出现混合料油比不准确,温度不合适等情况,造成混合料不合格时,是不可以使用的,只能作废料处理。
再次,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提前将下承层的表面打扫干净,并检查路面基层的平整度,在摊铺的过程中,摊铺机的两侧要有人打扫,保证摊铺机的平稳行走。同时,还有保持混合料的温度,若混合料冷却,则应该将其废弃。沥青混合料摊铺的过程中,尽量采用整幅摊铺,纵向接缝,并留10—20cm宽暂时不碾压,作为后续摊铺的基准面,要求有10cm左右的摊铺重叠。在摊铺施工过程中,摊铺机械安装自动找平基准装置,以保证施工路面的厚度可以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
最后,沥青路面的压实。压实技术包括初压、复压、终压。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压路机压过去,返回时开振动。复压一般先用轮胎压路机压两遍,然后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终压采用振动压路机或双钢轮压路机压三遍左右。压路机在压路的过程中,应由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且要保持稳速前进。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刚性、稳定的性能、很强的抗疲劳性能、可适应山区公路建设等特点,这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能好、经济实惠、易于养护的特点,且减少夜间行车的交通事故。但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接缝,对水的需求量要求高,施工不方便。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为安装模板、水泥混凝土的拌合、水泥混凝土的摊铺以及表面的修整和接缝的处理。
首先,安装模板。安装模板的模板应使用钢模板,小型工程也可采用木模板。无论哪种类型的模板,都要求模板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底面、顶面、内侧应光滑、平整,局部变形不超过3mm,模板安装高度要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若有误差,误差不超过2mm。
其次,水泥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拌合时要严格按照技术指标和设计配比来拌合,若拌合过程中由于外部原因导致拌合比例出现错误,则应将混凝土丢弃,否则会影响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
再次,水泥混凝土的摊铺。将水泥混凝土按摊铺厚度均匀的摊铺在模板上,此摊铺过程多以人工摊铺为主。采用振捣机或者内部振动式振捣机对混凝土进行捣实,从而保证路面的质量。
最后,表面修整并处理接缝。振实后的水泥混凝土应该进行收光、压纹、养生的处理。收光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美观。压纹是用纹理制作机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压槽,使路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增加路面的摩擦力,压纹是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养生可采用薄膜覆盖、湿草覆盖或洒水的方法,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接缝处理过程是在控制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的前提下,进行切缝,切缝的深度为模板厚度的1/3—1/4。在水泥混凝土养生期间要及时填缝,填缝材料为橡胶沥青或聚氯乙烯胶泥,灌注深度为3—4cm。
三、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道路路面施工技术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道路路面不平整。道路路面不平整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道路年久失修,路基沉降造成路面不平,同時,施工过程中填料和压实工作做的不到位也会造成路面的不平整。
四、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改善
在道路路面工程施工建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对于沥青路面,通常采用层铺法,通过初压、复压、终压的压实技术进行压实,确保路面的平整。对于水泥路面,由于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的施工基本相同,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另外,可以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这两种施工方法可以增强路面对行车的负载能力。对于底基层是钢渣石灰的路面施工,可以采用已经存放一年质地重、强度大、抗压能力强的钢渣平炉。
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合格检测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及时的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管理战略,保证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正确实施,也可以改善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最终保证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五、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大型化和超载现象严重,使得道路路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道路早期的破坏比较严重。为了有效提高道路路面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提高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控制混凝土的摊铺,做好压实工作并做好道路的养生。同时还要完善监督的工作,避免不合格的道路出现。只有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工序,才能保证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交通业。
参考文献:
[1] 田少华.探讨公路混凝土沥青路面的面层施工技术[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1)
[2] 袁敏,马蕾. 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2)
[3] 张起.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工艺[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2)
[4] 林才亮. 浅谈改性沥青及SMA路面施工技术[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1)
[5] 张明石,沈宝敏. 浅谈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合理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