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单元整体设计研究性学习课例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要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以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使数学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关键词: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方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
   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抽象椭圆的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本节课不仅是圆锥曲线的起始课,还是解析几何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节课。本课时通过实际例子感受研究椭圆的必要性,对实际例子的分析,直观感知出椭圆的几何特征,进而抽象出几何形式下的定义。让学生动手画椭圆,充分运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等环节的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等素养。
   本节课将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椭圆的小实验,再直接操作来感知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定义、推导方程,符合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的发展规律。此外,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将出现含两个根号的方程化简,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这类化简,对学生而言具有一点的难度,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圆锥曲线的发展过程,体验其文化价值,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2)通过小实验动手画椭圆,直接感知椭圆的几何特征,进而抽象椭圆的定义,提升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3)依据椭圆定义推导其标准方程,提升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重点:(1)椭圆的定义;(2)椭圆的标准方程。
   难点:椭圆定义的抽象及其标准方程的推导。
   三、教學过程展示
   1.了解椭圆的实际应用及发展历史
   学生活动1:观看嫦娥1号优美的椭圆运行轨道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椭圆图例。
   【设计意图】通过精彩的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椭圆在我国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导入新课题,指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对椭圆的感性认识是错误的,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1:介绍椭圆的起源与发展
   (1)圆锥曲线的雏形:梅内克缪斯从计时沙漏中发现圆锥曲线。
   (2)阿波罗尼奥斯提出“用平面从不同的角度截同一个圆锥可以得到三种圆锥曲线”。
   【设计意图】了解椭圆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椭圆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2.引导学生尝试实验,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椭圆在科技、生产等方面应用广泛,我们能否用手画出椭圆呢?
   学生活动2:数学实验
   取一条长度为30 cm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纸板上的两个定点(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30 cm),用笔尖M把细绳拉紧,在纸板上移动笔尖,画出的轨迹是什么曲线?若将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调整到30 cm,画出的轨迹又是什么图形?距离调整到35 cm呢?思考:
   (1)在画图过程中,细绳两头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运动的?
   (2)在画图过程中,细绳的长度是否改变?说明了什么?
   (3)在画图过程中,细绳长度与两定点距离有什么关系?
   (4)改变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椭圆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当两个定点的距离与绳长相等及大于绳长时,画出的图形还是椭圆吗?还能画出图形吗?
   发现:细绳长度大于两个定点的距离时,轨迹为椭圆;细绳长度等于两个定点的距离时,轨迹为线段;细绳长度小于两个定点的距离时,轨迹不存在。
   教师:在笔尖M运动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
   学生1:无论笔尖M运动到何处,绳长是不变的。
   教师:若把两个定点分别记为F1、F2,那么椭圆上的点M满足什么特征?
   学生:MF1 MF2为定值。
   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画板软件,验证当椭圆上的点M运动时,MF1 MF2为定值。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圆的定义,类比圆的定义,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如何定义椭圆?
   生1:我们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作椭圆。
   生2:不够严谨,还需补充一个限制条件:这个常数大于F1F2,否则点的轨迹是线段或不存在。
   教师:生2补充得特别完整!
   【设计意图】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此外,学生在动手画椭圆的过程中,对椭圆的几何性质产生初步的直观感受,比如椭圆是一个封闭的对称图形,细绳长度不变时两个定点的改变对椭圆扁平程度的影响等,为后续学习椭圆的几何性质埋下直观铺垫。
   3.根据定义,推导方程
   (1)回顾方法
   教师:观察所画的椭圆,感知它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椭圆是具有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教师:事实上,通过观察能“感知”椭圆的某些性质,观察所获得的这些结论是否正确?这些性质是所有椭圆的共同特征吗?我们怎样更客观地认识椭圆的性质?
   生:我们之前学习了圆的方程,通过方程的代数特征研究了圆的几何性质,我们可以类比圆的学习,用方程的形式刻画椭圆,通过椭圆的方程代数特征来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
   教师:回答得特别好!
   (2)推导过程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关系式。
   教师:这个方程含有两个根号,形式比较复杂,数学追求简洁美,我们如何把它化简一些?也就是说是否可以把根号去掉。
   教师:同学们有不同的建系方法吗?
   生:以F1,F2所在直线为y轴,以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教师:此时椭圆的方程是什么?如何获得?
   生1:类似于方案一的推导过程整理可得,此时椭圆的方程是 =1(a>b>0)
   教师:能否类比焦点在x轴的标准方程,直接写出焦点在y轴的标准方程?
   生2:利用式子的对称性直接调换x,y的位置,即可获得焦点在y轴的标准方程。
   教师:我们把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的椭圆的方程叫作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设计意图】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也是提升学生运算素养的良机,不能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简单带过,当学生都意识到在定义条件下列出的椭圆的方程有化简的必要时,如何实现化简显得尤其关键。在化简方程的具体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单一地遵循教科书的化简方法,而是提供了不同的化简方式,尤其是推导焦点在y轴的标准方程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类比焦点在x轴的标准方程,直接获得焦点在y轴的标准方程,让学生认识到类比不仅是一种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发散,运算素养得以提升,难点逐步突破。通过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椭圆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内在联系的理解,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4.经历回顾,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
   生:(1)本节课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①焦点在x轴时
   ②焦点在y轴时
   (2)研究方法:坐标法;数学思想:数学结合思想、类比思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及数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5.作业布置(略)
   四、教学反思
   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绝对的分割,而是相对统一的,每一个核心素养之间既是对立的,又相互交融,它们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解析几何的学习关键是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本节课通过椭圆在科技、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对椭圆发展历史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通过学生动手画椭圆,观看几何画板的动态展示,得到椭圆上的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类比圆的定义,抽象归纳椭圆的定义;再根据椭圆的定义,利用坐标法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椭圆概念的归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建模能力,用坐标法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能力,使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地生根。
   作者簡介:翁小柳(1980.6—),女,籍贯:海南万宁,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摘 要:“写好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写对笔顺可让字更正确、更美观。高段教学中,重读笔顺规则可以写对一部分字的笔顺。强化部件教学,注意部件的组合书写规律,让字写得更端正。多样的过程性书写评价,让写字变得更有味道。抓好复杂生字的第一次书写,使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笔顺规则;同类字体;过程评价;精准教学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笔顺呢?因为笔顺是人们遵从书写习惯,在长期书写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是人们写字
摘 要:QQ平台作为目前普及度较广的家校双向沟通平台,为家校共育的实现提供了良好高效的互动环境。如何引导家长QQ群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便利化、实时化、无障碍化,需要班主任在實践中不断摸索。   关键词:家校共育;班级QQ群;班级文化建设   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合理利用QQ平台、QQ群已成为向家长、社会进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沟通的全新空间。那么,如何建立高效的、互动性强的、生命力旺盛的班级QQ群呢? 
摘 要:课外阅读作为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贯彻新课标要求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促进学生提升自身语文能力的一个关键。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却并不是那么顺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展情况,分析课外阅读开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展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研究,感受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首先分析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其次阐述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举措,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影响因素;提升举措   一、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重视实验结果而轻视实验过程   物理实验有助于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但受各类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重视参与物理实验的过程,而是将关注
摘 要:教学中,应重视汉语拼音教学,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汉语拼音教学与“趣”联系在一起,真正让学生爱上拼音,爱上语文。   关键词:和谐;乐中求学;生活化;游戏;童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汉语拼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强调趣味性;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探索趣味性的汉语拼音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首要任务,教
一、导入   谈话: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同学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会怎么办?借助工具书是一种好方法,没有工具书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过渡:通过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很多解释词语的方法,这节课咱们一起回顾整理一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二、聚焦逐字解释法   (一)逐字解释   谈话:读一读句子,说一说画线词语“积劳成疾”的意思。   回收:把每个字的意思逐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把美术课堂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科为中心,把各个学科都融进美术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想要做好这一切,首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并把知识体系、实际生活都跟美术课程融合起来,这样才能
摘 要:新时代素质教育要求全体学生综合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就初中阶段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小组合作;学习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逐渐成熟。初中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提供了平台,为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摘 要:数感教学是每位数学老师探索的方向,数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还可以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做好铺垫。就实际情境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数感;形成;建构;深化   “数感”即“number sense”。可以翻译成很多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数感是什么?有人说是“关于数字的直觉”;有人说与语感、方向感类似;还有人说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
摘 要:家长是教育的重要力量。家校共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区中心小学围绕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亲子义工团队,不断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全面了解我校亲子义工团队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结合问卷调查,深入充分地考察、对比和研究,分析了目前亲子义工队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思考如何加強亲子义工队团队建设,形成一定的亲子义工团队建设模式。旨在为亲子义工团队建设提供可参照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寻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