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但作为一名从事心理学问题研讨的教师,从参与心理学研讨工作感受来看,觉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令人乐观。特别是从事班主任工作后,更强烈地感觉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艰巨性。本文仅从笔者当班主任的一些体会简单地谈一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以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或提醒。
一、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应试教育,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自然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不少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甚至个别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则漠不关心。他们整天灌输给孩子的就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整天要求学生的也就是只管学习而不管其它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相当重要,要让家长、教师、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学生受过重学习压力产生了心理扭曲。目前在中小学中,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有个好的就业机会,而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要求孩子上诸如钢琴培训班、英语补习班、奥赛班等各式各样的强化班。这样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休息,更不要说什么休闲娱乐。因为这样的高压,学生产生焦虑症、厌学症也是不足为怪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让学生对学习压力有一正确的认识,教会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从书本中走出来。
二、家庭及家庭教育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问题
帕金森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可见家庭对一个人的个性的影响之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家庭在结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教育的方式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1.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在青少年期犯罪率也较高。有人对破裂家庭与少年犯罪率做过调查研究发现:破裂家庭(父母离异或双亲死亡)的9岁前的少年比正常少年犯罪率高2倍,10~14岁则高4倍以上。原因是,很多家庭离婚前充满了冲突和争吵,而“冲突家庭”对下一代的影响极为深刻。孩子在非和平幸福的环境中,缺乏精神与心理健全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容易形成抑郁、焦虑、自卑、孤僻等消极心理特征,并且导致行为放纵、自制能力降低,孩子越来越不习惯于人们共同的社会规范等。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矫治与控制,很有可能累积、发展致使出现犯罪行为,形成所谓的问题青少年。
2.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都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孩子需要什么,家长就提供什么,并且有些家庭从来不让孩子干活。这样,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也没有体验到生活的挫折。长此以往,当孩子遇到什么挫折之时,往往耐挫力相当低。正如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所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三、电子游戏、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问题
目前很多学生沉迷于打电子游戏、看电视和上网聊天之中,这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对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所指导,要让他们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并且有必要多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动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四、教师自身的问题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心理压力过重,缺乏应对办法,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身心疾病的产生。如: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升学、评比压力重,教师的工作项目繁多,承受着多重角色的压力。
2.个别教师自身成为学生心理失调的主因。
3.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阶段性或发展性的行为问题没有认识,处理不当,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如哈市某重点高中,对自习课的课堂纪律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的学生上自习时不得抬头,哪怕是教师走到了身边也不准抬头。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不符合心理卫生规律,而且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了。
当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只存在以上这些问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如学生心理普遍早熟问题、怎样提高心理学工作者自身素质问题等。但不管怎样,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必要的,并且是必须的。同时,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我们大家(包括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等)的共同努力。
一、应试教育留下的“后遗症”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应试教育,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自然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不少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国家教委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甚至个别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则漠不关心。他们整天灌输给孩子的就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整天要求学生的也就是只管学习而不管其它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相当重要,要让家长、教师、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学生受过重学习压力产生了心理扭曲。目前在中小学中,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有个好的就业机会,而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味要求孩子上诸如钢琴培训班、英语补习班、奥赛班等各式各样的强化班。这样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休息,更不要说什么休闲娱乐。因为这样的高压,学生产生焦虑症、厌学症也是不足为怪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让学生对学习压力有一正确的认识,教会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从书本中走出来。
二、家庭及家庭教育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问题
帕金森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可见家庭对一个人的个性的影响之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家庭在结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教育的方式也相应有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1.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子女,在青少年期犯罪率也较高。有人对破裂家庭与少年犯罪率做过调查研究发现:破裂家庭(父母离异或双亲死亡)的9岁前的少年比正常少年犯罪率高2倍,10~14岁则高4倍以上。原因是,很多家庭离婚前充满了冲突和争吵,而“冲突家庭”对下一代的影响极为深刻。孩子在非和平幸福的环境中,缺乏精神与心理健全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容易形成抑郁、焦虑、自卑、孤僻等消极心理特征,并且导致行为放纵、自制能力降低,孩子越来越不习惯于人们共同的社会规范等。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矫治与控制,很有可能累积、发展致使出现犯罪行为,形成所谓的问题青少年。
2.以孩子为核心的家庭。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都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孩子需要什么,家长就提供什么,并且有些家庭从来不让孩子干活。这样,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也没有体验到生活的挫折。长此以往,当孩子遇到什么挫折之时,往往耐挫力相当低。正如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所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三、电子游戏、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问题
目前很多学生沉迷于打电子游戏、看电视和上网聊天之中,这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对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所指导,要让他们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服务,并且有必要多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动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四、教师自身的问题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心理压力过重,缺乏应对办法,导致各种心理问题或身心疾病的产生。如: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升学、评比压力重,教师的工作项目繁多,承受着多重角色的压力。
2.个别教师自身成为学生心理失调的主因。
3.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阶段性或发展性的行为问题没有认识,处理不当,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如哈市某重点高中,对自习课的课堂纪律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的学生上自习时不得抬头,哪怕是教师走到了身边也不准抬头。其实这已不仅仅是不符合心理卫生规律,而且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了。
当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只存在以上这些问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如学生心理普遍早熟问题、怎样提高心理学工作者自身素质问题等。但不管怎样,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必要的,并且是必须的。同时,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我们大家(包括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家庭、社会等)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