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建筑的高层化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化建筑建设过程中,梁式转换层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梁式转换层技术加以概述,通过对梁式转换层结构型式与其受力加以分析来对其施工技术加以探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施工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施工人员应当对高层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加以特别关注。对于其施工要点和难点应当加以认真研究,根据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阶段的不同,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从而降低在施工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使得高层建筑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1.梁式转换层技术概述
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分为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通常被用于底部大空间结构墙上,其设计比较简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也比较简便,梁式转换层在建筑结构受力上也比较清晰,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转换层中的运用也比较普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式转换层因为其造价便宜,施工及技艺上比较简单可行,并且有着大量相关的经验对其加以指导,从而使得其在梁式转换层建设中极为常用。
2.梁式转换层的结构型式与其受力分析
梁式转换层的原理是通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下半部分进行大梁的转换来实现对应上半部分的结构支托。对于转换梁的高度和宽度,在相关的技术规程中有着明确规定:对于支撑高层建筑上半部分的结构墙或柱子的转换梁的截面宽度应当要比支撑转换梁的柱自在相互对应方向上的截面宽度小,要比其支撑的墙体厚度高出两倍,并且,要高于四百毫米。在对梁上托柱加以实施时,转换梁高度要与梁宽方向上的柱截面的宽度低。在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进行设计时,转换梁高度要高于其跨度的六分之一,非抗震设计时,其不能低于跨度的八分之一。这样的规定使得转换梁系统的整体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使得其更为安全和可靠[1]。
3.梁式转换层的施工
模板与支架的施工。
模板技术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施工时应当特别注意。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中的模板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模板装置的结构以及构造加以设计,二是对模板装置加以设计,三是对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加以设计,四是对模板装置的使用以及周转加以设计。
在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中的支架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建筑斜撑施工
在对建筑斜撑进行设计时,斜撑杆同水平的角度应当保持在四十五度以下(包括四十五度),排距控制在一米,在梁底的斜支撑杆同梁底模板外钢楞相统一,其保险保护方式采用双扣件。梁底的斜支撑支架应当尽可能地同其排架同步架设,如若不能同时搭建也应当确保在大梁的整体钢筋骨架架设之前完成,确保支架同排架可以同步受力。为保证斜撑支架的整体性,所有的斜撑杆应当尽量的与横立杆用转向扣件加以连接,最后与满堂架进行连接。
3.2立杆以及扫地杆的施工要点
立杆上部同梁底的内外楞进行分别扣接,促使其产生双扣件抗滑保险。在楼面铺设的通长木板上设置钢垫块,立杆下部在其上进行支撑。扫地杆应当横向设置在排架的左右两侧。在纵向上进行双肢剪刀撑的架设。为增加排架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应当将楼层的满堂架同其进行连接。
4.钢筋的连接与捆绑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转换层建设所要用到的钢筋要比建筑其他地方用到的量大,并且其型号也要比其他地方复杂。另外,转换层所要用到的大梁截面比较大,并且对其上下的钢筋架设也极其复杂,因此,对钢筋进行科学合理的放样与号料以及对钢筋进行连接和捆绑很是重要。
钢筋翻样与下料。
转换层的大梁所用到的含钢量很大,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比较长,对钢筋的布置也比较细密,在两个大梁相互交错的梁柱节点区有上百根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在加上腹筋、柱筋等等,错综复杂。其中,假如有任何一根的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搭建错误,就必须进行返工重修。因此,必须对钢筋翻样与下料加以严格把控。
第一,在进行钢筋翻样工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将设计图纸看清楚,对于其设计的目的要明白,对于其中标注的内容必须加以审核。对于现行规定中关于钢筋翻样的规定必须加以掌握,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
第二,在进行转换大梁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在柱节点都要将其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这项工作在施工时难度相对较大,可以同设计单位进行讨论协商之后加以折中处理,比如:对大梁的面筋进行向下弯曲并包裹在混凝土到底筋之上。底筋的最下一排主筋尽量靠柱边上弯135度。对于其余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全部在不再用混凝土进行包裹处理。
第三,对大梁上部的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要求是其接头设置在梁两支座的中心位置三分之一的跨长内。在进行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下料时为确保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的焊接接头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相互之间能够错开,必须对其每根钢筋的接头的位置加以调整。
第四,为满足上述的规范要求,要对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编号处理。
第五,在对钢筋进行下料时,要对焊接头位置进行严格要求,避免其在箍筋的弯折处出现。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转换层所用的钢筋种类多,在其结构的不同位置上,其受力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应当对其受力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再进行连接方式的选择。转换层的中最为重要的受力结构便是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因此,对其通常用冷挤压的方式进行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对建筑转换层的柱钢筋和结构墙分布钢筋进行连接。闪光焊接一般用于主梁的腹筋的连接,其余的连系筋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和板钢筋也用这种连接方式。对于其余的比较次要的受力位置,可以利用绑扎对其进行连接[2]。
5.混凝土浇筑技术
5.1时间要求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在进行混凝土浇灌的时间应当尽量选择在白天,并应当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不能产生间断。并且浇筑要分层来进行,每层应当保持三百到五百毫米的高度,每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浇筑一次。
5.2振捣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当借助于机械,人工扦插对其作为辅助。振动器插入时要快,拔出来时要慢,当混凝土出现泛浆时停止。在梁柱节点钢筋太密无法进行机械振捣时,则用人工代替。
5.3浇筑技术
对高层建筑楼板间进行混凝土浇注时,除了梁间之外,均采用平板振动器来进行振捣。为确保浇筑的密实度,在选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浇筑时应当依排进行,确保其之间的衔接。在柱墙钢筋外设高度标志,同时用钢筋制作高度控制件来保证楼板之间混凝土浇注的厚度[3]。
6.结语
高层建筑梁式转化层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转换层之间的结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层建筑的工程效益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时,应当十分仔细认真,防止出现工程纰漏,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锦洪.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广东科技,2010,02:84-85.
[2]高德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4,03:88+92.
[3]游来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03:76-77.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施工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施工人员应当对高层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加以特别关注。对于其施工要点和难点应当加以认真研究,根据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阶段的不同,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从而降低在施工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使得高层建筑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1.梁式转换层技术概述
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分为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梁式转换层通常被用于底部大空间结构墙上,其设计比较简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也比较简便,梁式转换层在建筑结构受力上也比较清晰,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转换层中的运用也比较普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式转换层因为其造价便宜,施工及技艺上比较简单可行,并且有着大量相关的经验对其加以指导,从而使得其在梁式转换层建设中极为常用。
2.梁式转换层的结构型式与其受力分析
梁式转换层的原理是通过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下半部分进行大梁的转换来实现对应上半部分的结构支托。对于转换梁的高度和宽度,在相关的技术规程中有着明确规定:对于支撑高层建筑上半部分的结构墙或柱子的转换梁的截面宽度应当要比支撑转换梁的柱自在相互对应方向上的截面宽度小,要比其支撑的墙体厚度高出两倍,并且,要高于四百毫米。在对梁上托柱加以实施时,转换梁高度要与梁宽方向上的柱截面的宽度低。在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进行设计时,转换梁高度要高于其跨度的六分之一,非抗震设计时,其不能低于跨度的八分之一。这样的规定使得转换梁系统的整体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使得其更为安全和可靠[1]。
3.梁式转换层的施工
模板与支架的施工。
模板技术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施工时应当特别注意。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中的模板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模板装置的结构以及构造加以设计,二是对模板装置加以设计,三是对模板的安装与拆卸加以设计,四是对模板装置的使用以及周转加以设计。
在对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中的支架进行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建筑斜撑施工
在对建筑斜撑进行设计时,斜撑杆同水平的角度应当保持在四十五度以下(包括四十五度),排距控制在一米,在梁底的斜支撑杆同梁底模板外钢楞相统一,其保险保护方式采用双扣件。梁底的斜支撑支架应当尽可能地同其排架同步架设,如若不能同时搭建也应当确保在大梁的整体钢筋骨架架设之前完成,确保支架同排架可以同步受力。为保证斜撑支架的整体性,所有的斜撑杆应当尽量的与横立杆用转向扣件加以连接,最后与满堂架进行连接。
3.2立杆以及扫地杆的施工要点
立杆上部同梁底的内外楞进行分别扣接,促使其产生双扣件抗滑保险。在楼面铺设的通长木板上设置钢垫块,立杆下部在其上进行支撑。扫地杆应当横向设置在排架的左右两侧。在纵向上进行双肢剪刀撑的架设。为增加排架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应当将楼层的满堂架同其进行连接。
4.钢筋的连接与捆绑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转换层建设所要用到的钢筋要比建筑其他地方用到的量大,并且其型号也要比其他地方复杂。另外,转换层所要用到的大梁截面比较大,并且对其上下的钢筋架设也极其复杂,因此,对钢筋进行科学合理的放样与号料以及对钢筋进行连接和捆绑很是重要。
钢筋翻样与下料。
转换层的大梁所用到的含钢量很大,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比较长,对钢筋的布置也比较细密,在两个大梁相互交错的梁柱节点区有上百根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在加上腹筋、柱筋等等,错综复杂。其中,假如有任何一根的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搭建错误,就必须进行返工重修。因此,必须对钢筋翻样与下料加以严格把控。
第一,在进行钢筋翻样工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将设计图纸看清楚,对于其设计的目的要明白,对于其中标注的内容必须加以审核。对于现行规定中关于钢筋翻样的规定必须加以掌握,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
第二,在进行转换大梁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在柱节点都要将其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的连接。这项工作在施工时难度相对较大,可以同设计单位进行讨论协商之后加以折中处理,比如:对大梁的面筋进行向下弯曲并包裹在混凝土到底筋之上。底筋的最下一排主筋尽量靠柱边上弯135度。对于其余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全部在不再用混凝土进行包裹处理。
第三,对大梁上部的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要求是其接头设置在梁两支座的中心位置三分之一的跨长内。在进行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下料时为确保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的焊接接头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相互之间能够错开,必须对其每根钢筋的接头的位置加以调整。
第四,为满足上述的规范要求,要对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编号处理。
第五,在对钢筋进行下料时,要对焊接头位置进行严格要求,避免其在箍筋的弯折处出现。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转换层所用的钢筋种类多,在其结构的不同位置上,其受力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应当对其受力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再进行连接方式的选择。转换层的中最为重要的受力结构便是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因此,对其通常用冷挤压的方式进行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对建筑转换层的柱钢筋和结构墙分布钢筋进行连接。闪光焊接一般用于主梁的腹筋的连接,其余的连系筋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和板钢筋也用这种连接方式。对于其余的比较次要的受力位置,可以利用绑扎对其进行连接[2]。
5.混凝土浇筑技术
5.1时间要求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在进行混凝土浇灌的时间应当尽量选择在白天,并应当保证混凝土的供应不能产生间断。并且浇筑要分层来进行,每层应当保持三百到五百毫米的高度,每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浇筑一次。
5.2振捣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当借助于机械,人工扦插对其作为辅助。振动器插入时要快,拔出来时要慢,当混凝土出现泛浆时停止。在梁柱节点钢筋太密无法进行机械振捣时,则用人工代替。
5.3浇筑技术
对高层建筑楼板间进行混凝土浇注时,除了梁间之外,均采用平板振动器来进行振捣。为确保浇筑的密实度,在选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浇筑时应当依排进行,确保其之间的衔接。在柱墙钢筋外设高度标志,同时用钢筋制作高度控制件来保证楼板之间混凝土浇注的厚度[3]。
6.结语
高层建筑梁式转化层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转换层之间的结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层建筑的工程效益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时,应当十分仔细认真,防止出现工程纰漏,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锦洪.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广东科技,2010,02:84-85.
[2]高德先.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4,03:88+92.
[3]游来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