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空心化”日益严重,全国各地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其中,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永联模式、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广东实践、“阳光三权”治理体系的漯河模式、信息化引领乡村治理的兰田经验、“五四三”治理机制的诸城实践以及“村两委+乡贤会”治理的印江探索,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比较适合中西部乡村治理的实际状况,对河南乡村治理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治理
一、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永联模式
实践探索:永联村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曾经是一个标准的落后穷村,改革开放后,在一個好书记吴栋材和一个好班子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工业企业牵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就地城镇化转型之路。目前,永联村拥有大规模的永钢集团、近万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接近两万村民居住在永联小镇。具体做法是,永联村与时俱进,在乡村治理中积极推进村企分离、政商分离,大力培育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理顺各自职责关系,逐步形成了由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永和社区、永联村经济合作社、永钢集团、永联社会组织“五位一体”、协同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其中,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属于政府的延伸机构,主要负责城管执法、公共事务管理和民生服务;永和社区实现了居民自治,承担部分政府服务职能;永联村经济合作社是确保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利益共享;永钢集团完全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永联为民基金会、爱心志愿者互助联合会、惠民服务中心等,主要负责为村里的老弱病残困难群众提供无偿志愿服务。
经验启示:第一,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村支书的领头雁作用,强化村庄治理的顶层设计,紧抓乡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乡村就地城镇化转型之路。第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永联的农民参政议政愿望能够实现,个人的利益诉求能够有效表达,很多矛盾在源头处就能化解。第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上述五个组织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协同共治,共同促进永联村发达致富奔小康。
二、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广东实践
实践探索:面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组织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公共服务和村民需求不能实现有效对接。新农村建设实验区通过塑造自治主体,让村民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让党领导村民经营好现代化农业,增强乡村治理的活力和凝聚力。2012年,广东省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清远佛冈县运行,并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抓好金融服务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助力乡村经济;抓好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农村试验区治理亮点纷呈。
经验启示:第一,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基础条件;第二,抓好产业支撑,为乡村治理提供经济基础;第三,利用好金融手段,为乡村治理提供不竭动力。
三、“阳光三权”治理体系的漯河模式
实践探索:2015年以来,河南漯河郾城区针对村(居)权力界定模糊、运行无章、监督无力等现实问题,在全区184个村(居)开展“阳光三权”体系建设,制度化推进“厘权”“履权”“监权”,拓展落实党风政风建设,探索创新村(居)权力运行新机制。一是厘权:明确梳理权力清单。郾城区组织20多个职能部门,梳理出11大类27项“权力事项”,对村集体重大事项、工程项目建设和公共管理服务等事项进行规范。权力清单展现了村级事务“哪些能做、哪些不该做、该怎么做、监督什么、如何监督”,使得村(居)权力有了清晰条框。二是履权:规范权利运行程序。在梳理权力清单的基础上,郾城区把每一项权力的运行用流程图予以展示,让办事员“看图干事”、办事人“懂事咋办”,保障群众对村级组织权力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监权:监督权力公开透明。办事公开、结果公示是群众和社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依托,也是保障知情权的有效途径。
经验启示:第一,“阳光三权”为规范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科学制度。“阳光三权”要求监督权力运行公开,所有事项的最后一个操作步骤都是公示,确保结果透明化。第二,“阳光三权”通过梳理权力清单、规范权利运行、监督权力公开透明的流程实现权力运行的内在循环,有效遏制乡村“苍蝇式”腐败。
四、信息化引领乡村治理的兰田经验
实践探索:福建兰田从2006年提出用科技信息化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到今天逐步发展出整体的网络信息化平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信息化引领乡村治理的兰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兰田村创办了一所农民素质培训学校,邀请相关专家搞讲座,邀请农民参与学习。村支书潘春来抓住村务公开设计网络平台,吸引农民参与到电子政务中来,让农民自觉与网站建立联系;两年后推出“世纪之村”平台,该平台包含村级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为民服务等项目,让全球信息走进乡村,让乡村产品走出去,开创了以信息化引领乡村治理的兰田模式。
经验启示:第一,用好信息化手段是当前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措施。掌握好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乡村发展的弯道超车,经济发展可以呈几何倍数增长。第二,用好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力开发本地经济,让本地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去,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加工生产,足不出户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就地就业、就地城镇化。第三,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智慧新村”的发展模式。
五、“五四三”治理机制的诸城实践
实践探索:近年来,山东诸城市围绕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五制管理”、“四务公开”和“三个清单”相结合的“五四三”管理机制,强化了乡村社会治理功能,有效保障了村民民主权利。具体做法是,诸城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实行“五四三”管理机制。“五制管理”是指社区党委初议、联席议事、决策听证、公开办理和民主评议制,“四务公开”是指社区党务公开、自治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服务公开;“三个清单”是指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服务清单,把服务效能列出清单,并采取依法执行,强化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治理乡村。
经验启示:第一,“五四三”治理机制建立了村民和村官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对于村民的诉求表达、问题困难等想法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将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让村民的愿望及时满足。第二,强调法治思维,用好法律手段是当前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六、“村两委+乡贤会”治理的印江探索
实践探索:贵州省印江自治县针对乡村“空心化”趋势,提出“村两委+乡贤会”的村庄治理模式。在乡村能人外出打工的背景下,“乡贤会”这一社会组织主要集聚了外出打工精英、本地致富能手、“三老人员”、热心公益者等仁人志士,依靠德治、法治和自治手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村两委+乡贤会”相结合的印江乡村治理之路,主要通过建立乡贤人才信息数据库、高标准组建乡贤会、协商共治等做法助推乡村稳定发展,对中西部乡村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启发。
经验启示:第一,乡村治理离不开人才支撑,在“村两委”领导下,发挥贤人治村是中西部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模式。第二,乡村治理离不开协商共治、离不开德治、法治、自治和多种治理手段相结合。
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批准号为2017B265的阶段成果)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治理
一、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永联模式
实践探索:永联村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曾经是一个标准的落后穷村,改革开放后,在一個好书记吴栋材和一个好班子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工业企业牵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就地城镇化转型之路。目前,永联村拥有大规模的永钢集团、近万亩的现代农业园区、接近两万村民居住在永联小镇。具体做法是,永联村与时俱进,在乡村治理中积极推进村企分离、政商分离,大力培育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理顺各自职责关系,逐步形成了由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永和社区、永联村经济合作社、永钢集团、永联社会组织“五位一体”、协同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其中,南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属于政府的延伸机构,主要负责城管执法、公共事务管理和民生服务;永和社区实现了居民自治,承担部分政府服务职能;永联村经济合作社是确保集体土地、集体资产、集体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利益共享;永钢集团完全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永联为民基金会、爱心志愿者互助联合会、惠民服务中心等,主要负责为村里的老弱病残困难群众提供无偿志愿服务。
经验启示:第一,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村支书的领头雁作用,强化村庄治理的顶层设计,紧抓乡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乡村就地城镇化转型之路。第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永联的农民参政议政愿望能够实现,个人的利益诉求能够有效表达,很多矛盾在源头处就能化解。第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上述五个组织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协同共治,共同促进永联村发达致富奔小康。
二、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广东实践
实践探索:面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组织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国家公共服务和村民需求不能实现有效对接。新农村建设实验区通过塑造自治主体,让村民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让党领导村民经营好现代化农业,增强乡村治理的活力和凝聚力。2012年,广东省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清远佛冈县运行,并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抓好金融服务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助力乡村经济;抓好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不断创新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农村试验区治理亮点纷呈。
经验启示:第一,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基础条件;第二,抓好产业支撑,为乡村治理提供经济基础;第三,利用好金融手段,为乡村治理提供不竭动力。
三、“阳光三权”治理体系的漯河模式
实践探索:2015年以来,河南漯河郾城区针对村(居)权力界定模糊、运行无章、监督无力等现实问题,在全区184个村(居)开展“阳光三权”体系建设,制度化推进“厘权”“履权”“监权”,拓展落实党风政风建设,探索创新村(居)权力运行新机制。一是厘权:明确梳理权力清单。郾城区组织20多个职能部门,梳理出11大类27项“权力事项”,对村集体重大事项、工程项目建设和公共管理服务等事项进行规范。权力清单展现了村级事务“哪些能做、哪些不该做、该怎么做、监督什么、如何监督”,使得村(居)权力有了清晰条框。二是履权:规范权利运行程序。在梳理权力清单的基础上,郾城区把每一项权力的运行用流程图予以展示,让办事员“看图干事”、办事人“懂事咋办”,保障群众对村级组织权力运行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监权:监督权力公开透明。办事公开、结果公示是群众和社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依托,也是保障知情权的有效途径。
经验启示:第一,“阳光三权”为规范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科学制度。“阳光三权”要求监督权力运行公开,所有事项的最后一个操作步骤都是公示,确保结果透明化。第二,“阳光三权”通过梳理权力清单、规范权利运行、监督权力公开透明的流程实现权力运行的内在循环,有效遏制乡村“苍蝇式”腐败。
四、信息化引领乡村治理的兰田经验
实践探索:福建兰田从2006年提出用科技信息化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到今天逐步发展出整体的网络信息化平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信息化引领乡村治理的兰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兰田村创办了一所农民素质培训学校,邀请相关专家搞讲座,邀请农民参与学习。村支书潘春来抓住村务公开设计网络平台,吸引农民参与到电子政务中来,让农民自觉与网站建立联系;两年后推出“世纪之村”平台,该平台包含村级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为民服务等项目,让全球信息走进乡村,让乡村产品走出去,开创了以信息化引领乡村治理的兰田模式。
经验启示:第一,用好信息化手段是当前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措施。掌握好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乡村发展的弯道超车,经济发展可以呈几何倍数增长。第二,用好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力开发本地经济,让本地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去,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加工生产,足不出户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就地就业、就地城镇化。第三,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智慧新村”的发展模式。
五、“五四三”治理机制的诸城实践
实践探索:近年来,山东诸城市围绕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五制管理”、“四务公开”和“三个清单”相结合的“五四三”管理机制,强化了乡村社会治理功能,有效保障了村民民主权利。具体做法是,诸城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实行“五四三”管理机制。“五制管理”是指社区党委初议、联席议事、决策听证、公开办理和民主评议制,“四务公开”是指社区党务公开、自治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服务公开;“三个清单”是指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服务清单,把服务效能列出清单,并采取依法执行,强化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治理乡村。
经验启示:第一,“五四三”治理机制建立了村民和村官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对于村民的诉求表达、问题困难等想法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将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让村民的愿望及时满足。第二,强调法治思维,用好法律手段是当前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六、“村两委+乡贤会”治理的印江探索
实践探索:贵州省印江自治县针对乡村“空心化”趋势,提出“村两委+乡贤会”的村庄治理模式。在乡村能人外出打工的背景下,“乡贤会”这一社会组织主要集聚了外出打工精英、本地致富能手、“三老人员”、热心公益者等仁人志士,依靠德治、法治和自治手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村两委+乡贤会”相结合的印江乡村治理之路,主要通过建立乡贤人才信息数据库、高标准组建乡贤会、协商共治等做法助推乡村稳定发展,对中西部乡村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启发。
经验启示:第一,乡村治理离不开人才支撑,在“村两委”领导下,发挥贤人治村是中西部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模式。第二,乡村治理离不开协商共治、离不开德治、法治、自治和多种治理手段相结合。
本文为2017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研究”批准号为2017B265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