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六年级开展了“我与周围环境”的调查研究活动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时,畅所欲言,思维活跃,我庆幸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但冷不防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在砂山脚下看到了大片竹林,长得郁郁葱葱,那么粗的竹竿节内有没有空气?”对这个问题,我可从来没考虑过,我忙掩饰自己的窘相,把“皮球”踢了回去,问学生:“你们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一时也为难了,面面相觑,有几只手举起又放下。我忙抓住有利时机:“这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级开展了“我与周围环境”的调查研究活动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时,畅所欲言,思维活跃,我庆幸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但冷不防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在砂山脚下看到了大片竹林,长得郁郁葱葱,那么粗的竹竿节内有没有空气?”对这个问题,我可从来没考虑过,我忙掩饰自己的窘相,把“皮球”踢了回去,问学生:“你们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一时也为难了,面面相觑,有几只手举起又放下。我忙抓住有利时机:“这样吧,我们就把它作为本星期的开放题,大家分头去研究,下星期交流研究成果,好吗?”学生兴趣极高,带着问题走向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其他文献
[训练内容] 你平时一定做过不少小制作,比如折纸,剪纸,用橡皮泥捏动物或人物,用废旧物品(如易拉罐、药瓶等)做机器人、小娃娃等。请你任选一种,把所用的材料、制作方法和过程说给大家听一听,然后依照例文写下来。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剪纸人》,初步感知介绍做小制作一类文章的写法。 2.通过讨论,进一步领会介绍做小制作类习作的写作要求:讲明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在自学《加了一句话》这篇略读课文时,同学们有的边默读边思考,有的边勾画边做批注,还有的和同桌小声讨论着什么。突然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你看书上说‘听到有人询问,老人先是一愣,接着长叹一声’,我不明白为什么先是一愣呢?”我觉得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能否从这个“愣”字人手,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呢?直觉告诉我可以试一试!于是我提高嗓门顺水推舟地问:“孩子们,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愣’呢?”教室里顿
别错过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 大量阅读会使孩子在人生观、世界观、知识面、感知力、求知欲、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的形成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以,在一生中的黄金阅读期做好阅读储备,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 北京前程美好教育科学研究院董丽燕副院长认为,根据一个人的成长规律和我国的升学考试制度,一个人的黄金阅读期,只能在10~14岁(即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之间。因为小学三年级之
[聚焦缘由] 根据现行教材估计,小学生读过的300篇课文,其词汇量约在7000个以上;至于其中出现过的句式到底有多少,由于汉语词语组合的无穷变化,很难统计出它们的数量。但一般来说,所有这些文章应该包括了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基本句式。按理,一个人的词汇量达到了7000个,又熟悉了汉语的各种句式,其语言表达应该是基本可以过关了。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不少学生读到小学毕业,他们运用语言的水平并不令
师: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在准备起飞时,小鹰可能会怎么做?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有的学生伸开双臂,做出拍打翅膀的样子;有的脚下在不停地走动;还有的学生边做动作嘴里边喊着:“飞呀,飞呀!”学生全身心投入,尽情地体验着准备飞行的快乐。] 师:小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也插上翅膀,和小鹰一起跟着老鹰学飞行,看谁学得快,能“飞”起来。准备——起飞!
浙江省小学语文教改之星评比中,包林军老师的精彩结尾,使整堂课顿时流光异彩,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他问学生:如果天鹅公园进口处想用“丑小鸭”来作招牌,我们怎么来设计一张丑小鸭的名片。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我觉得这篇课文不适合让这些八、九岁的孩子来学。这篇课文说教的成分大重,有悖新课改精神。为什么这么说?
文本中的语言,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从文字中,可以读懂作者在特定情景与历史时刻的情与意。所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从文本中关键的词句和意象出发,通过对关键的词句的诵读和领悟,浸淫于文字营造的特定语境中,感受着语言的精妙、语言的魅力,此时学生的阅读与文本的视域实现了有机的融合。
本次习作,是学生从练习写话步入命题作文的开始。为了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写作的快东,本课以新课标指出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一论述为设计理念,将“激发写作兴趣,打开写作思路”作为重点。
《学会查“无字词典”》写了暑期聪聪的爸爸带他到青岛旅游途中指导他联系眼前景物,理解词语“骄海似火”、“惊涛拍岸”的故事,告诉我们除了查字典以外,结合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更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作出的又一有益探索。为达成编者意图,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掌握方法,确立常查“无字词典”的意识,及时地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笔者结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