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必止贴敷治疗儿童及青少年鼻出血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诊治儿童及青少年鼻出血的有效。方法:分析179例患者鼻腔前部出血原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结果:均收到了良好止血效果。结论:对于寒冷干燥原因引起的儿童及青少年鼻出血,采取贴敷治疗止血方法疗效良好。
  关键词 鼻出血 止血方法 施必止
  
  资料与方法
  2002~2005年耳鼻咽喉科门诊收治鼻出血的儿童青少年179例,男94例,女85例,年龄3~18岁,平均11岁,左侧鼻出血71例,右侧鼻出血102例,双侧鼻出血6例,排除由于全身其他疾患造成的鼻出血,黎氏区163例,鼻中隔偏曲部位16例,其中151例有反复鼻出血症状。
  治疗方法:用前鼻镜可窥及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溃疡面,清除表面血痂及鼻痂,对于有活动性出血者用1%麻黄素滴鼻液棉片收缩后,施必止或止血菱剪成略比出血溃疡面大的2层,在其表面均匀涂以红霉素眼膏,贴敷于黎氏区及鼻中隔偏曲部出血溃疡面,隔日换药1次至鼻黏膜恢复正常无出血,年龄较大者换药7次,平均换药5次,174例治疗后痊愈,11例鼻中隔疾患1个月后再次出血进行治疗。
  
  讨 论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可由鼻部及全身疾病所致。我院地处西北,每年冬季寒冷,春夏秋季干燥,风沙较大。小儿及青少年鼻出血大多在鼻腔前部及利特尔区,鼻腔前部血管丰富、表浅、吻合支多,易受干燥空气刺激,鼻中隔部表面黏膜菲薄、毛细血管容易暴露,血管易扩张、脆性增大等解剖特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从而导致炎症充血糜烂,造成鼻出血发生几率增加。在179例患者中,31%有不良的挖鼻习惯,从而加重了鼻出血。由于儿童及青少年对于疼痛的耐受性较差,情绪紧张不配合,对传统的填塞、烧灼术易产生恐惧心理,指导家长在鼻腔贴敷治疗后禁止或克服不良的挖鼻习惯。
  我科在门诊采用施必止贴敷治疗鼻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施必止具有水溶性和血小板功能,遇血后逐渐自溶,能激活多种凝血因子加速凝血,促进溃疡愈合,加之红霉素眼膏抗感染及润滑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疼痛感较轻,儿童及青少年易接受,疗效良好。避免了由于填塞、烧灼、微波治疗时对鼻黏膜的损伤,此药安全、无不良反应,适用于各级基层医院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嘉裳,主编.耳鼻咽喉病案100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9-51.
  2 鄭中立,主编.耳鼻咽喉诊断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81-183.
其他文献
口服药物流产不仅在紧急避孕,在子宫肌瘤、催产、溃疡病治疗等方面也有了新的拓展。    终止早期妊娠    抗早孕是“人流药”的主要作用,特别适用于停经49天以内的健康早孕妇女,一般是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惯联合使用 ,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口服25~50mg(1~2片)米非司酮片,每日2次,连服2~3天,总量为150mg(6片)。具体为早晚各1片,连服3天,或第1天早2片、晚1片,第2天早1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