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教授提出的“破窗理论”揭示了环境对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安全生产管理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习惯性的违章如不被及时制止,也将导致多人的违章,从而诱发事故。
关键词:破窗理论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这一理论至少揭示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即任何一种不良的现象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安全是一项应该从平时点滴做起工作,要定期的去强化制度、规程的执行,尤其对一些错误的做法必须及时进行惩戒,才能杜绝违章违纪行为的出现,保证安全生产。
1. 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 (Broken Window Theory,一般简称 BWT)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BWT 是以破玻璃窗为不守社会规律,造成社会混乱的象征及代名词,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混乱情况,例如一片破了的玻璃窗,若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会导致他们对其它事物都不守规则,这样日复日,年复年的过去,不守规律就由次文化变成了主文化,要回复原位就异常困难了。
科学家做了一项试验:在一条整洁的小巷放置了一个相当显眼的“不准涂鸦”标志。这小巷是附近居民习惯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研究人员等待自行车车主离开后把一些宣传单张放在自行车的车把上,这样车主要把单张拿走才可骑车,研究人员每天记录随意把单张丢在地上人数百分比。在研究的第二阶段,把这个做法重复一次,但不同的是,这次先把小巷的墙壁涂污了才进行。
结果怎样?第一次研究(即墙壁是洁净的情况下),有33%的车主乱抛垃圾,而第二次(即墙壁涂污了的情况下),乱抛垃圾的人数居然高达69%。墙壁整洁与否,竟然可以影响人的行为,是否不可思议?
由此观之,人性善恶,虽未足以下定论,然人性可算软弱,随着环境的变迁,人们为了自身小利,可把规条甚至法律置诸度外。笔者虽未有严谨的研究,但凭人生阅历更可推论,人性的软弱天下皆有,似乎于教育程度的高低不一定扯上关系,有时教育程度越高者更懂得诡辩来为其恶行解说。所谓“时穷节乃见”者实属少数,同俗自媚于众者皆已充斥天下。
2.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纵观大量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发现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造成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指挥人员的盲目指挥、操作人员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所造成的。为了更有效实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內的目标。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认为,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的方针、结合“破窗理论”,解决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就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祥和的安全环境。
2.1注重教育
安全管理,教育为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科学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从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2.2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2.3重视激励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2.4融入情感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5全员参与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制定各个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2.6全方位实行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2.7管理体系完整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目前公司内实行的网格化监管系统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现实意义,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结束语
企业在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要首先确保安全,怎样确保安全,要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手段,进行精细化的管理,降低风险,企业才能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撰文”获奖文集》,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新安全论》, (英)巴瑞·布赞 等译者:朱宁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
[3]梁立峰.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 广东建材, 2011(2):103-105.
[4]邓思聪.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 价值工程, 2011(2):86.
关键词:破窗理论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这一理论至少揭示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即任何一种不良的现象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安全是一项应该从平时点滴做起工作,要定期的去强化制度、规程的执行,尤其对一些错误的做法必须及时进行惩戒,才能杜绝违章违纪行为的出现,保证安全生产。
1. 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 (Broken Window Theory,一般简称 BWT)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BWT 是以破玻璃窗为不守社会规律,造成社会混乱的象征及代名词,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混乱情况,例如一片破了的玻璃窗,若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会导致他们对其它事物都不守规则,这样日复日,年复年的过去,不守规律就由次文化变成了主文化,要回复原位就异常困难了。
科学家做了一项试验:在一条整洁的小巷放置了一个相当显眼的“不准涂鸦”标志。这小巷是附近居民习惯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研究人员等待自行车车主离开后把一些宣传单张放在自行车的车把上,这样车主要把单张拿走才可骑车,研究人员每天记录随意把单张丢在地上人数百分比。在研究的第二阶段,把这个做法重复一次,但不同的是,这次先把小巷的墙壁涂污了才进行。
结果怎样?第一次研究(即墙壁是洁净的情况下),有33%的车主乱抛垃圾,而第二次(即墙壁涂污了的情况下),乱抛垃圾的人数居然高达69%。墙壁整洁与否,竟然可以影响人的行为,是否不可思议?
由此观之,人性善恶,虽未足以下定论,然人性可算软弱,随着环境的变迁,人们为了自身小利,可把规条甚至法律置诸度外。笔者虽未有严谨的研究,但凭人生阅历更可推论,人性的软弱天下皆有,似乎于教育程度的高低不一定扯上关系,有时教育程度越高者更懂得诡辩来为其恶行解说。所谓“时穷节乃见”者实属少数,同俗自媚于众者皆已充斥天下。
2.如何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纵观大量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发现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造成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指挥人员的盲目指挥、操作人员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所造成的。为了更有效实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內的目标。笔者在实践工作中总结认为,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的方针、结合“破窗理论”,解决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就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祥和的安全环境。
2.1注重教育
安全管理,教育为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科学认识安全管理,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广大从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2.2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人是最根本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提高。
2.3重视激励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 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 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2.4融入情感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情绪。 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5全员参与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制定各个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2.6全方位实行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考核和衡量。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可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可以促进组织内成员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组织自身的长远发展
2.7管理体系完整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录入,信息的存贮,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输出(含信息的反馈)5种功能。它把现代化信息工具—电子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及技术引进管理部门,通过通信网络把不同地域的信息处理中心联结起来,共享网络中的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设备等资源,加速信息的周转,为管理者的决策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每天获取的事故信息量非常大,这些信息都是需要及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判断,靠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的,这就需要应用计算机建立管理系统。因此,目前公司内实行的网格化监管系统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现实意义,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此系统解决了目前企业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安全信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危险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因而,对企业向本质安全管理方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凭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才有可能真正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3.结束语
企业在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要首先确保安全,怎样确保安全,要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手段,进行精细化的管理,降低风险,企业才能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撰文”获奖文集》,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2]《新安全论》, (英)巴瑞·布赞 等译者:朱宁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
[3]梁立峰.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 广东建材, 2011(2):103-105.
[4]邓思聪.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 价值工程, 201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