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习“言”“言”“文”共生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w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文言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其文体特征、教学价值和教学要点,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学“文”习“言”, “言”“文”共生,探求“文”与“言”的统一与交融。教师可以利用文言文教学启蒙,让学生爱上文言文,爱上民族的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文体特征;教学价值;教学要点
  文言文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它言简意赅,既连接着民族的过去,又通向未来。人教版教材在第三学段安排了4篇文言文,统编教材更是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都编排了文言文。教学文言文对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要教好文言文,教师须了解其文体特征和教学价值,找准教学要点。
  一、厘清文体特征
  文言文的文体特征主要有三点:(1)篇幅短小。为了适应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教材所选的都是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浅显易懂的小古文。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0个字,非常简短。(2)内容活泼。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讲述了梁国某个姓杨的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了孩子超强的应对能力。(3)含义深刻。文言文内容广泛,记载了古人的生活、情感、智慧等,需要学生细读品味。如《司马光》一文,学生熟读后,除了感受到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之外,还能感受到他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它启示学生,面临问题要善于多元思考,不要运用单一思维。
  二、定准教学价值
  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感受民族语言之魅力。文言文的教学可以起到追本溯源、察古知今的效果。学生能感知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学习积累文言词汇和浅显的文言知识,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获得语言的发展,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2)获得思维能力之发展。学习文言文,能使学生懂得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了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锻炼和提高理解能力、分析批判能力。文言文语言优美,韵律工整,音调和谐。经常诵读文言文,不仅能培养语感,还能提高记忆能力。(3)传承传统文化之精髓。文言文是中华精神的命脉和重要根基。学习文言文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把握教学要点
  (一)读通语句
  小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应遵循多读的原则。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多了,读熟了,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领会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规律。朗读的时候,眼、口、耳、心并用,加上教师的范读,学生就能加强记忆,增强语感。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所以学生读书时要自己断句。对于教材中的文言文,编者已经用标点符号把句子断开了,但是学生读一些长句子时,往往还是需要有一些小停顿。这个停顿恰当不恰当,直接关系到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教师要指导学生给长句画出正确的节奏,朗读时进行适当停顿。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个句子的停顿就是教学的难点,在初读阶段,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正确停顿。范读的重要性也在于此。
  (二)读懂内容
  在学生读通文言文之后,教师可以尝试让他们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或是联系上下文,一句一句读懂课文。因为大多数难理解的字词课文中都有注释,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较为流畅地说出大致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在用现代语言解释文言文句意的时候,句子的表达可以灵活一些,教师应允许学生说得不一样,只要意思基本正确即可。对于个别难句,宜通过集体讨论、教师适时提醒点拨来帮助学生理解。读的形式也应当多样化,如领读、师生齐读、指名读、对读等,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领悟句子。
  文言文往往追求“微言大义”。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提问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提问,切中要害,避免“细碎地问、简单地问”,设计的“主问题”应当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从整体上读懂内容。
  (三)赏评文本
  文言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学生大致读懂故事内容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回到文字中去,细细品读,“赏其言,感其情,悟其道”,通过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理想追求、语言魅力,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赏评一般可分为两步。首先进行文章思想内容的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或抓住关键文句,或朗讀感悟,或再现情景,或对比想象,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其次是拓展延伸。文言文中常含有经典的语句,这些语句含有深刻的含义,有的已发展为成语。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运用。如在《学弈》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文中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对自己有什么启示,对“专心致志”这一成语有更深的理解。
  (四)类比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所学文言文篇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点,把同类别的文言文组合起来,构建类比阅读,指向相关主题的拓展或者阅读方法、策略的迁移。适当增加一些篇幅较短、容易读懂又易于诵记的文言文给学生阅读,能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消除畏难情绪。
  如把《杨氏之子》与《世说新语》中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组合成为有关古代小儿聪慧的阅读单元。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到学“文”习“言”, “言”“文”共生。教师要利用文言文教学启蒙,让学生爱上文言文,爱上民族的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君慧.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3]柴继红.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J].课外阅读,2013(2).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中心学校 315803)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在语文园地设置“书写提示”板块,旨在示范、提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字理,展示汉字的人文底蕴;观察结构,显示教学的理性思维;关注修改,示意学生作自我反思。促使学生在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的同时,传承汉字文化,养成乐学勤思的学习态度,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书写提示;字理;结构;修改  统编教材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一个新板块——“书写提示”
的 地 得  一片片洁白( )云彩,轻柔( )漂浮着,活泼( )翻滚着,它们滑下一条开满野花( )小坡,跃进了一条跳着浪花( )小溪,美( )像一幅图画。  贫瘠 贫穷 贫困  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非常( ),他们在( )的土地上辛勤劳动,( )的生活使他们面黄肌瘦。  (浙江省绍兴县实验小学 沈菊娥)  (答案本期找)
【摘 要】语文教学不能只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小认识思辨,学会思辨,并善于思辨。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采用“质疑问难、静思批注、鼓励表达”的教学策略,在自主阅读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思辨欲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阅读教学;批注  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是对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推理能力的锻炼,是用理性的思考,促成智慧的申辩。语文教学,不能只教
春节,爸爸带我去姑妈家拜年。路上,爸爸又耍起小聪明来,出题考我:“什么样的路,人不能走?”爸爸真可笑,这是我在课外读物中看到的原始题目,怎能考倒我呀!我指指路边上方的一个物体,爸爸也会心地笑了。爸爸又问:“我们一直向树林里走,最多能走多远?”我正准备答“树林的另一边”,可转念一想:不对呀,走到树林中心后再继续走,不是向“外”走了吗?我立刻改为另一种答法。爸爸又问:“什么东西只往前不后退?"这可有点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与奶奶在绿油油的田间来回穿梭着。猜猜,我們在干吗?哈哈,我們在采摘豌豆呢!你可别看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劳动,可其中却蕴含着不少乐趣呢!  我头戴一顶粉红花边竹斗笠,身穿一套轻便的蓝色运动服,手提一个塑料小圆桶,在田野里愉快地劳动着。在我的精心挑选下,颗颗饱满的豌豆被我小心地放入桶里。看着桶里的豆子在逐渐地增多,即便早已汗流浃背,我也乐在其中,不知疲倦。不一会儿工夫,桶里的豆子就装
【摘 要】如何在實际教学中改变统编教材教学与整本书阅读互相割裂的窘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以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为例,教师可以将整本书阅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与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与习作教学相结合。这些策略能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策略  统编教材十分重视整本书阅读。每册都设置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在实际教
【摘 要】基于一篇文章的教学和基于一类文体的教学,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观念取向,通过分析各自的教学价值,能明显看出两者在内容、出发点、效果等方面的区别。教师从中找出单篇教学与整本书阅读之间的生发点,借由开阔阅读视野、摒弃惯有教学思维、选择关键要素等途径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链接。  【关键词】单篇教学 整本书阅读 教学取向 价值比较 链接要点  新课程理念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提出摒弃碎片化的
统编教材三到六年级的课文数量减少了,但是阅读量却增加了,其增加的内容就在课外阅读上,主要分布在“和大人一起读”以及“快乐读书吧”两个板块中。“快乐读书吧”作为统编教材中新增的栏目,意在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综观五册教材,旨在一步步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从整本书的趣味性阅读到有方法阅读,其引领是呈阶梯型展开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趣阅读”,还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运
小学三年级正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作为从低段的写话向中段习作过渡的关键时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三年级习作的首要任务。教师该怎样领悟编者意图,把握习作要素,展开习作教学呢?下面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例,谈谈习作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  一、当教材知音,设定习作目标  教材提供了一张气球的图片,上面写了一系列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这些词语富有生活气息,很容易引发学
作 者:(美)蔡真妮  书 号:ISBN 978-7-303-12728-3  出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为什么很多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与快乐,独立、有主见又坚强?  为什么他们健康、阳光又富有创造力?  旅美作家蔡真妮深入美国社会并在美国生活10多年,养育了三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她结合自己三个孩子的养育经历,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美国家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