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品质、道德责任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现有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培养目标理解不准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管理模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效。要增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性,就要增强认识、明确目标、更新教育理念,要创新和优化大学课程体系,要改进评价机制、完善教育管理模式,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和各类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学分制;综合素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50 — 02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现代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分制改革在国内高校的全面深入开展,这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条件。那么,大学生究竟应当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与特征是什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如何?学分制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那些关联?在学分制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与特征
素质,也称为能力、才干等,一般是指一个人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品质等。〔1〕对于什么是素质,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体现于人的思想品质、气质修养、价值取向、情操情趣、心理性格、文化修养行为能力等方面;也有观点认为素质是人在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下发展而成的多方面主体性品质;还有观点认为一个人的素质有潜在的部分和显现的部分,潜在的部分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潜在特征的个人特质。从不同层面分析,对素质会有不同的理解。素质概念及理论的应用经历了从内涵分析到实际运用的发展过程。在实际运用当中,有学者从素质与人所从事的职业特征相联系角度研究的,也有从个人成就发展角度研究的,还有从个体工作要求角度研究的。这样,通过将个人素质与职业发展、工作要求、组织环境、个人品质、心理特征等因素联系起来分析,从而拓展了素质内涵,并有助于设计培养和提升个人素质的理论模型。
由此而言,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既包括知识与技能显性要素,又包括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隐性要素;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等素质。大学教育的目标不单是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性。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专业知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本学科、本专业及其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等;(2)专业技能,主要是指大学生结构化地运用专业知识去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3)心理品质,主要是对大学生个性、态度与动机等的基本要求;(4)道德责任,可以从大学生对其个人形象和社会角色的认知两方面去理解;(5)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集合而成的,会随着时间、空间、任务、环境和要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特征:第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多维性。大学生综合素质由主、客观等多种因素构成,既有个人的个性、态度、动机与价值观等主观因素,同时又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客观因素,难以依据单方面因素来进行单向的评价。第二,大学综合素质具有动态性。除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特点外,更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大学生素质的构成要素中属于表象部分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相对比较容易被培养和提升的,如通过课堂学习与专业实践就能获得;而属于潜在部分的心理品质与道德责任等则是难以改变和短期培养的。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素质要素中的潜在部分既和主体因素有关,又和客体因素有关,既和家庭教育有关,又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关,还和组织群体活动与教育模式设计有关。潜在因素既受到个体过去与现在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与其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他人的观念有很强的关联,它是大学生自我认知、组织规范与社会评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总之,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有着复杂结构和内在逻辑的体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才会更具实践性和指导性。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等方面。在实施学分制背景下,大多数高校在教育理念创新、理论探索、课程设置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规律仍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实施,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当前,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学分制的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形成共识,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内容构成以及提升途径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受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仍然偏重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培养。有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成一种单纯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才艺教育,也有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成一种单纯以提高学生自主选课、不受约束的学习模式,还有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单纯工具性教育。
(二)培养目标理解不全面
在学分制的背景下,通常更多地强调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与课程考核的变通性;强调教学以学生评价为基础、以学生自主选择为结果、突出“教”为“学”服务;强调重视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各方面带来的挑战性,但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构成与特征等了解不深入、不系统,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与途径认识理解不到位。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制约。在人才培养中只重共性层面的一般性要求,缺少不同层次、专业和类别学生的针对性,存在着目标错位和不到位现象,从而难以有效的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 (三)课程体系不健全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的,课程的可“选择性”就是其核心和重要特征。多数学校通常就用所能提供的课程数作为一种评价标准,而不太注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忽略了课程内容搭配、课程比例结构与专业课时设置等方面。〔2〕通常的课程体系设置大都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少深入论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作为专业知识的考核又往往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其实,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除了专业课程知识理论学习之外,还必须加强实践类课程体系的设置,这是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关键核心所在。已有的课程体系中,虽开设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课程,但是体系陈旧,教授过程往往偏重于知识理论的灌输,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四)教学管理模式没有跟进
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较小,常常导致学生学习组织和纪律松弛,有的学生在选课方面可能就易避难,出现“凑学分”现象,影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实现。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要求,导致即使是同一层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术水平差别较大。再者,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学习质量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
实际上,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实行学分制改革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一方面,学分制改革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提高也为发挥学分制管理模式的优势和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极大地推动了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学分制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的分析,促进高校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来为社会服务,更好更快地促进社会发展。全面了解学分制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后,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认识,明确目标,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提高全员对实施学分制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入理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及其生成规律。要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侧重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品质、道德责任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再次,对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理解问题,发现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多种教育方式,多渠道、多环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和优化大学课程体系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拓宽专业口径,通过整合课程门类,优化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在课程结构上,构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课程群和核心能力培养模块以及多个面向岗位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第三,增加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自主创业训练和科技科研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3〕
(三)改进评价机制,完善教育管理模式
评价机制既是对专业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检查,也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考察,既是教育的评价手段,又是教育的管理手段。运用评价机制时,既要全面评价和了解学生,查看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也要对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进行考察。一方面,通过正确地运用评价机制做好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科学地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项教学制度,改进教育管理模式,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和各类人员的素质
对教师来说,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师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其次,要求教师更新和拓宽专业知识,形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提高自身的开拓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教师。〔4〕对教学管理人员来说,根据学分制的要求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要求,则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革新管理模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同时要求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主动做好各个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协调和协调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和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赵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56.
〔2〕杨六栓.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0,(05):140-142.
〔3〕赵建红,汤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5):184-186.
〔4〕崔崇芳.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05):155-157.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关键词]学分制;综合素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150 — 02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现代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分制改革在国内高校的全面深入开展,这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背景和条件。那么,大学生究竟应当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与特征是什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如何?学分制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那些关联?在学分制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与特征
素质,也称为能力、才干等,一般是指一个人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品质等。〔1〕对于什么是素质,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体现于人的思想品质、气质修养、价值取向、情操情趣、心理性格、文化修养行为能力等方面;也有观点认为素质是人在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下发展而成的多方面主体性品质;还有观点认为一个人的素质有潜在的部分和显现的部分,潜在的部分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潜在特征的个人特质。从不同层面分析,对素质会有不同的理解。素质概念及理论的应用经历了从内涵分析到实际运用的发展过程。在实际运用当中,有学者从素质与人所从事的职业特征相联系角度研究的,也有从个人成就发展角度研究的,还有从个体工作要求角度研究的。这样,通过将个人素质与职业发展、工作要求、组织环境、个人品质、心理特征等因素联系起来分析,从而拓展了素质内涵,并有助于设计培养和提升个人素质的理论模型。
由此而言,当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既包括知识与技能显性要素,又包括动机、态度和价值观等隐性要素;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等素质。大学教育的目标不单是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性。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专业知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应该掌握的本学科、本专业及其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基本理论等;(2)专业技能,主要是指大学生结构化地运用专业知识去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3)心理品质,主要是对大学生个性、态度与动机等的基本要求;(4)道德责任,可以从大学生对其个人形象和社会角色的认知两方面去理解;(5)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集合而成的,会随着时间、空间、任务、环境和要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特征:第一,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多维性。大学生综合素质由主、客观等多种因素构成,既有个人的个性、态度、动机与价值观等主观因素,同时又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客观因素,难以依据单方面因素来进行单向的评价。第二,大学综合素质具有动态性。除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特点外,更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大学生素质的构成要素中属于表象部分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相对比较容易被培养和提升的,如通过课堂学习与专业实践就能获得;而属于潜在部分的心理品质与道德责任等则是难以改变和短期培养的。相对于知识、技能而言,素质要素中的潜在部分既和主体因素有关,又和客体因素有关,既和家庭教育有关,又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关,还和组织群体活动与教育模式设计有关。潜在因素既受到个体过去与现在观念的影响,同时也与其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他人的观念有很强的关联,它是大学生自我认知、组织规范与社会评价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总之,大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有着复杂结构和内在逻辑的体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才会更具实践性和指导性。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等方面。在实施学分制背景下,大多数高校在教育理念创新、理论探索、课程设置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规律仍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实施,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当前,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学分制的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形成共识,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内容构成以及提升途径等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受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仍然偏重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培养。有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成一种单纯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才艺教育,也有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成一种单纯以提高学生自主选课、不受约束的学习模式,还有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当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单纯工具性教育。
(二)培养目标理解不全面
在学分制的背景下,通常更多地强调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与课程考核的变通性;强调教学以学生评价为基础、以学生自主选择为结果、突出“教”为“学”服务;强调重视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各方面带来的挑战性,但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构成与特征等了解不深入、不系统,对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与途径认识理解不到位。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了制约。在人才培养中只重共性层面的一般性要求,缺少不同层次、专业和类别学生的针对性,存在着目标错位和不到位现象,从而难以有效的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 (三)课程体系不健全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的,课程的可“选择性”就是其核心和重要特征。多数学校通常就用所能提供的课程数作为一种评价标准,而不太注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忽略了课程内容搭配、课程比例结构与专业课时设置等方面。〔2〕通常的课程体系设置大都侧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缺少深入论述理论知识的合理性和恰当性,作为专业知识的考核又往往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记忆。其实,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除了专业课程知识理论学习之外,还必须加强实践类课程体系的设置,这是提升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关键核心所在。已有的课程体系中,虽开设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课程,但是体系陈旧,教授过程往往偏重于知识理论的灌输,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四)教学管理模式没有跟进
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较小,常常导致学生学习组织和纪律松弛,有的学生在选课方面可能就易避难,出现“凑学分”现象,影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规格的实现。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和质量标准缺乏统一要求,导致即使是同一层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术水平差别较大。再者,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系统性不易保证,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学习质量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
实际上,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实行学分制改革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一方面,学分制改革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提高也为发挥学分制管理模式的优势和特色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极大地推动了学分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学分制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的分析,促进高校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来为社会服务,更好更快地促进社会发展。全面了解学分制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后,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认识,明确目标,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提高全员对实施学分制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入理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及其生成规律。要明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侧重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品质、道德责任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再次,对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模式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理解问题,发现问题,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多种教育方式,多渠道、多环节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和优化大学课程体系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拓宽专业口径,通过整合课程门类,优化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在课程结构上,构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课程群和核心能力培养模块以及多个面向岗位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第三,增加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自主创业训练和科技科研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3〕
(三)改进评价机制,完善教育管理模式
评价机制既是对专业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检查,也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考察,既是教育的评价手段,又是教育的管理手段。运用评价机制时,既要全面评价和了解学生,查看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也要对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进行考察。一方面,通过正确地运用评价机制做好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科学地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各项教学制度,改进教育管理模式,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和各类人员的素质
对教师来说,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师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根据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其次,要求教师更新和拓宽专业知识,形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结构,注重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提高自身的开拓创新能力,成为具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教师。〔4〕对教学管理人员来说,根据学分制的要求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要求,则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革新管理模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同时要求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手段,主动做好各个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协调和协调工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和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赵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56.
〔2〕杨六栓.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0,(05):140-142.
〔3〕赵建红,汤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5):184-186.
〔4〕崔崇芳.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05):155-157.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