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是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与民生安全、人民幸福生活緊密相关,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研究企业退休人员社保管理社会化工作,对于与保障民生工程的落实,全面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都是以“企业办社会”形式,依托各类企业进行,企业承担各种员工福利,负担沉重。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也在改革,企业角色由多元角色向单一经济角色转变,以摆脱福利责任的负担,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单位养老模式的坚冰被打破,一大批退休人员失去了原单位的依托,从而亟需通过构建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为退休人员提供管理与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关注的重心,要求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摆脱企业办社会的沉重支出负担,轻装上阵,聚精会神搞生产经营。实行政企分开,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根据政策研究中对于企业落实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必须完成的核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具体工作出发,联系主要的社会化理论,并根据对于陕西省、西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经过访谈得出企业和政府在实施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进行研究,明确政策未来发展的主要导向,得出本研究的主要优化措施,以及对主要相关三方的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法。通过对SX省、XA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经办人员深入访谈,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和政府在实施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现状,对访谈得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提出退休人员社会化事务经办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并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为企业提出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提供实践借鉴和基础支撑。
2.文献研究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查阅公共管理相关书籍,并登录中国知网、超星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同时通过搜索历年重要的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认真研究查阅政策文件、数据等得到本研究相关信息内容,系统研究党和政府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尤其特别要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国家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政策。归纳出全国范围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经验,以及本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个性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探究解决办法与优化策略。
二、理论基础及政策分析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将提供公共服务列为政府职能之一,提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列举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201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明确为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退休人员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政府的关注度及国家财政的投入力度不低于其他领域;二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致对等,并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
推进退休人员由“单位制”服务管理向社会服务管理转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3年6月联合转发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13个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退休人员社会服务管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根据2003年《关于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四项基础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的《关于支持地方做好中央企业及原中央下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由局部脱离过渡至高脱离,逐步实现后期工作稳定有序,工作重心由基础服务变为保证服务质量;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变为分工明确、相互监督,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效率;操作方式渐渐完善;企业任务具体明晰等,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速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深度访谈
本研究分别对于SX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员、西咸新区社保经办中心、XA住宅建筑公司等企业人社经办人员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了企业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工作在操作中包括经办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单位情况
根据访谈内容获悉,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从2003年开始,有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街道社区承接管理。第二种是企业自管包括企业成立的劳动服务中心或实业公司等代为管理,由经办机构人社部门发牌管理。第三种就是经办机构自管,在偏远的地区以及人员不是很集中的地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牵头来做这项工作。在实际中企业代管的情况比较多,其中大型企业做的比较好,包括中铁等大型集团公司。社保经办机构核心职责是负责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国有企业分步骤实行推进。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a.实行街道和社区的承接,因而必须把街道与社区的职能落实到位并且要细化责任,服务水平需要保障,人员、资金、设施等必须做好全面保障,才能保障管理服务水平。b.机构涉及部门众多,社保经办机构,民政部门、医保经办机构,档案局、街道社区等多方,在操作过程中,街道社区存在业务量过于饱满,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等现实问题。 (二)企业主要问题
每家企业要和当地区、縣政府、街道社区要签订协议,协议要把要进行移交的人员信息等进行移交,提供什么服务等进行明确。由于总体牵头部门是国资委,市、县等政府都需要拟定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国资委下属剥离办办理此项工作,企业需要根据各级实施方案,统筹外的费用酌情根据要求细则去和各级市县的实施方案签订协议。企业根据国家总体改革思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企业主要是进行市场竞争,实现聚精会神搞经营生产,退休人员回归社会。
(三)退休人员主要问题
企业退休人员对中央政策存在吃不透、主动性积极性较低。一方面,国企退休人员对单位归属感较强,退休人员在思想上、情感上难以脱离企业,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退休人员存在一些顾虑,包括统筹外费用相关政策的落地,保障现有合理待遇的诉求实现,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等,企业退休人员希望统筹考虑基本养老金、年龄段等情况,保障退休人员的现有合理待遇不降低。
四、政策建议
(一)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1.建立企地工作互通机制。加强与油田相关部门的对接,对涉及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相关政策,应充分听取所在企业的参考性意见。
2.加强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以购买服务方式为主体,配备管理服务工作力量,成立专业化管理服务队伍,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相关服务管理主梁不降低,相关活动正常开展,活动场所及时开放,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3.统一统筹外费用过渡期限。国家层面及陕甘宁三省区文件都明确统筹外费用可设立不超过3年的过渡期,但未对过渡期起止时间作明确要求。
4.加速配套政策出台。街道、社区职能需要落实落细,需要政府的领导统筹,确切来说需要民政部门需要统筹进行牵头管理,而街道、社区在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缺不足问题,也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目前存在的档案人员管理不足、保管设施容纳有限、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因而地方政府要确保统筹谋划到位、配套政策措施跟进。在与企业签订协议时,政府都需要拟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
(二)对企业的建议
1.明确退休人员合理待遇落实问题。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是老同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老同志既得的各项福利待遇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到老同志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诱发不稳定因素。建议集团公司明确相关政策后,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2.明确因地施策、因企施策的问题。很多大型国企存在着区域差异,也存在着与“属地管理”之间的不一致、不匹配、不衔接等问题。建议企业对此予以充分考虑,因地施策、因企施策。
3.明确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的问题。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非常复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可能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单靠某个部门难以独立完成。建议企业明确专门工作机构,确定牵头部门,长期建立对外统一协调、对内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并考虑保持相应专业组织机构和工作业务协调延续性问题。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3年过渡期及过渡期后,建议企业根据国家关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文件政策和要求,参照其他行业中央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做好顶层设计,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指导所属各企业单位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依法合规做好专项经费保障工作,确保退休人员与中石油的感情纽带不断,让国家改革大发展红利惠及企业退休人员。另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过程中,需要企业明确部分移交业务工作专项资金及渠道,如移交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专用资产设施的评估及审计等费用。
(三)对退休人员政策建议
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交了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及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待遇不降低、服务水平有保障、感情纽带不会断”三个定心丸,持续关心关爱油田退休人员,做好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保障,提升街道社区管理服务能力,强化无缝对接,实现无感移交,有序衔接,确保属地政府街道和社区“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努力提高油田退休人员移交后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执笔人:刘庆龙
长期以来,我国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都是以“企业办社会”形式,依托各类企业进行,企业承担各种员工福利,负担沉重。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也在改革,企业角色由多元角色向单一经济角色转变,以摆脱福利责任的负担,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单位养老模式的坚冰被打破,一大批退休人员失去了原单位的依托,从而亟需通过构建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为退休人员提供管理与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关注的重心,要求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摆脱企业办社会的沉重支出负担,轻装上阵,聚精会神搞生产经营。实行政企分开,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根据政策研究中对于企业落实最新政策文件要求必须完成的核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具体工作出发,联系主要的社会化理论,并根据对于陕西省、西安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经过访谈得出企业和政府在实施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进行研究,明确政策未来发展的主要导向,得出本研究的主要优化措施,以及对主要相关三方的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法。通过对SX省、XA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经办人员深入访谈,全面了解掌握企业和政府在实施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现状,对访谈得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提出退休人员社会化事务经办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并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为企业提出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提供实践借鉴和基础支撑。
2.文献研究法。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查阅公共管理相关书籍,并登录中国知网、超星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同时通过搜索历年重要的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认真研究查阅政策文件、数据等得到本研究相关信息内容,系统研究党和政府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尤其特别要深入研究十八大以来国家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相关政策。归纳出全国范围内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经验,以及本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个性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探究解决办法与优化策略。
二、理论基础及政策分析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将提供公共服务列为政府职能之一,提出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列举公共服务领域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201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明确为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的借鉴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退休人员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政府的关注度及国家财政的投入力度不低于其他领域;二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致对等,并逐步缩小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
推进退休人员由“单位制”服务管理向社会服务管理转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2003年6月联合转发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13个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退休人员社会服务管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根据2003年《关于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四项基础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的《关于支持地方做好中央企业及原中央下放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通知》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由局部脱离过渡至高脱离,逐步实现后期工作稳定有序,工作重心由基础服务变为保证服务质量;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变为分工明确、相互监督,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效率;操作方式渐渐完善;企业任务具体明晰等,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速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深度访谈
本研究分别对于SX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员、西咸新区社保经办中心、XA住宅建筑公司等企业人社经办人员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了企业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工作在操作中包括经办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单位情况
根据访谈内容获悉,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从2003年开始,有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街道社区承接管理。第二种是企业自管包括企业成立的劳动服务中心或实业公司等代为管理,由经办机构人社部门发牌管理。第三种就是经办机构自管,在偏远的地区以及人员不是很集中的地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牵头来做这项工作。在实际中企业代管的情况比较多,其中大型企业做的比较好,包括中铁等大型集团公司。社保经办机构核心职责是负责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国有企业分步骤实行推进。
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a.实行街道和社区的承接,因而必须把街道与社区的职能落实到位并且要细化责任,服务水平需要保障,人员、资金、设施等必须做好全面保障,才能保障管理服务水平。b.机构涉及部门众多,社保经办机构,民政部门、医保经办机构,档案局、街道社区等多方,在操作过程中,街道社区存在业务量过于饱满,人员不够,经费不足等现实问题。 (二)企业主要问题
每家企业要和当地区、縣政府、街道社区要签订协议,协议要把要进行移交的人员信息等进行移交,提供什么服务等进行明确。由于总体牵头部门是国资委,市、县等政府都需要拟定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国资委下属剥离办办理此项工作,企业需要根据各级实施方案,统筹外的费用酌情根据要求细则去和各级市县的实施方案签订协议。企业根据国家总体改革思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企业主要是进行市场竞争,实现聚精会神搞经营生产,退休人员回归社会。
(三)退休人员主要问题
企业退休人员对中央政策存在吃不透、主动性积极性较低。一方面,国企退休人员对单位归属感较强,退休人员在思想上、情感上难以脱离企业,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退休人员存在一些顾虑,包括统筹外费用相关政策的落地,保障现有合理待遇的诉求实现,晚年生活质量的保障等,企业退休人员希望统筹考虑基本养老金、年龄段等情况,保障退休人员的现有合理待遇不降低。
四、政策建议
(一)对地方政府的建议
1.建立企地工作互通机制。加强与油田相关部门的对接,对涉及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相关政策,应充分听取所在企业的参考性意见。
2.加强退休人员服务管理。以购买服务方式为主体,配备管理服务工作力量,成立专业化管理服务队伍,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相关服务管理主梁不降低,相关活动正常开展,活动场所及时开放,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3.统一统筹外费用过渡期限。国家层面及陕甘宁三省区文件都明确统筹外费用可设立不超过3年的过渡期,但未对过渡期起止时间作明确要求。
4.加速配套政策出台。街道、社区职能需要落实落细,需要政府的领导统筹,确切来说需要民政部门需要统筹进行牵头管理,而街道、社区在人员、资金、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短缺不足问题,也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目前存在的档案人员管理不足、保管设施容纳有限、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因而地方政府要确保统筹谋划到位、配套政策措施跟进。在与企业签订协议时,政府都需要拟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
(二)对企业的建议
1.明确退休人员合理待遇落实问题。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是老同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老同志既得的各项福利待遇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到老同志切身利益,处理不好极易诱发不稳定因素。建议集团公司明确相关政策后,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
2.明确因地施策、因企施策的问题。很多大型国企存在着区域差异,也存在着与“属地管理”之间的不一致、不匹配、不衔接等问题。建议企业对此予以充分考虑,因地施策、因企施策。
3.明确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的问题。退休人员社会化改革非常复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可能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渡期,单靠某个部门难以独立完成。建议企业明确专门工作机构,确定牵头部门,长期建立对外统一协调、对内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并考虑保持相应专业组织机构和工作业务协调延续性问题。
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3年过渡期及过渡期后,建议企业根据国家关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文件政策和要求,参照其他行业中央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做好顶层设计,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指导所属各企业单位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依法合规做好专项经费保障工作,确保退休人员与中石油的感情纽带不断,让国家改革大发展红利惠及企业退休人员。另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过程中,需要企业明确部分移交业务工作专项资金及渠道,如移交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专用资产设施的评估及审计等费用。
(三)对退休人员政策建议
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交了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及集团公司决策部署,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待遇不降低、服务水平有保障、感情纽带不会断”三个定心丸,持续关心关爱油田退休人员,做好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保障,提升街道社区管理服务能力,强化无缝对接,实现无感移交,有序衔接,确保属地政府街道和社区“接得住、接得稳、接得好”,努力提高油田退休人员移交后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执笔人:刘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