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承载着全县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重要任务,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同时具有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管理、研究、服务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职能。为适应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变革教育观念,拓宽培训思路,创新管理和培训模式,在追求并实施有效培训方面,有以下认识。
1、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认识要高度统一。通过以继续教育主导下的教师培训,立足于使教师不断获取教育、科技信息,调整知识结构,扩大学术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素养。因此,首先我们应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提高奉献能力的一种战略性投资,不断深化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和发展,适应中小学发展要求,体现一线教师培训愿望。同时对“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这一理念,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一方面潜心教学,一方面学习提高,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双向互动,齐头并进。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集体的大背景下,教师学习应先于并且优于其他行业,所以说,教师参加培训不应附加条件,应是教师提升、发展的自觉行为。培训工作仅有教育局的重视和投入、进修学校的一相情愿,缺少中小学的积极支持配合和教师的积极参与,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要突出教师培训的文化建设,用文化引领人,用文化营造浓厚的培训氛围,提升作为高素养、名教师的自豪感和价值意识,逐步从“要我学”发展到“我要学”的良好学习状态。
2、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培训的质量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高质量必然要求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从县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到中小学学校,都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层层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使教师培训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正常、高效的运行涉及有关方面的协调一致,尤其是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要使教师培训机构、参加培训教师及其所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分级把关,齐心协作,奖罚分明。完善教师培训的的评估体系与激励休系。对参训教师个人、中小学校及培训者与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情况都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把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学校、教师的评先、评优相结合,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同时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样制度才可能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才能确保培训的质量,确保继续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3、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培训。有效培训是强调对培训效益和质量的追求,是指培训者在遵循培训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培训效果,以满足参培教师的学习要求。这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是我们培训者的最高追求。具体做法是:
1)注重调查研究,追求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融合。目前,我们培训者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培训方案的设计不排除有个人的主观意志,针对培训内容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我们坚持深入中小学对教育现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小学实际出发,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每开设一个培训班级,我们都将培训人员下到基层学校,深入到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去,与教师、校长及有关行政人员进行全面接触,深入了解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走进课堂,甚至是走上讲台,去亲历、去感受教学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倾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議,然后把调查得来的有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拟出初步方案,再邀请教育局分管领导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共同论证,找准原因,明确思路,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最后制定出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案。
2)激活培训形式,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成人对于为什么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什么,如何监控学习过程,对于学习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等方面,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做出评判。因此,需要我们改变传统培训方式,如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方法。这些教育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这样将能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并对今后的培训学习充满向往。
3)让培训“聚焦课堂”。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而专业素养的最终体现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环境,又是终身学习的场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力量。让培训“聚焦课堂”、“回归课堂”,既是目前农村教师培训的趋势,也是继续教育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有效探讨研究,教师们有感性认识,有亲近感,有参与的内趋动力。如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例示范”活动,就是将名师的上课、说课、评课有机地融为一体,让教师学到了真东西,教师是真的喜欢。培训中可以是参培教师上交流课、可以观看教学录象、可以是名师上示范课,也可以是文本案例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共同交流、探讨,培训者或专家、名师再有机地将课例中的相关问题结合或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才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而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们关注的实际问题就能引起老师们的真正重视和探索,这些共性的问题就有转化为课题的可能,真正做到了培训教师的过程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4)让培训具有选择性。选择性不仅是尊重培训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提高培训针对性的前提。教师培训必须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不能再搞“我供什么你就接受什么”的“计划经济”模式,而“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开放搞活”。为教师培训提供科学、丰富的培训“菜单”,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一种服务理念,必将为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加大投入,优化服务,为各类培训提供保障。足额、到位的资金投入是确保各级各类培训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教师培训机构完善现代化培训实施,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美化学习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努力办教师满意的培训。这样,全方位齐心合力,使教师培训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
1、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认识要高度统一。通过以继续教育主导下的教师培训,立足于使教师不断获取教育、科技信息,调整知识结构,扩大学术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素养。因此,首先我们应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提高奉献能力的一种战略性投资,不断深化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和发展,适应中小学发展要求,体现一线教师培训愿望。同时对“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这一理念,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一方面潜心教学,一方面学习提高,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双向互动,齐头并进。在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集体的大背景下,教师学习应先于并且优于其他行业,所以说,教师参加培训不应附加条件,应是教师提升、发展的自觉行为。培训工作仅有教育局的重视和投入、进修学校的一相情愿,缺少中小学的积极支持配合和教师的积极参与,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要突出教师培训的文化建设,用文化引领人,用文化营造浓厚的培训氛围,提升作为高素养、名教师的自豪感和价值意识,逐步从“要我学”发展到“我要学”的良好学习状态。
2、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培训的质量是继续教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高质量必然要求严格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从县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到中小学学校,都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层层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使教师培训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正常、高效的运行涉及有关方面的协调一致,尤其是相关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要使教师培训机构、参加培训教师及其所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分级把关,齐心协作,奖罚分明。完善教师培训的的评估体系与激励休系。对参训教师个人、中小学校及培训者与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情况都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把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与学校、教师的评先、评优相结合,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同时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样制度才可能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才能确保培训的质量,确保继续教育的强大生命力。
3、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培训。有效培训是强调对培训效益和质量的追求,是指培训者在遵循培训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培训效果,以满足参培教师的学习要求。这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是我们培训者的最高追求。具体做法是:
1)注重调查研究,追求教学内容与实际的融合。目前,我们培训者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并不是很清楚,培训方案的设计不排除有个人的主观意志,针对培训内容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我们坚持深入中小学对教育现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小学实际出发,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每开设一个培训班级,我们都将培训人员下到基层学校,深入到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去,与教师、校长及有关行政人员进行全面接触,深入了解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走进课堂,甚至是走上讲台,去亲历、去感受教学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倾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議,然后把调查得来的有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拟出初步方案,再邀请教育局分管领导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共同论证,找准原因,明确思路,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最后制定出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案。
2)激活培训形式,提高受训者的学习兴趣。现代成人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成人对于为什么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什么,如何监控学习过程,对于学习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等方面,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做出评判。因此,需要我们改变传统培训方式,如采用参与式、案例式、观摩研讨式等方法。这些教育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让他们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提高与发展。这样将能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并对今后的培训学习充满向往。
3)让培训“聚焦课堂”。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而专业素养的最终体现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环境,又是终身学习的场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力量。让培训“聚焦课堂”、“回归课堂”,既是目前农村教师培训的趋势,也是继续教育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有效探讨研究,教师们有感性认识,有亲近感,有参与的内趋动力。如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例示范”活动,就是将名师的上课、说课、评课有机地融为一体,让教师学到了真东西,教师是真的喜欢。培训中可以是参培教师上交流课、可以观看教学录象、可以是名师上示范课,也可以是文本案例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共同交流、探讨,培训者或专家、名师再有机地将课例中的相关问题结合或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才能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而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们关注的实际问题就能引起老师们的真正重视和探索,这些共性的问题就有转化为课题的可能,真正做到了培训教师的过程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4)让培训具有选择性。选择性不仅是尊重培训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提高培训针对性的前提。教师培训必须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不能再搞“我供什么你就接受什么”的“计划经济”模式,而“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开放搞活”。为教师培训提供科学、丰富的培训“菜单”,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一种服务理念,必将为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加大投入,优化服务,为各类培训提供保障。足额、到位的资金投入是确保各级各类培训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教师培训机构完善现代化培训实施,开发优质培训资源,美化学习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努力办教师满意的培训。这样,全方位齐心合力,使教师培训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