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世花香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这年的东京终是降了些许冬雪。晨早向院中望去,庭院里的梅枝上积了一层薄雪,花尚未开放。天色还未亮彻,隐约能看见长廊尽头叔父房里昏黄的灯光。
  我并不是孤儿,却也无父无母。据说他们多年前在动乱中过世,我便被远房亲戚收养。叔父待我客气,却终是寄人篱下。叔父提及我父亲在世时曾与京都一邻友订下婚约,将我许给了邻家长子。并说此事已人尽皆知,反悔不得。叔父称我已到婚嫁之年,于是在婶娘连日的催促下派人向京都去了书函。
  婶娘的脸色我是读得懂的。我从小体弱多疾,入冬后便需按月服药———大都是郎中开的补品,虽说叔父以经营药材为生,那些药草听名字也甚是昂贵,也难怪婶娘整日面色紧绷。听下人们私下里议论,说婶娘背后喊我“药罐子”。
  有一日深夜,未能入眠,起身经过叔父的书房,听婶娘道,要是那个药罐子能早些请走便皆大欢喜了。
  我已经去了快函,你也别逼得太紧。叔父的声音。
  我能不逼吗,十八年来辛苦养育也换不得她一个笑脸,还真把自己当小姐了。
  接着便开始喋喋不休。道,这倒霉的药罐子,若不是看着能与我们药行攀上来往,那京都的邻家还不定能来迎娶呢。
  我心里一紧。
  
  二
  
  三月,暖春。
  叔父家的庭院里已然嫣红一片。叔父多年来经营药草,现今已是闻名的富商。故名贵的花草,满满地栽了一院,每逢春季,一宅艳红分外惹眼。叔父不懂花,常年请花匠打点,后又与其发生争执———多半是不愿多给工钱,于是我便揽来这修整花草的活儿消磨时光。对这些花木,我甚是疼惜。叔父养它们,不过是为了给墙外人看,若要是将内院建成一座账房,他定会伐去满园花木。只有我对这些芳香浓郁的艳丽花朵总是悉心照料,有时从花叶里攫些香粉做胭脂。
  午后,在房里小憩。听闻院中侍女相互打闹,说是宅里来了宾客。她们会如此欣喜,来人定是样貌端秀的年轻男子。忽然想起,说不定是京都的来人。于是起身到前厅观望。我穿过花厅,看到了客室里那个陌生的侧影。
  那人一袭白衣,衣襟淡雅紫边,手里一把浅黄折扇。眉目清秀,仅是面色略显苍白。见叔父走入厅中,那人径直起身,上身微倾行礼,叔父示意后方才坐下,微垂眼睑。言谈间,始终神色平淡,不曾浅笑。眉宇间袅然淡淡忧伤,眸中暗星如同流光闪烁,唇微启,声低厚沉静。
  我兀自望着,不觉面颊已绯红。
  ......
  叔父送那人离去后便唤我至厅中。
  那便是你未婚的夫婿,你父亲原在京都时的邻人,羽柴家的长子,名守。
  而后叔父捻胡轻笑,阿寻,你准备准备,一月后跟守回京都去吧。
  留在东京的最后一月,婶娘待我极好,终日里欣喜空前地为我置办行装。
  一月后他来。见了我,未曾说一句问候之词,只是拉了我的手,转身向叔父辞行。然后他仍旧是不语,带我走出了叔父家的宅子。我跟随一个素不相识的男子走出了那个我生活了数十年之久的宅院。嗅到他身上盈盈浅香,如早春新绿,却又带一缕晚冬寒意。途中不曾言语,却默默携手,心中甚是平静。
  
  三
  
  他京都的家中,并不逊于叔父家的宅子,只是门庭冷落,不见一名家丁。步入院中,忽见一丛淡紫花朵,娇俏可人,微风过处暗香盈盈,香气似曾相识。什么花?我问,欲趁此与他攀谈。他却是沉着脸向内厅走去,面色冷淡而惘然异常,我只得跟紧他穿过内院,由后门出,一直行往宅后的山坡。
  遍是野草的矮山上凌乱地布满了陈旧的坟冢,泛黄的碑面上原本深刻的字迹已模糊不堪,周围杂草丛生,一派落没之景。不知守为何要带新嫁娘到这样荒芜萧索之处来,我虽未有不满,心中却隐约渗出忧愁。
  是这里了。待他止步回身,我方才看见不远处的两座新坟。
  谁的……坟墓?
  父亲,母亲的。守面无表情。我允诺过接来你后便一同拜祭他们。
  我知道了。我尽量贤慧而略带遗憾地微笑,让自己看似他的妻。我双膝跪下,双手合十虔诚叩拜。抬起头时发现其中一块墓碑上刻着守双亲的姓名,另一块坟碑却平整光滑,没有任何刻字。
  双亲是合葬的?我问。
  他颔首。
  本想问他另一座坟为何人所修,未料守已转身下山。天色晚了,回去罢。他淡淡地道,父母过世不久,立刻完婚恐怕不成体统,定在秋季吧。
  我点点头,随他下了山。
  
  四
  
  连月来,与他逐渐话多,便也少了几分沉闷。他是药师,白日里在前厅为乡邻诊治,我每日下厨做些常菜给他送去。略有些奇怪的是守与邻人关系陌生,甚至记不得姓名。闲谈时问起,他说羽柴家早已于多年前迁至北方,后由于双亲去世,故特回乡安葬。于是赎回当年的宅院,栽些已故家人喜好的花木。
  回来恰巧得知了有关我的事?我问。
  守轻笑,在年少时便早知晓了,那时我父亲开始经营医药。
  嗯。那时叔父便已是闻名的药商了。我们相视而笑,有心照不宣的忧伤。
  夜里他在前院就寝,我居内院,中间隔一长廊。深夜鹘啼,竟有些许悲凉。
  夏末,守略显疲惫。午后仅是披了薄薄一件长袍斜倚着庭园的木栏,抬起头却又闭紧了双目,任阳光布满他苍白的脸。入夜常能听闻他阵阵咳嗽,在谧夜里传彻院落。我每每执灯穿过长廊,至他门前探望,他总是压低了嗓音艰难地道,没事的,你回去休息。只是这晚,他竟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由门缝间望去,见他仰面倒于桌边,不省人事,唇边赫然殷红血迹。
  晌午,他醒来。我已将他扶至内室。他苦笑一下,摆手让我回房休憩。我欲问其病因,却也不知如何开口。于是便从了他的意思回房去了。
  晨早醒来自庭院经过,欲往前厅探他。途经小花园时,见满园紫色花朵开得正艳。略有微风,细枝摇曳,百花翩然,幽香四溢。忽然想起初遇的那天,他衣襟上淡然芬芳,当是来自此花……此刻停了风,却依见花枝微颤。望去,只见守提了一桶清水似在浇灌。见我来,他略扬唇角示意,便又低头抚枝了。
  又过数月,初秋,叶黄。院中紫花却不见凋落,依旧嫣然一片。我想也好,守如此珍爱这一院花朵,定然不愿见到花谢。顷刻间发现,自己竟如此关切他的哀乐。而后感叹不知何时,已然对他的颦笑不曾相忘。
  深秋,婚期将至,我不由窃喜。
  
  五
  
  一日清早,总是稍显冷清的前院里传来守与生人的谈话。我走到玄关处时看到守以身体略挡住大门,门外站了一个年迈的老妇。我唤他询问事由,他回过头来眼里有来不及掩饰的惊慌。
  守?这老婆婆是?或许是看不得他那般招呼老者,我不满地问。
  是早前住在青森时的……守皱着眉。
  是羽柴家在青森时的老家仆了,守少爷!老人家笑道,少爷们小时候可都喊我婆婆。
  少爷们?我在此居住数月,竟从未见过守有手足来往。
  总之,先进来说话吧。我搀着老人家径直入了内院,守立在门口,僵直。
  田边婆婆是追随羽柴家多年的管事,为人和善。早前与守的父母一同迁居青森。只是多年来积劳成疾,身体越发的不硬朗了。故在守满十岁时辞行回了京都老家安度晚年。久而久之,亦少了书信往来。时隔多载,偶然从邻人口中得知守迁回京都的消息,便前来探访。
  守少爷长大成人,我竟认不得了!婆婆笑着,延少爷……如今也该有这么大了。
  延?守的兄弟吗?我从未听守提及。
  嗯。老爷的养子,延。与守少爷同龄呀。
  他留在青森了?
  没了音讯。婆婆有些惋惜,他们兄弟感情不好……延少爷,大概不想再受守少爷的气,一走了之了吧。婆婆的回忆中,羽柴延是个温和而内敛的人,而守在幼年时却是骄纵放任的逆子。
  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守才变得今日这般沉静了。我自言道。
  凉子她……当是跟着延少爷浪迹天涯去了。婆婆叹了口气。凉子是婆婆的孙女,守与延自小的玩伴。婆婆回乡后凉子便留在青森照顾羽柴一家的膳食。婆婆说从多年前凉子的书信中看出她与延渐生情愫,也着实为她欢喜了一阵。
  晚膳后婆婆早早地告辞归家了。我想她是听闻守父母去世的消息,心中甚是难过。从守那里得知,她的孙女凉子的确是跟随延离开了羽柴家,婆婆眼尾的皱纹才稍有舒展,随后便长叹着离开了。守目送婆婆的身影在门前立了良久,转过身时眼眶竟有些湿润。
  
  六
  
  眼看秋季将逝。守到深山采药,一去便要数日,允诺归来后便尽快完婚。我便开始打扫宅院,从前厅起仔细清扫。
  虽有些犹豫,我还是进了守的卧房打扫。拉开门,一阵浓烈的香气迎面而来,低头看去,地面上撒满了那紫花的花瓣。盛开在庭院里时,我竟未发觉它们有这样令人眩晕的香气—————或许是由于庭院里常年清风抚面吧,守终日房门紧闭,也难怪积蓄了这一室花香。
  守内室的木架上摆满了书本和卷轴,最高的一层木架上落满了灰,似是许久未清理。我擦拭时不慎碰落了一叠画卷,赶忙俯身去拾。那些似是守的画作,大都是些山水庭园。我将它们重新卷好,一一摆放。此时看到一幅陈旧的画卷,卷纸已是泛着浅灰的黄色。展开细看,竟是一女子的肖像。画中女子温良恬美,大约与我年岁相仿,细眉明眸,楚楚动人。画卷中渐有暗香袭来,卷纸似是曾用紫花熏过香。而后我看见守清秀的字迹:绘,田边凉子,明治十九年—————守绘此画的时间是三年前。画中的女子是田边婆婆失散的孙女,凉子。
  我隐约明白,守或许不会娶我为妻了。
  我错了。
  守自山中归来的翌日,我们在家宅成了婚。没有婚宴,也无装饰新房的物件,仅是一同坐于桌前饮酒至深夜,我换上庆典时的和服,略施粉黛。整夜相对无言,守默默喝尽了一整壶暖酒。时候不早了,休息吧。良久,他忽然淡淡地开口。
  那晚,我留在前院过了夜。
  梦境里一片淡雅的浅紫色,有模糊的光线穿过那些摇曳的花枝,落在一个女子纯白的袖间。她轻笑,宛若春色。守站在她身边,牵了她的手一遍遍温柔地唤,凉子。他们仿佛一对恩爱的伴侣,唇边是安和无争的幸福……未料转瞬间风起,花叶摇摆,香气逐渐浓烈,令人窒息,花丛中隐现出陌生却又熟悉的背影,延。
  羽柴延。我唤着这个名字惊醒。守已正襟坐在我身边,神色严肃,似有话要说。见我醒来望向他,却又慌忙别过脸去,眉紧锁。未等我开口,他已然走出内室,院中传来他的声音,道,早些起来吧,要上山去拜祭父母。
  我们清去了坟头的杂草,洒了些水并祭上自家院里栽种的紫花。转身时,看见了那座没有碑文的坟冢,守终究未有言语,匆忙下了山。
  ......
  我和守平淡的生活维持了一年,他仍旧沉默,眸里却多了一分温和。
  
  七
  
  一年来,发觉我的身体越显虚弱,时常在正午感到晕眩。守亦是终日疲乏不堪,入夜里总能听到他深重如同哽咽的咳嗽,那天竟吐出绯红的血来。
  我连忙起身要到前厅寻些药来,却被他拉住了手。是时候了。他望着我,微笑,眼里是如释重负的绝望。
  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寻,你疑惑许久的那些事,今天都会得到答案。他握紧了我的手,寻,你已经猜到那座没有碑文的坟是谁的了吧。
  田边……凉子。从见到那幅画像起便徘徊在心间的谜底,我流了泪。
  他点头,道,还有。那坟里有两个人的灵魂,凉子,还有—————守,羽柴守。他大声地笑,无视我的崩溃。我眼前的男子,被我唤做夫君唤做守的男子,他的真名是,羽柴延。
  如同婆婆所言,他是自幼受气的养子,如我一般活在寄人篱下的阴影里。只是他的梦魇要凶恶得多,是一个他必须称为兄长的人,守,真正的羽柴守。他们同时爱上凉子,守却因为父母的偏爱得到了与凉子完婚的权利。延在一个夜里带着凉子出逃,却被早有预料的守阻拦,守强行让凉子做了自己的妻子。
  后来呢?为什么都死了?
  她……不堪受侮,服毒了。我看到延的泪水。他不再看我,轻声道,寻,你逃吧。后来的结果你一旦知晓……也不必与我这样满心仇恨的人在一起了……凉子死后一年,父母相继去世。守听闻你叔父的来函,便要前往东京相见,全然不顾已故的妻子。延的唇在剧烈地颤动,面色苍白。
  你杀了守?我叹息,一切昭然若揭。
  延点了点头。我杀了他,用和凉子自尽一样的毒。呵,紫花的毒。然后我将他葬进她的墓里,虽是玷污了她,我却要他永生地陪伴她,赎他的罪。
  此刻延的笑容异常陌生。
  
  八
  
  延回了京都的故居,在院里栽满那种美丽的毒花,为在怀念凉子之暇尽早结束生命。他收到叔父的信函,便决定彻底地毁灭守的一切,故他来到东京,取而代之成了我的夫君。
  骗子。
  如今这个骗子终究是死了,惨白的脸孔上留下骤然变得纯真的笑。或许他已然在病痛中涤去了怨恨,现今追随着他唯一的挚爱远去。如此一来,他便也获得了幸福。
  留下的仅是我。
  我去了他的卧房。这香气未却的房里,每一处他的身影都已然深切印入心底,即便是泪水也无力拭去。转身之前,发现他桌上尚未风干的画卷,似是新画。行至卷前,赫然发现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霎时间泪流满面—————画中的女子有忧愁的睡脸。我望见卷末的题字:妻,羽柴寻。来生,延。
  我终于明白此生无法再对他有恨。
  叔父谴人来函,邀我回东京同住,我愕然中不免感激。但心意已决,当即婉拒并差来人向叔父道谢。
  我请人伐去了那些生满了紫花的树木,将宅院抵给了他人。而后整理行装,欲往郊野山林独居。临行前终究是望了一眼他旧时常居的厅堂,不觉湿了脸颊。这方才想起手里紧攥着的自己的画像,逐渐有了笑意。
  不应当有悲伤。
  不是吗?他已许了我一个来世。我只需耐心等候。
  于是我踏出玄关,从此了无牵挂。
其他文献
一个在感情世界里冷眼观望,一个在执著追逐却始终找不到彼岸。一个像一架摄象师一样进行冷静的拍摄和展示,一个在宿命的掌心里追逐,在各种各样的伤痛重发现痛苦没有声音。  在这个时代知道张爱玲的人也许不比知道安妮宝贝的人多。这个时代读过安妮的人也许比读过张爱玲的多。毕竟安妮生活在与我们平行的岁月里而张爱玲只是早已泛黄的旧照片。  她们的文字都曾是摆在我床头的书。不同的是,现在我留下的,是四本已经熟读的安妮
期刊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孤独,倔强,执著的女子,所追求期冀的一切都是“彼岸的花朵”,“盛开在不可触及的别处”。  在那本蓝色封面的《告别薇安》里,我初识安妮宝贝的文字。喜欢,并且欲罢不能。我热情地向身边每一个朋友推荐,“每天晚上,我都会读一段安妮宝贝的名字,然后带着泪水和叹息入睡”。也许很多人在安妮的小说中找到了他们渴望的生活:自由职业,旅行,泡吧,品咖啡,收集香水,看欧洲艺术电影,听爱尔兰音乐…
期刊
胡学文,男,1967年9月生,毕业于河北师院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理事,河北文学院合同制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燃烧的苍白》,中篇小说集《极地胭脂》《婚姻穴位》。近年在《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十月》等杂志发表了《极地胭脂》《飞翔的女人》等中篇小说。小说曾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转载。曾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杯佳作奖,《长江文艺》方圆文学奖,河北作协
期刊
安妮总是让她的故事以一副破碎的姿态示人。她说喜欢敏感悲伤的灵魂,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纷繁芜杂的描写都市情感生活的文字里,安妮宝贝的文字无疑是清醒冷寂、令人心警的。在都市荒凉冷漠、变幻莫测的石头森林里,漂泊无根的一群人中,安妮宝贝是个梦醒的绝望歌者。她用她那不太健康的略显沙哑的声部倾诉出了心灵深处的都市情结。也许只是一支支唱给自己的歌,就像小的时候,一个人走路,因为害怕,因为寂寞,于是会唱几首歌,
期刊
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午夜的阳台。月光如水,玉兰树影婆娑,洒下的是点点光斑,很淡很淡。  如此云淡风轻,让人担心这些筛下的月影,人声一嘈杂,就消逝了。  于是,内心激荡,想有个人来分享良辰美景。拿起手机,却不知道该拨哪个电话。早就过了伤感流泪的十七八年华,哪来再半夜时彼此嬉闹?这时,你才感到真正的寂寞。谁是你在任何时刻都能骚扰的朋友?他正为事业奔波,她已为人洗手作羹汤……  你还是很不甘心,制作了条“
期刊
只是为了寻找一点点温暖。就这样不断地告别。始终找不到自己心里幻觉中的东西。它们就像旅行夜车上的乘客,起起落落,失散在未曾天亮的村庄。  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夜车。很多年前,我去福建旅行,搭工厂的货车回家。那是庞大的车子,开起来轰隆轰隆地响。我和四个男人同行。他们轮换开车,且深夜上山路的时候,要提防抢劫者。这是真的事情。在开过一个道路曲折,树木茂盛的山岭时,他们议论这就是上次出事的地点。抢劫者把人杀掉
期刊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和芮离开了我们打拼了十余年的繁华都市,带着简单的行李,回到了天目湖之畔的故乡。  在湖中一个尚未开发的小岛上,我们拥有了几间梦想已久的竹楼———运来南山的竹、南山的木,看着房子拔地而起一如见证一个生命的孕育成长,心里,是满满的富足。  然后,把搜集来的家乡人的文字作品搬了进去;然后,把寿眉、翠柏配着上等的紫砂壶摆了出来;然后,挂起了亲手缝制的布帘,还有芮的画,以及一帧帧隽永的图片
期刊
从宿舍到那间教室的路上,鸿奇怪地感到日光异常的耀眼,然而天却是阴的。雯就在那间教室。一想到这,鸿加快了脚步。  跨进教室时,海风正拐了个弯从窗户进去从门儿出来。鸿倒吸了口气:雯和宇正坐在同一排。有种不祥的感觉迅即在鸿的脑中停顿了一下。  昨晚鸿叫雯时,坐在旁边的宇就以一种莫名的眼光瞟了又瞟,手不自然地动着,带着躁意。正用心于一个女孩的鸿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鸿望了望教室,人满为患,只好坐在雯和
期刊
庞余亮,男,1967年3月出生,做过教师,曾经在《人民文学》《花城》《天涯》等刊发表诗歌小说若干,获得过诗歌奖和童话奖。    那天清晨,我那刚识了几个字的儿子赖在床上怎么也不肯起床。已经快六点半啦,我要上班呢。我掀开他的小被子,看见了他的小鸡鸡正像小玉笋一样亭亭玉立在那儿。我说,东东,要尿尿了吧。谁知这个小东西居然笑哈哈地说,爸,这叫金枪不倒九。我认为我听错了,他才六岁啊。我问他,你说什么你说什
期刊
和希是许多年的朋友了,这样说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很温暖。  关于怎样开始两个小女子的故事的那些年代久远的回忆早已模糊不清了。隐约只记得是一个普通的聚会。在一大堆单纯小女生谈起爱情一脸的顶礼膜拜时,希却一语惊人。她说她不相信爱情,她说对于人类她相信要有大爱,但是凡夫俗子的小恩小爱却最是恶俗。这在当时十五六岁正处于花季的那群女生中被惊为天语。于是她们开始对希顶礼膜拜。  而我,表情灿烂内心阴暗的另一个小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