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四有”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改革
一、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培养“四有”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现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
学生为什么厌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生方面看,厌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功利思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学不学用处不大。第二,抵触情绪。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莫明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了混学分。从教师方面看,主要原因有:第一,教师缺乏使命意识。个别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历史使命,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第二,理论修养不够。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解释现实问题。第三,教师基本功差。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学生所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得不到解惑;有的教师授课没有重点,语言平辅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有的教师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
教师为什么厌教思想政治理论课?原因主要有:第一,不受重视。在一些人包括一些领导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压力小,专业性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科学性,教师也无需特别要求,政工干部、辅导员都可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成分复杂,专业性差,整体素质低的后果。第二,工作量大。随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明显不足。解决的办法:一是扩大班型,大课堂上课,人为地压缩授课单位;二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如政工干部和辅导员;三是增加现有教师的工作量。第三,待遇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待遇低,是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最为突出和普遍的问题。有的高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年投入达几十万元。而绝大多数高校投入依然不足,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有的即使有也少得可怜,一年只有2万元。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长,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投入不但不增,反而还下降,有的高校生均投入不足5元。由于经费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出境、出国进行交流的机会更少。一些院校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室。有的有资料室,书报也甚少,图书、资料陈旧。专业院系利用创收可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能面对繁重的工作量苦守清贫。因此,年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流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
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思路与建议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问题,理论界和学术界早有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各级领导应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一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并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事宜;二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实行经费单列,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保障;三是理顺管理体制。由学校党委书记牵头,管方向,由学校主管教学校长具体负责,管实施,将党委与行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同领导有机结合起来。专门组建由学校直接领导的二级单位具体负责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这样做,既强化了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又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色,使之更好地融人到高校整体的教学计划之中。四是统一认识。各级领导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加强服务意识、平等意识和合力意识。
第二,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原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包括8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这种课程设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主客观条件也在变化,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依据“学马列要精,用管用”和“与时俱进”的原则.2006年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由原来的8门课已经整合为5门课。课程设置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在于:(1)精减课时门数,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尽量解决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争课时的矛盾。有人可能会担忧,精减课时,是否会削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强弱不在于课程门数的多少,重在它的整体功效。(2)时代感强,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教学目的就是让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3)体现了思想理论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并重的精神,二者相辅相承,整体效能突出。(4)避免和中学政治课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间的重复。 第三,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教学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决定学生是否厌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面。要使教学其有感染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立和完善专家听课评课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建设工程,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课程。(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3)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方法。考核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多数高校按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怪现象。这种考试方式有悖思想教育的初衷,急需改革。(4)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抓住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机遇,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增强科研水平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需要来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抓好四点:一是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按照学生人数和教学任务,合理核定专职教师编制。“在教师编制问题上的含糊其词”,就是在实际上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通过兼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间的交流。鼓励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校际之间教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以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了解教学方法、手段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目标,做好骨干教师的脱产进修和轮训工作。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培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培训总体规划,并在挂职锻炼、社会考察等方面给于倾斜。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三是妥善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要及时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达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政策,在阅读有关文件资料方面提供便利。高校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要设立专门的学科组,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职称,也可以申报其它相关学科职称。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对待,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其它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海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务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宋元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2(2).
[3]郑家茂,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J].江苏高教,2008,(1):83-85.
[4]曹茂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观察与思考,2006(5):69.
作者简介:白冰(1971—),男,河南南阳人,研究生,现供职于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改革
一、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培养“四有”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现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
学生为什么厌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生方面看,厌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功利思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专业无关,与就业不直接挂钩,学不学用处不大。第二,抵触情绪。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一种莫明其妙的抵触情绪。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了混学分。从教师方面看,主要原因有:第一,教师缺乏使命意识。个别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历史使命,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第二,理论修养不够。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很好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解释现实问题。第三,教师基本功差。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感染力不强,不能吸引学生;有的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学生所想的、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得不到解惑;有的教师授课没有重点,语言平辅直叙,缺少感情投入,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有的教师授课内容层次不鲜明,缺乏逻辑性。
教师为什么厌教思想政治理论课?原因主要有:第一,不受重视。在一些人包括一些领导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压力小,专业性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科学性,教师也无需特别要求,政工干部、辅导员都可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成分复杂,专业性差,整体素质低的后果。第二,工作量大。随着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明显不足。解决的办法:一是扩大班型,大课堂上课,人为地压缩授课单位;二是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如政工干部和辅导员;三是增加现有教师的工作量。第三,待遇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待遇低,是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最为突出和普遍的问题。有的高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年投入达几十万元。而绝大多数高校投入依然不足,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有的即使有也少得可怜,一年只有2万元。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长,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投入不但不增,反而还下降,有的高校生均投入不足5元。由于经费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出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出境、出国进行交流的机会更少。一些院校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室。有的有资料室,书报也甚少,图书、资料陈旧。专业院系利用创收可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能面对繁重的工作量苦守清贫。因此,年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流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
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的思路与建议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问题,理论界和学术界早有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各级领导应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一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并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事宜;二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实行经费单列,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保障;三是理顺管理体制。由学校党委书记牵头,管方向,由学校主管教学校长具体负责,管实施,将党委与行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同领导有机结合起来。专门组建由学校直接领导的二级单位具体负责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这样做,既强化了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又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色,使之更好地融人到高校整体的教学计划之中。四是统一认识。各级领导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站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加强服务意识、平等意识和合力意识。
第二,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原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包括8门课,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这种课程设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主客观条件也在变化,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依据“学马列要精,用管用”和“与时俱进”的原则.2006年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由原来的8门课已经整合为5门课。课程设置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这种课程设置的优点在于:(1)精减课时门数,重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尽量解决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争课时的矛盾。有人可能会担忧,精减课时,是否会削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强弱不在于课程门数的多少,重在它的整体功效。(2)时代感强,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教学目的就是让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3)体现了思想理论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并重的精神,二者相辅相承,整体效能突出。(4)避免和中学政治课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间的重复。 第三,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教学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决定学生是否厌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面。要使教学其有感染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立和完善专家听课评课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建设工程,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课程。(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3)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方法。考核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多数高校按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出现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怪现象。这种考试方式有悖思想教育的初衷,急需改革。(4)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抓住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机遇,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增强科研水平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需要来说,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抓好四点:一是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按照学生人数和教学任务,合理核定专职教师编制。“在教师编制问题上的含糊其词”,就是在实际上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通过兼任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间的交流。鼓励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校际之间教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以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了解教学方法、手段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目标,做好骨干教师的脱产进修和轮训工作。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培训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培训总体规划,并在挂职锻炼、社会考察等方面给于倾斜。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三是妥善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要及时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达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政策,在阅读有关文件资料方面提供便利。高校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要设立专门的学科组,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职称,也可以申报其它相关学科职称。在计算教师工作量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对待,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其它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海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务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宋元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2(2).
[3]郑家茂,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J].江苏高教,2008,(1):83-85.
[4]曹茂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观察与思考,2006(5):69.
作者简介:白冰(1971—),男,河南南阳人,研究生,现供职于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