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明天·雕塑未来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对“雕塑”的定义已变得愈发的艰难。在同一件作品中,可以有前现代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的因子,而在形态上既可以是装置,也可以说是建筑,还可以接纳影像或Vldeo艺术的手法,很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比较起来,总体上呈现出“去雕塑化”的特征。既有的边界、既有的范式不断地被突破,被解构,而新的标准、新的可能性也随之产生。
  当然,对于当下年轻的—代雕塑家来说,身处在微博、微信的时代,置身于图像与景观所营建的外部世界,尤其在—个由3D打印开启的时代语境下,他们感知外部现实的方式,对不同媒介的使用,以及自身的创作观念都将愈加地丰富,也将更为个人化、多样化。
  就第三届“明天”雕塑奖而言,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其中最首要的一点,是普遍反映出“形式上的自觉”,参展的大部分雕塑家善于挖掘材料自身的表现力,作品有较强的制作感。在形式表达方面,大致又划分为两种倾向:—种是“有意味的形式”,即重视自身的造型与风格化的特征,强调作品的结构与空间所形成的张力关系;另—种是“观念化的形式”。所谓“观念化的形式”就是雕塑家在作品形式表达的过程中重新予以观念化,如对形式表达的日常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的强调,或者改变既有的物质或材料的形状,以解构的方式完成作品形式的重构。
  其次,作品中大量地使用“现成品”,重视挖掘媒介自身的表现力。第三点,重视培养创作作品时的方法意识,不管成熟与否,方法论的自觉是十分重要的。第四点,普遍追求观念化的表达,但部分作品明显受到了西方观念艺术的影响。第五点,追求作品的实验性,在媒介与形态层面,寻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用“泛雕塑”去描绘似乎更为准确。
  不过,在三百多位申请者的作品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作品只有语言,但没有个性;只有形式,但没有内涵;只有观念,但没有问题意识。
  再有,我们发现很少有人能在学院雕塑,或具象雕塑方面推陈出新,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这多少会让我们对既有的雕塑教学予以反思。当然更重要的是,面对今天中国社会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现实,如何能让作品有强烈的“在场”感,有鲜明的个性,并赋予其人文意识,对于绝大部分年轻的雕塑家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在一切表达时间的词语中,“明天”——总是代表着某种未知的可能和改变,尤其是在今天莫测的现实境遇面前,这样的词汇总是和艺术一样,令人怀揣希望。
  而对于即将拉开帷幕的第三届“明天”雕塑奖来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在于行进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去言说某种价值判断,而是能生成更多的可能性。它的意义也正在于,通过这一平台,让我们敬畏时间,期待未来。
其他文献
涂鸦在中国的墙头  康定路600弄,一处正在拆迁进行中的区域,原本再寻常不过的上海一角,却因为画在残垣断壁间的多幅涂鸦作品而在一夜之间备受关注。它的创作者是来自法国的涂鸦艺术家Seth和中国人施政,他们在拆迁工地上寻找可以画画的空白墙壁,捕捉来自垃圾堆的灵感。细腻的画风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市民驻足观赏,有新人还专程跑来这里拍摄婚纱照。但就是这样随性的艺术却并未被城市所接受,一夜之间它们竟又悄然消失
期刊
这场关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30多年风雨历程的讲座,近期在位于上海虹口三至喜来登酒店38楼的安信信托·至美空间举行,沪上及各地艺术、收藏及财富圈人士纷纷冒着寒冷的风雪天气前来聆听。主讲人格拉齐亚·夸隆尼女士(Grazia Quaroni)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的资深策展人、收藏部负责人,她为基金会工作长达25年,一直伴随着这个非营利艺术机构的生长与壮大,并熟谙其创造的活力和运作系统的根基所在。  
期刊
“我曾是个摇滚狂热分子”  2011年,罗丹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个展《就像风一样自由》,作品以冲突与颠覆的摇滚乐形式作为创作主轴。谈起这个不同于传统的创作风格,罗丹坦言是源于他和音乐的不解之缘。  他曾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钢琴和小提琴,大学期间又恰好遇到90年代中国摇滚乐的风潮,这再一次激发了罗丹对音乐的热爱,于是他开始组乐队,玩摇滚,看各种地下乐队的演出,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初我也算是个摇滚乐的狂
期刊
我觉得企业和艺术家其实是互相需要的,大家也是双赢的,艺术家真正做个大的展览好的展览,像我拍这么多片子要花很多钱,要是没有政府或企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现在做艺术作品不像过去,一支笔一堆颜料、或一台照相机就可以创作。尤其是多媒体作品,需要—个团队来共同创作。这就需要经费,有的项目需要很大的经费。如果没有经费支撑,几乎不可能。  所以,企业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过去是单一国营体制时,全部
期刊
那些被时光磨去的印记,在旧物中形成了特有的流光溢彩,满布在画家所经营的静物的样式之中,带着往时遗韵,贯穿在王煜宏油画创作之中。因此,所谓“架上造物”,即用油画笔法表现中国特有的中国式静物。虽然此举并非为画家王煜宏所首创,但是画家通过她的努力,生动地传达了具有中国意象的自然巧夺天工之物,并蕴涵其中所谓怀旧之美和灵秀飘逸之韵,却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入解读和思考。  我们对于作品中之中国式静物,似乎并
期刊
最近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教授詹姆斯·艾尔金斯的核心理论专著《图像的领域》在翻译待出版,艾尔金斯的《西方史学中的中国山水画》早由潘耀昌翻译出版,这本书在美国汉学家中反弹很大,前年我还专门就艾尔金斯的这本书与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教授杰罗姆有过争论,杰罗姆认为艾尔金斯书中引的都是他们匀研究成果,而不是一手资料,我回答说,艾尔金斯不是—个关于中国美术史的史料研究,而是关于西方汉学家如何研究中国山水画的方法论上的
期刊
TIPS 书写艺术  和式空间一直存有艺术的身影。传统和式空间往往设有茶室,其唯一装饰就是一个壁龛,内挂一画轴或者字幅,一般都是水墨或者书法,画面留下大量空白,这种白不是“无”,而是禅宗中所谓“无中万般有”的艺术思想。  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和式空间经历了各种改良。充满强烈书写意味的作品,在形式上与和式空间珠联璧合,两者对话,能够产生强大的东方式精神力量,让人思绪沉淀,回味无穷。  艺术家通常都拥有
期刊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为各位读者介绍了一首晶莹剔透的巴洛克室内乐作品——帕赫贝尔(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bel 1653-1706)《D大调卡农与吉格》,而我推荐的唱片是科隆古室内乐团(Musica Antiqua Koln)的版本。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什么是“古乐团”。  巴洛克室内乐团之所以又称为“古乐团”,是因为演奏家们使用的乐器都是制作于几百年前的古乐器,现代人要再制作成这样的乐器如
期刊
如果你是一个王家卫的粉丝,也许你可以背出他的大部分经典台词。那些波普艺术一样的句子在舌头上打滚时,总会有种类似jazz的慵懒感。纽约市有一家中餐厅名叫CHINA CAFE。这是一家米其林一星的餐厅,主要是上海菜和四川菜。老板估计是一个王家卫的超级粉丝,因此在他家的酒水单子上,所有鸡尾酒的名字都是王家卫的电影名字。除此之外,整个餐厅的装饰都是40年代老上海的风情。你能在餐厅里感受到王家卫电影里的那种
期刊
近期,一名土耳其插画家创造了一系列的插画,欲以此讽刺这个“自拍时代”。插画中:恐怖分子在处决人质前,高高举起手机,而人质也露出灿烂笑容配合自拍;牧师在听人祷告时,不忘忙里偷闲将这个画面记录下来;也许下一秒你将投掷炸弹,但现在只想静静地喝杯可乐卖个萌。  不要以为这只是艺术家在搞笑,事实上,这些违背常理的事例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火灾发生了,不去救火先自拍;超车被警察拦下,别急着开罚单,先来个合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